《再回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回大宋-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是丁大全的后宫,他在这里养着无数美人儿,过着只有皇帝才能过的日子。

    婢女在面前跪着,丁大全却不理她,只管继续玩弄着自己怀中的美人儿。

    许久,丁大全在她身上最敏感的地方用力狠狠的捏了一把,只捏得这名国色天香的美妾郑翠娟惨叫了一声,丁大全这才抽出手来,往前院去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二 密谋() 
当丁大全从后院回到前院,走进自已的书房之时,映入他眼帘的人,却并不是他的儿子丁韦,而是董宋臣。

    丁大全吃了一惊,连忙说道:“董内侍今日怎么过来了?我只听婢女说是韦儿请我议事,我还想应该也无甚大事,因此便耽搁了一会儿,不想竟是董内侍大驾光临了。下官有罪,下官让董内侍久等了,还望董内侍万勿见怪啊。“

    他又转向站在一旁的丁韦,略带怨气的说道:“韦儿,既是董内侍来此,你就应该明说啊,岂能如此待慢了董内侍呢?”

    董宋臣笑呵呵的说道:“丁御史何罪之有,我这番出宫,却是偷偷出来的,不便让人张扬,你也别责怪贵公子了,是我吩咐他这么做的。“

    两人寒喧了一阵,分宾主坐下了,自有婢女过来上茶。

    丁大全便开口问道:“董内侍此番出宫,莫非是有什么急务?“

    “这事说急也不急,说不急也急“董宋臣说了一半,向四周望了望,欲言又止。

    丁大全会意过来,连忙命婢女下人皆退出了,房中只留得丁韦,丁大全,董宋臣三人。

    “今儿个董槐进宫了!“董宋臣待到四周下人皆退出去了,这才缓缓开口说道。

    “哦“丁大全说道:”莫非进宫去告丁某的状去了?“

    董宋臣眯着一双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这才说道:“丁御史果然神机妙算。这董槐进宫,一是为他儿子董天赐的事情向官家负荆请罪,二嘛,却是向官家告了你一状,说你是奸佞之臣。“

    “这原本也不难猜出来的“丁大全坐在太师椅上,将一只手放在桌子,轻轻敲了敲桌子,却没有再言语。

    一旁的丁韦忍不住了,插嘴问道:“那官家是如何说的呢?”

    “官家自然是不信了。官家对丁御史宠信有加,怎么会听董槐那个奸相所言呢?”

    若是谢枋得在此听到董宋臣这番话,必然会大吃一惊,为何与董槐相互勾结的董宋臣会如此说董槐呢?

    事实上,谢枋得还真冤枉董槐了,之前的宰相谢方叔被董宋臣斗倒,实在不关董槐的事,董槐与董宋臣的关系并不太好,只不过是虚与委蛇罢了。

    毕竟,董宋臣是宋理宗赵昀最宠信的内宦,董槐有必要与他维持良好的关系,以便让他配合自已这个宰相进行工作。

    而董宋臣自从侥幸在与谢方叔的权力斗争中取得胜利之后,实在心有余悸。

    有宋一朝,太祖遗训,不许杀士大夫。

    因此,谢方叔在权力的游戏中输给他董宋臣也无妨,输了便输了,无非被罢相下野而已。

    不但没有生命危险,还能按照宰相退休的惯例,提举洞宵宫,只是退休了,不能掌权了,却照样领着高额俸禄。

    但他董宋臣若是输了,那便死无葬身之地了。

    大宋有不杀士大夫的规矩,可没有不杀宦官的规矩。

    自那之后,董宋臣便想着要扶植一个自已中意的宰相上台来。

    董槐不过是对他虚与委蛇而已,董宋臣也能看出来,自己与董槐始终不是一条道上的人。

    听得外面疯传他与董槐勾结,董宋臣却是大喜,董槐也无法出来辩解,这种事也根本就解释不清。

    董宋臣寻思着,世人都说我董槐与我董宋臣勾结,我寻一个机会,将他董槐扳倒了,正好向官家表现我的大公无私。

    这其二嘛,可以趁机再扶植一个与自己更合拍的宰相上台来。

    这个人,自然便是丁大全了。

    宋代的宰相,权力极大。董宋臣这个内侍的职务,还需要枢密院任命,受宰相的管制。

    这也是为什么宋代没有宦官专权的原因,因为宋代祖制,内侍是归士大夫们管辖的。

    北宋时,还有童贯这样的宦官统兵,到了南宋,这条路也已经被堵死了。

    自靖康之耻后,朝廷不许宦官干预朝政,不准兼兵职,不准申请提领外朝官职。同时,宰相的权力却进一步加强。

    宋代宰相号称“无事不统”,管军管民也管大内皇宫。

    不仅仅是宰相,台谏官员对于宦官的任命,都有发言权。

    在真实的历史上,文天祥还仅仅是一个节度判官的时候,都曾经上书,请求斩董宋臣。

    在那些权相们眼中,他这个宦官中职位最高的都都知,也不过是一条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的狗罢了。

    宋代的士大夫们职权极大,又有免死金牌,董宋臣自然心惊胆颤,所以,他费尽心思,想扶一个可靠的宰相上台,而这个人,自然便是丁大全了。

    在有可能拜相的士大夫当中,也只有丁大全对他百依百顺,恭敬到极致了。

    “那董槐见官家不信他的话,便提出要辞去宰相之位。”董宋臣接着又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哦,那官家可是许了?”丁大全急切的问道。

    他谋划宰相之位已经多年。所谓关心则乱,这蓦然听得董槐要辞去相位,他立刻紧张了起来。

    董宋臣摇了摇头,道:“官家不许!”

    屋子里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半晌,丁韦方才开口问道:“官家却是何意?“

    董宋臣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却接着说道:“说起来,今儿还有一件事,官家看了谢枋得参董槐的奏本,很是高兴,大赞谢枋得不惧权贵,不随波逐流,是朝廷难得的人才。”

    对于宋理宗责骂丁大全上奏本保董槐之事,董宋臣却是没有再说,他现在也慢慢回过味儿来了。

    这丁大全明里是保董槐,实际上更进一步的将董槐往火上烤,待以后再反手一推

    这群士大夫文人,一个个都是老狐狸,老奸巨滑,自己还得跟他们学着点。

    “官家这是何意呢?”丁大全问道。

    “丁御史是明白人,这里也没有外人,又何必明知故问呢?”董宋臣说道:“官家虽然对董槐很是不满,但官家几个月之前,刚罢了谢方叔的相,不想现在再罢了董槐的相,免得引起朝野不安啊。“

    “但是,不罢了董槐的相,官家又觉得董槐这个人太可恨了,实在气不过。官家为此是日日心神不宁,你说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当臣子的,是不是应该替官家分忧呢?让官家也心安一点呢?“董宋臣的嘴中轻轻的吐出了这么一句。

    丁大全往太师椅后面躺了下去,他一只手放在桌子上,手指弯曲,很有节拍的敲打着桌子。

    董宋臣也不多说,只是笑眯眯的望着丁大全和丁韦两人。

    他笑起来的样子很是慈祥,只是此刻他内心中的想法,就未必如此了。

    半晌,丁大全从太师椅上将身子向前倾了起来,他将头靠向董宋臣所在的一侧,轻轻的问道:“那依董内侍之见,我们又该如何替官家分忧呢?”

    “我听人说,那董槐回到家中之后,大骂官家是一个昏君,又与他那一帮家臣家将,一干门生故吏,不知在商议着一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

    董宋臣说完,又端起桌上的茶杯,将杯盖移开,轻轻吹了吹,这才微微抿了一口。

    “好,那我这便上奏官家,参那个董槐以权谋私,图谋不轨之罪!“丁大全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

    “好“董宋臣拍手道:”丁御史这边写好了,我那边便呈给官家。不过,丁御史的奏本要写两份,第一份是参他董槐的,第二份是请罪的。因他董槐欲图谋不轨,事出紧急,所以,丁御史便“先斩后奏“了,先拘他去大理寺问罪。”

    “只是丁御史还需记得一条,我大宋不杀士大夫,丁御史可千万要保住那董槐的性命。”

    丁韦再次插嘴问道:“那万一官家后面追查起来,董槐并没有谋反之事,又当如何?”

    董宋臣冷笑了几声,道:“不管他有没有犯罪,只要他进了大理寺,并且朝野上下都知道了,那么,他这个宰相又还如何当呢?官家只是需要人来帮他下这个决心而已。”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三章 风起() 
这一夜的临安城注定不会平静。

    然而,至少在此刻,临安城还是平静的。

    街上依然车水马龙,人流熙熙攘攘。临安城夜市的生意一直都很不错,在那个时代,能在晚上出去逛夜市,参与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权,一种只有临安城的市民才能享受到的特权。

    临安城的市民是享受的,也是极为自豪的,在这个时代,这里是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全世界最繁华,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其它任何城市都无法与之比肩。

    南宋虽然还不和现在一样,每天都有大量的情侣手牵手出来秀恩爱,但也有不少夫妇一起出来逛夜市的,虽然不像现代人那般亲嘴拥抱,旁若无人的秀恩爱,但仅仅是走在一起的样子和女子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就足以羡煞旁人。

    更多的还有年龄半大不小,最为淘气的小子们,在夜市里乱窜着。

    汉子们或者去了书馆茶楼听说书人说书,讲那些市面上的新奇事儿,边关的热血战士如何奋勇杀敌;或者去勾栏里看新鲜出炉的姑娘们唱歌跳舞,风流快活;再或者,找个酒楼一起喝酒吹牛聊天。

    聊的自然是岳元帅大破金兀术,斩获金狗人头千千万万;包王拯阎罗殿审奇案,书生沉冤十年终于昭雪;穆桂英挂帅出征,女子英雄更胜过男儿好汉

    哦,当然还有最近大火大热大红大紫的状元郎文天祥,以及宰相之子董天赐西湖杀人案。

    南宋已经有小报,专门讲一些政坛秘闻,八卦消息。

    至于靠谱不靠谱嘛?反正在小报上面,宰相隔三差五就“被死亡”“被下台”了,其它各种新奇怪异的事情,更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

    反正临安市民喜欢看,在那个纸张还极度昂贵,书籍还是天价的时代,能偶尔有这么一份报纸看看,殊为不易。

    这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汉子们在酒楼喝完酒后,聚在一起吹牛的话题和本钱。

    至于小报非法合法,官府是否来查封,呵呵,谁会当会事,谁会在乎呢?

    那些朝廷大官,皇亲国戚,谁家不看呢?谁让这个时代的科技文明还是如此落后,娱乐生活仍然极其缺乏呢?

    文天祥仍然在府抵中写着东西,融合两世记忆,再次回到这个时代以后,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已所知道的消息,所拥有的特长,都一步步的整合起来。

    记忆有些混乱,很多都变得稍显模糊了一些,因此,他努力的回忆,然后用笔将其记下来。

    毕竟,一个好记性不如一支烂笔头。

    再者,在写这些东西的同时,他也可以借机思考自已应该如何做,才能拯救大宋,这件事情远比后世那些在论坛上指点江山的人想象中要复杂许多倍。

    这一夜,皎月当空,繁星点点,那时还没有什么污染,白天的天空格外蓝,晚上的天空又格外幽远,使得月亮和星星都明亮了许多。

    街上没有电灯,虽然街道两旁的商铺酒楼前面都点着灯,那烛火油灯的光辉远远不能与后世的电灯相比,因此还不足以掩盖天空中的繁星。

    若是一个现代人来在这里,一定会赞叹这里的夜色真美。

    丁韦有些不安,毕竟今晚要做的事情非同小可,所以,哪怕已经决定了,他仍是忍不住再问了一次:“爹爹,真的要如此孤掷一注吗?”

    丁大全的神情显得镇定得多,一张老脸上看不到任何慌乱的情绪,见丁韦发问,便开口说道:“这是唯一的机会,若是现在还不行动,错过了这次机会,恐怕以后爹爹便再也没有为相的机会了。董槐必然开始全面的反击,官家纵然不信他,但只要他还是宰相,官家便不得不认真考虑他的意见。那么,爹爹恐怕也只能回乡下老家去享清福了。”

    丁韦没有再说什么,他想起了远走他乡的大哥丁寿翁,想起那个千娇百媚的郑翠娟,虽然只是远远望上一眼,丁韦却再也忘不了她的身姿背影。

    然而,此刻郑翠娟被丁大全养在后院之中,不见天日,自已想见亦是不可能。

    每到夜深人静,丁韦想到郑翠娟这朵娇嫩的鲜花,正被自已父亲那鹤发鸡皮的身体压在下面婉转承欢的时候,丁韦的心中便充满了无处发泄的欲火,还有深深的无奈。

    丁韦不是丁大全的嫡子,她的母亲只是丁大全众多小妾中的一位。

    小时候生活在母亲身边时,他便只记得丁大全对自已母亲的折磨,丁大全在官场上被上司欺压,却不得不捧着笑脸相迎。回到家中,丁大全便向众多的小妾们泄火。

    再长大一点,丁韦便离开了后院。丁大全不许其他男子踏入后院一步,即使他这个儿子也不行。偶尔见见母亲,也是在后院与前院相连的走廊中。

    丁大全每年都会迎娶新的小妾,也因此而生育了众多的子女,丁韦这样一个庶子根本受不到任何的重视。直到丁大全看上了嫡子丁寿翁的未婚妻,将其抢来做自已的小妾。

    从此,丁大全与丁寿翁两人形同陌路。

    丁寿翁离开临安,远走他乡,丁韦抓住这个机会,趁势而起,成为了最受丁大全重视的儿子。

    “丁寿翁那个懦夫,那个连自已妻子都不能保护的懦夫”丁韦在心中暗暗骂道。

    尽管在心中对自己的父亲丁大全恨之入骨,丁韦还是希望父亲能在官场上爬得更高,走得更远。

    父亲的前程也是他自己的前程,他需要有一个当高官的父亲来扶持自己。

    至于郑翠娟,老头子总是要死的,到时候,郑翠娟这个美人儿终归是自己的,一想到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