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步江山-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刘希暗自寻思之时,又是一波羽箭而来,这次眼疾手快的马绣祭出了乾坤扇,当即扇如乾坤,掀起巨浪滔天,将那些羽箭给全都吞噬了去。

    看来马绣已经先小武一步,踏入到了元神之境。

    很是得意的甩了甩额前垂下的一缕长发,马绣将那被杂家视为至宝的乾坤扇丢入水中,犹如船桨黏在了小渔船之后,使得小渔船当即又是快上了几分。

    “休要逃!”

    一声怒吼之下,只见一道身影踏波而来,转眼间,就已经飞出了百丈,看来此人的修为已至洞天。

    见到来人,刘希与田薰儿对望了一眼,随即‘上邪’与绣花针同时飞出,只听得一声惨叫之声,那先前还气势凶猛的西汉高手便跌进了翻涌的江水,不见了踪迹。

    顿时,汉军之中鸦雀无声。

    见得这种情形,马绣当即发声大笑起来,放浪形骸的笑声之下,轻舟转眼间过了万重浪,直逼着江边而去。

第二百五十章 再见镇西王() 
枯萎殆尽的芦苇荡被小渔船给冲撞的七零八落,扰得几只无处可归的水鸟惊慌而起,凄惨的叫着飞向了别处。

    靠近水边的泥土已经被严寒半冻着,双脚踏上去略感僵硬,看着前方一片漆黑之色,众人无不是松了一口气。

    至少是到了李唐的国土上了。

    情绪最为激动的自然是兰瑾公主李梦筱了,泪流满面的她若不是碧月及时上前搀扶着,怕已经跌倒在地。

    情难自禁之下,主仆二人竟是抱头痛哭。

    见到兰瑾公主这番举动,其余之人无不是感触良深,所谓劫后余生,大抵便是这番吧。

    只是刘希却心头上又是多了一份忧虑。

    先前在刘汉境内,只需考虑怎样逃出去,可如今脚踏在李唐之地时,不免又多了昔日所想的忧虑。

    毕竟他刘希只是夹在两个帝国之间的小人物,和亲失败,刘斯大军来袭,谁也不能保证唐皇会他来问罪。

    所以回澜陵还是信阳,在渡江之后,这无疑成了刘希首当其冲需要解决之事。

    长安城中身份已经暴露,怕是唐皇也已经收到密报,得知刘希与汉朝皇室有关,这番想来,唐皇圣怒之下,极有可能将他当做汉朝的奸细,因而回澜陵城对他来说有着很大的风险。

    可若是趁着汉唐交战在即,唐皇无暇顾及之时,径直回到阳曲城蛰伏修养,待战后李唐必定是千疮百孔,唐皇即便想要寻他麻烦,大概也不能轻易将他的阳曲城给拿下。

    但这步棋走下去,可能就要将他的计划给全部打乱。

    虽然眼下他刘希在阳曲城威望极高,但说到底,他是以唐皇臣子的身份行事,若是与唐朝公然为敌,城中百姓究竟心向何方,刘希可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毕竟,大唐正统乃是李氏。

    在刘希犹豫不决之时,小武走到他身旁轻声说道,“由我护送兰瑾公主前往澜陵,你带着田师姐她们回阳曲城怎样?”

    闻言,刘希当即知晓心中仍有担忧的并非只是他一人。

    在刘希未开口前,小武又是继续道,“前些日子你昏迷之时,我已经给林逸与西顿各修书一封,想来匈奴人发兵阳曲城的消息就要传到了李唐的朝廷,所以你径直回去唐皇也是无法怪罪于你。”

    看来,即便刘希昏迷不醒,小武也做好了将刘希送回北方的打算,但是回阳曲城还是西顿的汗帐,或许又是另一番的打算了。

    回首盯着小武好生的瞧了几眼,一直以来对方豪放的性子都让刘希忽略了他的谋略,如今看来,小武在计谋上也是不可多得之才。

    匈奴曾经二十万大军南下遭受重创,如今在李唐被刘汉大军来袭之时南下一报前耻,也是无可厚非之举。

    这番来,北疆自然是告急,身为镇北使的刘希以大局为重前往抗敌,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可就在刘希点头应允时,远处马蹄声穿过层层夜色轰然而来,虽无半点月光星色,当那骑马的兵卒身上黝黑的甲胄却散着冷冽的气息。

    寒气逼人。

    却是镇西王的‘水寒’军来了。

    见到‘水寒’兰瑾公主与碧月这主仆二人喜极之下再度痛哭不已,而刘希与小武则是对望了一眼,两人眼中皆是凝重之色。

    马蹄在数丈之外戛然而止,兵卒动作利索整齐的下了马,立在被寒铁裹住的黑马身旁,犹如一柄柄出了鞘的长剑。

    领队之人国字脸,浓眉下是一双眼睛精光内敛,只见他扫了眼刘希等人,随即大步上前,与兰瑾公主俯身作礼,“末将‘水寒’风字营偏将王宪奉王爷的命令,特来接应公主。”

    知晓镇西王牵挂着她的安危,兰瑾公主又是泪水涟涟,哽咽了稍许,这才与来人微微颔了颔首,“让王叔费心了,也辛劳将军了。”

    领队的偏将则是忙说着不敢,挥了挥手,身后有人当即将一辆马车牵了过来,碧月则是扶着兰瑾公主上了马车。

    雪绛则是紧随其后。

    她之所以未随着长公主李云英离去,其中最大的原因怕便是要照顾身体虚弱的兰瑾公主。

    待兰瑾公主上了马车,那偏将又是转首朗声道,“不知哪位是镇北使刘大人?”

    听得此言,刘希明白镇西王是不想让他偷偷离去了,而一旁的小武甚至一只手已经伸进袖中,指尖搭在了青钢剑上。

    不远处,马绣眼中满是挣扎之色,显然,小武先前定是与他说过了那些谋划,而众人之中,他显然要比刘希更加为难。

    只因镇西王府中那令他朝思暮想的可人儿。

    轻轻拍了拍小武的肩头,刘希示意他不能轻举妄动,杀了这些兵卒,那就切切实实与李唐为敌了。

    任何周旋的余地都不会留下。

    “本官便是镇北使刘希,不知将军有何事?”

    见刘希发话,那偏将目光中带着些许的好奇,或许他曾听说过刘希的那些事迹,如今见到真人,不免有些多看了几眼。

    “王爷召大人前去相见。”

    果然,不出刘希所料,镇西王是要与他见面。

    小武等人皆是望向了刘希,抱着小灵儿的田薰儿甚至半个身子隐隐地挡在了刘希的身前,而马绣则是依旧满目的挣扎之色。

    那偏将双目炯炯有神的盯着刘希,不知何时,宽大的右手放在了腰间长剑上。

    一时间,仿佛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刘希的身上。

    四周也随之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之中,唯有几匹马儿似受不住冬夜的寒凉,时而打几个响鼻。

    “薰儿姐姐,外面太冷了,车上有火炉,你快带着灵儿妹妹到马车上来。”

    马车的锦缎帘布被掀了开,却是先前进车的兰瑾公主从车窗处露出了个脸来,招呼着田薰儿等女孩儿家上车。

    这番,倒是田薰儿有些拿不定主意了,秋水剪瞳的美目望向了刘希,显然是想后者来做出个决断。

    “天寒地冻,薰儿你快和灵儿一道进马车吧。”

    此言一出,马绣似乎松了口气,他能够陪着刘希与天下为敌,但惟独不愿和镇西王有所冲突。

    田薰儿盯着刘希看了片刻,稍后缓缓的点了点头,抱着已经熟睡的小灵儿登上了马车。

    ‘水寒’的偏将从剑柄上移开了右手,令身后兵卒腾出了几匹马来,与刘希伸手做请的道,“大人请吧。”

    翻身上马,刘希手握缰绳,“有劳将军引路了。”

    苍茫夜色下,百骑卷风疾行,看着不断闪到身后的荒芜四野,刘希不禁望向了西侧的某处,眼圈渐渐的红润了起来。

    那里的一座孤冢是刘希心里舍不掉的羁绊。

    刘希这等模样,马绣与小武自是瞧在眼里,先前前往长安途径此处时,他们便已经发现刘希有段时间情绪很是低落。

    只是有些情感,不适合刨根问底,所以他们也从未过问。

    亦如眼下情形。

    所以,瞧了瞧刘希目光舍不得收回的方向,继而马绣与小武对视了一眼,皆是默默的叹了口气。

    马作的卢飞快,一阵疾驰,很快便到了信阳城。

    刘汉大军来袭,形势变得剑拔弩张,这里自然是戒备森严,不过有‘水寒’引路,刘希一行进城颇为顺畅。

    或许是还处在夜间,所以信阳城很是安静,只是较往常也就是街上多了巡视的兵卒,其他并无异样,经过几间屋舍时甚至都能听到屋内此起彼伏的鼾声。

    哪怕信阳城首当其冲的面对战事,似乎都不会影响百姓的熟睡。

    抬首看了看远处越来越近王府,刘希心中生出了些许的敬服,大战将起,而民心安定,治理一方如此,怎能让人不心生敬意。

    镇西王府前,大红灯笼幽亮的光芒之下,一道伟岸的身影负手而立。

    不时从车窗外探出头来的兰瑾公主见到这道身影,红肿的双眼中当即再度泪花泛动,马车还没停稳,便从车上冲了出来,飞奔着扑进了镇西王的怀里,“王叔……”

    一句话尚未说完,早已经泣不成声。

    深叹了口气,镇西王的虎目中闪出了些不忍,让身旁侯着的王妃带着兰瑾公主进府歇息去了。

    “你随我来。”

    瞧了眼刘希,镇西王面色表情的道了一句,继而率先转身往府里走去。

    跟在镇西王的身后,刘希穿过曲折蜿蜒的廊檐小道,最终在一处临着假山细水的屋子前停了下来。

    虽然水已经凝结成冰,但一片晶莹白色半裹着假山,倒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随着镇西王进了屋子,屋子里的书架上摆着众多经卷,书案的铜盏里烛火盈动,火光在摊开的宣纸上跳动。

    书案后挂着一柄古朴的长剑,剑虽未出鞘,但已让人感觉到了丝丝凉意。

    这时刘希也看出了这是镇西王的书房。

    “当啷!”

    一声清脆的响音之后,随即便是一道寒光从刘希眼前闪过,先前还挂在墙上的长剑已经摆在了刘希的脖颈处。

    动作之快,令刘希暗自震惊,以刘希的伸手并非不能躲过,但眼下还没有到撕破脸的时候。

    所以刘希不能躲开。

    “你和汉朝刘氏是何种关系,进入大唐又是出于何种目的?”

    镇西王目光冷冽,不逊于手中的长剑,显然他已经知晓刘希在长安城中使出了‘龙蛇九变’,并且猜测刘希能带着兰瑾公主逃出汉朝是别有用心之举。

    面色不改,刘希仰首与镇西王对视着,“如果我有着你所想的野心,何不在汉朝称了帝,再做灭唐之事,以我的能力,王爷应该知道这并非难事。”

    想来是刘希口中的灭唐令镇西王脸色上多了几分愠色,手中的长剑又是贴近了刘希的脖颈,丝丝鲜红的血迹也随之从剑锋处流出。

    “说,你混入大唐究竟为何!”

    镇西王的语音高了几分,亦是有了更多的威严气势。

    丝毫不在意镇西王散发出来的气势,刘希缓缓的道,“王爷可还记得了先前曾许过刘希王侯的承诺?其实刘希心中无意权势,也不愿被这些庙堂之事所缚,所为不过是报仇,否则又怎会来见王爷,又怎会轻易的让王爷将剑架在我的脖颈上。”

    说罢,刘希伸出食指在泛着寒光的长剑上轻轻点过。

    “嗡……”

    长剑铮鸣之下,应声断成了两截,一半剑身跌落在了镇西王的脚下。

    “王爷虽然修为惊人,但想必也知晓刘希与身旁朋友的实力,今夜若是我想要走出这镇西王府,你是拦不住我的。”

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王侯稳之() 
"当啷。"

    火光一闪间,镇西王手中的残剑不偏不倚的斜插在了刘希的双足之间,入那厚砖数寸。

    虎目中威严气势不减,镇西王沉声道了句,“即便如此,你想要走,也没那么简单。”

    说罢,一身玄黑劲服的镇西王怒目圆瞪,整个人的气势恍若千尺瀑布自天而降结实的砸落在湖边顽石那般朝着刘希而去。

    忽然间,刘希的脸色猛然一变。

    镇西王的修为竟然已至洞天巅峰。

    这位替李唐镇守乌江多年的王爷修为已恐怖至此,如此,刘希要离去,也确实如他先前所说,并非那么容易。

    既然如此,倒也用不着与镇西王真的动起武来,且走一步是一步,或许在山穷水路间暗藏着柳暗花明的转机。

    所以刘希与仍是独自释放着威势的镇西王笑着耸了耸肩,继而径直的走到了一旁的檀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刘希是聪明人,王爷也是聪明人,聪明人不会做两败俱伤的事情,况且我与王爷之间也并不存在不共戴天的大仇,非要挣个你死我活。”

    听出了刘希语中妥协的意思,镇西王又是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既然如此,还不如实将你的阴谋道来,若是有半点欺瞒,本王定是不放过你!”

    道完这句,镇西王的气息又是狂风卷浪的朝着刘希而去,令刘希手中刚端起的三彩祥云盏瞬间裂成了数瓣。

    碎了一地的瓷片。

    “唉,可惜了这么好的一只杯盏啊!”

    刘希哀叹了声,可哪里有半点的惋惜,又是拿起另一只杯盏,自顾自的取了身旁火炉上的沸腾着的茶壶。

    一盏清茶,浓香四溢。

    而自始至终,镇西王都面目含威的盯着刘希。

    “王爷,无论你信与不信,刘希先前与你说得话绝无半点虚言,我对大唐朝廷丝毫的非分之想都不曾有,更不会帮着刘斯来攻伐大唐!”

    最后一句,刘希的言语中多了憎恶,眉头也下意识的厌恶的蹙在一起。

    显然,镇西王也是瞧了出来,只是有些不明白一直在他人面前波澜不惊的刘希为何有这样的怨恨。

    也正是这样的异常,令镇西王心中也多了几分猜忌,或许这是刘希故意所为,遂又是沉声道,“你来大唐到底是要做什么!”

    打破沙锅,誓要追问到底。

    将手中拨弄着的杯盏放到一边,刘希起身,盯着镇西王的双目,面色变得很是认真,“为了报仇。”

    在镇西王未开口时,刘希又是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