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步江山-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话一落,顿时引来数人附和,皆是称赞之言,似乎所说之人才学之高,天下间再无敌手。

    这些可笑的读书人,要么就为了那莫须有的风骨故作清高;要么就趋炎附势奉承谄媚,做不得理会,心中暗笑着,刘希又是朝随风摇曳的花草望去。

    那群人还未离去,仍在说着讨好的话儿,而被唤作德仪之人也终于开了口,“诸位,你们这是要折煞杭然了,我不过是平日里多读了几卷经书,哪有这般的神奇,不过说起科试,倒还是有些把握的。”

    似乎是要说着自谦的话,可是语中全无半点客套内敛之意,极为的张狂,仿若他便是先前几人所说的那般,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这目中无人的气势,倒是让人不喜。

    刘希很是厌恶,但那院墙内的几人却是丝毫不在意,免不得又是一阵溜须拍马之言,这番看来,此人家世倒也是非富即贵。

    “德仪兄总是这番的礼让与人,杭大人深得王爷信任,而他日德仪兄中了状元,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必定能被王爷招为东床快婿,抱得美人归啊!”

    “是极,是极,到时候德仪兄可别忘了我等才是。”

    又是几声极力谄笑的附和,听得马绣血脸色铁青,握着扇子便要上前,走过那缀满绿意的月亮门,想要一看那院墙内究竟是何人。

    见他这番,刘希忙拉住了他,“今朝兄,不可鲁莽行事。”

    此刻,马绣已情种李茗,自然是听不得别人说这些话来,气血上来,或许会大打出手,如此一来,免不得产生些纠葛。

    双手紧紧握着纸扇,马绣涨红着脸,继而一甩袖子,蹲在了身旁的台阶前,而院墙内的声响仍是继续着,几声得意的轻笑后,便又听一人出声道,“对了,四方兄,这两天城中守卫似乎森严了不少,莫不成是出了事情?”

    “除了汉国的奸细前来生事,又能出什么事情,这倒是让我爹忙得不可开交,昨夜更是在营中未归,所以一大早我就跑了出来,不然耳朵要被我娘磨出茧子来。王爷也真是,我信阳城铁桶一块,那汉国的奸细怎可能进得来,这不是搞得人不安生么!”

    “不得乱语,四方,你这话且不说王爷知晓后会怎样,被你爹听到了,你也得剥一层皮,好了,时辰也不早了,你我还是早早过去,免得王爷在那等候。”

    那杭德仪话落,便听得惊呼求饶之声,稍后,一行人说笑着,便走了远去。

    倒也是听到了有些用处的东西,刘希暗自思量着,原来信阳城看似与寻常并无二样,暗地里却已经风声鹤唳,兵卒调遣,搜索那夜行刺李茗等人的幕后主使,并应对着西汉的来犯。

    看来这镇西王倒是沉得住气,这种大事竟也不动声色,果然是的胆识过人之辈。

    正当刘希在暗自想着,却见那马绣猛地起身,“玉生兄,你可要帮帮绣,镇西王所看重之人,必定才思敏捷,舌吐莲花,马绣一人怎能敌得过,还请玉生兄助我啊!”

    此刻,马绣满是焦急忧虑,手抓着刘希的袖口,似乎他不答应,便不会放手,别无选择,只得点首应道,“你且放心,今日我与双儿便是你的书童侍女,定然不会让今朝兄失了风头。”

    听得这句话,马绣像是吃了定心丸,而一边的吴双儿却是小手捂嘴笑了,“马公子,双儿出身孤苦之家,做侍女倒也是适宜,只是我家公子做你书童,那可是屈才的很哩。”

    那马绣随即连连道谢,看得吴双儿又是痴痴的笑了起来,见她这般,刘希心中颇为欢喜,至少小丫头开始逐渐忘却了哀伤,不再是整日泪水涟涟。

    说笑间,便见昨日去客栈寻他们的王府管事从远处走来,“诸位原来在此处,倒是让小人好一阵的找,王爷已经到了园内,还请两位公子移步。”

    “有劳了,我家公子这就去,还请前方引路。”

    听得这话,那管事眼中生出丝许的惊诧,先前在客栈的时候,刘希与马绣同桌而坐,言谈举止间并无主仆之象,怎如今变成了主仆?

    不过刘希眼下穿着曾经吴双儿买来的黑麻布袍,脚踩青丝履,腰间的玉环也收了起来,虽外貌俊朗,但确实也是下人的装扮。

    或许是江湖侠士,不拘小节,因而家中主仆关系也别具一格,心中暗想着,那管事转身在前面带着路来。

    马绣紧随其后,纸扇握着也不是,摇开也不是,看上去很是紧张,落在他身后的刘希看着委实揪心,便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角。

    想来是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马绣哗的一声将纸扇打开,身形也无形中提拔了几分,这样倒是有了风流倜傥的意韵。

    走了少许,穿过几个被花墙隔开的花圃,终于见的前方出现一片繁花簇拥,似乎是故意为之,花丛之中有着空地,那里摆着低案与蒲团,十来个身着长衫的读书人正在恭敬跪坐着。

    他们对面,跪坐着一中年人,头戴玉冠,身穿紫色蟒服,面白肌净,剑眉飞鬓,端着青叶莲花玉盏轻泯酒水,宛若一生性淡然的雅士大儒。

    只是那双丹凤眼含威,瘦弱单薄的身上有着一股难言的上位者气势,让人不敢逾越僭礼。

    即便是刘希这等修为,打量了几眼,竟生出莫名的敬畏之意,当即收敛了心神,暗自叹道,镇西王果然名不虚传。

    风过,花低头,现龙蛇。

第二十章 我自疯癫笑他人() 
刘希三人走了过来,自然是引起了众人的注意,镇西王放下玉盏,轻笑了一声,“圣贤有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今日相逢便是机缘,何不入座共饮?”

    或许是没见到李茗,马绣眼中有些失落之色,见他这般,刘希又是不露痕迹的扯了下他衣角,马绣这才回过神来,俯身作揖,“马绣见过王爷,敢不从命?”

    道完这句话,马绣径直的走向一空着的低案前,而刘希与吴双儿则是立在其左右。

    “咦,马公子,你身后那少年郎怎不入座?”

    马绣的边上,空着一方低案,看来这镇西王对刘希的存在有所耳闻,因而才为他备了低案。

    不过刘希眼下是马绣的家仆,尊卑有序,又岂能擅自入座?

    而马绣也是明白,遂轻声应道,“回王爷,这绣的书童,刘希。”

    听得这话,那镇西王却是笑了,“既是书童,必定是熟读万卷经书,而今日可是以文论德,无需多礼,还当入座为本王添几分佳作才是。”

    这番说,马绣倒是有些为难了,转首望向刘希,后者迟疑了片刻,弯身作礼道,“小人谢过王爷。”

    说罢,便在马绣的一旁跪坐下,而他这一坐,却是让其余十来人给气恼上了,不过是一小小的书童,怎能与他们平日平座?

    这火自然是不敢撒在镇西王身上,于是乎,无形之中,马绣与刘希成了这些人暗自怨恨的对象。

    “父王,孩儿来迟了。”

    几道人影走来,最前方的却是身穿黑色劲装武服的李风歌,与镇西王行着礼,脸上似乎有些怯弱之意。

    而他的身后,却是穿着下人装束再次女扮男装的李茗与李梦筱,两人手中提着玉酒壶,那天的小童李泽则是捧着个小巧的翡翠熏香炉。

    李茗亦是如同李风歌那般,面带惧怕,倒是李梦筱转着水灵大眼,朝着四周望去,待看到跪坐在一边的马绣与刘希,当即眼中闪出一抹亮彩来,悄悄的拽了拽李茗的胳膊。

    后者转首望来,秋水生情,看了眼马绣的方向,又是急忙转过头,低首不言。

    而这李茗一出现,本是有些低落的马绣当即觉得心花怒放,又与她对望了一眼,更是欢喜异常,手中握着的纸扇,若不是有刘希轻咳一声,怕是就要情不自禁的摇开了。

    那边,见到李风歌带着李梦筱等人前来,镇西王显然有些惊讶,待看到他兄妹二人的不安之色,怎能还不明白其中缘由,当即笑着招了招手,“宣和,父王还派人去寻你,怎这么久才到,还不赶紧入座。”

    说话间,那深谙察言观色之道的管事搬来了低案与蒲团,李风歌则是暗自松了口气,跪坐在低案前,伸着衣袖,悄悄将后颈的汗珠给抹去。

    待他入座之后,李茗与李梦筱则是立到了李风歌的身后,而李泽则是望了二女一眼,有些不知所措的捧着香炉走到了镇西王身边,将香炉放在了低案上,继而站在一边,做起了熏香小童。

    “呵呵,这番,人都是齐了。”

    镇西王端起玉盏又是轻泯了一口,在众人身上扫过,目光悠远深长,而他望之处,那些人无不是低首弯身,不敢直视。

    唯独马绣与刘希二人不为所动。

    马绣是直着身子,面无表情,却是斜眼朝着李茗望去,而刘希则是跪坐在那边,安然自若的看着身前随风而动的花草。

    见此,镇西王微微颔首,又是开口道,“明岁便是我大唐开科纳士之年,尔等皆是才学之士,须当努力才是。”

    “学生等自当不负王爷期盼。”

    众人皆是俯首应道,而刘希也是随之附和,毕竟他现在是扮演着书童,自然是不能卓尔不群,做出那另类之举。

    待话音落下,镇西王笑着又是饮了几口酒,“十年寒窗苦,方能一举天下知,这千万不可懈怠,今日本王将你们寻来,便是为了看一看诸位最近可有长进,是否有佳作妙句,也好让本王附庸一番风雅。”

    “王爷这是要折煞学生了,王爷可是琴棋书画无一不晓的大家,我等才疏学浅,平日里胡乱写上几句,若是能得王爷指点,那便是学生等人的幸事。”

    “德仪说得极是,王爷满腹经纶,乃是我等之师。”

    又是一番阿谀奉承之言,刘希实在不明白镇西王为何垂青于这些人,但听到‘德仪’二字还是盯着那说话之人看了去。

    此人圆脸微胖穿着丈青云罗衫,头戴着金玉簪,坐在那边,却也有几分翩翩君子之态。

    只是他面色有些发白,双目红肿,似乎是整日埋头苦读使得身子骨变得虚弱,亦或是沉迷于酒色,听得先前那院墙内的对话,刘希倒是觉得后者可能性极大。

    这样的人,若是放在平时,刘希自然是不加理会,只是如今他打着李茗的主意,便牵扯到了马绣,怎能坐视不理?

    耳边一派歌颂祥和的话语已被刘希给忽视了,此刻,他正满脑子想着如何给马绣造势,以便讨得镇西王青睐,从而一举摘得李茗的芳心。

    正想着,却听得耳边一阵叫好之声,却是那杭德仪吟了首诗,镇西王一边捋着颌下的乌须,一边将送到嘴边的玉盏给停了下来,满是笑意朝身后挥手,“快,上文砚,这等佳句怎能错过,且德仪书法也是了得,还不速速为本王写来。”

    身后,早就准备好的管事急忙着仆役将笔墨纸砚之物送来,在每张的抵案上各摆了一份。

    得到镇西王的称赞,那杭德仪极为的欢喜,圆胖的脸上挤满了笑意,口中说着自谦的话,手却快速的提笔在宣纸上书写起来。

    少许,便见他放下笔,见他眼中的喜色,刘希便知道杭德仪对自己所写颇为满意,而他也能从那被拿起的宣纸背面依稀看到字迹形状。

    虽然不是力透纸背,但也是龙走游蛇,确实是好字,只是刚才走了神,不知道此人到底是吟出了怎样的诗句,赢得了这满堂彩。

    刘希心中暗自猜想时,那杭德仪身边候着得仆役小心翼翼地拿着宣纸,送到了镇西王身边,后者忙放下玉盏,接了过来,“秋风卷绿无边木,霜露凝冰空寂穆。千里踏寻芳菲处,百花傲寒争相簇。”

    却是有些才华,这诗句与刘希记忆里一首赞梅花千古绝句有几分相似,只是在意境上差了很远。

    百花,乃是所指百花园,杭德仪所写不过是为了谄媚于镇西王,心中并无傲骨,怎能写出严寒独自开的铮铮傲骨?

    不过这也足以引让他受人追捧,即便是李茗也偷偷瞧了他几眼,只是后者并未想到这斟酒的小厮便是他日思夜想的金枝玉叶,因为也未朝李茗望去,一味的在那说着谦逊之言。

    “好字,好诗,德仪的近来可谓是进步神速,让本王很是欢喜,沫若,你是不是也有惊喜送与本王?”

    镇西王将那宣纸放到案上,又是转首与另一白衫瘦高之人道。

    “王爷让学生惶恐了,沫若近日恰好得诗一首,还请王爷勿嫌学生才学低漏。”

    听得这话,那杭德义圆胖的脸仍是堆满笑意,只是手却抓在了身下的蒲团上,这一幕被刘希看在眼中,不由得嗤鼻一笑,这人倒是好没城府。

    另一边,那唤作沫若之人已经开始吟诵起来,“银河落地九曲折,飞雪千堆隔乾坤。飞舟如箭穿日月,破浪击楫入长安。”

    话语慷慨激昂,磅礴大气之势迎风而来,撼得人心生热血,这是个有血有骨气的少年郎,就因这四句诗,刘希再次望向了那瘦弱书生,他其貌不扬,但却因这豪情而变得面生光彩。

    “好,好,好!”

    鸦雀无音之下,镇西王拍手连称了三声好来,“徐沫若,你真是让本王喜不胜收,有这等壮志,何愁我大唐不能一雪前耻!”

    道完这句,拿起桌上的玉酒壶,竟是那般的对着壶口饮了起来,全然不顾周遭还有诸多人看着。

    那书生也着实没想到镇西王会有这番举动,愣了片刻之后,面露喜色弯身行礼道,“徐帆不过是胡言乱语,还请王爷莫怪罪才是。”

    “怪你?”

    镇西王放下手中的玉酒壶,放声大笑起来,好一会才道,“拿笔来!”

    身后的管事忙摆上纸墨笔砚,镇西王提起那雪狼毫小纂,泼墨而下,眨眼睛便将这诗给写了下来。

    稍后,驻笔望向徐帆道,“你这诗本王很是喜爱,这名字不如就由本王来题如何?”

    “求之不得。”

    “善!”

    镇西王又是低声念了几遍这诗句,继而挥笔写道,“既然要大破长安,灭其未央宫,自是我儿郎破阵大胜而还,如此,便称它为‘沧浪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