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汗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众汗之王-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早晨赤老温的军队吃过早饭,各自推上冲车,一场攻防大战,终于拉开了。

    经过四五年的南征北战,此时的蒙古军队,早已不是最初十三翼大战时那个缺乏装备的纯骑兵部队了,他们和大金联盟,获得了不少精良的装备,包括冲车,弩车,都是大金第一线军队经常使用的。

    只听得蒙古军阵中一阵阵密密麻麻的战鼓,就有一两千的士兵,推着一百多辆黑色的弩车杀奔战前。赤老温一声令下,那些车辆后方的轻步用大锤砸开机括,一根根长枪一般的巨弩猛地向狼山军这边射杀过来。

    狼山的士兵们早就在那些老兵的带领下躲藏在掩体的后面,或者伏倒在地。一百多颗巨弩对着厚实防御工事的狼山步兵,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不过有十几人因为躲藏的位置不对,被那些大弩射穿砂袋,钉在巨矢之下。

    眼见第一轮进攻的危害不大,赤老温又命令弩车推向两边,两三千的骑兵身披铠甲,骑着耐劳的蒙古马,前扑后继地冲了过来,一边冲一边迎面抛射。

    狼山众人数虽然不多,但是由于长期据守铜矿,因此每个人都佩戴了或重或轻的铜铠,那些抛射的箭支射到身上并没有大碍,不时地有士兵抽住自己的箭矢,迎面怒射敌军。

    两三千人的防御守军。一**射下来,竟然可以射中一两百敌军。

    然而道路平坦,那马倒是极快,不过是一轮箭雨就冲到狼山守军筑就的要塞跟前,各自拔出长枪开始破阵。

    此时双方就近作战,狼山众也抽出自己的长矛迎战,双方战作一团。

    因为狼山守军对此处地形的熟悉,他们早就将各处用长长的深壕联接在一起,深壕约有一米来宽,一米来深,上面使用坚固的棚顶作为掩护,每隔二十多米,就有一处露出地面的聚兵处,往往可以容十几个将士聚在一起抵抗骑兵。其中倒有一半人手持紧盾,顶住敌人的攻击,另外的一半各持长枪或软弓对敌人进行攻击。

    这些小小的战团一旦有人负伤或者疲惫,就会通过战壕转移到别处,或者送回山寨,由隧道中守着的精锐士兵前来替换。

    蒙古兵并不熟悉这些战壕,而且他们的战法都需要在马上展开,一旦进入低地或者弓身入壕,战力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十分吃力。

    此时处处都是战壕和地堡,还会偶尔从坚固的工事中射出不少冷箭,战至午时,进攻的两千多骑兵已经折损大半,而狼山众虽然也损失了几百人,但是大部分都通过安全通道撤回,仍然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所以赤老温的进展并不十分强大。

    赤老温一时并没有太多的办法,只得下令撤军。撤军之后,狼山众卷土重来,又控制了那些碉堡和地壕,使赤老温的大军难得再进一步。

    第二日赤老漫派遣士兵再进攻,又陷入了苦战,如是十日,均无进效,双方都损失惨重,尤以蒙古骑兵为为。狼山众的死伤也接近三千。

    终于成吉思汗的大军来到这里,听过了赤老温的报告,他冷酷地说道:“我们与朔方比,多的是人力,缺的是时间,既然狼山要道久攻不下,我们就用命来换便是。”

    下一日攻城,赤老温果然改变了战略,在队伍的前方进攻的约有五千多轻步兵,都是克烈部投降的士兵和牧民,蒙古骑兵在后方赶着他们,他们都手持着厚重的木盾和长刀。

    无论前方有多大的伤亡,赤老温给他们的命令只有一个字进攻。在付出两千多轻步的生命后,赤老温终于攻占了第一道防线,并用土填没了所有的隧道入口和地堡,消灭了狼山一千多名士兵。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95章 朔方三城() 
此时,狼山要道上,还有两道防线。岱钦忧心仲仲地对前来协助防御的辛弃疾说道:

    ”如果我们继续死守,可以想见,接下来的几天之内,我的狼山军将损失一半,仍然还是阻止不了敌人攻占此处要道。不知大汗有何指示。“

    ”呵呵!“

    辛弃疾微微一笑。

    ”到今天,你已经阻止了敌军十天,死伤三千名以上,基本上达到了目的。接下来的三天里,在余下的两道防线中你只需要部署一千人左右,敌人攻来,稍加阻止,就尽快逃亡,由我的骑兵来掩护他们逃回山中要塞。这些要塞翻山隔岭,且早已经设置了重重的障碍,没有半年,成吉思汗休想拔掉狼山众垒,就给敌人一种我们力尽而逃的印象吧!“

    ”那我们全部逃了,朔方怎么办,缺乏我们在前方阻止,岂不是即将面临着敌人的千军万马。“

    ”你错了,大汗就是要让朔方直面成吉思汗的大军,把他们拖在城下。敌军虽强,可是一时之间没有攻打大城的经验,疲兵必败,到那时大汗自然会指示你们伺时出击。“

    ”大汗的深意,真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

    接下来的三天中,岱钦果然如札木合命令的那样,稍战即退,将阵地留了下来。由于有了辛弃疾的骑兵在旁协助,不仅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反而在反冲击中,不断地杀伤敌人的轻步兵和后续的轻骑兵,差不多干掉敌军约有一千多人。

    成吉思汗率领大军攻占了狼山要道之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考虑到岱钦在此处经营已久,就让术赤仍然领五万人在此驻扎,一面四处扫荡狼山群盗,一面依托原有的沟壕建筑起新的工事,以便为大军保住退入。

    成吉思汗和赤老温则率领约二十几万的大军踏过狼山,直奔朔方而来。

    此时的朔方,与当年西夏所攻打的朔方已经是大不一样。札木合一面为了答谢全真教与景教对朔方和自己的帮助,另一方面也为了加强城防,在朔方两侧,相距不过一里左右,各各又建立了两座更大更牢固的新城。

    一座由景教负责建设,在城内设置了一所大教堂,城中教民五万,约有一万骑兵,都是忠诚善战的圣骑士。另一处则拔给道教管理,其中建立了一所占地百庙的道观,依托一座山丘,建立城堡,更是易守难攻。

    辛弃疾和丘处机广寻河北山西的汉族民众加入,人数已近十万,这次成吉思汗率众来攻,丘老道也知道时机紧急,亲自率领了八十多道士前来助防,道士们最弱的也有青铜实力,再配合辛弃疾手来的一万多士兵,隐隐然守得铁桶一般。

    而中间的朔方已有十万民众,魏青也募得八千精壮士兵,且在十万民众中取两万人日夜操练,依托城墙作战,而且粮食储备甚多,让人叹为观止。

    除此之外,在城外,哲别和辛弃疾还各自率领有一万五的精锐骑兵,遥相呼应,以便维系这三座城的联系。

    成吉思汗大军初至,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雄城大堡,二话不说,就让赤老温等将领各自领五千人,轮番进攻。

    先是进攻魏青主导的朔方大城。那朔方面向北方,背靠大河,东方西方都有景教或道教的城堡作为奥援,只能从北方一方进攻。攻击面狭小,最多只能容得两千人展开第一轮攻击。

    成吉思汗手下的步兵距离大城还有五百步时,就遇到了两百多架床弩的攒射,朔方长期备战,弩矢倒有几万枚,打击起来,丝毫没有顾惜弹药的时候,一轮床弩下去,就灭掉了一百多人,然后城内补充的那些援兵各自努力上弩,半柱香工夫就可再发出一轮。

    城下的军兵们齐声呐喊,手持冲车云梯冲至城下,接着迎来的是密密麻麻的几千根箭雨,城中箭矢储备早已上百万,用起来简直是毫不费力。这一轮又干掉几百将士。

    待到步兵们赶至城下,已经是精疲力竟,哪当得城上的箭矢和石头如雨点般地下来,各自抱头逃窜。

    成吉思汗看得叹息,只得呜金收兵。此时城上的床弩早已上弦完毕,又是一轮攻击,射到这些撤退的士兵们的后背,攻出去的两千人不过只余五百人不到可以返回,对朔方真是无能为力。

    第二日,成吉思汗不得不弃了朔方,转而命五千人出击朔方西侧的景教新城。

    景教与朔方却是不同,城中虽然民众不过五万,但是人人皆兵,守城的床子弩不过五十多具,但是景教教徒为了能够守住这座圣城,将自己的一切收入都捐出来化作了守城士兵身上的甲胃。

    所以这座城守城没有什么花巧,除了床子弩,檑木滚石之外,就是城上的重步兵。

    五千轻步攻击景城,在城外死伤不过两百,但是一旦上了城头,为了便于攀援,各自都用口咬着刀,轻装地上城,与守城官兵展开肉博。

    攻了几日,这次竟然有五百士兵登上了城楼。成吉思汗不由得大喜,在他的想法中,有这么士兵攀登上了城楼,且下方还络绎不绝,只要城上的士兵守住了关卡,敌人必然四散而逃,然后城门自然可得。

    哪知道此时已到了黄金境地的路德维希已成了一头怪兽,看到敌人登入城墙,他不怒反喜,一声令下,原来城墙上已经精疲力尽的守兵们往两侧的城头堡上逃走,稍稍歇息。

    趁这一时之力,奔上城楼的铁木真士兵已近一千,他们奔走雀跃,正要前往开启城门。

    突然看见城门两侧的楼道铁木大开,宽约三丈的城墙道上,突地杀过来一排一排的重甲铁骑,此时路德维希既然将他的圣骑兵中最优秀的两百坚骑派到了城墙上,手持骑士枪,一通猛攻。

    那一千多轻步兵哪里敌得过这么强悍的强骑,不过以命换命干掉十余圣骑士,其余的就一扫而空,被打得干干净净。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96章 黑水军镇() 
黑水城,是西夏西北边疆的一处小镇,也是西夏女帝的直属领地。这儿因为孤悬塞外,并不适合生活,所以人口并不多,约有四五万人左右。

    但是从三个月之前,这儿就被西夏国的直属禁军封锁起来,这儿的居民只能进,不能出。

    住在里面的居民们不时看到大批大批的骑兵从别的地方开来,还不断地有粮草,车辆,武器运输到黑水镇的仓库里存储起来,运过来的粮食,足够居民们吃上好几年之多。

    直到今天,这个谜题终于揭开了。

    黑水城外,战旗烈烈,集结了三批人马。

    其中一批约有一万多人,骑着健壮的蒙古马,身穿克烈部的服饰,正是桑昆手下的一万多克烈部落精兵。

    另外一处约有两万来人,领军大将是辛弃疾,这一批是朔方城的精兵,各自神彩奕奕,装备精良,目视远方。

    第三处也有两万余人,这处却是西夏国仅存的骑兵精锐,里面战旗密布,包含了西夏最强大的各个军种,包括“泼喜军”、“强弩军”、“铁林军”、““山讹””、“禁军”等诸军,多兵种合成的虎狼之师,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却由札木合担任统帅,此时札木合为西夏女皇之夫,兼西夏兵马大元帅之职,统率这队人马,也算是恰如其份,此一战正是关乎西夏国运的一战,当然是倾全力出动。

    战鼓雷过三遍,大军出动,其中辛弃疾和桑昆直奔克烈部的王帐而去,札木合率领的一队,却攻向狼山。

    博尔术被成吉思汗策封为克烈草原留守,在此防范克烈部原有的部落势力反扑,已经有三个月了。虽然他将兵十万,但是多是草原各个部落派出的杂兵,并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

    真正能用的除了他的手下跟随至今的一万多人之外,就是原属克烈部的两个部族,各各将兵七千,一直为他鞍前马后,到处扑灭那些反抗者势力。

    这天博尔术正在大帐中消息,突然得到探马来报,说是一百里之外有一大队骑兵席卷前来,领头的正是桑昆,所到之处,那些部落纷纷重新归降,并且派出自己的部属加入桑昆军中,声势越来越大。

    博尔术就让传令官赶紧把依附他的两个克烈部族前来协防,依靠自己的百战精兵,他并不相信桑昆是他的对手,所虑之处倒是那些依附自己的草原部落,见形势不妙,各自扯旗造反。

    对于另外的几万各部落的属兵,也派人前往通报,并告知他们道,如果不能及时率兵来援,一旦打败桑昆,大汗回转,必然要严加惩罚,不能让他们稍稍懈怠。

    不出三日,桑昆已经领兵到达,而依附他的克烈部两部齐齐率兵来到了自己的附近扎营,却并不见领头的首领来见。

    博尔术不以为怪,认为他们只不过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只要自己战胜桑昆,这两个墙头草一定会举兵来助。于是叫大家摆出战势,准备迎战。

    战旗烈烈,箭光闪闪,博尔术出到营外,看到桑昆的一队又一队的散兵列在外面,不禁大笑,他指着对方的兵力对自己的手下说:

    ”桑昆久不作战,已经大不如前了,你看这样的战势,我只须三千人就可以把之冲散。“

    部下都齐声附和,认为桑昆不过如此,但也不敢托大,于是点起五千骑兵,各持蒙古大箭,直扑桑昆阵前。

    却说桑昆这几年来一意报仇血恨,手下这些将士也都是与蒙古有血海深仇的将士,一经接战,虽然不敌,但是却个个奋勇向前,一万人也能与这五千骑兵打得堪堪相等。博尔术的前锋并不能稍稍前进一点。

    博尔术见到打成胶着,他皱了皱眉,不由得大声命令自己随后的两千亲兵奋勇向前。

    那两千亲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个个能以一当十,见到博尔术亲自上阵,莫不欢声雷动,奋勇进攻。

    只过了一小会儿,桑昆的军队就不能抵挡,开始后退,幸好他将骑兵分为若干小队,每个小队都有得力的将官组织行动,并不因为战败一时就会混乱异常,只是不时会有所折损,不一会儿就后退了十几里,损失了一两千士兵。

    博尔术正要趁胜进攻,一举打垮桑昆中军。

    突然两侧传来一阵如雷的马蹄声,他向左右一看,各有一万精锐的骑兵,从两侧袭来,原来竟然是辛弃疾亲率的闻言精兵,趁机夹击敌军。

    辛弃疾指挥若定,那两万骑兵的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