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汗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众汗之王-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要是贸然让骑兵冲过去和他们拼命,一个不好,骑军败北,余下的余兵就是全军覆灭的境地。

    况且从那些骑兵娴熟的动作和杀人的技巧来看,一点也不象长期赋闲的西夏厢军,而是隐隐有点象现在刚刚声名鹊起的朔方精骑。

    等等,大金国与朔方不是盟友吗?难道朔方已经反了。完颜和尚冒出一阵冷汗,想想自己这个结论,越想越觉得可疑。最近情报传来,西夏国的公主李纯燕正率领一支骑兵南下兴庆,要将他的叔父赶下宝座,如果真的让她成功了,西夏的国策可能将会大变,此时交好朔方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如果朔方军改变立场援助西夏,那么从兴庆到五原郡的补给线就能重建,这样的话,以自己这五六万士兵,根本不可能攻下五原。

    既然如此那还犹豫什么,此时的军粮和军资都已经被推毁大半,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撤回大同。只是远至五百多里的茫茫归途,不知道还有多少钉子在等着自己呢。

    可以说完颜和尚确实是大金国仅存至今不多的几员悍将,能够从一场失败中了解到这么多的东西。

    而且他也没有再多等一天,趁着今天黎华的骑兵进攻了一上午,精疲力尽,将会休息的时机,完颜和尚迅速拔营,扔掉一应影响行程的物品,立即撤退,等到第二天的清晨,他的军队已经距离五原将近七八十里之外。

    黎华按照札木合的嘱咐,留下来接收五原郡,安排城内的大小行政事务及其管理,并协助西夏郡王李仁斌将相应的士兵和器具撤退到河套境内。

    李仁斌虽然也是李纯燕的叔父,但是对于帝位却从来没有贪心,只是默默地为帝国奉献着,所以与李纯燕关系不错,也是主张西夏尽快稳定的基石。

    这次五原解围,他带出去的还有一万多士兵。按照李仁斌的一贯作法,这些士兵会尽快地补充到兴庆的城卫军中,迅速增强新女帝的实力,以便稳定西夏当前局面。

    而完颜和尚率领的五万多士兵,尽管行路迅速,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在途中收到了辛弃疾带给他们的礼物。

    辛弃疾手下的一万多游骑兵,一直是大金国的大敌,在河北时,屡屡被金兵围攻,不知战死了多少兄弟。

    现在他们成为了朔方军的一员后,犹如找到了大本营,朔方强大的财力和物力,以及来自草原的良好兵源,使这些游骑兵们鸟枪换炮,得以换装了更加精良的制式武器和甲胃,让他们如虎添翼,战力也不知提升了几倍。

    现在完颜和尚几乎失去了全部的攻城器具,而且粮草不济,为了增加撤退速度,不得不抛弃了许多重型装备,譬如床弩,石炮之类。

    在辛弃疾和他的游骑兵来看,此时的金兵就象是无牙的老虎,简直是给他们送菜来的。按照辛弃疾的部署,游骑兵们一千人一队,组成快速机动的分队,不停地从各个方向去袭扰撤退的金兵。

    一路上,完颜和尚被这些游骑兵打得叫苦不迭。虽然经过了五原城下的损失,但是他的人员仍然还有五六万之多,又是在行军途中,队伍不由得拉长成为十几里地。

    辛弃疾的游骑们不断地从各个山头,路口,路边杀了出来,直奔他的步兵行列,狂杀一通,破坏物资。这时完颜和尚就会带着自己的强骑兵冲过去阻挡,但是当他到达时,那些诡异的骑兵又突然消失了。

    可能从大金骑兵原来呆着的地方,又出现了另一队

    如此周而反复,搞得大金国的骑兵们疲于奔命,但是又不能溱效。

    完颜和尚还不敢分兵,开什么玩笑,看着敌军这么机动果断的进击,队伍不知分为多少队,如果自己这么点骑兵还敢分兵,万一被敌人整块吃掉怎么办。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赶,辛弃疾由于接到札木合的将令让他不要过于损耗兵力,所以才没有与完颜和尚决战,就这样,金兵回到大同时,又差不多折损了一万多人。

    逃回大同的完颜和尚,从此对于朔方军的战力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有可能,他绝对不愿意再去远征五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86章 乞颜克烈() 
五原郡战役之后,札木合尽收五原十万余人口,自己的疆地再次扩展到了五原郡周边的东套地区,这样多的生产人口,就算不在里面征兵,也能够协助产生更多的原料,供养自己的铁骑。

    另外,与西夏交好后,朔方郡向南方的,西方的商道终于大开,狼山积压已久的铜钱终于又可以迅速地向大宋的领地扩展,为朔方换来了最为渴望的精良军备与粮食。

    接下来几年,札木合与整个朔方都沉浸在新领地的整合与军队的整顿之中,以现有的实力,他并不想贸然扩大军队,而是采取精兵策略,只是把野战骑兵稍稍扩大到了五万。

    此外大力增大了朔方,狼山以及五原的驻屯军的建设,以保证这几处都能够成为一处独立的堡垒,能够挡住十万以上敌军的攻击。

    因为强大的军队并不是依靠人数领先,而是依靠精良的装备和强大的执行能力。无论是增加数量还是增加精良程度,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与其这样,还不如更大程度地增强训练程度,并不断地选拔精兵加入到朔方的行列之中。

    朔方与西夏的关系更为良好,李纯燕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孩。母以子贵,作为一位女人,她自知自己确实较难长期地留在帝位之上,所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于小孩的抚养之中,正在尽全力将他作为帝国的接班人来养育。

    为了协助西夏巩固领地,与大金国抗衡,札木合特地将札答兰部落的亲信将领岱钦派到了西夏。岱钦带去了五千精兵,加入西夏的城防军,对于女皇的反对者和政敌们,他行事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不断地受到大臣们的举报。

    但是这样一来,朔方军在西夏的影响力反而更为深远,两地的整合力度不断加大。

    然而,在朔方的北部,辽阔的克烈部领地上,成吉思汗的大军正在与克烈的脱里发生着另一场决定草原归属的大战。

    在桑昆率军在克烈部边缘求助过危险境地的札木合之后,他和铁木真的关系越来越坏。

    然而铁木真还没有放弃迷惑克烈部的想法,在他没有统一蒙古诸部时,并不想和克烈部火拼,为了离间桑昆,其与脱里汗再度亲近,并且共同盟誓:“为了实现草原的大同,以后双方成为军事联盟,若是征讨敌人,必然一起前往,同仇敌忾。如果有人在我们之间搬弄是非,制造分裂,我们必然互相告知,以便不受敌人的欺骗。

    铁木真又想亲上加亲,巩固与克烈的联盟,他想为长子术赤聘桑昆的女儿为妻。但是桑昆受到札木合的影响之后,对于铁木真的作法非常反感。因为以他对铁木真的了解,知道铁木真的作法,其实是一种假象,正是用这种假象来哄骗自己的父汗,一步步收拢克烈部的权力,待父汗死后,然后再一举将克烈部占为已有。

    因此桑昆拒绝与铁木真结亲,进而影响到两个部落之间的关系。由于札木合远走朔方,这次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的战争并没有遭遇到太大的阻碍,不过两三年就一统蒙古诸部,比起原先历史的年限反而提前了。

    然而由于时间大大地压缩,很多部落并没有经过战争就自动投靠到铁木真的手下,有的是真心投靠,有的也是迫于形势,还有的是札木合留下来的暗桩,反而给铁木真的未来埋藏下了不少隐患。

    在十三翼之战发生之后的第五年,胸怀满志的成吉思汗,终于与克烈部的脱里汗发生了一场决定草原归属的大战。

    成吉思汗自领亲军十万,其附属部族出军二十万,号称三十万大军,赶着数以百万的牛羊,开始向克烈部的征伐大战。

    成吉思汗将这三十万大军分为五队,分别由自己,术赤,博尔术,赤老温,忽必来五人率领,不断地对克烈部的边境牧场进行扫荡。

    起初克烈部全无提防,脱里也没有想到一向表面上对自己尊敬之极的铁木真会悍然出兵攻击自己。

    克烈与乞颜周边的牧场被成吉思汗的大军们逐一扫荡,损失了大量的牛羊,牲口,牧民也不断地被驱离到北方,成为乞颜部的奴隶,损失超过十万部民。

    幸好克烈部幅员辽阔,牧场千里,得到前方情报的桑昆和脱里汗迅速地作出了回应。一方面尽快地将与乞颜边境地带的牧场和牧民撤到腹地和南方,一方面由桑昆率领五万精兵,抵抗敌人的入侵。

    而脱里汗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召开部落大会,在自己的百万牧民中征召更多的力量进行反击。

    根据桑昆的建议,脱里汗也向札木合部派去了信使,要求协助。对于朔方军来说,因为他们利用了克烈部南方的牧场进行放牧,虽然人数不足两万,但是也可以看着是克烈部的一员。

    求救的信使还没有到达朔方城,魏青的间谍们已经将谍报发送到了朔方。

    因为成吉思汗大举入侵克烈部,这一次的战役成败,可能会大大地影响示来几年朔方的大局。札木合认为非同小可,必须召集众将回到朔方进行军议。

    除了留在西夏的岱钦之外,其余几员上将都回到了朔方,他们有辛弃疾,哲别,黎华,路德维希,以及塔塔东格,格尔木,魏青。

    会议开始,魏青简短地汇报了一下当前的局势,然后简明扼要地说道:

    “成吉思汗狼子野心,当年他们将我札答兰部从草原上赶出,此时又要对克烈部下同样的黑手了,此人不除,草原难安,我建议立刻安排大量的援军,出征挽救克烈部,大大地打击成吉思汗,延缓他统一草原的时间。”

    几位武将并没有发言,他们都看着札木合,等待他的命令。

    札木合看看大家,叹了一口气,说道:

    “其实铁木真正在做的,正是我日后想要做的。当年我放弃草原,有一方面的设想就是让铁木真的铁腕,用高压来一统草原,待到这些部落首领被他压迫得完全喘不过气来时,我们再应运而生,稍稍释放这些部落头人们的压力。两害相择选其轻,到时他们接受我的统治将会更为容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87章 一盘大棋() 
众皆骇然,当时札木合从草原上退却,众人都认为是怕了铁木真的锋芒,所以躲到这边缘处延口残喘。

    今天听大汗亲口道来,原来却有此远虑。所谓擒贼当擒王,挽弓当挽强,札木合的思虑,是让铁木真扫平大漠,帮助自己斩去这些花花草草,剪平大漠上部落首领们的畏难情绪,然后再一举出击,接过成吉思汗的大旗,成为草原上的真正王者。

    这种想法惊世骇俗,一般常人无法理解。

    譬如黎华,他就在思索这个问题。如果我是札木合,为何我不留在大漠,先干掉铁木真再说呢?

    干不掉,因为铁木真的直属兵力要大于札木合,而且草原纵横千里,就算一时打败了铁木真,他率部远遁,到哪里去找他呢?

    那逃到朔方之后,铁木真的势力越来越大,又怎么可能干掉他呢?

    因为铁木真的势力越大,越难以移动,人往高处走容易,往低处走困难。一旦爬上一定的地位,要铁木真象过去那样逃亡四方,鸡飞狗跳,他可能就干不了。

    那么好吧,现在铁木真成了成吉思汗,力量更大,疆域更为辽阔,难道反而有什么好办法,能够一举消灭成吉思汗,成为草原之王吗?

    这个问题黎华是回答不上来的,就算是札木合,他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见招拆招,等待机会了。

    “所以。”

    辛弃疾接过话题,他毕竟久经战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背叛,失败,重启,因此对于人性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既然我们的目标是最终一举击败成吉思汗,成为新的草原之主,那么这克烈与乞颜之战,我们就不必执着于一方的得失,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如何进一步地壮大自己,以便埋伏下一步重出草原的伏笔。“

    众将点头称是,札木合看着缺乏主见的哲别和路德维希,不禁深深埋怨自己,当时应该把岱钦叫到这里,如果他在这里的话,以他多年与狼山群盗相处的经验,这个年轻尚小的腹黑男,一定会想出比在坐各位更为精明的计谋。

    想了想,札木合对众将说道:”我想派一名上将,率领一万骑兵前往援助克烈部,但是虽然名为助战,切记要少少参与他们双方的大战,尤其不要损失自己的实力,若是克烈部战败,我希望这队骑兵能够为我救回克烈部的脱里汗,以及桑昆。只要他们到了我们的地界,以复仇为名,重组克烈部众,我们再把这支部队控制在自己手中,下次再进逼大漠,就能拥有更为强大的部队了。“

    众人一听更为惊讶,以大汗此言,似乎早就料定了克烈部有可能失败。

    要知道虽然此时成吉思汗号称拥兵三十万,但一大部分是那些不可靠的部落属兵,很难真正卖力作战。且这次战争克烈部是本土作战,背靠自己的千里草原,每个部落的牧民都会动员起来,全力备战。

    一百万牧民,很轻松能够征召二十几万视死如归的青年战士。成吉思汗是否能够真正胜利还未可知,为什么大汗如此断定呢。

    但怀疑归于怀疑,大家仍然勇于接受命令。

    ”辛弃疾!“札木合拿出一支军令,大声下令。

    ”末将在!“辛弃疾尽管满头白发,但是仍然精神饱满,勇挑重担。

    ”我命令你精选一万游骑,分为数队,前往援助克烈部。切记,你所做的不是在大战时与成吉思汗的大军火拼,而是要时时把握战场动态,及时传回精确的战场情报。一旦克烈部落败,你要尽快发动袭击,将脱里汗,桑昆救出重围。你能做到吗?“

    ”报告大汗,此事我责无旁贷。“

    ”好。“札木合大声称赞,又拿出一支军令,大声喊道:

    ”黎华!“

    ”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