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汗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众汗之王-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一两千人据堡而战,怎么可能与专业的骑兵对抗。黎华率兵看到那些堡阵,不觉哑然失笑,只教士兵抬来那些平日运粮的大车,一百多辆推到堡前,再由精于骑射的战士一轮攒射,就把堡中几个射手射得哑火。

    然后一阵鼓噪,用大车撞开寨门。那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寨兵无不缴械投降,毕竟不是专业的士兵,被这些如狼似虎的骁骑冲杀过去,竟然没人敢于阻挡。

    而哲别那儿的战法就更加简单。他只不过将自己的骑队分为几阵,远远冲到堡边,绕堡而行,不断地放箭,一轮方毕,一轮又起。间或再射入朔方军的通告之文,无非是只擒首脑,不问协从。这样的骑射几天之后,吓破了胆的厢军往往会擒住了堡主前来投降。

    有了这五六个被攻破的巨型堡塞作为样板,接下来就好办得多了。

    札木合就命令将这些大的堡主直接灭杀,其下的堡寨和牧场转为朔方军官方直营,一应收获皆为官有。然后再以这些堡寨中的管事的名义向其它的中小牧场主下书确认,要他们过来议事,接受朔方的管辖,如期不从,必然将有同样下场。

    这样一来,那些规模较小的牧场主人人惶恐,个个担心。他们各自手中的亲兵本就不多,又更没有那么大而坚固的堡垒可以自保,都害怕遭到同样的命令。

    且朔方的檄文中写到,一旦归降,所有的安全都由朔方军统一负责,并不需要增加费用。各自议论停当,还不如降了朔方,反正他们只是要马匹,而且还愿意现价获取。此外少了征兵的负担,家中也多了一个劳力,可以增加来年的牧场所出。于是一个个摇尾乞怜,惧都向朔方写下降书信表,让朔方的代表入驻自己牧场,参与管理。

    这样一来,不出一个月,河套区域北部约十万人所在的牧场,基本上都欢迎朔方军入驻,原来算在其内约有一万厢军,也随之化为乌有,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招札木合实在用得太好。

    此时如果不加干涉,任凭朔方的势力继续发展,等到夏季过去,整个河套平原,西夏将无马可用。而且五原郡与西夏都城兴庆府之间的绿色走廊,也将被札木合完全遮蔽。五原将以一郡之力,同时面对大金国和朔方的两面攻击,这个后果让李仁斌不寒而栗。

    他象一头狮子一样在府中来回踱步,坐立不安,这个巨大的后果令他难以想象。今天,西夏王发来的圣旨已经通过黑水校尉传到府中,圣旨严厉地谴责李仁斌在位而不谋其政,让敌人长驱直入,罪不可恕。然后又严令他立即发兵,清除朔方军的势力。一气直捣朔方城,将朔方连根拔起,不遗余力。

    连根拔起,谈何容易。李仁斌一声叹息。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一次朔方主动出击,似是已经掌握了自己难以匹敌的巨大实力。但是圣命难违,自己除了主动出击,又能有什么办法。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61章 游骑逞威() 
李仁斌思虑再三,知道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

    但是他觉得五原郡非常重要,自己不能轻出。于是决定让左厢神武军副统军李贵亲率一万精兵,从武库中挑选了精良的装备和铠甲,缘黄河西出,打击朔方军的实力。他此时还不知道使用了制式装备,并经过严格军训的朔方军的厉害。仍然以为和去年一样,朔方仍然是一群兵甲不齐,训练混乱的野战军。

    临行前李仁斌叮嘱李贵道:”朔方军大部分部队出自草原,来自不同的部落,胜则各自奋勇争先,败则一哄而散,各自为了保存实力,不敢有丝毫懈怠。延贵此去作战的精要不是要驱散敌骑,而是要四处侦察,明确敌军主力所在位置,然后一鼓作气,全力歼灭敌军。这样才不致于被敌人拖得四处奔逃,没有胜果。”

    李贵连连点头,口称:“大帅所虑及时,我这次带了两百侦骑,配合本夏在各处留下的间谍,一定先行侦察好敌人的规模大小以及路线,待到时机一到,就牢牢围住敌军。不留一人逃跑。我相信用不了三个月,大帅就能得到我的喜讯了。”

    “如此甚好。”

    李贵就将自己的大军分作三队,大剌剌的前行。

    须知西夏以骑兵得国,无论是与大宋还是与大金作战,都是依靠着无处不在的游骑兵,出奇制胜,击溃敌军的围攻。

    自大唐时拓跋思恭就据西夏之地,受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揭开了西夏割据的帷幕。待到宋时,李元昊以夏为国号,建立西夏,以人不足两百万之地,与据地几十倍,人口近八千万的北宋相为抗衡。靠得就是一支来去如风的骑兵,不以一城一地为得失。占尽了骑兵的优势。

    至于后来,北宋为大金所败,为了避免大金骑兵,整个北宋延安府南迁。西夏趁着大金在河北之地与北宋义军作战时,趁机获取了延安府,以及五原郡诸地。隐隐成为能与大金抗衡的北方强权。

    大金国本以骑兵起家,占尽大宋要地之后本来可以尽灭西夏。然而宋地实在太大,四处分兵,占用了骑兵资源。后来在南侵时又被大宋的新军所败。反而一战不振。至于后来重整骑兵之后多次与西夏交战,希望夺回灵州夏州一线。却多次为艰苦卓绝的西夏骑兵所败,再也没有了当日的锐气。

    再说西夏占据的多是一些地广人稀之地,比起大金已占宋地更为贫瘠。自此大金再也休提略取河西之地一说。直到李师青重任西京副帅一职时,他为了做些功勋,有利升职方才重提伐夏之略。

    所以,李贵率领着自己兵甲明亮的骑兵行进在西去的大路上,根本不担心自己会遭遇大败。他只是在想,是时候给这些作怪的朔方人一点颜色看看了。

    李贵西出后,遇到的第一支劲旅就是辛弃疾的游骑兵。按照辛弃疾的意思,是要给李贵一点颜色看看,但是这个计划报知给大汗时,却遭到了札木合的全盘否定。

    札木合的传令兵将命令发给辛弃疾后只有十个大字:“伤其十指,不若断其一指。”

    于是辛弃疾知道了札木合的大意,就教前军两千人分为四队,每队不过五百人,故意穿得衣冠不整,日夜不分地去攻击李贵的粮草队,打击他的后队。

    果然,被辛弃疾打得叫苦不止的李贵愤怒异常,不断地派出部队前出,意图一举全歼敌军。但是却被行动敏捷且又熟知此处地利的辛弃疾游骑兵堪堪躲过,一无所获。除了捡到几匹丢弃的劣马,或是武器之外,并没有什么。

    李贵望着辛弃疾有意丢掉的劣马和制作粗劣的兵器,轻蔑地说:“果不出我所料,朔方出产贫瘠,他们能拿得出手的,只不过这些一敲即碎的破烂货色而已。下次如果他们再来,我们把骑兵分作两队,一队假装与之格斗,一队轻骑从侧翼绕向敌人的后方,务必要一举全歼敌军。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众将点头称是,就按照李贵的方略,定下部署。

    又过了几天,终于被李贵的部下找到一处机会,这一次辛弃疾率领的游骑稍稍慢了一点儿,被李贵手下一名副将率领一千轻骑堪堪跟上,截杀了十几骑。

    辛弃疾手下的那个骑兵队长暗暗叫骂,劳资不发威,你还当我是病猫了。但是不便发作,他就按照辛将军对此类情况定下的方略,指挥手下按队逃跑。游骑兵跑路速度真是相当得快,不一会儿工夫,夏军在战场上再也找不到一处厮杀的游骑,面面相觑。

    那位为首的副将不甘心就这样失去了战功,他狠狠一咬牙,依照自己的实力和兵力。他就不相信敌人还有埋伏在等着自己,就叫全军追赶,带着自己的一千余骑发力前行。

    才行不到十里路,又是一彪游骑冲出,不过五六百骑,刚好冲乱了自己的阵形和速度,稍稍接战,就往另一个方向逃去。

    气得这参将是连连咬牙,怒上生烟。

    他观看这队游骑的兵甲也不过如此,就舍了先前的目标,继续向这队新的游骑追去。

    这次还好,这队游骑走走停停,打打跑跑,并不太快,追过两三里也没有失了痕迹,眼看得前方的败兵速度稍慢。这副将暗暗高兴,好了,就在当下,看我马到建功。他奋勇拍马向前,催促起自己的部下一同前行。

    待到这名副将带队又跑过几里路。突然听到一声号跑,吓了一跳。

    只见前后左右都有游骑兵大队人马冒出,那些大队都打着一面黑字大旗,上书一个字。

    原来此处竟然是一个丘陵地区,那四面八方,都有山头,这些伏兵先前隐在山头之中,此时见敌已入内,一齐发喊,汹涌而出。

    这副将吓了一大跳,再看这些游骑兵,手中持的俱是制式装备,人人银枪,个个悍马,与先前大是不同。而且人数甚多,差不多有四五千之多。

    他再是蠢笨,也知道自己已是中计,此时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再列战阵,已是来不及。

    却说这个副将倒也凶悍,他见既已来不及撤退,不如以退为进,且看看这伙盗贼有多大实力。于是自己拣了一处人数稍小的骑兵,挺枪带着一支两百余人的小队,直冲过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62章 越走越远() 
话说一寸少一寸险。为什么这处骑兵突然变少,正是因为这处是辛弃疾的亲属精兵驻扎,为首大将,正是那天演习大出风头的游骑兵统领,已经达到了青铜战力。

    这时他带的一波,不过五百余人,但都是精兵强将。看到西夏军那名副将大大咧咧地杀过来,咧嘴一笑,就带着兄弟们席卷过去。风声萧瑟,飘过来游骑兵统领的一句话:“练手的活儿来了,看谁杀得多啊。”

    双方刚一接战,西夏军的统领就感觉到游骑兵的无上威压。这些人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唯一熟练的,就是杀人的技巧,哪里是西夏这些久不接战的厢军所能对敌的。

    副将挥枪向游骑兵首领打来,不料首领将腰一扭策马躲过来他的攻击。两马相交而过,副将侧过身子正要攻击,突然一下,

    “哎,我的怎么能看到自己的身子向上飘去。”

    原来在侧身的瞬间,游骑首领从身后抽出一把弯钩,那弯钩头似弯月,刀刃极其锋复,路过时轻轻一拉,副将就身首分离。离别钩,钩离别,长生月,送黄泉。

    其他两百个冲来的夏军也有四五十人遭到了同样的待遇。因为游骑兵的前身,河北义军,其实是一支江湖游侠队伍,尤其擅长单挑。在这种地形复杂的山林中,而且自己又是优势兵力。那还有什么可以揣测的,无非就是一场杀人比赛罢了。他们在马中使出各式各样的杀人招术,把这支分队杀得支离破碎。

    而另外几处没有冲过来的骑兵遭到了四面八方的进攻,完全无法结阵阻挡。有的人正挥戈与前方的敌人混战。左侧突然打过来几根长枪刺在自己腰际。

    还有的人想要拉弓放箭止住对方冲来的骑队,却被背后的乱箭射中。真是一通胡乱砍杀,很快,这一千多人就,消失了。

    那边的李贵看到这一千多人出去良久,还没有回来,终于有点着急,又派了两千人的队伍前往救援。待这两千人赶到丘陵时,战争已经结束了。辛弃疾并不想趁势吃下这两千人,获得更多的收获,此时最好的围歼死机已经过去,自己手下人人疲惫,再战必然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开玩笑,对于这么弱的夏军,以一换十他都不想答应,既然已经入我们的局中,那就改日再战。

    望着飘然离去的游骑兵,李贵不由得心里肉紧。不想而知,如果自己现在回到五原,得知莫名其娇小就损失了一千精兵,李仁斌看自己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还好还好,自己两千骑兵冲过去,敌人并不恋战。这么说来,敌军对夏军的实力还是有一些畏惧的,李贵只好这样安慰自己,然后整束骑兵,如果下次敌人再引诱自己,千万不要离开大队人马过远,前往追击,以免遭到暗算。

    在一处仍然在西夏控制中的牧场补充了粮食和补给之后,李贵率部继续前行。

    游骑兵的骚扰仍然无处不在,时不时地出现几百人的骑兵已经让李贵浑不在意,他反而坚定了最初的判断。敌人并没有全面控制河套,而且力所不逮。这些游骑兵不过是为了阻拦自己的行速而来,并没有什么大事。只要我们合兵一处,就不会给敌军可乘之机。

    于是命队伍集中在一起,加速前行。

    这样一来,反而让辛弃疾的游骑兵纳闷了,因为他们实在想不通,对于自己这么弱小的军队,对方竟然也只是草草应付了事。白白让自己得了不少战利品和粮草。但是既然任务能够圆满完成,当然值得庆祝。

    于是接下来的十几天中,西夏骑军就在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骚扰中过日子,每个人都过得越来越疲惫,恨不得这里程将要有结束的一天。

    走了十几天之后,他们终于发现自己这次可能到达了预定的战场。只见前面有一处堡垒,也算得是西套的几处重要堡垒之一,正在受到朔方骑兵的围攻,眼看就要被攻下。

    李贵见四周的朔方军人数也不算多,只不过两三千人而已,这这种堡垒规模宏大,眼见得可以容得下自己一干人等休息补充。于是下令进攻。

    这处的朔方军却是属于札木合手下,都是骑着战马,他们看到大队的西夏军杀来,仍然不坠斗志,远远地展开骑射抵挡。

    李贵见对方的箭支稀稀拉拉,不由得一阵大笑,举臂一呼。

    从他身后涌出四千多精锐骑兵,各各身穿黑甲,军容整齐。随着李贵的号令,一起策马奔行,一时间草原上轰声如雷,威震天际。

    那方的骑兵见到这边声势浩大,还想再作抵挡。却见堡中城门大开,几员将领,引着一支两百余人的骑军,从身后杀来。担心被敌人前后夹击,于是鸣金收兵,率军而去。

    李贵看看天色已晚,就拒绝了部下趁胜追击的请求。率部直入堡垒,他也要看看在朔方军连日的攻击之下,这座城堡中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