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汗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众汗之王-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让札木合惊叹的是那一排高约五尺的栏杆,每个栏杆一丈来长,间距离约有三丈,连续排了五十个之多。游骑兵们两马一排,齐齐向栏杆奔去,跨过一排,接着第二排。三队人马全数跨过,所有的栏杆倒下不到十个。这样的跨越技巧,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不由得大声鼓掌喝彩。

    那游骑兵看见大汗鼓掌,更是兴奋。他们久在河北之地与金军混战,但是一直也缺乏补给,也没有制式的武器和盔甲,就这样还周旋了几十年。这次来到朔方,不仅军饷,装备俱得到补充,最重要的是增加了骑术精湛,悍不畏死的札答兰部牧民。再结合他们摸索的战法和战技,更是如虎添翼。

    那些新加入的部众更想在大汗眼前展示一下自己训练多时的绝技。当下有十几骑,一齐在马上挥刀向大汗遥遥致意,然后低下身躯,怒抽战马,一起向一坐小小的摸拟山坡奔去。

    札木合看那山坡,约有三四丈高,坡度不过三十度,不由地暗暗揣摩他们想要表演什么。

    待到那马蹄刚上坡道,这些骑兵更大力地抽打坐骑,在坡道上的马速不降方涨,那马儿昂首怒吼,竟然一气冲到了山坡边缘。

    边缘恰是一道悬崖,只见这些骑士猛地一带马缰,那马拔地而起,堪堪地跳过了山崖,落在对端一座同样的高坡之上,然后一路疾奔而下。札木合见两座山坡之间的距离,竟快三丈之遥遥,这十几人无一例外,竟然后能纵马越过,显见得骑术的精湛。

    此时帅台上众将也都是一齐喝彩,他们都是骑过马的人,深知这个横跨山崖的难度,既要敌住马儿的胆怯之意,又要将马速提到最大,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上跃的时机,否则或迟或早,都不能恰到好处地扬蹄远度。若是掉到谷底,虽说这三四丈高摔不死人,但是马儿也会泄了锐气,下次再度训练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待到游骑兵表演过后。换上了哲别手下的弓骑兵精锐的表演。这一百人也娇情,就让辅兵们先在千步之外摆满了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人形木耙,各各用下方的尖形木锥扎入泥土之中。

    然后辅兵离去,弓骑兵鸣鼓进军,马蹄一阵比一阵密集地冲向敌阵。

    待到弓骑兵冲到阵前一百步时,各自取下身后的大弓,一起发力,来了一阵抛射。一百余箭下去,那中箭的木耙已有二三十个,站立不稳,倒在地上。

    约摸四五十步远时,这些骑兵缓过力来,瞄准木耙,又是一阵攒射,这番却射落了四五十只耙子,倒有不少中了两箭以上。

    然后这队骑兵,斜斜拉开,分成两队,绕着这千耙阵形,一面疾行,一面弯弓射箭,射落人形木耙。辛弃疾看到此处,不由得击案叫好,他望向哲别,说道:”我久与金人作战,金人骑射虽然厉害,但大多数时候也要停下战马,或者下马开弓,方才射得准确,似这样的疾驰怒射,他们的准头不及足下精兵的十分之一。“

    那哲别虽不喜言辞,也弯下腰来称射,心中不由得暗暗得意,想我哲别骑射草原,从未有过对手,这些精兵有的已经在我手下历练一年之久,虽然到不了青铜境地,可是临阵冲锋,射箭,这些招术,我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那些弓骑兵一面绕圈,一面怒射,不过半柱香工夫,两支骑队已然再次错过,算是射过一圈,手中弓箭不断发射,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此时阵中千支木架所余不过一百左右。两队合一,再次大声发喊,拔出腰刀,一齐向敌阵冲去,马上马下几个起落,那还立着的木架就都被纷纷斩落。

    弓骑兵功成身退,在马上双手高兴,大声欢呼胜利离开场地。场下的观众们也都起立为自己欢呼,对朔方的实力又加深了一次理解。

    接下来是路德维希的表演,这厮来自西域,却头脑简单,不喜花哨。他命人制作了十几道木墙,每块木板俱有一寸来宽,厚比手掌,两米来高,用铁锤钉在地上,恰似寨墙。

    手下一百来人,全是铁盔铁甲,手持骑枪。坐下马带硬甲,一齐发力发喊,齐撞过去。

    这个重骑兵方阵,就象是一队坦克铁骑,毫示阻滞,将那十几道木墙碰得稀烂,撞个粉碎。冲撞速度极快,偶有几名骑士顶不住冲撞落马的,也顾不得身上受伤,不说任何废话,站到一旁。

    札木合暗想,这一招虽然简单,却是极费体力。尤其这种不怕阻挡,勇往直前的精神,才是他手下圣骑士的直正实力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59章 何人夺冠() 
路德维希的部下表演已了。齐齐策马来到帅台前,一个个右手持枪,左手抚腰,弯背行礼,给众位首领行了个大大的骑士礼,温文尔雅,令人赏心悦目。

    最后压轴的是黎华的骑兵,他统率的是真正来自草原的骁骑,这一次并没有辅兵上前进行战场布置,大家暗暗起疑。这次黎华给大家带来一场什么样的惊喜。

    黎华的骑兵入场,他们骑下仍然是那些不起眼的蒙古马,但是配上了从大金国和南宋采购而来的精良制式铠甲和制式钢刀,一把马弯刀在阳光下光芒闪烁,甚是耀眼。

    骑队奔出两百来步,就在奔跑中逐级成行,编为约十个方队,二骑一队,一骑当先,三骑居后,五六骑尾随后方,形成了一个圆锥阵。那几个小队长打足精神,指挥部下的阵形和速度,越来越快,马匹却阵形未乱,各各尖刀指向前方,显足了一股草原骑士的锐利气势。

    ”好。“

    札木合大喝一声,就要带同众人鼓掌赞叹。却突然听到一阵雷鸣般的震动,他朝前望去,只见骑队的前方,却有十几名牧人,手持长鞭,赶出一千多匹战马,一起直奔而来。用的就是那日札木合阻拦铁木真的战术。以千马代替千骑,用以扰乱敌阵。

    那骁骑阵也是不慌不忙,各各放下弯刀,取出已拔去尖头的长枪。马势一点未减,冲入千匹马队,用枪棒左冲右突,拔开对端的马头,继续前进。

    那百骑遇上千马骑阵,正如一只孤舟赶上了万重巨浪,一个接一个的浪花扑面而来,难得这些舟儿临危不惧,一点也不混乱。两阵对撞而过,并没有太多的碰撞和挤压。

    待到穿透敌阵,那些小队长又呼喊自己的部下,重新结阵前行。一会儿工夫,那些奔马的后方又出现了十几支尖锐的箭头形状骑队,其速度和锋芒一点未减,马背上骑士精神抖擞,奔向前方。

    这一下,坐在帅案上的诸将再也把持不住了,一起站起身鼓掌。刚才还得意万分的辛弃疾掩饰不住自己满脸的羡慕,他大声向黎华贺到:”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出于蓝胜于蓝。黎帅,我终于见识到了草原儿郎的骑术风彩,以札答兰部对大汗的忠诚以及长年累月在马上的训练工夫。假以时日,训练出十万铁骑,何愁天下不平。“

    札木合也重重地拍了拍黎华的肩膀,说:”好样的,以后南方以及大宋就交给你了,不要推辞啊。“

    黎华脸上腼腆,他毕竟是个少年,有些羞涩地抬头说道:”大汗放心,有我黎华在,一定为你平定天下,谁有不服,让他问下我的三寸枪和手下的无双战士。“

    ”哈哈哈哈。“札木合满意地笑了起来。

    这时司仪官问道:”是否该进行第二回合了。“

    ”第二项回合?“喔,札木合想起来。以前几次比赛的第二回合是几支骑队追赶一只马球,若是能够保留到最后就算胜利,在追赶过程中如果被枪杆打落马下,则失去了比赛的资格。今天是不是继续启动第二回合的比赛呢。

    札木合来到台前,大声对众将和台下的四个骑兵方阵说:”这次挑战者比赛的第二回合比赛,不是争夺马球,而是有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更大,更强,奖励更丰富。现在我宣布,挑战者比赛第二回合的争夺目标,就是。“

    下方的士兵和将领们初听到大汗的话语,有点不敢相信,继而大家明白过来,欢声雷动,一阵阵汹涌的欢呼声从台下响起。

    此时已是孟春,朔方以南,就是广阔无比的河套平原。河套平原纵横数百里,分为从青铜峡至石嘴山的西套,以及五原郡周围的东套。其覆盖的草原面积有几万平方里之多。水草丰饶,牛羊众多,人口接近三十万,马匹十万以上,也是西夏的重要战马产地。

    此时朔方在河套的西北,五原郡则在东南,两城分属于西夏与朔方势力,隐隐对河套进行幅射。

    当日西夏退兵之时,札木合与西夏的东平郡王李延斌曾有密约,河套平原一分为二,朔方与五原俱可分得一份。但是后来迁移札达兰部,手中兵力一直不够,因此没有轻易南下。而李延斌一直与金国边境大军周旋,也没有余力来此布防。

    此时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军训,无论是部队素质,或是武器装备都上了一个档次。就算以上次西夏北侵的大军再度前来,札木合也认为自己胜算颇大。

    何况现在朔方的人口已经接近三十万之多,以朔方一地的经济和克烈部借来的些许牧场,实在难以提供充足的马源之地或是部民生养之所。单是靠自己铜矿出产物资来养活诸人,力所不逮。

    天欲予之,若是不取,必受其咎。河套平原已经成为朔方军发展的一处必取之地。

    昨日呼延江传讯,他已经与大金国密议,只要这次二十万两的赋税送到大金,那金国副者元帅李师青就会亲自率兵,威胁西夏的夏州,灵州一代。牢牢吸引西夏主力。这样我们朔方军北出五原郡,所对的就只有左厢神勇军一支厢军,约七万余人。

    而河套人数不多,以三十万人供养七万大军,而且不象朔方这样能以铜矿出产来解决军资问题。那些军队,倒有一大半辅兵是放在民间,平时不出征,战时强征出列,真正能战的不过三万余人,以札木合看来,这三万人在自己久经战场的三万强骑之下,真是土鸡瓦狗都不如。

    心意已决,就在这演兵台前,札木合布下任务。南下河套的大军分为三路,东面一路由辛弃疾率领,统兵一万游骑,威胁五原郡,遥遥控住五原的援军。西部由哲别率领,约有八千弓骑,制住西夏兴庆府发来的援军。中路由札木合亲率,帐下先锋黎华,一万二骑兵,一个一个地扫荡西夏在河套的据点,收纳河套上的牧场部落,统一到朔方的旗下。

    军令既下,三天后出发,魏青作为行军总管,经略各处粮草与物资供应,格尔木派出一千精骑,刺探各种情报,及时报知中军知晓。路德维希也派出两千骑兵,协助各处运送粮草,并维护诸军安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60章 猛虎下山() 
不出三天,各路骑兵准备停当。

    不用札木合下令催促,各自调出一支约两千余人的先锋军,如猛虎下山,饿牛出栏一般,凶猛地扑向了河套区域的各个重点地段。

    没过多久,五原郡守,东平郡王李仁斌就收到了各处发来的军情急报。

    那河套平原处处河汊,但水流并不湍急,大多数河滩甚浅,不用桥梁,船只。策马涉水即可渡过。西夏安顿数年,也只是草草立了些木堡土寨,不过数百人镇守即可。哪里敌得过这些如狼似虎的朔方强军。

    不过十天,先后就有十几处堡寨失守,损兵折将已近三千,俱是那些东厢军薄上的厢军,其实一无战力。而且最要命的是,按照魏青和札木合的谋划,进攻之前,遍地广撒传单。

    传单的内容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牧场一旦归属朔方军管辖之后,不用再象从前那样缴纳军马充做赋税,只要保证按照市价向朔方提供军马即可。当然这个市价不是大金大宋的市价,而是产地的收购价。

    第二,各个牧场不需要再为厢军提供征兵服务,而改为募兵制。朔方对于每位士兵都有一两银子以上的月饷,适龄青年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入伍,不再强行征兵。这一招获得了大部分的牧场欢迎。须知西夏全**民不足五百万,却拥兵七十万以上,以这么少的人力来养活这么多的大头兵,靠的就是强行征兵,每户只要有子弟,必然入选。只有那些儿子甚多的,才能够少服兵役,这也俱有那些大户人家才可享受。而札木合这么一来,简直算得釜底抽薪。让河套上的居民对西夏的不满又多了几份。

    第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朔方军管辖之后,再不允许各个牧场结寨自治,各自负责自己的守卫,而是根据牧场的大小,产马能力。由朔方统一安排护卫。这一着看起来是减轻了牧场的防卫开支,实际上是大大的减少了牧场再次独立的可能性。试想,你的家中护卫都是朔方亲军,你敢独立一下试试。假以时日,其效果正如铁木真正在执行的一样。必然将大大地降低牧场主人的独立性,使他们不再拥有自己的亲军,不得不将子弟送入朔方军中效力。

    这三招一环紧扣一环,攻击到了西夏厢军制的缺失之处。要知道河套平原,从古至今就是塞外各族与中原相争的焦点,各个不同的民族一个接一个地入住。而且这些部落为了护卫自己的牧群,非常凶悍团结。西夏初时曾经想要加强管制,但是也被此起彼伏的反抗折腾得难受,不得已只得允许部落们保留自己的亲兵护卫,只要按时交纳马饷,但是可以具备半自治的能力。

    而这次朔方的大军一至,首当其冲就要取消各个部落的军队,当然遭到了那些力量强大的部落的反对,他们在此作威作福久矣,一直占有好几处水草最为丰饶的牧场,在西夏的默许之下,将自己的亲兵算为厢军的编制,半官半民,不少中小部落吃了他们很多的苦头。

    札木合了解到这种情况,就以几处部兵过千的刺头部落作为重点打击对象。让黎华的骁骑和哲别的弓骑通力配合,攻破了几处牧场的堡垒。

    那一两千人据堡而战,怎么可能与专业的骑兵对抗。黎华率兵看到那些堡阵,不觉哑然失笑,只教士兵抬来那些平日运粮的大车,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