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汗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众汗之王-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黎大队此时应该冲到自己阵前,双方彼此穿透两轮之后,自己的伏兵再从木华黎背后杀出,将敌军击退。

    但敌人不按常理行事,屈出律有些焦虑,看看时辰已到,就要举旗大举进攻。突然阵前有自己的传令兵飞也似地跑将过来,大喊到:”报告将军,那木华黎在前阵虚张声势,却亲率怯薜军向后方左翼出击,我方一千伏兵已是大败。“

    原来木华黎用兵如神,他知道自己兵力和对方相近,屈出律还敢大举进攻,一定会在周边有伏,所谓”敌则能分之“,既然敌军分兵设伏,自己恰好可以集中优势兵力,败其一部。

    因此木华黎在前方只用了五百多骑兵,打着全部的战旗,一人三马,却驻在远处只是摇旗呐喊,吸引敌人注意,自己亲率一千五百多骑兵,却探知了一路伏兵的道路,全力劫杀。

    屈出律手下的一名百夫长率领一骑伏兵从右侧潜来,因为要加快速度,人人只携带了一筒弓箭,且马不带甲,人缺防护。本来是想趁双方大军交战时从身后杀出。却不料被木华黎正面强攻。

    那骑队行不到十里,就看到前方一千多骑军杀出,手中持的俱是利于冲撞的骑枪,百夫长大惊,正不知道如何防备。却不料那怯薜军骑术精堪,另作一队,从右翼冲来。怯薜军在谷中训练三年,日日练的都是那骑射弓箭,又在木华黎的率领下,技艺绝纶,恰恰策马到右翼两百步处,便将那马队打横,从千人队的侧翼轻轻地掠过,一路轻掠,骑军都取出弓箭来轮番攒射。这场景恰象是海战时,战船打横,利用侧舷的一溜炮口齐射一般,却能够最好地发挥每个火力点的杀伤力。

    那千人队本来方向向前,这箭矢从右侧袭来,正不知如何列队。而且怯薜军往来如风,一轮跑过,每名战士多的已经射出十几支箭,把那千人队却如一个苹果似的,从右侧厚厚地削掉一块,倒有百来人中箭。此时前队射毕跑到队末,再拧绳回转,又要跑到队头,如此再来一轮。在这样的电光火石之下急转强射,也显出了怯薜军平日的训练有素。

    百夫长看得大急,此时对面的骑矛也已挺枪杀入阵来,这里轻骑哪里能挡,刚一接战,就有几十骑被戳下马来。

    百夫长暗忖,自己率兵前来时,屈出律已经叮嘱过,伏兵兵行诡道,若是被敌人提前发现,且不能抵挡,就要以保存实力为主,速速撤回。

    想到这里,百夫长不禁暗骂:”不知哪个不长眼的,泄露了我的动向,却被敌军反袭,这一仗必然没有功勋,还要小心军法从事。”他只得鞭梢一指,引领大军后撤。

    前军既已深陷,哪还能那么容易撤回。千人骑队的阵形刚变为撤退之势,又见右翼的怯薜军再变阵势,却改为了鹤翼阵,正是便于奔跑的阵列,一面放箭,一面加速奔向千人队的后部,竟要以己之力,截击这支千人队。

    原先札木合下令,昨日三阵不要纠斗,少损失人手,佯败即可,今日这千人队却是佯败变为真败。只见木华黎的马军东赶西冲,百夫长再约束不住队伍,那一千人一齐奔跑,大举溃败。大军席卷而来,这败兵尽向那草丛深处,荒林之内跑去。那木华黎也不追赶,只是杀乱了敌兵,清点人数,约束部队,竟领兵往中军而来。

    却说百夫长接了战报,听闻得一千人尽皆奔逃,逃回阵中的不过两三百骑,且那木华黎大军还在往中军赶来,不禁想起札木合的嘱咐,此时他的人数变少,却更不能与木华黎决战。一面让传令官去唤回那左翼伏兵,一面让大军徐徐往左退去,却让出当中通往格拉湖的大道。

    待木华黎引军赶到中路,敌人大队人马已经退去,此时天色已晚,却有一丝月色,木华黎也不惧伏兵,就趁月光连夜赶路,行不到十里,就到格拉湖畔,湖畔却有一溜营帐,营帐内正是诃额伦的八百大军,当下两军会合,各种问候,激动不必多说,两路大军合并却有两千五百余人,就在那湖边,重新建好营地,准备明日开拨。

    合兵后共推木华黎作了统帅,木华黎有了这几日的作战经验,心中却是大定,暗道,这两千五百大军让我指挥可以敌得过五千敌兵。就算是札木合亲领大军与我死战,我也能够敌住追兵,安全撤离。

    却说木华黎走后,那屈出律再遣骑队在四处收集败兵,却又得了四百残兵,俱是心惊胆裂,不敢再行作战,这一战自己的伏兵竟被木华黎吞掉三百多,屈出律一时心怀喘喘,只得遣人将战况传往札木合军中,不知大汗会作何理会。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五章 石河古径() 
待到木华黎来到诃额伦营中,见过了母亲,并接过了两军的指挥权,他才注意到西路军的惨状。

    西路军原有一千多,兼在路上收集各个部落的骑士,最多时有过两千五百之多,被屈出律追踪到之后,却用精兵一路追杀西路军。偏偏又不赶尽杀绝,总在合围之前留一条去路,围三缺一,都是骑兵,一旦演变成追杀,一方被追得没有斗志,就是任凭屠杀的份。西路余下的八百多人,人人太伤,都是疲军,已经是强弩之末。

    且那铁木真当时分派给西路大军的,除了人人双马外,俱是那部落里的老人,旧贵族。大多数过四十,并不象年轻人那样精力旺盛,在经过了这二十多天的厮杀之后,却是人人疲惫,个个劳神。望得木华黎到来,再无请战之意,只求得木华黎早日将他们带回本营,远离这恐怖的战场。

    木华黎看得心中暗暗摇头,若不是他对铁木真有一种盲目的崇拜之感,从来不曾怀疑过铁木真的用兵方略,差一点以为西路军是铁木真为了铲除异己,有意将那些老弱病残之辈派出,以便让札木合杀戮干净。

    木华黎这种怀疑其实不对。当时铁木真派了一众旧部,老人前往西部,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收拢各个部落,并征召援兵,这些老人对这几百里的地理,部落,以及人际关系非常熟悉,所以可以担当此任。

    铁木真的计划里,压根儿就没有想到用这一队人马和札木合作战。在他看他,西部草原辽阔,路径诸多,且自己这一千人又熟悉环境,很容易得到各个部落的补充和情报。敌人未至则先扬鞭远遁,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他却没有算到札木合通过,把这一带的地理熟悉于心,且又了解了诃额仑的进军入线,以图纸,命令告知屈出律,一开始就以有心算无心,步步追踪,真的把诃额伦部逼到退无可退。

    了解了西路军的惨状后,木华黎也顾不得歇息,立即于一众百夫长在帐中计议行程。他将两千五百人分为三部,先用自己部队携带来的良马,更换了诃额仑中军的那些疲惫的老马,然后下令将一切不方便携带的装备和武器,就地掩埋,提升部队的行军速度。

    各个团队只带足三天的干粮,进一步地提升行速,木华黎自带五百人在前方开路,再由一名指挥若定的百夫长可颜率五百人殿后。余下的一千五百人,以诃额仑余下来的部队为主,作为中军。中军虽弱,但夹杂了从白蛇河带过来的年青小伙子之后,无论是战斗力,还是精神都为之一振。

    此时各将不由得叹服木华黎,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搞清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并重新编组成军,各项举措面面俱到,不愧有大将风范。每个将领都对顺利班师充满了信心。安排妥当后,各将都去军营重新编队,分派任务。木华黎也思索到很晚方才睡去。

    为了养精蓄锐,第二天大军并没有早起,而是按照惯例,辰时作饭,部落中带不走的牛羊,包括劣马都被斩杀一尽,将士们饱餐一通,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才踏上归家之途。

    说也奇怪,这一路出征,木华黎竟然没有在前方遇到什么阻截,可能是与屈出律那一战给敌人的心理留下了阴影。

    然而在队伍的后端,却不断地出现敌军千人骑兵队的骚扰,俱是从两侧袭来。后方的可颜领军去战,敌人又停下,远远地用硬木弓扎住阵脚,若是强突,必然会先付出几十人的代价。待到可颜退了,千人骑又继续向前靠近,或左或右,五百人总作不得面面俱到。若是让了千人骑抽空冲入中军,那大半老弱的中军,总是很难顶住挥刀冲来的草原骑士,说不得又要留下几十具尸体或伤兵。待到木华黎亲率精兵赶来,那些游骑却又退走,木华黎不敢追赶,他怕自己追远了,中军和后军群龙无首,恰恰中了敌人调虎离山之际。

    这一天走走停停,不过走了四十里,敌人的衔尾阻截倒有五六次,木华黎想,莫非札木合全军都压过来了。但又摇摇头,否定了自己这个结论,如果全军对战,为什么看不到札木合的战旗。又想到,札木合全军号称两万大军,远胜于我,若是四面合围,就算我作战再为骁勇,却也只能落荒而逃了。他却不知道他脑袋中的这个“逃”字,正是札木合最希望避免出现的情况。

    札木合真正想要的是一举全歼木华黎率领的这支精锐骑兵,草原辽阔,四处可以策马奔驰,在草原上以一万三合围三千大军,想得到做不到。要知道骑兵的位置一直变化无常。且铁木真手下的大军又是草原上最机动灵活的部队,斥候满山遍野地撒出来,若是一万三的大军启动合围,恐怕二十里外就会被斥候探知消息,又哪里有这么多人把三千人围个水泄不通。那时木华黎或逃,或全力择其一个方向攻打,札木合都力有不逮。因此扎木合迟迟不挥军与之决战,确实有自己的苦衷。

    话说第二日,木华黎再引军前行,昨天里被来来往往的追兵留下三四百的手下,木华黎倒学了个乖,天还没亮,卯时就发动大军出发,却不用做饭,都是在马上吃的干粮,木华黎举兵疾走,想道,今天如果能走六十余里就能顺利到家了吧。

    从这个位置往白蛇河的方向而去,却有数条路可走,但是最便捷的却是石河古径。石河古径原来是一条小河流,因为水流干枯,河底冒出,却是一片十分平整的碎石地。铁木真在白蛇河练兵后专门找了人来修整这一块路面,竟成了白蛇河通往西部部落群体的一条通衢大道。道长约三十里,地面宽阔,最窄处也能容二十骑通行,周遭平坦,并不适合设伏,唯一的缺点是河床两侧怪石嶙峋,都是那些被古河侵蚀的乱石堆,如刀削斧砍,却不利于骑兵奔跑。

    木华黎微一沉吟,就选择了石河子作为他回家的归途,主要是这古径地面平坦,骑兵奔驰起来如履平地,若是从其它几处绕行,却要多出四五十里路,夜长梦多,又不知道札木合有什么阴谋,于是挥军往石河古径奔去。

    木华黎的后队杀进古路后两个多时辰,他们走过的河道口先后出现了大股的骑兵,其中领军的正是札木合的三员大将,屈出律,格尔木,佛仑盖,只是他们领的不再是一千轻骑,每个人率领的都有三千大军,他们来到路口,来不及打量札木合前队留下的各种痕迹,蹄印,就快速向前方追去。十三翼之战中最血腥的一场战役,就此拉开帷幕。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六章 骤如奔雷() 
木华黎率军冲进石河古道十里之后,就有白羽斥候来报。那小校骑马来到木华黎跟前,说到:“前方五里处发现敌人的伏兵。”

    木华黎呵呵冷笑,若自己是札木合,必然会在这里布下伏兵,因为这是自己大军归家的最后一道关卡,一旦冲过去,就是一览无遗的平原,敌人人马再多也无法堵截。

    他转头又问,“敌人有多少骑兵?”木华黎确实很想在此和札木合来一场骑军决战,以此向大汗证明自己驾驭骑兵的能力,无论对方是两千,还是五千,他都有把握能掌握好攻击的节奏,打得敌人毫无还手之力。

    “禀报将军,敌人约有五百余人,皆是步兵装束,只是在后方有几百匹战马而已。”

    既然不是骑兵,而且还只有五百,木华黎就更无所畏惧。铁武兵又如何,难道这五百步兵还能阻挡我两千精骑的去路。就算这五百步兵都冠绝蒙古。但石河古径路途平坦,并没有太为狭窄崎岖的咽喉之地,如果没有足够的骑兵在旁边协助重甲步兵。哪怕数量再多,也只能在那里等着一波又一波如怒潮的骑兵冲锋,绝不可能战胜自己。

    想到这里,木华黎猛地抬首,抽出腰间弯刀,怒吼:”跟我冲锋,让大汗看到我们怯薜军的英勇,让札木合去吃土“

    札木合亲临战阵,他选择的堵截地点,正是在石河古径最后五里处的一个窄地。此处并不狭窄险要,可容二十骑并进,而且地势平缓,适合于骑兵冲锋,从最前方的步兵视角向前看去骑兵奔驰并没有一点阻碍。

    札木合的前军是两百名铁武兵,中间俱是下了马的游骑兵,各持轻弓弯刀。后方是载他们过来的几百匹战马,还有十几辆黑油油的木质马车,正是当时完颜承裕带到札木合营寨的车辆。

    看到对面斥候赶到的那一刻,札木合就知道大战马上就要爆发。他怒目圆睁,大喝了一声,”披甲“。这五百多人的队伍很快整齐麻利地从身侧找到各种各样的装备开始穿戴。

    重步兵以防著称,优秀的重步兵方阵,身上披的重甲,铁盔,护罩就有六七十斤。如果早早地披上,站几个时辰,可能敌人还没到,就会累得没有力气,所以大都是临战前再开始披挂。

    札木合阵前的重步兵全由铁武兵担当,铁武兵本就力大,训练时也经常身披六十斤的负重远行几十里,所以披挂后并不吃力。战阵前方的步兵披挂完毕后,竖起一块块高达五尺的铁盾,铁盾实心倒有一寸来厚,盾下有两尺长的尖刺,在使用前需要用刀剑挖出深坑,把尖刺深深埋入地底,以防敌人骑兵冲击。铁盾上方还有长达一寸的坚锋,如果敌骑要从铁盾上方跳过,那长长的坚锋就能轻易地在马腹上拖出一道深深的血口。

    铁武兵二十人一排,在前方竖起了三排盾阵,都是一人高的铁盾,却似筑起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