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方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如果我们这样继续守下去,少则今天冬季,长则明年冬季,不是会被拥有绝对物力人力优势的敌军破城,就是会在围困中限于绝境。是朕当初过于自信,小视了天下英雄。前些日子朕在梦中再次遇到了天帝。天帝也预示了整个京城可能面临的危机已经不是寻常的办法能够解决的了。即便是诸葛孔明再世,也无转圜的余地。不过在天帝的帮助之下,朕看到了未来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未来的新时代,曾经有过一直张力十足,并且前无古人的新式建军练兵的方法,是为赤军之法。只是一旦采用这种办法来自救,朕就算暂时保留皇帝的帝位,也就不可能按照以前的很多规矩来生活了。需要废除妻子以外的其他配偶的名分,并且效仿那尧舜禹不再搞家天下的法统,也不能再自称朕。而且今后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年之内,朕没有办法再让你们跟着朕一起过着贵人的生活。平日里的生活很可能比之寻常像样的主力军兵,乃至现在教导旅中的官兵们还都有所不如,如此之外还要亲冒矢石风险。这种临时救急的办法十年之后说不定有希望重新扭转过来,恢复往日里的秩序,也说不定扭转不会来,无法再恢复你们当中至少两人以后的身份。。。。”

    萧轩的话并没有完全超脱古人对建军思想的理解,因此没有从田秀英等人的话中看到想象中的震惊,更多的是支持和理解。就连了解到一些让人感觉到畏惧材料的周玉凤听到萧轩如此进行的一些准备仅仅是为了摆脱眼下的危局,也就放弃了之前劝说的打算,郑重的说道:“今时不同往日,妾身又怎么可能抱怨皇上的这种权宜之计呢?”

    田秀英乃至袁贵妃等人再支持的同时也不由的有些失落,因为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今后的命运了。直到萧轩直接出言安危,才让两女的后顾之忧减少了不少:“你们也不必太过忧虑,究竟暂时留谁做朕的名义妻子这件事情上还没有决定下来。就是暂时失去名分的,以后也不会失去应有的待遇。既然过去皇家的那一套很多东西已经不做数了,即便没有名分的后人,也并非完全没有继承大统的希望。。。”

第195章 志愿军() 
萧轩在皇宫中的安逸时光还没有真正渡过,城外秋收的时候还没有真正来临的时候。一副奇怪的征兵榜文开始张贴到了城内不少营区乃至大街小巷之中,用的只是一个不知所谓的“志愿军司令部”的名义,而不是教导旅指挥部乃至皇权中央所常用的皇榜。

    用十分粗浅直白的话乃至歪歪斜斜形同幼儿学写字一般的字体上书:“民兵队新编志愿军第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一营准备征兵,因为粮饷不足,新成立的步兵营每天如果没有战斗,就只有一斤半粗粮,战斗日两斤半粗粮。每天只有一个鸡蛋还有一两驴马肉半两油。不配铠甲,不配盾牌,只配短矛和黑火药雷,准备参与对安定门外敌军控制要地的决死突击。凡是参加本营的士兵,不记姓名,不立丰碑,对外宣称病死或失踪,不发抚恤,没有军饷,如果没有战死到六成,死伤大部分,就不会停止对敌军的战斗。新成立的步兵营除了为了解放世界而战斗,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没有任何其他诉求。。。”

    不少人围绕着这张奇怪的榜文也不由的议论纷纷,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敬而远之。

    “开什么玩笑?虽说每天一个鸡蛋还有一两死牲口肉的生活相比京城以外那些外地的下层平民百姓还算不错的生活,可谁会为了这么点儿待遇的改善去拼命?无名无利还不配备像回事的装备去突击安定门外的城头,那不是开玩笑吗?”

    “是啊!这是谁这么大胆,敢再战时污蔑圣上动摇军心?”

    绝大多数人对于这奇怪的榜文都是嗤之以鼻的态度,这不摆明了胡闹吗?

    然而,还有极少数聪明人看到了这当中的蹊跷,一名弟弟曾经参加教导旅,并且考秀才不中的年轻落地童生轻摇折扇对周围的人笑道:“诸位,你们想一想,如果是其他部分的军官们临时起意,谁会有那么大胆子到处张贴这种似乎有讽刺意味的榜文?真如此,以圣上之英明,早就开始全程搜查了。可是这都已经第三天了,这种榜文还大摇大摆的贴在这里,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封征兵榜文,根本就是圣上的授意!圣上要选拔视一切身外之物为无物的敢死队!你们想一想,志愿为了理想而去拼命,不要任何名利的人,将是多么可靠精锐的一支队伍?怎么可能在临战的时候不披铠甲不发盾牌,还总是这样的待遇呢?诸位!想想吧!如果是愿意为了真正的富贵拼命一搏,那这条路可不失为一条选择哦!”

    “切!你个假秀才说的轻巧,你行你上啊!安定门的城墙又没加盖!”同样有一些读过书的痞子们在这时候起哄嘲讽道。

    “你们既然这样说!那我就报名了!”说话间,这名落第童生找来一支笔。细细的在榜文上写了自己的名号:民兵队二十六军谭云。

    有了开头的,京城中一名单身光棍的四十来岁屠户也跟着凑了上来到了榜文前说道:“俺的名字也替俺写上吧!民兵队二十军郝大雷。俺活了大半辈子也无妻无子女,如果这个时候再不拼命一搏,搏个富贵,这辈子可能就要绝后了。。。”

    就这样,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对这样奇怪的征兵榜文敬而远之,可是还是有很多感冒风险前来应征的人,从军内到军外竟然多达一千二百人左右。没有整个京城守城武装的百分之一也差不太多了。竟然可以招募到这样多的“死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之前的守城战中,京城的这位天子乃至天子禁军队伍怎么看都不像是吝啬食言之人。

    这一千二百人在夜晚距离城头不远的地方开始集结准备组织针对失守的那段外城城墙进行反攻的时候,竟然还没有铠甲和盾牌发下来。每人除了一枚黑火药手雷还有一支不及身高长的短矛。此时所有的人都感觉到有些不同程度的心慌了。因为经过之前的守战,城外的敌军如何,战场是什么样儿,很多人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了解,如同这样去城头进行反攻,那根本就与送死无异。

    只是这个时候一名看起来还算和气的书生模样的人在集结起来的众人面前高喊道:“榜文上的一切都并不是骗你们。你们应该也知道君无戏言的道理。如果现在你们中有人退出,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不是真正为了解放世界的大同理想而准备好牺牲的人还是请自觉的站出来。。。”

    一开始的时候谁也不敢保证是什么手段,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不过当那名叫做谭云的书生见状带头站出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时候离开了队伍。见到退出去的人安然无恙的似乎回到了城头之上,更多的人开始退出队伍了。郝大雷在这个时候也有些动摇,不过终究是没有走出队列,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冒死一搏了。

    最终,志愿军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一营最初应募过来的一千二百人,只有一半有余,大概七百人左右留了下来。其中已经很少见到市井之徒或是书生模样的人,基本上除了教导旅中的一些少年,就是三四十岁准备搏命一把某个出身的单身汉。

    队伍出发之前,意思意思的壮行酒也没有,更没有任何督战和动员,众人反而被告知这一次的进攻非同以往。没有人督战,全凭自觉。因此队伍开到土坡前的最后集结地之前的时候又有二百多人相继退出。在最初应募时超编的“志愿军步兵营”到了时回到了只剩下五百三十多人的规模。临时的组成了五个准备突击的百人队。

    “进攻的桥梁我军已经悄悄的准备好了。你们从土坡登上城头之后向东面进攻,应该不到一里左右就是敌人的阵地。可以告诉你们的是,那里的敌人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一次圣上也下达了旨意:如果在这一次进攻的时候有人出现临阵脱逃的现象,可以例外的无罪而不受罚。。。”

第196章 战阵淘沙() 
“什么?竟然临阵脱逃都没有问题?”

    “是啊!这真的是旷古奇闻!”

    听到这样令人震惊的话,很多人再也承受不住了。不过这一次虽然也有不少人离开队伍,最终还是剩下了四百人左右,每一个中队也降低到了八十人左右的规模。

    当很多人最终选择退出,看起来剩下的四百人都准备搏命一把,而且虽然队形比较松散但还是分清了前后之后。突然有敢过来的军官将一些十分简陋的木盾发放给前面准备进攻的人。木盾并不算很大,但是给人的心理安危却是前所未见的:“你们勇敢的选择了站在最前面,而不是如同其他一些人站在最后,那么就应该获得这样的待遇?谁有异议?”

    虽然很多人后悔最初站队的时候太过靠后,可是这个时候似乎也没有什么转换的余地了。

    五个准备好的攻击中队没有如同想象的那样准备沿着城头进攻,而是直接从土坡方向上利用早已悄悄架好的桥板从侧翼在很近的距离上对安定门东一处城外的敌军控制的城头展开突袭。

    城头上的城外明军城头前沿显得寂静无声,一丝亮起来的光线都没有。稍有丰富一些战场经验的人都能明白,这是城头上的守军早就做好了准备的征兆之一。这个时候展开进攻,是决然不智的。

    没有战鼓声,只有做为信号的炮号响起来之后如同潮水一般的喊杀声!当整个大军开始冲起来的时候,不少早已准备好的投石机投出的燃烧物也将整个将要进攻的城头地段照的亮如白天一般。

    这种支援带来的火光还是让四百人左右的志愿敢死队表现出了明显超越一般士兵的勇气,气势如虹的向似乎依然不明的城头敌阵冲去。

    只是当刚刚开始有人露出城头的时候,从对面不少修建起来的被覆堡垒之中就射出了阵阵强弓劲矢。几乎与此同时,城外的敌人似乎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同样以准备好的投石机从二百步以外的距离上投来不少威力如同万人敌一般的炸雷,还有不少燃烧物。

    进攻中明军的箭矢威力并不是特别强劲,毕竟这个年代很多两宋时代的强弩制作手艺已经随着火器的普及失传了。辽东军中能开一石以上强弓的人虽然有不少,却也是凤毛麟角。然而即便是那些挑选出来的只能开五斗到七斗弓的战弓兵用四斗上下的猎弓展开放箭,对于除了前队十分简陋的盾牌之外几乎没有多少像样防护的人也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仅仅是接连不断射来的箭雨,就让进攻的五路纵队密集的四百多人遭受了六七十人的伤亡损失,当接连不断的爆炸在壕沟内响起的嘶吼,更是有不少人在震慑人心的爆炸声中掉落到了内墙与城墙之间的三丈深沟中去,非死即残。

    敌军早有预谋的准备还有远超过预期的火力,乃至接连不断的惨叫声和伤亡开始让四百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有些动摇不前了。当城下更为密集的箭雨铺天开地射来,前后左右都有人在这种作战中负伤流血的时候,整个四百余人的敢死队在遭受了近半伤亡,七八十人战死的情况下再也承受不住,纷纷有人想起了此战临阵脱逃无罪的话,开始后退起来。

    督战队的身影乃至带来的声音似乎始终没有从进攻队伍的后方显现,数百人左右的心理防线在这个时候终究彻底垮塌下来,绝大部分人在这个时候都选择了溃逃,最终各个进攻队伍只有不过少则数人,多则十数人还在利用着盾牌坚持战斗。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道道火龙从天而降,负责掩护的己方队伍也开始用黑火药手榴弹展开猛烈的掩护,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似乎组成了一道密集的烟墙,城头上敌军的视线。正当残余下来的官兵们打算继续进攻的时候,收兵的锣声突然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志愿军第一次初战,就在几乎没有多少战果的情况下以失败落下了帷幕。

    只是在暗中利用望远镜和火光暗中观察的周大勇等人还算松了一口气。因为通过精心的准备,那些在战场上临危不惧的人还是有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被筛选了出来。只是,这种挑选按照要求必须是秘密进行的。对参加这次夜袭的人来说,必须所有的人都有挫败感才对,否则,很可能就只会挑选出勇悍的士兵,而不能真正挑选出合格的理想主义骨干。

    当那些在战斗中表现比较勇敢的战士们发现竟然没有任何奖励,也没有人如想象的那样被编入天子的亲卫营之后,有的只是人们的失望与哀声叹气。这种应募再一次展开的时候,报名的人一下就少了很多,相比之前的一千二百人,竟然只有三百应征。

    这种莫名其妙,掩护的声势很大、投入进攻的队伍也似乎比较勇敢,可装备和训练却不怎么样的奇怪攻势也让负责这一段区域的曹文诏等人感觉到莫名其妙。不过还是猜测这很有可能是麻痹己方的一种猜测。因此在这一战之后,人数更少却更为精强的家丁队伍开始有不少人被调了上来。各营的不少火炮也开始做好了准备。曹文诏猜测:这一次莫名其妙的“佯攻”之后,真正意义上守军的反攻就很有可能到来了。

    然而第二天,所谓的“佯攻”再一次展开的时候,声势比以前更小。守军虽然动用了很多新式的引火照明弹药,可投入的能够对城头上的砖石工事形成破坏的重石弹和重铅弹却不是很多。城内守军对安定门东附近阵地的小规模试探性的进攻似乎再一次被轻而易举的挫败了。

    这样周而复始的佯攻在两次进攻之后开始变换位置,在东直门等其他地方继续进行,只是越打规模越小,预期的城中守军的全面反扑却始终没有到来,直到这个时候,了解到情况的孙承宗等人才似乎觉察到了一些什么。

第197章 红色胚胎() 
孙承宗乃至袁可立等人详细询问了各处守军遭遇到的这种莫名其妙的反攻之后,虽然有一种猜测,可却并没有能够完全确定下来。直到有一天,城头上一名守军叛逃过来的时候,很多关于城内的消息才最终大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