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坚守下去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萧轩的心理却预感到了某种危机。首先就是火药和弹药的消耗明显偏大了。如果说敌军像自己一样练兵扩军或许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制约或者顾虑,可是拥有整个天下的对手在火药来源及供应方面却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如果城外的敌军再囤积比以前更多的火药和火炮,并且再展开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攻势,那毫无疑问会让整个京城再次陷入险象环生之中。

    这还不提敌军中的不少损失是在第一天攻坚的时候不是很上道而导致的无谓伤亡,当城外并不缺乏良将的敌军了解到新时代城防战的一些规律之后,双方的损失比在昨天至今一整天的交战中已经变得大幅度缩小了。

    在以前的时候,萧轩在走上那条路之前还有很多犹豫,可是六月末的这场险象环生的交锋已经让萧轩可以确认:如果自己不走那条很多穿越架空小说作者都不敢走不愿走或者为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而刻意抵制与回避的道路,自己只靠着一些能够被对手所效仿的“聪明才智”很可能终究迈不过京城守战这一关了。

    关于这条道路可能遇到的风险,萧轩也在战斗结束后整整的半个夜晚乃至旧历七月一日半个白天的时间思考了很多。既然历史上的近现代中国可以纠正曾经的错误,及时的扭转方向走向正常化,那么没有外部国际环境干扰和压力,也没有后发国家在政治上的诸多经验缺乏和先天不足的自己,依靠着近现代人物所不可能拥有的一些权威和地位,为什么会如一些人所称的那样还会遇到历史上的问题呢?

    “周大勇,至少这些日子以来,比较容易掌握的拼音文字你应该算是比别人更为熟悉的了吧?而且纪录的速度也在这些日子的锻炼中提高了不少?”萧轩忽然郑重的问道。

    “。。。呵呵。。。还算比别人多了一些用笔的机会,不过可不敢说最熟练的。。。”

    “好了,是有比你更有天分的,但你是我身边最可靠又在这方面悟性还算尚可敌人,我读你写。赶快准备记录吧,前言还有导论部分别人已经代劳过了,直接从第二部分开始。。。”

    萧轩将在几个月以前就开始构思并准备好的一分材料拿了起来,并开始以缓慢的语速读了起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家庭乃至家族的诞生。以后的你们或许周游四海的时候可以确认海外一些比我们周边的蛮夷更为落后的社会。在那些社会里,并没有所谓的圣贤之书中所论述的所谓上下尊卑,大多数人成年的人们都拥有平等的权力,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

    萧轩以前也曾经想过,要不要对马恩列的理论进行颠覆性的自创和修改,不过在认真思考之后还是觉得可以部分调整,但绝不能如什么铁血大民国之类的敌视红色路线的作者那样做颠覆性的调整。因为历史上被证明过至少在战斗力建设上复合中国国情的红色军队成功经验是以理想主义为根基,如果在搞不清楚理想主义军队的一些基本人性原理的情况下就做大手术,那就很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至少有两点,萧轩已经想明白了:如果不以类似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长远目标为理想,仅仅是一点儿颠覆性都没有的“太平盛世”“社会民主主义”,那就不可能让人感觉到自身所从事事业的颠覆性意义和伟大意义。必要的哲学铺垫在骨干的吸引力方面是必须的。

    同时:吸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周边乃至三十年代西方、21世纪的中东一些现代工业社会极左派费拉不堪之作战表现的教训,也不能搞“马上实现大同世界,无处不均,彻底消灭剥削阶级”“马上实现苏式社会”之类的宣传。

    因为如果那样,就会过度的鼓吹老百姓的个人利益乃至底层自我利益的实现。如果一个人仅仅是为了私利而革命,为了养老而革命,为了自己这一代能够免除社会压力而革命,连剥削和高压力现实社会都反对,又怎么可能在战场上不畏牺牲英勇战斗呢?让那样一群费拉左成为堪比抗美援朝新兴里或者反围剿时期水准的红色军队简直是白日做梦。能够暂时允许同剥削阶级共存,接受新民主主义秩序,拥有广阔胸怀的下层,并不谋求今生私利、今生实现理想社会的人,才会是拥有强大战斗力理想主义军队的真正根基。

    这时候的萧轩也突然发现:自己按照过去传统军队谋求战斗力的一些做法,根本就是同建立符合国情标准的高效理想主义军队彻底背道而驰的,必须马上纠正。

    

第193章 转入对峙() 
进入旧历七月之后整个京城及邻近地区罕见的接连七日阴雨,虽然雨幕并不算很大,但蒙蒙的小雨时断时续。准备围攻城池的明军觉得这样的阴雨天在不利于火器的情况下倒是可以一试,尤其是火光很难照亮整个城防的时候。因此虽然在之前三天猛烈的进攻中伤亡损失严重,还是在多个方向上从白天到夜间尝试了几次袭击。

    然而进攻的明军却发现,因为在城墙内侧几十步以外的防御阵地上早就准备了依托马车、随时可以展开的布蓬。守军在防御时的铳炮火力并不在很大程度上受影响,甚至在防御的时候的那些单体弓也受到的影响不大。可是进攻的一方不仅仅是携带火药进行快速爆破不方便,随身携带的火器和弓箭进行进攻在这样的雨天似乎都成了问题。

    明军也曾试图在临近城头很近的距离上修建遮雨的工事,可不知什么原因,城外在临近城墙不远的地方进行工事作业的时候总能被看似没有多少人查探的守军观望,并很快以精确的弹矢展开攻击。几经较量之下,明军最终还是放弃了在这样连绵阴雨的日子里展开进攻。

    也就是在这短短七天左右的时间是,萧轩却不吝啬上百万两银子的酬劳组织城内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五十多万人口中的十五万丁壮冒雨劳作完成了百余万土方量的简单工程,在短短七天时间内就把连绵四十多里的内墙变成了虽然有一定的坡度,但却十分坚固的堤坝。

    大雨过后,城外的明军继续展开了进攻,在并不算宽阔的地方一连展开了七次至少上千斤黑火药的爆破,可也仅仅是将整个土墙向后炸的稍稍倾斜了一些,突破口的宽度仍然很容易被守军封闭。至此,似乎在之前的进攻战中消耗了太多的能量,战时也渐渐平息了下来。

    此时的孙承宗等人也发现,不仅仅是火药暂时面临缺乏,就是整个队伍内专门准备的后备劳力、财力、乃至专用的工具都远不及城内的守军。毕竟,这此时的京城内也有十多万以上的人力乃至数万守军,同历史上其他一些情况下的守城战相比,守城的一方虽然在火炮乃至铠甲等方面处于劣势,可是人手却并不明显处于劣势。

    必须在运河通航期遇到问题之前从南方调集更多的粮食、物力,组织更为庞大的人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工程能力等方面压倒守军,并通过在城外进行人造高地、土山等手段扭转局面。

    不过在得知了顺天府攻城的一些消息后,南京的桂王朱常灜却停止了向北面的钱粮发放。很显然,此时没有了外虏牵制的孙承宗袁可立等人领导的辽东军,已经成为一个比历史上遭遇松锦之战等不少败仗后的吴三桂等人底牌还要雄厚的军阀集团。南方的很多朝臣也都认为此时的京城崇祯帝已经成为瓮中枯骨。如果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围攻的北方集团拿下,说不定靖难之事会重演。而且相比历史上的靖难不同的是:孙承宗固然没有朱棣那样的身份,但完全可以扶植河南的福王登基,手中的军队和底牌可比朱棣起兵的时候雄厚多了。在这个时候很显然还不如留着京城的崇祯牵制和消耗那些北方军阀的们的力量,至少这样看来,也可以为整个南方赢得一丝喘息和建军乃至巩固实力的机会。

    孙承宗在得到来自南京的那套诸如不要贪功冒进,围困住城内的逆军就可以稳妥取胜之类的套话之后也不禁感觉到了一丝无奈。

    毛文龙等人却不以为然的劝道:“经略大人也不必过于忧虑。南方不给我们支持,我们手头也有足够的力量自己讨饭吃,自己动员山东、河南等地的力量筹集人力和物力,不过是过程稍稍缓一些罢了。最迟再过两三个月,等今年北方各地的秋收之后,或许我军就有了足够的物力与资源展开一次决定性的进攻,而不必等到跟城内的守军比拼存粮了。那个时候的我们就可以扶保福王上位,至少也会拥有半个天下。。。”

    孙承宗对这些毫无顾忌的叛逆之语不以为然,不过身为北方人,也不愿意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最终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就这样,持续了多日的北京城一带的城防战高潮渐渐过去,交战的双方也转入了对峙。从近卫军和勇卫军各旅乃至教导旅到城内的其他动员力量也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

    京城的百姓乃至山东过来的移民中其实都有不少识字的人,只是即便是“识字的人”往往也只能在多年不上私塾之后偶然记得一百到几百个字而已。所谓“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大概也就是由此而来。扫盲教育的本钱即便在京城之内,此时的萧轩也是没有的。可是汉语拼音文字的学习就没有那么困难了,仅仅要求会讲官话就成。有些山东来的官兵连辽东口音的官话当然也觉得很别扭,因此不少临时编组起来的队伍都临时安排了瞎凑合的“文化教员”这才让汉语拼音教育很艰难的开始推行下去。

    只不过这个时候还算能够完整读书识字的一些人忽然发现,这些汉语拼音“教材”所教授和讲述的东西并不是圣贤之书,甚至连诸子百家都谈不上。乃是一些闻所未闻的思想及其理论,虽然这当中一些对社会论述的道理振聋发聩、耳目一新,然而其核心思想对一些基本的伦理纲常的挑战,甚至对整个皇权的挑战都是颠覆性的。如果不是此时京城的原有官员们已经彻底的靠边站并且被软禁起来,整个萧轩依靠的统治群体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早就会在整个京城引起轩然大波了。

    只是即便如此,知道这件事情的周玉凤也觉得应该想方设法劝劝自己的官家,不能让这种很有可能自乱阵脚甚至有可能祸害天下的事情继续下去了。

第194章 最后的宫廷时光?() 
战时没有那么紧急,刚刚在七月初的大雨天断断续续的时候,萧轩就不再如同往常一样亲临指挥部乃至前线坐镇指挥了。负责京城城防主要由周大勇等人代行一些基本的军令,王承恩、曹化淳等人负责京城乃至民政的管辖,周遇吉、黄得功,还有教导旅的一些军官们负责各处防御。一切看起来即便在萧轩不亲临指挥的情况下,依照完善的条例和原则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

    此时的萧轩并不在秘室或者秘院之中,而是在那距离御马监营地并不算太远的紫禁城坤宁宫宫后苑一带,过着自从登基以来少见的如同正常皇帝一般的生活。这一年多以来的大部分时间以来,萧轩根本就不像一个正常的皇帝。不论是田秀英还是周玉凤等人都更像是军旅中人,平时里就算谈不上是粗茶淡饭,也往往不能身穿太过招摇的衣服,用太过奢侈的膳食,身边的宫女们也多如此。如果不是萧轩表现的比较平易近人,并且许诺这种日子不会太久,恐怕身边的一些跟随而来的女孩儿们早就觉得无法忍受了。

    然而这些天来,萧轩身边那些信王府的旧人们才第一次感觉到了真正与众不同的生活。不仅能够正常的如同宫中的贵人们一样锦衣玉食,而且还有很多从旧宫之中选来的还算规矩而且经过训练的宫女们环绕在左右,显示出以前不曾有规格的尊重。

    后苑一带也似乎专门的有人修葺整理过,雨过天晴之后夏日里盛开的花朵在树荫的庇护之下争奇斗艳,一切都似乎显得那么怡然自得。

    只是习惯了军中生活也了解很多事情的田秀英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压力,终于下定决心对萧轩劝道:“皇上对于臣妾们的一片苦心臣妾们没齿难忘。可是今时不同于以往,整个京城还在外面大军的围困之中,如今我们这样真的合适么?”

    见到萧轩原本有些轻松愉快的神色渐渐严肃起来,袁贵妃不由劝道:“姐姐不必担心,想来皇上对于京城的守战已是有了十足的把握。。。”

    周玉凤这时却少见的没有发言,因为周玉凤感觉到现在并不是劝说的时候。

    只是萧轩沉默了片刻之后忽然见下令让宫后苑的那些宫女们退下去。这让心思并不算很差的周玉凤乃至袁贵妃都似乎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一种担心也在这个时候袭来:是不是战事已经非常悲观,如今这些日子以来的奢靡乃至回归正常的宫廷享乐时光仅仅是绝望之后的选择?

    萧轩在闲杂人等退下之后终于直言不讳的说道:“京城的守战,当然没有把握。未来还有一段日子,多则一个月,少则十余天,可能就是朕与你们最后的日子了。。。”

    听到这话,不仅仅是周玉凤还有袁贵妃等人,就是田秀英也诧异起来。之前的战事,参与其中的田秀英也算了解一二,虽然说长期来看的局面并不算太过乐观,可怎么也不至于只能坚守一个月的地步。难不成圣上得知了什么关于攻城之敌的重要消息才这样决绝起来?

    “皇上,如果局面真的已经到了如此的地步,臣妾愿意与君上共同面对,只是希望能够战死于疆场,即便饮下毒酒,也不是那种当场就会发作的毒酒。。。”田秀英这时候也决绝的说道。

    袁贵妃、周玉凤此时也决然的说道:“愿与君同去。。。”

    已经做了不少思考的萧轩在这个时候也没有打算隐瞒些什么,而是少见的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京城的局面当然不容乐观。我军在进步,可敌军也在进步,还拥有西洋人的帮助乃至至少整个北方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如果我们这样继续守下去,少则今天冬季,长则明年冬季,不是会被拥有绝对物力人力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