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地。。。”

    或许是这样的话以前也有人提过,因此虽然有不少的人觉得有道理。可还是有人觉得从辽东到新疆近万里之遥有些过远了。是否值得这样做可是很难说的事情。

    不过这个时候的范文程却继续说道:“我建州诸部的实际兵力数字一直以来都列为对外模糊处理的隐秘。往日或号十万,或号六万。其实真正的堪战之兵不过两三万之数。就像当年那匈奴,号称所谓的所有壮丁控弦四十万,可是人生而不同,又有年龄合适与否,真正堪战的兵力并不比辽国多,也只有十数万而已。自古以来的北方强国,我金国的堪战之兵是最少的。可自从火器出现之后,强军对弱军作战的时候再如同当年阿骨打那样三千破十万甚至八百破十万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了。武装军兵的门槛,却越来越低。自从萨尔浒以来,我军连战连捷,歼灭明军不下三十万之众。如在两宋时,早就可以稳定中原,可如今的明军却明显比万历末或天启年间还要略强上一些。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我军除了要更多利用善战的蒙古人、河中人为配合作战承担敌军打击的仆从并且拥有更多的马匹。更多利用硝石火药等方面资源也决不可缺少。如果我军占据河套河西影响青海濒临四川,就可以十分方便的直接从川西江油老君山一带获得大量硝石。如果我军在以后的作战中能够一次出兵战兵辅兵在内的四万人,马匹八万;每人携带四十斤各种火器弹药,火药二十斤。一役以八十万斤火药上百万斤弹药轰击对手,则无城不可破,无阵不可摧。各部在征战中的伤亡损失也无需如过去那样巨大了。。。。”

    这样的话如果范文程是在以前说,或许会被很多人嘲笑为不通兵事的书生之见。或者很多后金将领在过去还认为火器虽然也很重要,但不过是破阵时的辅助之物。弓箭与近战肉搏才是决胜的关键。可是自从潼关南原之战遭遇惨重损失导致整个大军在数个月的时间内都几乎丧失了继续积极行动的士气之后,再也没有多少敢于轻视火器或者火药的作用了。

    那一战充分说明了如果战术得当、火器合式,火药与火器的多寡甚至就想铠甲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黑还勃列却陷入了沉思之中,他虽然觉得范文程的话有些道理,可是那名不世出的汉人皇帝的威胁显然更大:“如果我军主力在辽东明军南下之后西征,会不会让那腐朽的明廷焕然一新?”

    范文程却对此并不忧虑:“崇祯帝虽然算是个少年鬼才,可是他太过自大了。春天的时候的一系列的宣言已经摆明了和天下人为敌,就算能够取得几次胜利,也会陷入同各路对手的长期内耗之中。。。”

    浑台吉终究是个有主见的人,除了浑台吉之外很多人似乎也都想到了当初派遣出去的精兵在关内的恶战,乃至登基仅仅一年之久就让那新皇养出了可以在防守中抗衡万余披甲的精锐。想到这些,浑台吉还是不能完全赞同范文程的看法:“不行,范章京的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我军不能放任北明那位年轻的鬼才皇帝哪怕一丝的生机和胜机!如果关宁军主力南下,我军将举族动员。至少两万披甲都要入关助战,哪怕那些人在名义上并不欢迎我们。我军还是要干预一下。。。”

    当南面的军情传来之后,不仅仅是浑台吉,其他不少旗主也感觉到了一丝惶恐。如果让这样一位汉人的鬼才帝王真的摆平了国内的乱局,那对于建州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第169章 辽东军南下() 
明军护国南路大军的失败不仅让拥有完善谍报体系的关外建奴如坐针毡,孙承宗袁可立也陷入了两难之境。辽东经略孙承宗和巡抚袁可立此时账下的兵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关宁军的一个巅峰,多达四十个营近二十万人左右的兵力,其中仅仅车营就有近二十个,不过这雄厚的兵力很多都是天启后期以来临时编练的。在建军训练的时候也没有注意到天启七年以来由萧轩开辟的一些新方法新原则,因此在战斗力上更多是守有余而攻不足,甚至无法同之前的明军主力相提并论。

    当然,凭借规模和工事体系,如此庞大的兵力还是能够对辽东方向的建州起一些威慑作用,可要是入关同那在去年就能够在野战中抗衡上万披甲的天子亲军野战,谁也没有这个把握。更重要的还在于:如果主力回师,哪怕只出动三分之二大概十几万人马,依旧在边关重地留守数万人,那就从根本上无法牵制住建州主力,也无法保证这支力量是否会南下了。

    就在孙承宗袁可立等人犹豫不决的时候,重新被委以重任的毛文龙却没有那么多的教条和顾忌,因此在此时也毫不犹豫的说道:“自从崇祯上位一系列让人震惊的事情以来,那关外的建奴就没有少主动找麻烦。很明显,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那个不讲规矩不按套路出牌的反叛皇帝不仅是天下世人豪强的公敌,也是关外建奴最为重视的对手。如果我军主力入关,只要不是不在各处不留一兵一卒摆明了放弃边防。建奴主力必不会找我军主力的麻烦。换位思考一下:是一个用一年时间就能凭借一二百万两银子搞出野战防御中抗衡建奴一半主力的武人天子对建奴的威胁大,还是我们这些人对建奴的威胁大?当然是前者,因为前者能够统合足够的力量来给关外的对手以最大的威胁。。。”

    见到似乎孙承宗等人还是多有顾虑,毛文龙则说道:“建奴能以区区数万丁壮两三万披甲就能让我二十万大军不敢冒进。并不完全是因为正面野战对垒对我军可以一当十。全军机动作战的能力乃至骑射袭扰等方面的能力不可忽视。那天子亲军虽说也很强悍,可是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就算是天天闻鸡起舞也不可能有多高水平的骑兵乃至骑射手。更别说关内本来就没有多少像样的马匹了。一支正面战斗力很强而没有足够精锐骑兵的强军,就算我军无法奈何,也必然不会在作战中受到多大损失。因此正好可以凭借这一仗树立锻炼这几年来刚刚成军的队伍。。。”

    袁可立此时终究下定了决心,也劝说道:“崇祯帝虽是汉人皇帝,可所行所说之事就算是那当年蒙元辽金入寇也不曾做过。鞑虏如果占领中华,当然是华夏之不幸。可为了利益,即便残暴野蛮如蒙元也不会屠尽天下汉人。可如果让那个离经叛道的人最终成了气候,至少也是名教沦丧,我等纵为奴隶亦不可得。。。”

    听到这样的话,孙承宗最终还是动摇了。这样的话其实不少的人都有所感悟。可没有多少人敢于如实的讲出来,尤其是冒着名誉受损的风险。

    “这样也好:你和曹文诏乃至我本人准备各率三路大军三分之二兵力准备南下吧。为了保险起见,这一次前锋后劲营全部出动,火器营半数分散出征,火器比较多的车营大部留守。这样一来,那建奴倘若要攻克宁锦山海关等重镇也不会是能够轻而易举做到的。我军应尽快入关与敌决战,挽回关内局面。。。”

    几乎与此同时,孙承宗还亲自联络山西尤世功尤世威乃至不少西北军队的将领,劝说这个时候的京畿决战事关天下,不是做看观望的时候。

    就这样,十二万关宁军乃至两万东江军共十四万人马经陆海个方向,每路四五万左右的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向京畿方向云集过来并最快的在通州一带完成集结。之所以最一开始的时候要分兵,无非是京畿北部一带的后勤问题。谁也没有只凭四五万人左右的偏师就迎战那传说中的天子亲军主力的打算。不过以十几万人左右的关宁军及东江军主力,就算无法拦截那传说中的天子禁旅,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其实力似乎还是做的到的。

    就在关宁军与东江军主力大军南下的切实消息传来之后,自从清苑南原之战之后修整了一年半有余并且完成了从生女真那里补充兵源并且进一步消化建州主力也以最快的速誓师出征。兵力比历史上崇祯二年冬入关之战还要略多一些,达到了二百个牛录两万左右的披甲战兵,这样前所未有的力量以比历史上快的多的速度迅速的压服了草原各部,以最快的速度向边关悄然的逼近而来。

    此时率领大军南下的孙承宗与曹文诏等人当然意识到了辽东明军主力南下可能带来的后果,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冒险一搏了。因为就算全师,消灭建奴也是短时间内根本不可预期的事情。可是以十几万主力大军,战胜一万精锐外加几万新建之军,马队骑兵方面还是己拥有明显优势,怎么看也都是胜算居多的事。

    在东昌与留守部队会师之后的萧轩也清楚自己南下作战不过是首先进攻最猖獗本质实力却最弱的以攻为守罢了。北面从关内到关外的强敌才是自己根基上方随时悬着的一把利剑,因此整个队伍在取胜之后也以最快的速度沿着水路回师北返。

    不过或许是缴获而来的各种粮食及军辎负担过重原因,即便沿着水路北上,整个队伍的行军速度也并不比骑兵马队快多少,在距离通州还有不少距离的时候,曹文诏所率领的八个以马队为主的前锋后劲营抵达通州一带的消息就从北面传了过来。这让萧轩也感觉到了不少压力。为了避免在快速行军中遭遇到绝对优势敌军骑兵的突袭,几万人马所在的船队行进的速度也只能尽可能的缓慢下来。让李自成及教导旅骑兵马队有机会形成至少十五里左右的随军警戒范围以避免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

    本章完

    

第170章 兵临香河() 
以前近卫营和勇卫营出身的教导旅军官们对将要到来的大战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反而跃跃欲试起来。毕竟以前同建州军是打过交道的。建州军中的那些顶级精锐骨干们曾经给整个队伍最早的萌芽合胚胎不小的心理负担。不过到了清苑南原之战的时候,上万披甲构成的建州大军虽然看起来也是能够与自己势均力敌的强手,只不过处于进攻的态势才多少有些吃亏。可是这一年以来,整个队伍显然也有了不小的进步,更别提这一路以来的收获大大壮大了实力。教导旅的军官们不同于这个年代很多已经并不识字算数的传统军官,拥有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自身的战斗力明显强于去年秋天,而关宁军在建州主力面前不过是守有余而攻不足。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所谓的十几万大军必然如这一次所谓的“三十万护国军”一样,只有极少数用于压轴的精锐,整体质量并没有什么可担心。

    当然,临清之战遇到的那些重炮还是让很多官兵们心有余悸,可是只要不强攻对方拥有大量西洋重炮的野战阵地,似乎就不会遭遇太过严重的伤亡损失。

    周遇吉孙应元等人听到辽东军主力回师并站在了南京朝廷那边儿的消息后心中则不免有些压抑,受过一定教育也看的更高的孙应元和周遇吉等人不是仅仅看到了眼前的辽东军,而是看到了天子所率领的这支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算的上是“举世皆敌”的事实。就算能够打赢这一仗又如何呢?关外一直就对天子虎视眈眈的建奴会不会也来凑合闹?如果是那样,最好的局面不过是大军成功突围并且退入京城依托京城防御。这就陷入了以一城敌天下的局面。一两年之后城中粮食用尽,就算队伍从一万精锐变成了两三万精锐,又怎么可能与整个天下为敌?在很多战术和训练方法已经外传的情况下,到了那时会不会遇到更强或者更多的精兵的围攻从而最终限于绝境。如果不是军情体系在整个队伍中的渗透,至少此时的孙应元已经准备反水不上那位疯狂皇帝的贼船了。

    萧轩当然也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在临战前的内部军议上,萧轩还是决定告诫各营军事主官:这一次大军沿着运河行军,火药后备并不算少。如果遇到敌军的袭扰,在标准有效射程上就最大限度的运用火力。以击退对手而不是如同以前那样给对手最大杀伤为目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战力并不是很强大的对手知难而退,不敢轻举妄动。

    这些年来的曹文诏一直在辽东同战斗力很强而且机动力也很强的建奴打憋屈仗,这一次同关内的对手交锋,很多将领都十分有信心。在辽东战场上至少最近以来,凭借车营火器优势正面抗衡建州大军主力成功的例子也并非没有。因此清苑南原之战的意义在辽东军中的严重并不是很大。以八个骑营四万骑兵先锋集中围攻试探对手,就算不能动摇对方的精锐主力,至少也能够对那些跟随而来的仆从羽翼以很大打击,彻底让对手的大军变成只有不到一万核心的孤军。如果是那样,再于京城各门之外修建筑垒抵挡其回师或许就会容易的多了。

    可是让南下的辽东军主力没有想到的是,几万人的骑兵队伍集中兵力针对沿着运河北上之敌的偏师进行的一些袭扰进攻似乎也并不成功。

    那些成军时间不到半年的近卫军和勇卫军各旅就普遍都能运用四斗到七斗左右的战弓以密集的箭雨让集群逼近的轻骑遭受了不少的伤亡。各个步兵旅往往以十分巧妙轻霰弹运用来威胁防护力并不是很强的辽东军轻骑兵,这才让辽东军内的不少人都意识到:即便是天子亲军之外的偏师也都绝非寻常队伍,不是如同想象中的那样仅仅依靠蜂拥而至的轻骑兵就能一举击溃的。

    不过大规模的试探性交锋也并非没有搜获,至少让南下的辽东军判断出了萧轩所率领整个队伍的强弱所在:以中路运河沿线前锋的军队为最强。单独的骑兵队伍甚至根本无法逼近到弓箭抛射的距离上就在猛烈的火力之下被击退了。相比之下侧后的队伍终究是弱的多。虽然弓箭水平也还算可以,可强弓手并不多见,火器配备密度似乎也略低不少。

    大量敌骑出乎意料的积极进攻其实也超乎了萧轩的预料,为了防止其他新编各旅队伍可能发生的危险,在辽东军试探性的进攻之后。萧轩也不得不将上百门大将军级别的三五百斤身管火炮加强到各旅之中。让每个新编旅都拥有少则二十四门多则三十门左右的像样火炮还有相应的炮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