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圣上。。。饶命。。。”此时这名中队长也意识到自己一些言论和行为的严重性,绝对是有重罪的嫌疑,同时在心中也异常痛恨那个出卖自己的人。

    萧轩当然也明白诸如这样的事情,是绝不能轻饶的:“朕现在决定:整个前军右卫三中队彻底解散,番号取消。因为这件事情整个三中队竟然没有人明着来报告,甚至反对这种越线的小集体主义错误思想,全中队所有人开除军籍!开除一切军功,无期监禁!以三中队长沈明为首的军官层当众斩首,连坐三族终身监禁。。。”

    让萧轩有些欣慰的是这样的重罚似乎没有在整个近卫军队伍中产生太大的波澜。此时的萧轩也直言不讳的说道:“你们虽然绝大多数还没有成家立业,但或许的确有不少人变得聪明了,意识到了自己是朕掌控天下实现理想不可缺少的动量与工具。然而,朕身边的队伍绝不会允许任何以谋求私利和私人野心为核心的结党行为。你们不要以为这里还是旧军队,只要拥有了足够的资历或者拥有了足够的功劳就是不可替代的。我中华别的不缺,就是不缺两条腿的活人。眼红天子禁旅待遇、打算顶替你们这些人的人有的是。。。”

    这样的重惩也让其他那些被压到台上的人感觉到了巨大的恐慌,不知道是否自己也要面临同样的命运。不过萧轩接下来的话还是让气氛缓和下来不少。

    “在军中结党营私形同谋逆,当然要严惩。还有一些人的行为虽然够不上那么直接,那么严重。但是如果发展下去,仍然让充满活力与朝气的近卫军变成暮气沉沉、处处讲资格摆资历的旧军队的可能。你们今天把新兵当成自己牟利或者摆威风的对象,而不是以战斗力为目标的训练对象。明天恐怕就会因为觉得自己的命太贵了,从而丧失过去的勇敢和身为一名军人的觉悟。也不会明白我们这支新军同以往旧军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在新兵头上索贿并累及他人家人的人!开除军籍,无期监禁!其他作威作福、不认真履行教官指责的,转入辅营惩戒队。。。”

    一次性将全营百分之一的人乃至超过百分之一的军官施以严惩,还是在全军刚刚取得大胜之后不久,终究在整个大军中多少带来似乎一丝动容,但也就是仅此而已。

    在这之后,有了参考和标准的周遇吉、黄得功等人负责的勇卫营也照例严惩了不少因为这一次的胜利就表现出了不少骄兵心态的官兵。只是执行归执行,在其他的队伍里从军过一段日子的周遇吉还是觉得处罚虽然还算得当,可时机却终究是有碍士气的。

    萧轩在思索了许久之后却没有动摇自己的看法,就算战斗力和士气多少受到一些影响,萧轩也不希望刚刚成形不久的权柄却有成为另一个利益集团的苗头。至少:不能让这种苗头在一代人以内就显现出来。不把自己当军爷或者统治阶级,而仅仅是“君之栋梁”或者“国之栋梁”本身,才是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应有的意识。

    同时萧轩也感觉到:如果可以预期的时间之内没有临战的压力,就算兵源和制度完备的军队多少也是会有些懈怠的。因此也就有了提前再一次展开出巡,借机再一次考验队伍,树立新的意识形态和规矩的打算。

第136章 传统文化之弊() 
“各队的情况怎么样,圣上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了?”在边军中有过不少经历的卢九德其实从一开始就不赞同勇卫营的诸多机制,这些机制看起来有利于严格的军纪,其实根本就是在透支少年人的朝气。过于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毫不宽容的法纪,甚至通过种种手段来最大限度的遏制士兵之间、官兵之间的交往。

    勇卫营中中队长有很多是提拔上来的少年人,也并非卢九德的心腹,这也是天子禁旅中的规矩所决定的。不过卢九德身为军中校官,还是有一些负责传令和了解军队情况的亲兵。

    “还能怎样?经过这一轮惩罚,就是在熄灯号之后的寝室之中也听不到窃窃私语声了,或许只有同一小队同一伍的人可以在被窝里说说话?总觉得这样下去一年两年尚可,三年以后肯定要出问题。唉,这也仗着兵源比较单纯。。。”

    卢九德可不这么看,虽然看起来凭借着兵源成分单纯,想定的服役年限有限,或许不会闹出太大的乱子来。可这样一来,终究是会对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进一步提升有危害的。从过军的不少人其实都听说过上古时候的一些优良军队的传说,在经验中也认为只有官兵融洽、小集体主义凝聚力不速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强军。

    卢九德虽然知道如今的圣上对等级和辈分并不看重,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把自己的看法告诉了周遇吉,相比其他曹化淳拉上来的武人,周遇吉因为头脑似乎比黄得功等人强上一些,也算是圣眷更大一些的人,也是主动求见萧轩不显得太过突兀的人。

    此时的萧轩拥有更广泛的对内军情渠道,当然也与卢九德一样对此时队伍的状况有更多的了解。那些还算年轻,入伍也不过一年左右正是巅峰状态的少年还没有什么。可是三观和习惯已经很难通过训练有太大改善的辅营则不同。很多严格的纪律和条例在辅营中则是不论如何都难以落实的下去的。虽然对于那些工匠们在日常纪律上的要求操作上与少年们有所不同,可还是有觉得这样的管理有些过于不将人情的声音传了过来。让萧轩为以如何的标准进行管理这个问题,还是独自在大营中的临时书房内沉默了许久。

    周遇吉也在房外等待了许久,因为他了解此时的圣上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往往就是思考和决定一些问题的时候,并不愿意别人在这个时候打扰。等待大概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当萧轩想清楚许多问题的时候才让周遇吉走了进来。

    “你是否觉得队伍大胜归来之后的朕的许多做法有些不合经验规矩与习惯?”萧轩开门见山的试探着问道。

    周遇吉却没有多少犹豫的回道:“不臣之心的事,军中当然应该予以严惩。有害战斗力的其他一些违纪,当然也应该在大胜之后同样予以处理,避免骄兵的形成。不过在下觉得,当年戚少保在《练兵实纪》中的一些做法,仅仅适合恰如其分的要求,并不适合严格的落实下去。比如所谓的食不言寝不语,士兵之间没有如家一般的感觉,那恐怕很难更进一步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强军。。。”

    “这一点朕当然明白。可是朕不愿意去赌,朕很有自知之明,朕并不是一个能够有巨大人格魅力的武将,能够通过传统的方式最大调动起队伍内的凝聚力。如今这种方式在实战中证明,虽然不是最好的,却是最稳妥的。一个武将赌输了,只要后台够硬历史上也不一定受到责罚,如果朝廷的人才有限说不定还会重用。可是朕如果赌输了,那恐怕就不仅仅是失去一家之天下的问题,还有可能让华夏彻底沦陷于建奴,重演当年蒙元之祸的可能。。。”萧轩在思考之后当然没有习惯性的交浅言深,合盘托出自己的全部想法,也只能这样对周遇吉解释道。

    不论怎么说,周遇吉此时虽然依旧算是年轻,但同营中其他少年骨干那种自己教育出来的亲信还是很有不同的。很多话,在权衡之后还是不好明着讲出来。

    萧轩还想到的是:小集体主义、家本位、孔儒以来的华夏或者其他很多地方的小集体主义、上下大小相制其乐融融那套宗族主义或者关系主义,固然在管理得当的情况下能够爆发出不小的战斗力,可在多数情况下却是平庸的。“武德”有高地,可“高地”并不一定必然“武德”啊?西方近代殖民战争中固然有很多“原始勇武”的闪光点战例,可比鸦片战争清军强不了多少的例子也有很多。如同建州大军在军事表现上很亮眼,可奢安之乱中那些能被同时期的晚明明军碾压的少民又有多强呢?更别说印第安人或者缅甸人当年在面对英国入侵的一些战例了,在军事上那些诞生于自然经济时代的传统文化或许有好有坏、时好时坏。可在工业上、科学进步上、整个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上则是会起到阻碍作用的。

    如现代中国一线发达地区,虽然社会节奏和社会环境让人很不舒服,可种种人治文明或者关系文化弊端实际上却比看似“舒服“的200X年二三线小县城之类的地方少的多。自己的军队所承担的职能如果不仅仅是打仗或工具,还是新社会的一个胚胎,就不能有太多人情或人治方面的弊端。这当中带来的缺陷,也要靠普世主义政治化来解决,而不是强化军队内的小集体主义来解决。

    想到军队在清苑南原之战中的表现也还算优秀,周遇吉也觉得萧轩的话有些道理,也就应承道:“圣上的话醍醐灌顶,臣会。。。”

    “这些虚礼就不必了!朕也会在整个队伍中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的”萧轩在此时也笑道。

    在确定了军队的方向并解决了一些问题之后,萧轩在翻了翻有关政务和军队财务问题的时候,也觉得在出征之前,是时候在竞争针对一些人展开动手了。同时这也是考验队伍,更进一步明确军纪的一个试金石。

第137章 军纪之遗漏() 
就在萧轩处理军队扩军练兵中的一些问题的时候,京城中的一些人见到萧轩率领的大军归来之后遭遇了那样的事情还一直都没有什么动静,也就松懈了下来。时间渐渐进入寒冬腊月,距离年节还有不少时间的时候,风声鹤唳的时候也渐渐过去了。

    京城外城的一处中下层次但又不算太过于下等的青楼之中,一群云集在一起的“贵客”们也在这里秘密商议和沟通着消息。自从新皇登基之后,虽然对锦衣卫抓的不是很紧,也没有过兴大狱的兆头和动作,可是这样一位行事不按常理的新皇还是让很多人都感觉到了恐慌。重臣官员不敢直接频繁的聚会拜访,城内的酒楼上等妓院之类的地方也被视为太过不隐秘,不适合做为沟通要事的地方。

    因此差遣家中的一些亲信下人或者纨绔身份的靠谱晚辈在人不算太多,嘴眼也不算太杂的地方私会就成为了一种沟通和联络的手段。

    “这样看起来,咱们的这位天子,很多方面连那位木匠天子都无法相提并论了。。。”

    “是啊,那位木匠天子还知道扶植阉党和分化拉拢,如今这位天子似乎一心就想做个大将军了。。。。”

    一间并不算十分宽阔的房间里,几名年轻人无所顾忌的谈论着,身边几名负责望风的亲信已经将闲杂人等隔离到了很远的地方。就连老鸨们教化新“雏“的秘室此时都挪了挪窝。

    然而此时,还是有一些人叮嘱道:“事有反常必为妖,新皇登基不到一年,他谋求掌握在手里的兵权、摆脱皇宫束缚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其实诸位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能够当正经皇帝而不当,能享受美女如云安乐轻松的生活而不去享受。天天做一个军营中的劳碌天子那意味着什么?必定心怀太祖或曹莽之志。我就还不信,这样一个人在登基一年多的时间内连续遭遇三次反叛,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

    “是啊,这一次回京的时候遭遇阎鸣泰等人的反叛,竟然仅仅只是处理了阎鸣泰相关的三族,没有兴起大狱这实在太不正常了。。。”

    “要动手早该动手了,如果天子要兴起大狱,以他那猴急的做派也不会等到现在。。。”

    就在这时候,聚会之处的门外忽然间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公子不好了!家里走水了!整条街都走水了!”人还没有进门,就有人在门外如此急切的说道。

    前来的人之前都有很多商议,也约定了不少秘狱。“走水”意味着什么是很多人都明白的。。。

    “想不到那崇祯还真就是头吃人的猛兽。。。!我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现在回城肯定已经晚了,十有八九是自投罗网!事不疑迟!赶紧撤!”此时也忽然有人反映了过来。十几名代表各家密谋的纨绔和亲信在这时候也感觉到了压力,抓紧一切时间收拾行囊上了早就有所准备的车马。虽然很多人都忘了付钱,然而城外的这种中下层青楼暗娼之地可没有人敢向这些有背景的人来要钱,见到这些人好像是遭遇到了什么事情,前来冒险搭话的人也都没有了。

    就在这些人刚刚走后没有一刻钟的时间,二十多名游骑就从京城的方向上逼近过来。

    “人在哪里!”为首的一名少年军官踹开一处房门之后就直言不讳的大声问道。

    “什么人。。。啊。。。军爷。。。我们不知道啊。。。”

    “是啊,所有的嫖客都在这里了,今天也不知怎么回事,买卖好像不好,一共就十来个客人,都在西院。。。”

    见到人不老实,早就准备好快速刑讯逼供的少年官兵们当即就以最快速度展开了搜捕,一共逮捕了五名头目,其中包括两名负责管事的女子。因为人手不够的缘故,在分散拷问的时候,通常就只有两名少年负责拷问一个人了。

    其中一名年纪不过三旬左右的老鸨见到来的都是一些毛还没长全,很可能初尝人事都没有的少年,一开始的紧张也就减轻了不少。一边秋波暗送,一边楚楚可怜的低声说道:“军爷饶命!妾身知道一个地方藏着东西,就在不远的地方,妾身再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消息,定能让军爷建立不小的功劳,只是这个功劳相比军爷也不愿意让其他的人也都知道吧?”

    前来搜查的人并不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官兵,因为此时,城外一些有所嫌疑的地方也并不是此时萧轩展开行动的重点,因此前来的都是三五名老兵带队十来名新兵组成临时的搜索队去清理京城周边的一些地方。很显然对于此时的萧轩来说安稳的获得足够的资财才是目标之一,至于将关键人物绳之以法,并不是十分重要的目标。

    当看到老兵和长官都不在视力所及的地方,两名新兵也就在这时心思活络了起来,只是似乎还有什么顾虑似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