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始吧!或许能够俘虏几个敌军像样职务的人找到消息!”此时心中大定的后金副将下令道。

    不过也就在这时候,火光忽然间从整个小山丘的外围在阵阵低沉的爆破声中亮了起来,形成了道道火沟构成的沟壑,照亮了整个山丘,早就有所准备的后金精锐们也在这时迅速低下身子以早就准备好的盾牌顶在外面做好了应付伏击的准备。只是人们透过盾牌中的缝隙,似乎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人影出现,也没有爆炸后的霰弹可能降落时的呼啸声。

第85章 短促反击() 
只是在这个时候,似乎与众不同的火器爆破声与射击声再一次猛烈的响了起来,听起来似乎是威力并不是很大的轻型倭铳或者火门短铳一类的火器声,而这类火器应该是对此时做好了防护准备的后金精锐们毫无威胁的,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火器声音还有伴随的白烟竟然来自那看起来根本就无法容纳一个成年人的一些被烧毁帐篷内的箱子。尤其是不少箱子内至少同时向两个方向展开火力,似乎不止一个人在里面开火一样。

    这当然是萧轩早就有所准备的最后手段,三十名挑选出来的官兵每人携带两排,总即六十排三百管填装好并且随时可以发射的火器展开射击。要想以比较轻便的火器来威胁这个时代哪怕亚洲最精良的盾甲防护,当然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因此从两个月前开始,萧轩就把心思放在了以火药为动力发射铁制重簇这方面。

    其实自明代前期引来很多火器专家们也都有过这种打算,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在于尾翼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用火器发射出去的铁矢因为没办法安排像样的尾翼,往往出口不到三丈就会横着拍出去。就跟人直接用弓箭去射没有尾翼的箭差不多。而如果安装上尾翼,那么漏气的问题就会导致这种火器威力极差。土木堡时代的明军就吃过这种“火器创新”的亏。

    不过经过战术对抗推演和深思熟虑之后,这种做为“压箱底”的火器本来就放弃了二十米外有效杀伤目标的需求,只要二十米内不歪的太厉害就可以了。解决办法是稍稍有一定倾斜度的两道膛线,还有卷制枪管。

    没法效仿文艺复兴时代欧洲个别螺旋膛线火枪的原因也在于即便是此时代京城中最优秀的火器工匠,也没有那种能力和经验。冶炼和铸炮上,不少晚明工匠有超越西方的技术积累,可金属加工则向来是东方短板。

    此时这三百管联装起来的简单火绳武器当然也没有安装有效尾翼并保持一两重左右钢箭稳定的能力,因此同样没有七丈以外的有效杀伤能力。只是因为山头阵地的面积并不算太大,即便是这个级别的射程,勉强也算足够了。

    一两左右的钢箭在被火药的推动力赋予了四百焦耳左右的能量后,在绝大多数人很难有效反应的时间内就能把箭头发射到目标处,并且破开这个时代除了重型车盾之外的任何单兵盾甲防护杀伤对手。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杀伤率,这些钢箭的箭簇也有涂了超量剧毒的凹槽,使被命中的目标不会造成短时间内太大的威胁。

    这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应付诸如天理教那种刺客群的刺杀行动,也为了应付宫廷变乱时的那种特殊需求,只是萧轩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种手段竟然是用在了实力强劲的关外精兵们的身上。

    瞄准开火既能命中的特性,外加上以暗对明,让这种火器弩的攻击效率在七丈以内的攻击效率大大提高,仅仅二十来名射程范围内存在火光之下暴露出来的敌目标的少年们就在很短的时间内以百余枚爆射出来的钢簇箭头杀伤了三十一名正准备提盾硬抗那从声响来看威力不是很大的火器的袭击。

    威力猛烈的钢簇穿透力当然是软铅弹无法相提并论的,那简单的盾牌加上双城铠甲也无法有效抵御四百焦耳钢箭在近距离上的攻击,不少钢箭在穿透了一名披甲持盾的士兵之后,还能以不小的威力射中另外一名披甲目标,虽然杀伤力已经不大,但是发作的毒性却可以使人迅速丧失了战斗力。而被彻底贯穿的人,也有一些剧毒在钢簇穿过的时候留在了体内,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发作起来。

    几乎与此同时,早就准备好的整个小山头四周不少地方也发生了低沉的爆炸,一个个准备好的“照明弹”被接连不断的射了出去,趁着所有的残余的照明准备在短时间内释放让大范围的区域内似乎如同白昼或者黎明一般,携带火药排铳的萧轩身边的亲兵们也同很多冲出来的少年们一起向最后的残敌展开了进攻。目标当然是利用这一次短促的反击,在火光和土制照明弹的光亮熄灭之前给予敌军最大的打击。萧轩相信:尽管对手的人数不是很多,但除了投入攻击的队伍之外,一定有不少残余的人负责在山坡下放风或做接应准备的。

    一开始就遭遇到沉重打击的关外精兵们在山头上的少年反击开始的时候,仅仅只有十五人因为距离山头比较远,负责在山坡及下面接应的缘故还算拥有完好的战斗力。

    见到没有多少人从山丘顶部撤退下来,就知道投入进攻的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很可能已经覆没,就算有必死的决心,也必须活着逃离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明廷新皇身边精兵们的诡异才行。

    猛烈的火器和箭矢不管是否能够威胁到对方的铠甲,在这个时候都开始劈头开脸的砸了过来,几千弹丸和箭矢似然没有重创这最后十五名顽敌,抬枪手和排铳弩手们逼近到了距离这些残敌七八丈的近距离之内展开火力。

    反击之中,在几乎箭无虚发,中无可挡的箭术面前,接连不断有百余名冲过来的少年们被接连不断的射倒,反击的排铳弩手和抬枪手们也在接近强敌的时候也射倒三成之多,可还是有二十来名勇敢的少年最终将五连装钢簇铳弩射了出去,与此同时展开火力的还有至少几十支斑鸠抬枪。激烈而残酷的战斗没有持续太久就渐渐随着黯淡下来的光亮和火光平息了。

    当冒着危险的孩子们点起火把,轻点整个山头阵地还有山下白天发生战斗的地方,并且归来的时候也没有人再伤亡损失的时候,才最终确认敌军精锐这一次夜袭带来的考验终究是挺了过去。总计一百零二名白天见到的神秘披甲强敌被消灭,这些人皮帽内的装束也确认了关外精锐的身份。

    可是当轻点伤亡的时候,包括萧轩在内的不少人都多少感觉到了一丝沉重。这些人纠集起来的那些乌合之众在毒箭和火器面前被轻而易举的击溃,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代价,可是这一百余名关外精锐,在整个近卫军各种准备好的手段齐出的情况下,仍然损失了大量的火器和弹药,同时战死超过一百七十人之多,包括重伤或很有可能残废的纯减员也超过了整个队伍的一成,总计伤亡多达四百余人。

    很多人在平静下来之后也都难以想象,哪怕关外的建奴并非都是这种精锐,在对抗对方一个旗两三千披甲的时候,有这样百余名精锐骑射手会给整个近卫军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萧轩原本也以为或许过上一年,不用两年的时间,当近卫军和勇卫军成军,上万人都充分训练和武装起来的时候,或许面对崇祯二年入关后的满军大概四旗左右的兵力不会轻易重蹈浑河之战的覆辙,可是现在来看,即便是这个目标显然对于自身也有着不小的压力,恐怕没有如想象中那样轻松。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一名负责检查敌军尸首的少年说道:“这个建奴不像是装死,但好像也没死?应该一口气,要不要补一铳!”

    这声音也忽然间提醒了萧轩,此时此刻,掌握证据和弄清真相恐怕比思考着如何让亲军对抗建奴有意义的多。

    “尽量要活的!不要让他们有机会自杀!”萧轩此时也就郑重的下令道。

第86章 “武德丰沛”() 
让萧轩没有想到的是活着被俘的建奴精锐足有九人之多,其中两个负伤加重毒太重,已经根本没有抢救的价值,只能“人道主义”的补铳了事。有抢救价值的七个人都按照自己的重伤员一般的标准将队伍内止血、解毒的药物用下去。其他方面也如自己人的伤员一样,同样注意到了伤口附近的消毒,还有包扎所用物品的洁净。

    这种以往战场上历来少见的做法,在见识还不是很多的少年官兵们面前倒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只是一些人下意识的对这种优待强敌俘虏的做法不知所以。

    萧轩没有看穿少数人人心的能力,不过也担心以后的一些事情。因此,在安排好后半夜的防御之后也召集了不少军官士官在战地做一做“政治工作”谈谈自己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

    “你们是不是有疑问,为什么要对这些蛮夷之辈如此礼遇?”

    “圣上。。。我们明白,从他们的口中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消息,不能让他们就这样死去。。。”

    萧轩沉默片刻后说道:“如果他们不配合………这是必然的,朕当然会对他们施以严刑。可朕还是会先礼后兵,跟他们一段时间其他人不曾有的待遇,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

    “因为。。。因为如果一上来就对他们用刑,这些顽固的蛮夷很可能挺刑到底。。。如果让他们适应了一段舒适的生活,那必然在皮肉之苦的抵抗力方面就会大为减弱。。。”一名十分聪慧的少年军官的话,惹的不少少年们笑了起来,许多人也因此解开了心结。

    萧轩最终还是郑重的说道:“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而已,并非全部。除此之外,朕要在你们面前表彰敌人的勇武!扪心自问,以你们之前在战场上的表现,如果异位相处,哪怕拥有敌人的射术和武艺,做的到遭受一半以上的损失和打击,还能够勇敢的去执行上面安排下来的任务么?你们应该对一切相比敌人更为懦弱的现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知耻,而不是如同某些文人一样,把敌人的勇武描绘为‘野蛮’‘残暴’。在朕看来这些强敌一点儿都不‘蛮夷’,而是‘勇信者贵’。要知道他们的身后并没有什么督战队,他们的年纪看起来也不大。如果没有对家人的仁爱或是对主家的忠诚,就不会在没有上面监督,自身拥有强大武力的情况下也能如此。”

    萧轩继续有感而发毫不忌讳的说道:“自古以来中原成王败寇,只要是敌人或者‘败寇’就把一切否定的恶言加之于身,丑化之。只要是立场敌对的人,就先评价其道德是如何如何的不堪。可在朕看来,满军………对,就是满军,而不是东虏,建奴。他们自身的勇武证明了他们比绝大多数明军更有道德。在死亡威胁和艰难困苦面前的表现,也就是战争面前,才是最有效的人品试金石。战场上的表现胜过其他大多数自吹自擂。你们相不相信一支没有道德意识,上层不团结或者上下不团结,又或者没有对训练乃至兵器做工拥有认真态度的‘蛮夷’军队能够拥有这样的战斗力?朕以前似乎给你们提过什么叫‘武德丰沛’这就叫做‘武德丰沛’,你们要向敌人的勇敢学习,最终成为在武德品质上超越敌人的人!而不是朕以前所说够的‘散沙不堪’。。。”

    这番话当然是萧轩回想自己所认知的一战前西方社会文化与东方的对比才做出的决定。如果一支军队单纯为了“道义”“正义”而战,那是很不可靠的。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一种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治观点都可以从“大义”“哲学”找到否定它的理由、任何一个政权的统治阶级不论好坏都可以从哲学上否定它的合法性。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军队内部没有种种弊端形成比较良好的集体主义,都未必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建立对勇武本身的崇尚,军队的战斗力仅仅依靠对某个将军或领袖的崇尚,或者对某派政治观点或某套政治逻辑的崇尚,那显然会对军队战斗力的抗变故抗腐蚀能力带来很大影响。近代日本陆军军歌竟然是一首歌颂维新建国战争中敌军将领的歌颂,也让萧轩不由不深思起来,要不要把拔刀队进行曲改头换面。不过最终还是觉得算了,文化差异实在太大。

    萧轩的言论让仍然对之前的恶战心有余悸的少年们感到一丝羞愧。

    “圣上放心!如果下一次交战再出现临阵畏缩不前的事情,甘愿。。。”

    此时的萧轩最终还是退一步说道:“这一次是你们第一次面对这么强大的敌人,很多人也不知道我军的底牌和撒手锏”因此也无需过多自责什么。然而下一次如果遇到危急的情况,朕可不会因为你们是朕的亲军就心慈手软了。

    天色渐渐亮起来的时候,经过恶战之后的少年们也都轮流利用后半夜的时间完成了休整,在很大程度上也从面对强敌的恐惧中恢复过来。日本人主张的耻感文化的确是克服临阵恐惧的一剂良药。然而让萧轩有些意外的是仅仅不过一天左右的时间,临近边关军队的反应到是很快,不仅仅是临近的驻军赶到了,从山头借助晨光向远望去,军队规模的人数必然是集中了周围不少驻军,总共不止一个营的人马,恐怕至少有三个营以上五六千左右的人马。

    当然在经过之前那百余后金精锐的考验之后,这五六千左右的寻常明军已经不被包括萧轩在内的很多人看在眼里了。

    “他们似乎没有大张旗鼓的行军,这是打算干什么?”负责观望的萧轩身边的一名亲兵有些疑惑的说道。

    “打算干什么?估计是打算收尾吧?等我们与昨天那些土匪马贼还有满军精锐们拼个两败俱伤,或者惨胜,说不定这些人就要过来补刀了!不过咱们也不能没有理由的凭空猜忌,那些人距离我们应该还有一个时辰左右!赶紧准备和安排吧!看看又没有什么猫腻,如果没有就算了!打算执行潜伏任务的现在报名吧。。。。”

第87章 斩将二十() 
蓟镇总兵官王威率领多名参将总计五六千人马赶到三屯营附近的出事地点的时候,只见到了至少千余具土匪马贼的尸体,没有见到明军摸样的尸体,在思索片刻之后,紧张的心才稍稍松了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