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宋时前线的各军,七成披重甲,更胜建奴。萨尔浒兵败的时候我军十余万人覆灭数万,铠甲连同一些算不上铁甲的铠甲也包括在内,不到万件。两宋主力最差的弓也不过六斗,七斗八斗的战弓乃至二三石的强弩才更为普遍。如今我军中少数的仿造神臂弩因为军兵训练不及,顶多不过百五十斤,折算宋代一石六斗左右的力量。弓手,就是当年太祖皇帝时代,也多不过四斗弓到七斗弓。太祖皇帝当年起家的枪术,相传也是当年前宋两淮乡兵在元时暗中坚持习武所留。无足够重甲,少精良的射手与骑手,如不依靠车阵我军不要说是对建奴。就是对蒙古诸部,也说不定会有当年太祖皇帝时徐达等人之败。。。”

    “好了好了!朕大致清楚了,前宋与我朝的区别朕已明白,其实现在朕的担心是:林丹汗西逃,建奴会不会绕道蒙古从边关入寇,尤其今年冬天至今无雪,来岁很有可能是荒年的情况下。还有,朕可不希望每年五百多万两的辽饷,仅仅只能供养一支面对数万虏寇都只能据城而守的队伍。。。”

    

第76章 辽事战略() 
其实在听了孙承宗的说法之后,萧轩在心中也有了一些念头和打算。自己在皇庄征粮而不是征银,实是同样有了“奸商”的心思,打算崇祯元年大灾的时候囤积居奇一把。然而如果公开这么干,做为一个帝王也有些太掉价了,政治后果很难估量。那自己是否要打打辽饷的主意?至少萧轩自我感觉哪怕几百万两自己消化不了,只能消化其中的一百万两,在加上其他收入,很大程度上也就解了燃煤之急了,自己的粮食无需向其他地方谋求暴利,向辽东诸朕按照天启初年那个每石粟不到三两的良心价计恐怕就能赚不少钱。然而要打辽饷主意,在整个辽东缩短战线是必然的。

    见萧轩陷入思考状,孙承宗担心这个刚刚继位,并多少有些武宗壮志的年轻帝王变得灰心,就继续说道:“东虏能够成为今天的大患,也是万历后期以来长期韬光养晦积蓄实力、练兵建军的结果。当年的建州不是连戚少保的手下败将蒙古人都惹不起?因此陛下不必过于忧虑。如果有少则七年多则十年的时间,依靠我大明的实力,辽东军一定会大变样,十年到十五年平辽,未必不可能。。。”

    思索中的萧轩其实没有听清孙承宗前面的话,不过那个“十年到十五年平辽”也让萧轩有所悟。自己以前一直纳闷,为啥崇祯竟然能相信袁崇焕“五年平辽”的大话呢?十有八九是这种“寇能卧亦能”“我弱不过练兵成军时间太短”思维的结果。没有意识到在这个时代,传统的条件下,维持强悍有利的武装是有很多先决条件的。比如放权、利益激励、武人地位根本不同,哪一样都是君权之大敌。也就满人八王议政那个封建化组织结构,还有统治阶级全军事贵族化才能维持规模不小的精悍武装。想来孙承宗虽然这些年来对前线做过很多调查,也了解很多事情,可这一点也恐怕未必能想到。

    “孙阁老想过没有:如果朝廷的精锐大军都云集于辽东会有什么结果?如果关内天灾人祸之下没有一支能够威慑辽东的力量,你说身为辽东军人和将领,只从利益而不从忠义的角度出发,是跟着满人一起抢劫关内的豪绅宗师等诸多大户比较好,还是跟建州血拼到底就算能取胜,也不过获得一些苦寒之地,说不定还会被朝廷‘飞鸟尽良弓藏’比较好?朕也不绕圈子了:如果每年三五百万两的辽饷只能供养一支守CD有不足的大军,还不如分出一部分辽饷养在京师。京师中的一些消息或许孙阁老这样的人也应该有所耳闻。是否觉得,朕不如王在晋、袁崇焕、毛文龙等人?会把京营养成温柔乡之师?”

    萧轩这种完全不信任何人的忠义道德,也不承认什么民族主义或者华夷之辨,单纯只从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冷酷方法着实让孙承宗感觉到有些发寒。这种问题其实孙承宗自己也曾思考过,辽东军会不会成为一大患。尤其是满人经过一系列大胜,已经让关内很多人从轻视到了畏惧的程度下。不过左思右想之下,孙承宗也不觉得把部队养在京城是更好的方法,从人心的角度讲:只有面临外患兵威与压力,很多军事建设和****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放弃守关,那只会让满人获得更充足的军事资源。

    似乎猜测到了如今这位年轻的新皇想说什么的孙承宗当然不能直说京城不是练兵之地,而是回道:“弃守宁锦的想法臣也曾经有过,不过去年以来宁锦这两仗让臣了解了红夷大炮的真正威力是可以有效破坏攻城器械的,宁锦大凌河防线一带可以少留兵但绝不可弃。切不说敌前撤退必将诱使东虏趁机攻我,溃败的风险很大,还有红夷大炮落入虏手的风险。从山海关到宁锦的地利对于我朝而言算不得什么,可对于建奴则完全不同。如果我军弃守宁锦及大凌河防线,满人可以获得那一带的守城地利,可以获得当地屯田收入不说,还可以用很少量的老弱兵力就遏制辽西咽喉,放心大胆的攻伐蒙古诸诸部,是有成为辽国第二可能的。这且不说,觉华岛年前的教训说明了在冬季结冰的情况下,沿海也并不安全。如果建奴兵锋直接逼近到了山海关到八里城一带,不是没有趁冬季直接由海上。。。”

    听到这里的时候萧轩心中一动,意识到了自己之前放弃宁锦大棱河防线,只维持关宁防线的问题。自己只想到了历史上的满清在1644年曾经在吴三桂的威胁面前就不敢入关,却没有想到当时的满军在不久前刚刚经历过松锦血战,又面临李自成这个新兴势力,局面的演化是在1644年的春季而非冬季,更有多尔衮刚刚上台在权力体系上的问题。而如今皇太极刚刚掌权的情况下,显然并不存在那些问题。如果没有宁锦大棱河一带的防线,满人恐怕就要以山海关为围点打援的对象了。入关劫掠的难度恐怕不会缩小多少。。。

    这样一想,萧轩在心中也就不由的放弃了弃守宁锦大棱河防线,只维持山海关和八里城的想法。同时还想到一件事情,又询问道:“毛文龙此人如何?袁可立此人呢?朕见当年的奏疏,塘报有不少水分,不知道那三千级的斩首,含金量如何?”

    孙承宗对此并没有太大犹豫的说道:“皆忠勇可用之辈,如给予必要的支持,是能起到威慑后金的作用的。不过也不可依仗为主力。。。因为我军暂时时无能力在攻势中野地浪战威胁建州,也只能起到有限的牵制作用。那三千首级,头一年接近两千,臣虽然没有亲自点验过,然而斩将却不多,这说明当中并没有太多后金将官伴随的精卒。。。”

    听到这些话,萧轩心中的一些疑惑也解开了一二。这样看来,此时明朝暂时的格局没有大的调整的必要。让袁立可官复原职,孙承宗重新总督辽东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袁崇焕也可在孙承宗的手下继续活动,留任宁锦。当然,什么尚方宝剑或者总督整个辽事的特权,那是一定不能给的。至于从辽东军那里捞钱的奸商么,恐怕不得不做了,自己捞取这个钱财总比别人去做好要。

第77章 阴谋() 
就在萧轩于清苑县的临时营地内同孙承宗商谈并做好了关于如何维持今后两年近卫军费用的一些打算的时候,新皇亲自率领队伍在没有任何动静的情况下悄然出京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城乃至整个京畿一带不少人的耳朵中。在仅仅数日之后,也以六百里加急一般的速度传到了更远南方的不少地方。

    在距离京城两千多里以外的衡阳,桂王朱常灜的府邸内,不少各地而来的贵客也登门造访,齐聚一堂。

    “这位新皇的霹雳手段,真是让人胆寒。幸亏桂王您离开京城离开的早一些,不然的话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呵呵,我这位侄儿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一进宫当了皇帝就像彻底换了个人一样?按理说军务相关的事情,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身边的曹化淳、王承恩、太后等人都不是知兵之人,怎么突然间就变得如此了呢?”

    这时候一名前来暗中联系的师爷在沉思片刻之后说道:“圣上以霹雳手段解决魏阉也算为天下除害。然而袒护阉党、血腥处理京营兵变也都不算什么。毕竟是别人坏规矩在先。可是如今圣上竟然在百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独自率领大军出城。。。翻遍史书,就算是当年的太祖皇帝,甚至那秦朝时候的秦王嬴政也都没有如此做过,就算是出巡也都是光明正大而不是偷偷摸摸。大多数情况下,天子居于京城,根本不会用出巡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对臣下的不信任。不知桂王可曾想到过没有。圣上亲自带兵出城,在没有任何公示的情况下秘密出城,今天只是私访自己的皇庄。明天会不会就来查抄其他宗室是家?桂王有没有想过,如今的大明虽是内忧外患,但又有几人愿意第二个太祖皇帝或者秦始皇凌驾于众人头上。。。”

    此时的桂王朱常灜早已不是年轻人,这么多年的宫廷斗争,特别是见识了万历末以来的不少大戏之后心思早就不像过去一样简单了,笑道:“你这话,可是有些大逆不道啊。。。”

    “在下不是什么大官名人,跟随在下前来的这些人也都不是,都是死不足惜的马前卒。然而在下的来历,还有在下身边这些人的来历,想必桂王心中是清除的,今天我们这些人齐聚一堂就是给桂王殿下通个气。以前天下的士人实是对信王保有很大期望的,可是却没有想到信王那么轻的年纪竟然有如此的城府。这样一个怀疑一切而又刚愎自用的人在这个大明江山内忧外患的时候继位,实非大明之福啊。。。”

    听到这里朱常灜也把眼一眯:”好了,都这个时候,先生有话不妨直说。这里没有什么外人,想必你们也知道的。你们的打算是。。。”

    “我们来其实是只通个气:当今天子如今的行为,已经不能为很多人所容。如果当今天子在任性的出巡中有个意外。陛下就是新的九五之尊,我们前来也只是让桂王殿下心理有个准备。。。”这时候前来的人也终于图穷匕见,让桂王朱常灜的心不由一颤。似是有些沉默起来。

    “桂王殿下放心,我们并不代表几个曹操式的权臣,陛下不会成为汉献帝那样的傀儡的。只要陛下不坏自古以来的一些规矩,按照规矩半事。陛下仍然是可以在京城动用手中的权力维持朝堂秩序,左右党争的实权皇帝。。。”

    朱常灜不是万历末争夺储位的主角,也并没有很多人所想的那样的野心,此时也不由说道:“不是还有福王么?”

    “殿下这就是明知故问了。。。”

    朱常灜想起当年的挺击案、红丸案等旧事,还有如今在京城的冷宫中不知死活的郑贵妃叹道:“说的也是,郑贵妃当年不为天下很多人所容。福王登基,实非很多人所愿,其实本王对于这些事情早就该想到的。。。好了:这件事情本王知道了。本王不会出卖你们,但是希望这件事情也不要牵扯本王。本王绝不会如当年的宁王一样不知天高地厚的,恐怕也比不了。。。”

    “桂王放心,这件事情只是听天看运而已,暂不会亲自劳烦桂王参与谋反之事的。只是当出了变故有所成效之后,还是希望桂王不要糊涂。。。”

    就这样,在萧轩还没有意识的时候,又一场针对萧轩的构谋展开了。只是在这个通信和组织都有很大问题的时代,一切阴谋的安排和组织人手也需要时间,如果萧轩在出城半个月内就回城了,那么很多阴谋也都将落空,下一次机会不知道是否还会有,或者又要到什么时候。可是想办法拖延各处皇庄运粮的进度,却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

    萧轩在来到清苑县大概七日左右的时间之后,就接到了不少地方督办运粮事物的少年们送会来的一些信件。说是负责运送的人力往往都是各庄内的一些骨瘦如柴的庄奴,在这样寒冬的岁月里很多人都因为没有御寒的冬衣纷纷倒闭。因为各庄内之前从没有筹集车马的准备,因此恐怕要到腊月中旬的时候,运送几十万石粮食进京的事情才会有着落。

    对于这一点,萧轩其实也不算太过意外,半个月的要求看起来也确实有些紧张了。尤其不少地方的皇庄并不在运河沿线,而且运河此时也并不同行的情况下。

    “要不要提前回京?相信就算圣上回京,那些人也绝不敢有所携带耽搁的。。。”萧轩身边的一名王承恩身边的亲信太监,也是信王府旧人此时多少有些不放心的说道。

    萧轩当然也知道夜长梦多的弊端,不过自从出城之后假装在后勤给养方面留一些空门开始,自己就已经做好了应付某些人摊牌的准备。萧轩也相信,此时的明军当然可以拥有威胁自己的力量,但那在这人烟云集的京畿之地不可能做到没有声息的调动的。

    就在萧轩率领队伍出城将近一月,大部分皇庄内的粮食也运到了御马监并且有了回信之后,一件事情却忽然发生了。顺天府北面的一些皇庄内监督运粮的那些少年们送回来的信件,密语记号竟然出现了问题?甚至那密语记号中有示警的意思?

第78章 马甲护军() 
见到萧轩又陷入了沉思,身边的几名亲信和少年也似乎猜测到了这是如今的圣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思考出兵的问题。这些日子以来的接触也让萧轩身边的亲信知道,如今的天子并非一个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人,于是也有人帮忙出主意道:“圣上,平谷以东营州一带临近边关,而且濒临山区,是不是前去扫荡的时候抽调京城内的一些人手?”

    “哦,这是自然的。。。”萧轩的心思其实没有用在这方面,而是在思考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尽量不触动某些人的利益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今的大明在外患比较严重,近卫军战斗力还尚待巩固的情况下的确并不适合进行大的手术或者摊牌。可是要是自己一点儿颜色也不展现展现,那就意味着挑衅自己是没有风险,此风当然断不可长。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