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圣上,这些年来没有太好的年景,亩收六七十斤也就算是不错了的了。。。”

    萧轩回想起民国时期的传说中的一些农民负担实际情况,就继续说道:“朕听说寻常的民田,两宋以来的一般佃户,都是五五分账。就算是加上一些灾年减免,也有四成左右的收入。皇庄内的实际庄民负担,应该不会小于此数吧。。。”

    这样多少有些图穷匕现的话,庞天寿并没有回避,甚至因为早就有所准备而回答的很干脆:“圣上所说的这是寻常民间大户,而且应该是颇有人望的善人了。。。”

    萧轩没有想到民国时期乡村剥削的一般情况放到明末,那还真算的上是善人了。难怪为民国时期地主阶级鸣不平的那么多,看来两个时代很可能没有什么可比性。

    “皇庄庄民的实际负担,包括劳力也算在内应该是多少,庄民的实际情况大致是多少,希望庞公公能够如实交个底。。。”萧轩说这话的时候是带着几份诚恳的,当然如果加上自己君主的身份,也有几份威胁的意味在内。

    “皇庄内庄民多逃亡,田亩不缺、劳作监管超过寻常民田。故而如果说人的劳力与田地产出十分,收成当有七分。。。”

    “那这样说来,整个皇庄内的收成,在今年应当有九十万石麦粟,按照现今物价百万两上下的收成了?可朕翻了翻这些年的账册,不算皇店和金花银,皇庄内的收成多数时候明显不到十万两。。。”

    “圣上明鉴,管庄太监、官校﹑庄头、家人等等不少负责管理皇庄的人都要养活。这些人或明或暗,往往都要占据九成以上的利益。其实天下事大多如此,不然如今我华夏洋洋大国,丁口至少数千万,何以堪战之兵并不多于战国时数百万人口的前秦。。。”

    当听到庞天寿没有用太多“你懂得”之类的口吻,而是直来直去的讲明这当中的利害的时候,之前的一些担心放下了。

    “庞公公能够如此忠诚耿直,实乃天下表率。要是内管中人都能如庞公公一样,大明扫除内忧外患应该指日可待了。。。”萧轩此时也毫不吝啬的赞赏道。

    庞天寿担心此时的萧轩做出什么太过激烈的事情还是劝道:“皇庄的庄头们算是自己人,但是如果私利受损过大引发怨言可能也会有所隐患。要是庄民多逃亡或者出了什么民变之事,也会给圣上多填麻烦。圣上不是不可以行事,只是仍然要留有余地才是。。。”

    萧轩当然没有因为这样的话而有太多的不快,而是郑重的说道:“朕会去亲自见见各庄的庄头们,向他们讲明利害,终不会让他们的私利有太大的亏欠的。只是今明两年一些人要暂且忍耐一下而已。。。”这样说着的时候,萧轩的心中也有了一些带人出城后的打算。

第70章 紧急动员出城() 
萧轩回到御马监中军老营的时候,周玉凤田秀英等人还在翻阅着医药方面的闲书,还有萧轩在御马监之外临时开设的一处军队经营的医药院那些会诊纪录并认真的整理着。没有再如一开始的时候那样亲自负责萧轩的膳食了。

    萧轩曾经想过让后宫的人分担自己的一些日常政务杂务,但在这个年代,后宫干政还是一见很受人忌讳的事情。萧轩对周田袁三名信王府旧人嫔妃虽然也算是信任,但还是担心她们日常的时候心思缜密程度,食物方面的东西都是王承恩、周遇吉这两位历史上崇祯十七年曾经以死证明过清白的人身边最亲信的几人轮流负责。

    明正德、武宗、天启几位皇帝之死有人传说是文官集团所为,萧轩并不完全相信这种说法,可是也不得不防。有些事情总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正如袁崇焕、毛文龙是否通敌方面的嫌疑一样。

    假如自己被人窥测出一个“暴君”的野望,那么以士人集团为核心的野心家们要想不留太大证据把柄的暗害自己。太医院、善食局、还有香炉等等搞一些不容易察觉出来但会长期危害健康的慢药、性药,当自己身体因为种种原因出篓子的时候再来个“大招“是最有可能的了。

    自己的防备手段一是彻底放弃紫禁城入住军中,二是不需要太多的人来伺候自己的生活。人的范围少了,要想捣鬼收买的可能性虽然严格的说依旧存在,但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所有经验丰富的这个年代的郎中大夫都有可能接受那套儒家价值观或者与士大夫利益一致的情况下自己要保障安全,一是暂时趁年轻的时候注意健康不要生病,二是在自己中年多病的时候之前通过种种方法培养和锻炼自己这方面的人才了。只有无家无背景,自幼少年三观形成的时代自己影响大的人,才是真正可靠的。

    “圣上回来了,周玉凤和田秀英”等人见萧轩终于在不算太晚的时候回到了内宅,也都恭敬的说道。。。

    萧轩想了想笑道:“圣上云云是前宋的时候内宫的时候的说法了。以后还是按照太祖皇帝定下来的老规矩。身边的内监称呼朕为皇爷或万岁爷,你们这些朕的身边人就不要学官兵或者寻常外人那样圣上圣上的了,多见外,还是皇上二字显得亲切。。。”

    “是,皇上。。。”听到萧轩这样说,周玉凤或田秀英等人都有些欣慰。

    萧轩趁二女放松的时候忽然试探着问道:“今天,你们没有听到什么风声和消息吗?”在问这话的时候,萧轩也仔细的看着二女的神色。

    “今天。。。今天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吧?哦,今天后军右营二中队的一名孩子训练的时候箭杆断裂。虽然有护手没有造成重伤,但整个右臂也负伤了。唉,自从孩子们越来越多的人能拉开着五斗弓之后,这样的事都时常发生。。。”周玉凤想了想后说道。

    “那个孩子朕回来的时候朕去看过了,对于这种事朕也是早有准备,放心吧!”没有从二人的脸上看出多少端倪,这也让萧轩的心放了下来。看来庞天寿在这个问题上站在了自己的一边,没有打算通过种种手段阻挠自己亲自带队伍出城探访各个皇庄的打算,而且也没有惊动其他的人。

    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萧轩还是当即准备好一封盖了玉玺的信件,一共两份分别交到了周玉凤和田秀英的手中:“你们是朕的爱妃,如今一些话朕觉得也不好再瞒你们。朕今天要率领队伍秘密外出,目的当然是去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些皇庄看一看。朕希望在这个问题上,你们不论遇到什么事情要站在朕的一边儿,不要配合京城中一些打算多生事端的人,看好这个家。大明到了如今这个内忧外患的局面。只有一个如同当年成吉思汗那样实权水平的帝王才能重新还天下以盛世。如果永远不出京城,或者只能如同当年的杨广甚至秦始皇一样大摇大摆方便一些人逢场作戏的所谓出巡,那内忧外患就永远无法真正的解决。如果万中有个一,朕这一次带队出巡遭遇了意外,那也只能说天不佑大明,队伍中有一名少年到了必要的时候会把一些东西交给你,你要想方设法把朕准备好的那些资料想办法流传于天下,不要以朕的名义。。。”

    听到萧轩这样说,周玉凤还是有些忍不住的劝道:“皇上!千万不可如此鲁莽,要是。。。”

    “不要说了!朕意已诀!希望你们能理解朕的用心,并站在朕的这边儿。这一次朕不会冒险微服,会有足够的力量随时在身边警戒护卫,对于哪怕看似寻常百姓或者有冤情的人也会报以最高的警惕的,你们放心吧!而且朕出城也不会太久,更不会去太远的地方,对于地方上送来的东西也会以种种理由谢绝的。。。”

    “圣上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回来!”这时候心思还算冷静,对于萧轩出城也不持过于激烈态度的田秀英忽然间问道。

    “三个时辰之后的卯时便走,最多十五日之内应该就可以返回。如果十五日之内还没有返回,你们一切都要听从王公公的还有各营营主的话:尽量带领全营全部辅兵和家当想办法出城。。。”

    萧轩的这些话让田秀英都不免有些震惊:“这。。。怎么这么急,莫不是京中有什么变故。。。”

    “一切都不是,你们放心吧。。。”

    萧轩也十分担心这事如果不是先斩后奏后而是泄露出去,恐怕必然会夜长梦多了。于是当晚就对亲卫营还有其他各营抽选出来的四个中队及其他一些骨干,一共一千七百名官兵训话并进行紧急动员,全副武装并且全员配备了近两千马匹、一千二百余铠甲的队伍在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了所需要携带的水源、干粮之后,迅速的行动起来踏上了向北面安定门方向的行军。这些人除了包括了大部分的弓手和骑手之外,还配备了二十门二将军炮改装的轻炮、一百余门斑鸠铳乃至不少专门用于攻城突击用途的“实验品武器”,跟随行动的还有二百名抽选出来的精锐军器工匠。此时的萧轩当然也做好了准备:如果一旦遇到大的变故或事不可为,自己恐怕就要走上一条以前从来没有人走过的天子造反的道路了。

第71章 皇权() 
九门早在几日前的时候就在萧轩近卫军亲营抽选出来的少年们的控制之下了。只不过寻常的时候不过是只有三四名监军性质的轮值小组而已。就在大军主力准备趁着夜色出营的时候,做为先锋的百余名参加过午门之战的老兵骨干就携带者准备攻城的秘密工具逼近到了定安们附近,做好了遇到最坏情况的打算。

    “圣上有令!安定门今天由我们负责了!让我们上城负责守卫吧!”一名少年军官虽然心中多少有些紧张,但还是装起胆量高声喊道。

    “有圣上的印信没有?”虽然负责永定门的守将算是比较平庸的人物,不过这个时候也不敢大意。京城城门在任何时候都从来不是什么小事。

    “看看吧!这是圣上的印信!”

    “哦!呵呵,下官也是例行公事,上差请。。。”

    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意外,在京中兵权大定的情况下,守卫安定门的精锐骨干早就被接到暗中命令的当值小组调动开了。百余名少年亲军骨干很轻松的就控制了城门。

    也就在这之后不久,黑暗中忽然有大堆的人马在少数火把的指引下直奔城门。虽然因为不少人刚刚学会骑马,为了防止队伍过于散乱行军不是之很快,不过这个时候城头上的不少人也感觉到了可能有事情要发生。

    “那是城内的什么人?为何直奔安定门前来?”安定门附近的几名校尉这个时候可不敢有所怠慢,敢过来询问道。

    “之前忘了告诉你们了。我们做为圣上的亲军,在营中训练了两月了,也参加过实战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但圣上还是希望能够出城进行远距离的野外行军训练。这件事情天子希望保密,哪个不识抬举的要是向其他的任何人透漏了风声,可别怪当今亲自掌握兵权的天子不客气!”亲卫营的一名少年军官在萧轩的授意下用很硬的口吻说道。

    “这样就好!是下官多嘴。。。上差请这边走,城门应该这样打开!来啊!开城门!”“开城门!”

    就这样,一千数百名携带着两千匹马和大量给养辎重的全副武装队伍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出了城门。并没有遇到让萧轩十分担心的麻烦。

    为了最大限度的隐蔽并且避免麻烦,这一次只有负责联络通信的几名王承恩身边的亲信太监跟随队伍一起出城,没有带其他的人。萧轩还有身边人在出城的时候为了防止意外也都化妆成小队长还有士兵的模样跟在队伍中间位置稍稍靠后的位置上从城门出了城完成了集结。紧接着,首先上城的那百余名少年骨干们也都下了城,跟随大军一起出了城。

    自从当年刘六刘七起事以来,哪怕在京城郊区一带,治安也并不太平。因此当天色还没有放亮的时候,大军出城之时周边鸦雀无声,几乎一个看热闹的人影都没有。当天色在一个半时辰之后完全亮起来的时候,萧轩所率领的马队已经在黑暗中按照预定的方向行军近四十里,彻底离开京城了。整个队伍也开始临时扎营。

    同传统旧军队不同,近卫军这两个月以来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条例,就算是中小休息也应该修建简单的临时土垒工事,天亮起来的时候,大概花费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充足的人手之下方圆百步左右的小土围内侧不少地方简单的壕沟就已经在每个人都配备了质量不错的挖掘工具的情况下初步成形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才有一些京郊的农人见到出城的队伍之后似乎打算赶过来,看看有什么做卖买的机会没有。这虽然要冒风险,然而在年景不算太好,生计困难的情况下总还是有不少铤而走险的人。

    萧轩在大军出城行军的时候就思索了许久,最终还是向队伍内负责军官灶的后勤军官耳边低语了一些什么。就这样,负责外围警戒巡逻的轮值游骑也放一些百姓过来,在距离军营土围一定位置的地方卖粮购菜,甚至还花钱请人挑来一些水。

    见到这些官兵们普遍比较年轻、装具整齐的大军不像其他官兵们那样飞扬跋扈,而且所有物品给的价格甚至比平日里的市价还略高一些,甚至连跳水都有的赚,很快就有各种四里八乡的人前来为大军服务了。

    就在不少官兵们对这种罕见的“军民鱼水”关系感觉到有些欣慰自豪的时候,萧轩却在队伍的游骑表示大军今日的需要已经足够,驱散了前来做卖买的人群之后命令一些孩子们把买来的粮食投入做饭的火炉之中,把买来的水也到在了早就准备好的坑中并用土填埋起来,蔬菜同样是这样处理。只有极少数取样出来的水、食、蔬菜,送给了专人保管的兔子。

    虽然队伍出城的时候都携带了足够大军至少半月有余的给养,可是还有不少孩子们对萧轩的命令感觉到困惑。萧轩也毫不忌讳的对所有人郑重的说道:“今天已经是十一月七日了,你们很多人跟着朕也已经有两个月了,就算是前不久新来的人如今也都适应了军营中的生活。为了让诸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