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白了!”很多人在这时候神情也坚定了起来,懂得那些打算进京之人真正的目的。当然,这当中也有不少的人对这两年以来萧轩不少文化、商业产权制度上的政策颇有微词,并不赞同这两年来的很多做法,可在这时候也有越来越多的聪明人开始明白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不知不觉的十几年间,整个大明已经出现了一个规模不逊色于当年的满州人,同原有的社会利益集团和利益构架并不完全相同的“新生利益体”,如果回到原来的社会制度中去,不仅仅是天下间很多大众的利益要受到损害,这些靠出卖传统道德、背叛过去家庭,或者拥有以前机制之下获得不了的劳动利益、从军利益的群体的利益也将受到很大的损害。

    就这样,在各地赶来的“聚集”群体声势浩大的逼近到了应天城各个城门外围的时候,早就准备好的上千个中队,十万青壮还有规模类似的“壮妇”乃至极少数负责后勤的“儿童团”在这时候阵容整齐的从城外四面八方早有准备的涌现了出来。

    萧轩其实最一开始的时候想到的也是民国时代蒋总裁、蒋校长的那一套特务手段来对付类似的聚集活动。可是还是觉得有很多改良的空间。只靠少数年轻力壮的特务来针对聚集起来的民众活动,那也实在有些太过于露骨、不好看了。可是如果让一些“特务家属”“三青团女生”装作老弱妇孺来上阵,那就能很大程度上的淡化政府背景和政府身份。萧轩突然想到:如果要是自己准备的更早一些,教育人才更多一些,动员一群专门练习过武艺的“青春美少女”来专门对付“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本章完

    

第443章 石块() 
    就这样,应天城外的大战也很快爆发起来。

    其实,很多消息灵通人士在得到了应天城内的一些“体制内武装”开始整军备战的时候,就开始磨磨蹭蹭起来,并不打算那么急切的向应天方向赶了。有的干脆就找各种借口放弃这种挑衅皇权的行为。当然,即便如此,聚集在应天城外的“闲杂人等”也达到了百万人左右的规模。

    这百万人左右的规模当然也不是一起抵达的,而是在城头外已经聚集了有三五天左右的时间,其中也有几万名提前渗透进去的人虽然没有多少敢于硬闯城北禁区,可是也在城内的一些法堂和官署之前聚集起来。

    上千个中队的“新卫军”也就在这个时候有秩序的出动了。虽然没有见到多少旗鼓,可是横幅却准备的十分充足。人们所含的口号能够让上万个声音在一定范围内整齐的呐喊起来,用的还都是十分标准的“新官话”有的更像是口号,但也有的更像是切中要害的政论。

    如:“打倒一切旧势力的反攻倒算!”

    “主张家本位宗族本位封建礼教就是让大明再回到衰弱腐朽的苦日子,受二茬苦,遭二茬罪!”

    “存天理灭人欲是前宋衰弱的祸根!”

    “儒家和文官官僚乡绅是衰弱的祸根!”

    “解放思想!君上有言:不换思想就换人!”

    有的口号字数不少,可是受过不少训练的人群却能够相对整齐的喊出来,形成了一阵阵海潮一般的声势,再加上整齐的步法、统一的装备,虽然有男有女而且没有多少军械,除了红袖标之外也并没有多少统一的制服,一切似乎都跟官府的武装没什么关系,却给人以一种纪律严明的大军的感觉,人数虽然远远少于应天城外聚集起来的人们,可是给人感觉的力量与阵势却完全不同。

    当然,那些聚集起来的人们其实也有不少平日在乡村械斗之中的“硬茬”可是在天子脚下,谁也不敢公然持械前来,不要说利刃,就是木棒或者锅盖制作的剑盾乃至早有准备的石块,也都极少有人携带。

    在巨大的声势之下,开始有不少的人退缩了,这个时候很多并不算有多聪明的人也能意识到当今天子的态度是怎样的,没有当今天子的亲自授意,这么多特殊群体范围内的准武装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充分的准备和组织。

    当然,也有一些“舍得一身剐”的人在这个时候也没有退缩的打算,还在打算同这些“娃娃兵”们对峙或较量。很显然:天子的这种安排似乎摆明了就是不敢直接进行武力打压,如果是这样,那是不是说通过这种聚会还是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凭借人数优势真的战胜了天子的这些准备安排还有布置,城头上的守军真的敢让整个应天城下血流成河吗?如果是那样,很多新一轮的准备和行动也就有了人心基础了。

    就在重压之下这些人的士气刚刚鼓舞起来,双方一部分人群也开始逼近过来的时候,临战的各个“新卫兵”中队们就早有准备的接连不断把石块投掷了出去。

    其实以前的时候萧轩也思考过“打群架什么兵器最好”这种命题,经过组织的一些演练和论证。如果是训练都不是很强的人进行单挑或者小规模的战斗,标枪加短矛,必要的时候可以当投枪的“黑叔叔套装”是最好的选择。中等规模,比如几十人对几十人,那竹联帮或者长枪阵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情况下的战斗就是唯快不破。投射兵器很大程度上并不好用。

    如果投射兵器不仅仅是搬砖,而是准备好的马尾投石锁,并且弹药规模还能有一定数量,再加上交战的规模更大一些,那就完全不同了。投石兵器会主宰战场,就像当人类刚刚从猿转化过来的时候,同猿类最早形成的能力差距乃至谋生手段就是投掷。最先意识到的问题和学会的技术就是把不规则的石块打制成圆球形增加投掷的准确度,后来学会了马尾投石、乃至真正的投石索投石。

    真正的投石索对于初学者训练难度太大,而且搞不好就会很轻易的要人命,哪怕命中在不关键的位置上也是如此。可是袜子套圆型石块这种早期智人都不如的工具手段与战斗力在这个时候却表现出了一边倒的威力。面对规模庞大并且有一定纵深的人群,就算无法命中第一排的人,很多石块也能命中后面的人。很多近失了的弹丸也能以跳弹形成杀伤。

    如果对付装具齐全的正规大军,那或许需要几百焦耳的能量才能有效杀伤,可是面对几乎没有太多防护的人群,即便是在江南的冬天穿的衣服并不算少的情况下,几十焦耳威力的袜套石块也能把人打的骨断筋折或是至少整整一天彻底丧失战斗力。

    往往一个中队在很短时间内投出的几百块石头就能让超过千人的对手发生崩溃,就是那些没有崩溃的,面对逼近到很近距离上直接投掷过来的石块也产生了巨大的畏惧心理。

    少数能够逼近到近战距离上的少数特例有的时候也能给新卫军中队带来一些伤亡威胁,可是这种威胁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造成了零星伤亡损失,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技艺勇武的特例个体还是被淹没在了似乎如同战阵一般的整齐队伍的碾压之下。

    就这样,应天城内外各个地方展开的大战前前后后并没有持续太久的时间,从冲突一开始爆发到彻底结束不过一个时很左右的时间,而其中大部分千人以内或者万人以内的具体战场持续的时间不过往往一炷香,最多不超过一刻钟的时间罢了。

    云集在应天城内外的上百万人最终被打死四五千人、杀伤四万余人,在威慑和溃败之下的踩踏导致的损失算在内,总共有七八千人死亡,八九万人左右程度不同的负伤,即便是这个规模的损失,也导致超过四十多万人被俘、几十万人溃散。而新卫军的伤亡总共不过千余人罢了。

    本章完

第四百四十二章 国本() 
应天城外的这一场大胜虽然没有名义上官方举办的“祝捷会”,更没有军队系统内的封赏和表彰,可是从英雄外城到应天城内不少动员起来的下层百姓却都在暗中的支持和鼓动之下办起了热烈的祝捷大会。甚至还以民间名义组织了“献俘大会”专门被押送上来的十多万名之前表现的比较老实的“战俘”遭到了游街示众的待遇。整个崇祯十五年的新年也一下字变得热闹起来了。萧轩也在这个时候大胆的站了出来,很罕见的在新年的时候“与民同乐”,一起展开了这一次庆祝活动。

    这时候,不知是谁首先喊出了“君上万岁”的口号。这种口号也一时之间传遍了整个应天城。

    “人民万岁!”萧轩没有扩音器,可还是有办法以投石机抛射传单的办法配合分发下去的纸片表达了自己对这一次明确支持自己民众的感谢。

    “十几年以前,可能包括我在内,也并不知道什么叫做革新事业,什么是前所未有的变法革新,什么是全新社会。很多老成持重的人曾经告诉我:过去的那一套是经受住千年甚至几千年考验的制度,是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可我却得到了真正天帝的指引,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光明大道。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公,这样或那样的持强凌弱或者以权谋私,只要还有这样或那样阻挠自由、阻挠创新和阻碍谋求进步的习惯性势力,斗争与奋斗就一刻也不会停止。只要我在一天,就一天要站在真正追求自由、平等、进步的人们一边。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名义上的后代或者其他什么形式的继承者想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事业,走封闭僵化的回头路,你们可以在那个时候起来造反。重新推选一个能够支持乃至确保你们利益的人。。。”

    这些在现代看起来都有些激进的话语在这个时代的新群体中并没有引来怎样的反响,因为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应天一带人们以前已经见识过很多了。

    只是在听说到这样的话之后,从田秀英到周玉凤在内的很多宫内之人都感觉到了不暗。

    因此在临近新年的时候,田弘遇差遣而来的亲信也不得不找了个机会,向田秀英询问道:“你在圣上的身边之间最长,在你看来,圣上的那些话语是冠冕堂皇的门面之语,还是要在其他方面有所配合的打算?”

    其实这个时候的田秀英也并不能确定如今的这位天子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了。可以毫无疑问确定的是:不管这样的话出发点是人民万岁式收买人心的套话,还是真的如此想法,毫无疑问会给以后的后代带来不小的威胁。

    如今的田秀英已非当年可比,除了给萧轩诞生出一名如今已经四岁年纪的女儿雯儿之外,还有一名刚满周岁的儿子。就连以前多受怀疑的周玉凤也有了一名女儿。袁贵妃、田小萱等宠妃也都在这些年里为萧轩诞生了子嗣。

    这具原本就不算体虚的身体在长期的隐忍乃至锻炼之后,在而立之年似乎也开始表现出了超出一般水平的旺盛精力,不比康熙乾隆等满清皇帝逊色多少了。

    很大程度上,这还是这几年来,萧轩虽然谈不上沉湎于酒色但也多少有些过度纵欲的结果。如果不然,恐怕子嗣后代可能还要更多一些。

    如果是若干年以前,或许萧轩在经历了不少事情之后也会从一个绝对君主制拥护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只是这些年来萧轩一也算在很多方面想明白了。如果中国是如同历史上的近现代中国那样一个并不掌握全球范围内核心资源的后发国家,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后发国家,那么君主制下的中央集权或许是有着长期必要性的,可是如果技术进步与突破能够按照预期更提前一些,同时,中国也能够成为整个世界资源的支配者和主导者,那么承受更多利益集团乃至更多阶层形成一种并不那么恶性的竞争关系也就有了可行性。宰执性的君主制到了那时或许也就是并非必要的了。这样想来,萧轩的很多包袱也就放下了。

    在崇祯十五年的新年过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年之后,在临近十五的时候,一些事情显然也摆到了台面之上。

    “雯儿现在已经距离五岁不远了,是不是应该找个先生预先做做功课?我听一些先生说过:孩子在四五岁年纪的时候虽然最不适合管的太严,但如果完全不管,以后也会形成很多不好的习惯。。。”田秀英在晚上就餐,独自与萧轩在一起的时候,突然想了这件事。

    “我知道哪些老先生打的什么主意,在我这一代改变我或许没有什么本事。太子太傅这么重要的位置,那些人也知道我根本不会给任何旧派人士以机会。只会从中央学院选一些自幼在新环境下长大的师兄学长来进行教育,因此就想从雯儿那里实现突破,以影响很可能接班的孙一辈?放心吧!这个机会我也不会给。哪怕雯儿是个公主类纨绔也无所谓。孩子就应该拥有一个相对幸福宽松的童年,只要不犯明显某些品行上的错误就可以。如果到了孙子那一辈,仍然需要一个君主具备伟人一样的品格才能够有效行使和掌握政权,那或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这个爷爷的失败了。。。”萧轩在这时忽然自信的笑道。

    田秀英并不知道萧轩的自信在哪里,但这些年来也对萧轩多少有了一些了解的情况下,知道这事是萧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更改的事情了。或许到了有机会的时候,在一些事情之下会改变自己的主意也并非不可能?

    年节渐渐过去了,或许是习惯了没有任何课业负担的缘故,此时的雯儿并因为年节的过去感觉到怎样的压力,毕竟自从记事以来,几乎每天都如同可以到处游玩的节日一般。

第445章 诱导() 
    “不行!再来!不要在让着我了,你刚才那做派骗不了人的!”雯儿同一名年纪大概六岁左右做为陪练的儿童一起“习武”的时候明显有些不满之前的想让。

    虽然自从记事并学会跑的两年时间以来,并不算少的实战锻炼让此时的雯儿眼疾手快,就算五岁的寻常男孩也不是对手。然而,一名六岁左右有一定根底的习武男童的实力还是明显超过了雯儿,雯儿看了出来。

    “可我要是把你打疼了,你父亲不给我一般见识,给我在宫中做护卫的爹娘记上一笔,那我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这名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