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商见到左右无人,但似乎还是有些警惕的询问道:“半价书最近的风声可很紧,已经不是半价,也得按照全价来付。而且这你得明天的时候亲自跟着我们的人走一趟或许才行。。。”

    听到这样的话,王安有些谨慎的说道:“我还担心你们拐我去做奴工呢,不行!这事算了。”

    似乎想起些什么,书商接着说道:“你要多少版?如果是百部以上的批量,那么明天可以带着一辆装满旧书的货车来我们这里。。。”

    “这是何故?王安有些不解的询问道。。。”

    “如果真出了事情,比方说你不太讲信义,报了官,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你是栽赃陷害,这样大家都比较安全。至于其他的你们想多了。我们在这苏州城外一带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经营的地方也不少,怎么能做砸自己招牌的事情?”

    最终王安似是在犹豫了许久之后才答应了按照书商的方式去见面。

    一天之后,书商没有等来前来买书的王安等人,甚至也没有等来苏州官府的人,而是一群手持南京新锦衣卫腰牌的人带着看起来十分精良的随身火器的铠甲闯了进来,通过现场刑讯的方式很快就拷问出了不少盗版书的藏书之地。

    很快,通过拷问得来的口供,整个苏州城北至少五家经营盗版书的书社被查抄,在接连下来的几天里整个苏州城从当地官方到最下层的三教九流总计有二百多人被抓,让整个苏州城内打击盗版的风声似乎更紧了一步。

    萧轩大概是在一昼夜之后才乘船抵达到了苏州城外,不过当萧轩了解到这一带的不少事情之后却并没有感觉到怎样的欣慰。

    “旧衙役阶层弊端更大,可是我们不得不在前些年进行大的手术之后,其实各府各县都面临捕快不足的问题,不如。。。”听到身边一些人的建议。萧轩思索了许久,最终还是否决了自己的想法。曾经的香港,曾经的北美,警长、探长何尝不是黑社会老大类似性质的人物?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乃至各种利益的增多,哪怕建立新的警察机制在眼下的社会环境下恐怕也不能明显的相比过去改善某些状况。然而,动用宝贵的军情体系和可靠核心人才十分可贵的中央情报体系来做这种事情成本实际上更是高昂,还同样很容易滋生腐败。

    不过只要有心,办法总是有的,虽然很可能有要让财政多出一笔负担来,但萧轩觉得维护法律尊严的财政成本还是划的来的:“我听说,以前也有对外广而告知的规矩:凡举报不法之事,举报者至少可以获得非法所得三成到五成不等的利益?可为什么在这方面没有太大效果?”

    来到萧轩身边的王安因为这些日子负责治安方面的杂物因此对此也多少有些了解:“盗版私人图书毕竟不是造伪钞、经营赌场、走私买卖之类的高利润行当,就算举报人举报获奖,也往往获得不了足以安身立命的财富,却要因此冒着众叛亲离为世人所不耻的代价。要知道,虽然有大义灭亲的说法,可也有亲亲相隐的说法。自然没有太多的人为几百两甚至数十两的收益而冒这种风险。。。

    听到这样的话萧轩不由的陷入了沉思,也在思考对待这种事情应该花费多大力气去整治。按照萧轩的了解,崇祯八年是万事开端的一年。仅仅是官办图书传播、路线图工程奖励、各地法堂乃至狱政改善的行政费,情报线领域的费用外加最低限度的治安武装费用,一年就有折算一亿石粮价的费用。崇祯九年当很多项目铺开之后的花费就更大。虽然有域外财富源源不断的运来,仅仅国库的规模就达到了黄金一千五百万两,白银接近三亿两的规模,但每年透支至少几千万的赤子也并非长久之计。从国债到金银本位的货币发行,萧轩已经在这个底子看起来并不算太厚的东方相近一切办法填补财政的亏空了。

    可是按照自己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不仅仅是书市的盗版,还有很多新商标体系的仿冒、各个商品领域开始渐渐流行起来的假冒伪劣等,这些行当带来的巨额利益应该不是每年几百万两以内的举报奖励投入就能瓦解并形成新的规矩和习惯的。

    因此,萧轩不得不想到了整个江东一带的田地,额就下定了不小的决心,就向王安询问道:“中央总督区原南直隶浙北一带,常年亩产米二百斤左右的中等田地,田价大概在多少?如果是民间,一方并没有太多卖意,而另一方又不花费太大的成本来逼迫,年景也还算正常的话?”

    本章完

第347章 检举基金() 
    听到这样的话,王安当然也猜出一二,因此也就郑重的直言道:“民间一般土地买卖,通常都是卖家遇到了某种变故不得不如此,即便这样,往往一亩地的地价也至少五年到七年的产出不等。在这江东天子脚下的富地还是这样一种强买而不用强的价格,少说也得二十年常年年景的土地产出才有可能了。一中等水田的成本,恐怕至少也得四十两银子才能拿的下来。。。”

    听到这样的话,萧轩也多少有些无语。自己当然打算在维护法律尊严方面做了很大的准备。在未来五到十年之内甚至准备好了付出一亿五千万石米价金银通货乃至金银券的成本,这是自己在很多事情上能够接收的一个上限。可如果即便如此也只不过能拿下四万顷大概四百万亩土地,估算下来显然仍然是有些不足。

    因为知道萧轩并不是一个在发言规矩上太过讲究的人,因此此时王安也就直言不讳的说道:“君上执掌天下的权力,如金已是海内外的王者。因此能够兑换的权力才是最大的财富。如果让那些同意以七八年产出左右标准市价出让土地的人可以在其他方面有所安身立命的机会,哪怕能够长期的混一口饱饭,相信还是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的。。。”

    但萧轩听到这里却觉得这能够省下的财政空间也并不算很大。不过在仔细回忆之下还是想起了自己曾经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那就是江东乃至南京杭州苏州松江不少地方的地价和房价。

    旧时,并不存在一个非人均二三十平米住房面积不能忍的小康中产阶层,人均七八平米的大杂院居住积对于城里的很多人来说已经足够了,更不存在什么“丈母娘经济”。虽然会有一些矛盾,但没有人觉得结婚以后同父母在一起有什么不好,反到是小家独立会有不孝的风言。同时,旧时农业社会的城镇化率乃至社会发展变革的节奏都是很缓慢的,这也让即便京城一类地方的房价往往也并不算归。

    不过自从大军归师以来,崇祯七年八年左右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江东一带的城镇在大乱之后的恢复和发展,不少地方的房屋价格到是有明显上涨的迹象,折算下来按照后世大概一平米左右的殷实人家还算像样的砖瓦房标准,从正常情况下一两上下左右的价格上升到了二两到四两不等上下的价格。

    而且萧轩还想到:土地出让金乃至房地产产权并不拘泥于住房,重要的商业地段也而已以价格互让。很显然,即便在这个时代,个体经济和摊贩也是经济的重要一块,想到这里心中也就有了打算。

    对王安说道:“你身边现在如果还缺乏一些在商道上可以做为参考的人,我可以在中央外院再调一些人过来。你接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对中央总督区内特别是京,杭,苏、松四市从商业路段低端的地权,到房屋开发盈利潜力,总结一个还算像样的报告,我来核对核对,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王安以前没有做过这类的事情,但在这个时候还是说道:“定不负重托。。。”

    萧轩本人也没有闲着,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依靠自己手头内掌握的资料,也对官府能够掌握的地源房源乃至四市地权价格和收益潜力进行了一个大致的评估。结论是,对于四市规模大概在百万规模左右的脱产工商业者的实际年产出,再加上几十万皇粮群体的收入而言,实际上在房地产负担成本这方面至少有每年千万两上下利益承受能力的空间,如果权益出卖转让,往多里说这是价值上亿的一笔财富,少里说是价值五千万石粮价的财富。或许在正经意义上的古代或者农业社会,少有人能够通过城里的房地获得大量利益。不过萧轩了解到的一个反例是民国时代黄安那些商帮就曾经在武汉三镇评此获利不少,因此这也并非特别绝对。

    如果这个主意不行,很多事情与自己的预想有差距,那萧轩也只能通过一些带有一些压力的方式来征集“法制化红利债券”来做补充了。总之:每年至少拥有百万亩,一万顷耕地利益的奖励能力应该是自己必须具备的。这样算下来至少能够全天下百分之一的新增男丁百亩上等田地的利益?

    其实这时候萧轩并没有想到在这个时代,风调雨顺的江东一带百亩左右的中等田地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很多事情为了达到最大的效果,萧轩也只能“料事从宽”了。

    在巨额举报奖励制度化的准备估算初步完成之后,萧轩还打算进行一系列公开演讲活动

    网火:网火导弹发射装置或类似性质的战术导弹平台。战斗日有效火力投送吨数类似155自行火炮或稍强,加上精确制导武器带来的攻击效率,可提升为m109自行火炮的8倍。

    隐轰:b2a或b21又或者2037下一代轰炸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代表一种低损失率轰炸战略对手的能力。单次作战投弹量为155自行火炮8倍,因为主要使用精确制导弹药进一步提高8倍。日战斗次数能力不如炮兵,但因为累计出动能力和其他运用优势,还是相当于60…70倍155自行火炮的战略作用。

    核炮:发射战术核武的武器平台。如一次可发射40…50发4000吨当量155毫米火炮的核炮;或者破坏能力差不多的140万吨当量战术短导,一次可发射几枚联装几十吨当量的核导弹等。1门理论等于2000门155毫米自行火炮,但因为实战要求下不可能有畅通后勤或充足核弹供应,因此仅想定为重炮3个层次,500多倍优势。

    核隐轰:携带88核弹的隐轰,一次可以投放50…60枚47万吨当量核弹头。因为相应环境下核隐轰基地也会遭到破坏,因此虽然有着几十倍核炮火力输出,因为单次出动原因仍然折算仅相当8倍优势

    战略核潜艇

    本章完

    

第348章 英雄外城() 
    这一轮苏州城外的演讲,并没有引起多么大的轰动,当然也没有引起太大的抵制。总的来说感觉到欣慰的人不少,还有一些人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基本的人性所决定的,甚至不知道是多少年的规矩了,又或者官府根本就管不到的事情说了也白说。时至此时,因为数年以来经历的不少事情,人们已经了解到即便是号称新生的“革命政权”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可以回避客观规律。

    因此虽然演讲稿发到了不少人手里,却没有在整个苏州城带来太的影响,当然,吸取之间的一些经验教训,不少城狐社鼠或者灰色黑色营生的行当知道或许风头又上来了,也一连消停了多日。

    然而这样的新法沿江之后没有多久,一条爆炸性的榜文传遍了苏松京杭等整个东南地带的城镇。规定了重点奖励举报的三类违法:一是营私罪:比如“非法联姻”指拥有十人以上雇员或万贯以上可支配财富的富贵之人与公职人员、中央研究院人员内三族以内的联姻。甚至包括性贿赂在内的行贿也包括在内。不过为了防止反效果,只规定了对行贿与索贿范围内的举报惩罚。二是侵权制假罪:包括制假贩假、卫生问题、商标侵权,知识产权侵权、学术造假等方面的内容。三是勾结匪和非法武装罪。包括不按规定雇佣过做打手武装、兴修超标围墙、有组织黑社会等行为。

    按照萧轩的回忆近代历史与各种考虑,在资本主义早期很有可能对社会构成危害的种种乱象中,或者说中国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过度阶段的某种顽疾,官商勾结、私人暴力、行政与司法联姻、造假侵权是产业与科学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最大三类阻力。其实萧轩曾经还想再加上一条:那就是劳动权益保护和限制劳动时间。不过考虑到后者牵扯的利益太多会带来政策的不稳定性,而且是否是对于生产力体系进步的,此时的萧轩也不能完全确定,暂时作罢了。

    至于以地权做为补充性的举报奖励基金,在萧轩自己权衡之下最终还是暂时搁置,先不说这又会涉及到什么问题。人们畏惧举报自己的亲友乃至利益集团,恐怕最大的顾虑就是遭到种种报复而丧失安全感,因此相比收购土地,在南京城外建立一处“英雄城”给于名誉上和安全上的双重保障,恐怕要单纯比给田地重要。好像在萧轩的印象中某些近代土改运动,即便对于下层,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土地十分感兴趣,浮财的吸引力仍然是不小的。

    而且八旗爵位式的长期饭票还可以把很多一次性的成本拖延到后来。养活十万到二十万俄式贵族或八旗是此时的大明能够承受的,可是要拿出十万到二十万顷江东一带的上等田地毫无疑问会遇到诸多问题。

    最终确定的标准是:获得举报奖励基金计划的人除了可以获得依据贡献大小每年六十两银或石米到一千两石米不等的皇粮爵位,永世传递而不减等;还可以移居南京城附近的天子脚下居住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建民兵卫队负责安全保障。从医药到子女入学也都有一定的便利和好处。在这些好处之上,违法所得将有七成比例用于奖励,三成归于官府。同时,为了让举报对象能够在举报的过程中得到足够的人身安全保障。萧轩还会定期派出巡查人员在每一年轮流甄别传讯数以十万计算的官员和经商人员进行专门的甄别询问。这也让很多拦截阻挠或者控制一类的手段开会变得不可行。

    并且几乎与此同时,南京城外的“英雄外城”建设计划也开始接连不断的展开了。

    一开始的时候,萧轩并没有感觉到太好的效果。虽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接连不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