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什么问题。

    黄昏的时候,跟随志愿部队主力的气球侦查力量在距离敌营大概三十里左右的距离上进行了最后一次侦查,确认了许多方位、距离,敌阵分布的信息之后整个骑兵队伍就听了下来,仅仅前进了五里左右的距离,大部分志愿师就开始下马,并且背负着独特的背囊乃至利用一些独特的扁担展开了快速的夜间行军。

    马蹄声似乎没有在夜幕刚刚降临的时候继续传来,这让很多俄军将领都感觉到了不解,不过也有人决定并不奇怪:“也许是他们打算在黎明的时候展开行动呢?毕竟午夜前后的夜袭,那太不容易收获战果了。。。”

    俄军负责侦查的队伍这个时候也开始从大营内出动,并对周围几里范围内可能的敌军展开了侦查。就这样,交锋还是不可避免的在临近俄军军营的时候展开了。

    外出侦查的俄军侦骑似乎没有太过丰富的夜战训练,在实战化箭术优良的志愿师官兵们面前很快就伤亡严重。夜战中的初战交锋也让一些准备在夜间发起反击的俄军军官清醒过来,意识到虽然敌军前来的人数并不多,可却绝不是自己开轻视的。

    不过,在逼近到距离大营大概二百步左右的距离上的时候,志愿师各部就没有再进一步逼近对方的打算了。似乎双方开会陷入了对峙。此时的俄军统帅也开始推断那些前来的强敌的意图会不会是打算在夜间悄悄的挖掘壕沟修筑工事围困住自己所率领的队伍。

    几轮夜间侦查发现对方虽然似乎从各个方向上逼近过来并且展开了包围,可并不是在修建连贯的壕沟之后也都有些不解起来。

    就在俄军统帅下令全军准备集结,并在一个方向上展开突围的时候,一连串的火光伴随着猛烈的爆炸声接连不断的从大营外各个方向响起,似乎如同无数个火药桶在营外发生了爆炸一般。

    大多数俄军在这个时候最一开始的反应也是会不会是进攻的敌军准备展开爆破攻坚,可自己的火药却发生了殉爆,可是也就在片刻之后,似乎如同乌云一般落下的重弹弹雨甚至遮蔽住了大营内灯火与篝火的光芒,紧接着的是如同遭遇泥石流一般恐怖的惨叫声。

    两万训练有素的志愿师官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部署并引爆了千余个爆破炸点,将至少一百五十万枚重霰弹沿着之前侦查到的敌营核心区侧向或纵向的分布方向展开了猛烈的打击。

    为了防备夜间可能的突击,俄军的大营本来就不算太过松散,而是往往比国内那些对手更为密集,在猛烈的爆破打击之后,为了最终能够全歼敌军,同时也观察这种攻击的效果,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趁机展开猛烈的突击,以防遭遇严重打击之后的崩溃之敌很有可能的趁夜突围。

    然而让志愿师官兵们没有想到的是,营内俄军大股的突围,却在整个夜晚都没有最终发生。

    本章完

    

第301章 一路向西() 
天色完全亮起来的时候,展开了松散包围圈两万志愿师官兵才开始试探性的向敌营展开了谨慎的进攻,并开始试探性的缩小了包围圈,越过那些简单的木栅营垒。营垒之中当然还有很多活着的人,并且抵抗在一开始的时候也颇为活跃,但在压倒性的箭雨乃至火器开火面前则彻底被震慑住了。

    七八万人规模的俄军营地大概三分之二的人在夜间的爆破攻击中非死即伤,虽然剩下的人从兵力上并不算少多少,但整个队伍在前进进攻中再也没有遇到值得一提的伤亡。只有零星极个别勇敢的敌人或是引爆火药,或是装死展开射击,才零零星星给整个队伍带来数十人伤亡。

    做为军队统帅,萧轩当然也亲自参加了这场针对俄军营地的突袭行动。虽然此时的气候还算不错,但萧轩还是终究花费了不少功夫用于打扫着数万人规模尸体的战场,并尽可能的收集这些敌人留下来的火药和弹药,同时也尽量的收集那些爆破攻击中打出去的铅弹。

    总的来说,同俄军这规模不小的主力集团的作战虽然从最一开始的炮击与火器射击到最后消耗不少弹药的爆破攻击都消耗了不少弹药,总的来说缴获却依旧能够弥补消耗的亏空,明显比近代历史上的国共内战的时候还要好上不少。毕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欧洲军队,明显还不能称之为近代军队。

    携带者不少火炮与辎重的后续部队很快跟了上来,再缴获了不少马匹之后,整个队伍的畜力也有或多或少的增加,还拥有了不少质量还算像样的车辆。

    “这一仗,我军的伤亡情况统计上来了么?”

    “包括之前与敌军的正面交锋,不到两百人伤亡,不到五十人战死。”

    听到这样的话,萧轩在沉默了片刻之后就已经有了打算:“泰西军队的火器和火药质量乃至炮术水平你们也看到了。你们觉得能够拥有如此精良火器的他们会制造不出建州人水准的车盾和铠甲么?如今我军针对敌军的作战似乎还很容易,那不过敌人缺乏对我们的了解罢了。我军必须趁着敌军对我们真正熟悉之前给敌人以最大限度的打击和杀伤,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自己的危险。因此之后的行军不是为了在长期行动中保持体力和马力,一切都必须尽快了!我们要赶在隆冬季节来临之前至少给波兰人乃至俄国人甚至有可能介入进来的奥斯曼人和瑞典人以最为沉重的打击。。。”

    就这样,在南俄平原的大战刚刚落幕的时候整个十来万人的作战集团就开始摆脱了以前尽量照顾马力的常行军状态,在地形远比东方大多数地方更为平坦的东欧一带首先以日行百里的强行军速度展开长途跋涉,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就开进了上千里,进入到人烟开始越来越多的俄国腹地。随后在行军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入到隐蔽或半隐蔽行军状态,队伍在夜间的时候尽可能的全力展开行军,并在凌晨或黎明的时候将大量的马匹集中在少数村镇之内,人员也尽可能的集中驻扎隐蔽起来。

    这在表面上似乎是有些掩耳盗铃的做法,不过至少让俄国人不会仅仅凭借很简单的侦查和传信就明白大军来临的规模,只能通过行军之后对当地的一些调查来推测和分析入侵者的规模。

    当然对于开化的东欧来说,敌情警报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在不到十天左右的时间内就通过接力传信传到了莫斯科一带。在确认了南路集团很有可能遭遇到覆灭,敌人正在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直奔莫斯科的时候,整个俄国上层都开始风声鹤唳起来,并且以最快的速度从斯摩棱斯克一带撤军,并且突然以不小的代价和让步谋求同波兰人的停战。很快,波兰人也得知了东方的大军正如成吉思汗时代那样开始兵临欧洲的消息。

    同经常与鞑靼人乃至奥斯曼人打交道的俄国人一样,波兰人对于所谓的东方大军也并没有更远一些地方的西方人那样的神秘主义畏惧。甚至对奥斯曼土耳其都存在的神秘主义畏惧。在波兰贵族看来,那些顶多如同奥斯曼人一般的东方人往往缺乏对装备制作乃至训练的认真态度。顶多也就是以为庞大的规模才让人或许不得不重视罢了。

    当然,对于那些强敌终究强大到什么程度,究竟有什么作战特点,此时的波兰人也很想了解,因此在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之后也就没有继续向莫斯科进军,只是两三万人左右的主力集团依旧保持随时的战备状态,准备在俄国人和那些东方大军展开决战的时候形同裁判权一样来决定胜负的天平终究属于谁。

    波立联邦内对究竟是联合那些东方人对付俄国人还是联合俄国人对付那些外来的强敌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有不少争论,只是因为派去联络那些东方人的使者去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消息传来,让人不得不怀疑那些使者很可能遭到了不测。面对这样一个“不讲规则的蛮夷”越来越多的波兰贵族倾向于首先与俄国人联合把那些东方来敌赶出圈外。

    东欧的深秋来的似乎明显早不少,但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行军,在崇祯五年入冬之前的时候,萧轩所率领的大军最终还是逼近到了莫斯科大概二三百里外的地方。

    此时,隐蔽行军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谋求最大的突然性,队伍也在白天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展开了强行军。不过真正来到东欧一带作战的时候,很多便利与好处也让队伍内的侦查人员感觉到轻松了不少。至少很多时候那些负责侦查的斥候不用再翻山越岭冒尽风险。仅仅是选择一处稍微高点的树木就能观察到三十里内的动向,借助以往的战争中少见的侦查热气球,整个队伍在主动权方面也有了极大的优势。

    本章完

    

第302章 机动野战() 
一望无际的平坦地形,以及还算良好的空气和能见度带来的侦查便利给了整个队伍以巨大优势。也让队伍利用侦查热球球和优良的望远镜进行侦查的时候往往能在五十里左右的距离上就确定敌军大致动向和方位,优良的战场侦查再加上擅长隐蔽和侦察任务的志愿部队中抽选出来的精干力量,也让萧轩率领的大军虽然是十分不利的客场作战,可却先于对方一步确认了莫斯科一带敌军的动向。

    “俄国都城一带似乎云集了不少看起来还算像样的队伍,他们似乎没有主动出击的打算了,而是似乎准备云集起来进行城镇防御作战。。。”

    当得到负责侦查的军情人员这样的报告的时候,萧轩也稍稍沉默了片刻。经过之前的不少作战,似乎攻坚克难对于如今的志愿部队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有可能在大军绝对的战斗力优势之下敌军很快就被消灭和解决了,但也有可能在敌军的都城一带因为对方顽强的抵抗,最终多少还是要让队伍花费不少的时间,尤其是浪费不少宝贵的弹药和火药资源。

    “敌军的都城一带范围几百里内的确没有其他方向上的战略集团了么?”萧轩忽然询问道。

    “按照收买的俄国哨探提供的消息,斯摩棱斯克方向上的波兰人似乎更习惯于机动和野战,而不像俄国人那样习惯于依托步兵和炮兵营垒作战。。。”

    听到这样的说法,萧轩最终也就下定了作战决心。毫无疑问,骑兵集团最大的优越性,也就是短时间内机动力,还有由此带来的战场信息权,对于拥有热气球侦查能力,并且同样拥有足够马匹的己方来说算不上是太大的优势。而波兰军队相比俄军更重要的精锐骑兵优势和单位战斗力优势,在拥有不少独特作战方法的己方军队面前实际上反而容易对付的多。

    就这样,萧轩暂时放弃了对俄国都城心腹地带的总共,而是兵分两路。以近卫一二三军乃至随行的中重炮兵部队及辎重后勤人员大概七万人左右的兵力围困俄国都城。以六个志愿师及直属队还有一些加强的爆破队官兵四万人左右组成机动作战集团继续向西开进,谋求在寒冬来临之前就给予波兰人以决定性的打击。

    就这样,萧轩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志愿部队马队集团向西继续展开了行进。马术并不算差,很多方面的基础反而不逊色于萧轩的田秀英在这种大规模的骑兵前进面前没有任何不适,反而显得有些意气奋发起来。

    “真可惜时代有些不同了,如今的战争已不是刀枪剑戟,五十弦惊塞外沙场秋点兵的时代,为了最大限度的打击敌人保存自己,我军也不得不在以后的作战中采取看起来不那么英雄一些的作战方式”见到田秀英英姿飒爽的身影,萧轩在马匹进食与队伍休息的时候也不由的说道。很显然:同俄军在之前的交锋让一直比较谨慎的田秀英也对之后的作战充满了信心。

    通过与萧轩不少时日的接触,田秀英当然也明白萧轩的内心,不由的叹道:“其实父亲自幼对我的培养也不过是希望我以后能够找个好人家,或者帮上君上一些忙罢了。世上有哪个女人会真正的不爱红妆爱武装呢?即便是当年的花木兰,在敌人终究被驱逐之后不依旧最终选择做一个普通的女子么?我知道这次远征的意义,但是还是希望战时能尽快的早些结束,君上也不需要整日的在为革新天下的事情劳碌了。。。”

    革新之后,为了起到足够的表率作用,身边人的一些称谓也都多少有了一些调整,这反而让萧轩和田秀英之间的感觉更近了不少。并且让田秀英也相信,即便有一天周玉凤等人能够重新回到萧轩身边,也再也不可能拥有以前那样的身份和地位了。

    热气球侦查在这平原上所拥有的警戒能力也让浩浩荡荡的大军在前行的时候顾虑少了很多。终于,正如预想的那样,在骑兵逼近到斯摩棱斯克一带的时候,马队休息时候负责升空观望的孩子们还是很快传递了下来一些十分关键的境界情报,似乎拥有更强侦查能力的波兰人在大军刚刚进入波兰理论上的控制范围不久就发现了主力集团的行军动向,正在五六十里外的距离上云集起来,

    经过思考与权衡之后,萧轩还是觉得面对波兰军队主力这样的对手,或许夜间爆破攻击的方式反而并不合适。因为对方不习惯于如同俄军那样扎营,也就很难精确的确定他们的营地范围乃至会不会在入夜之后有所变动。很显然,通过掌握的信息权优势展开正面的围攻和对决才是面对波兰军队主力时最好的办法。

    就这样,利用一次对方机动并且喂马时候的时间差,四万人上下的志愿部队主力以最大速度展开了行军,逼近到距离波兰人不远的地方准备对那些波兰军队精锐展开包抄合围。

    然而波兰军队的战术意识和机动能力,似乎比志愿部队以前面临的那些力量拥有不少优势。利用暂时的机动力,再不需要多少辎重和炮兵的配合下以松散的队形并且以战斗连为主要作战单位反而首先从侧翼围攻过来,迫使萧轩所率领的志愿部队主力不得不选择下马迎战。马上作战能力的不足,还是让志愿部队的不少缺点暴露出来:从本质上说,仅仅不过经过一两年训练的志愿部队从本质上说并不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

    优良的作战态势,也让此时的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