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22章 连续攻坚() 
手推车携载的百斤重量上下的“万人敌”仅仅是为了爆破推墙而已。为了安全距离不至太大,外壳基本上就是个烧结的粘土,很简陋的原始社会水平厚重陶罐而已,刚刚能够保证六七十斤的“后陶罐”不至于轻易的破碎。每一个装有三四十斤大概二十公斤左右的黑火药。

    由于很担心多个“万人敌”一同引爆的时候其中一个先爆炸的把其他的炸飞了。而单纯的堆积火药又太不来太好的推墙效果,因此最终只能是分批接连不断的大致类似的区域上展开爆破。

    猛烈的爆炸声响起来的还是多少有些声势,两丈高左右的烟尘伴随着向四面八方飞散的土块就是距离百米外的少年们第一次经历黑火药爆炸场面的时候也感觉到了不小的震撼。

    在大概百步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前出前进的爆破组的少年志愿者沿着梯子型的斜线有节奏的在旗鼓的指挥下前进,不过在爆炸声响起的时候,巨大的威慑也让距离几十米外的少年就算是用潮湿的棉花堵好了耳朵也有很多当场被震的倒在了地上。负责掩护的少年士官们中稍稍清醒一些的想到可能的督战压力,也只得重新推着手推车冲向硝烟。

    硝烟不那么浓密的时候,趁着宫墙附近的对手也被震慑住了,第二轮爆破攻击展开了。又是巨大的爆炸伴随着飞向天空乃至四面八方的土块。短短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这样的爆破攻击连续进行了三轮。

    第四轮爆破的时候,很多宫墙内的守军已经反应了过来,虽然不敢逼近爆破攻击的重点方向,却在魏忠贤的安排下从别的方向展开弓箭侧射,压制爆破攻击中的少年新兵们。再加上爆破带来的浓烟积累的比较多,一时辨别攻击点苦难。爆破攻击战斗就只能停了下来。御马监的精锐骑兵们在萧轩的指挥下同样尽量再一次向两翼散开展开侧射压制。

    箭雨代替了火器成为双方交战的主要手段,进攻队伍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中箭了。只是当少年们见到即便中箭也不意味着负伤,只有一些砖头石块之类比较容易躲避的投掷物要小心的时候,巨大的初战临战压力才稍稍缓解了些。

    萧轩发现自己这时候还是有效高估了自己这支成军不过十天,并且刚刚经历出战的队伍。哪怕面对的箭雨杀伤大多软弱无力,零星的火器开火甚至打中少年们的四肢也不会造成严重伤害,可这些原本就不是什么民风强悍地方的兵源在经过挑选之后还是不具备“亲冒矢石爆破攻击”的能力。

    动员了最后一波志愿者在硝烟散去之后展开第五轮爆破攻击之后,见到五次“百斤万人敌”也炸不塌那厚实的宫墙,很多少年都气馁起来,再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出战了。

    萧轩此时也有些失望:按照自己之前的计算,就算现在晚明水平的黑火药性能按照装火铳药量与威力分析是19世纪末代黑火药的五分之一,并且这宫墙的坚固程度是寻常标准现代砖墙的五倍以上,在这么多轮爆破之下就算不塌也该有点儿迹象才对?可是除了熏黑还有不少似乎镶嵌在墙上的土块之外,那重点爆破方向上的宫墙看不到一点儿倒塌的迹象。

    同时,至少有二十多人中箭或被石块砸中,尽管有人披甲还是有五个人腿部和脚部流血负伤,其中一个似乎还有骨折的危险。百分之一的损失率也给数百个少年们带来了很大的动摇。

    萧轩相信,如果这个时候展开严厉的督战队督战,一定可以让整个队伍继续堪战,或者在逼迫之下继续执行战斗任务。只是在左思右想之下还是觉得不到万不得已的危急时刻,第一次出战中就这么做并不合适,于是命令炮手在盾甲战兵们的掩护下使用之前没有动用过的“大将军炮”开火。

    此时明代的火炮中轻型多铁炮,不过比较大的炮还是以铜炮为多见。比如浑河之战的时候满军在沈阳缴获的用于破阵的火炮就根本不是什么传说中的红夷大炮,而是明军中也很常见,松山之战中配备上百的,身管不过三四百斤的菲律宾大铜炮而已。

    这种规格的炮在拿战时代的欧洲军事体系中算是“轻炮”,可由于此时国内马政与交通落后,二百多公斤身管的火炮仍然可以算的上“重炮”。

    当这铜炮在萧轩的命令下以最高标准装药冒险猛烈开火发射时弹的时候,四百多斤的炮车也猛然的向后被推出了数米之远。估算二百米每秒上下初速、七八万焦耳能量的炮弹猛烈的砸中了不过五十步距离上的爆破攻击处的墙头。很多砖石终于被打的破碎开来,可是厚重的宫墙看起来仍然牢不可破,这仍然出乎了萧轩的预料。

    可是在这个时候也顾不了许多了,为了分散风险减轻心理压力,萧轩让百名左右重点在过去的十来天练习火炮火器的少年们冒着接连不断的箭雨轮流上阵开炮,在四分钟之内展开了五次开火射击,整个铜炮的身管发烫、口径变化也出现很多危险征兆的时候,坚固的宫墙还是没有被轰塌两处。

    感觉士气开始出现一丝不好征兆的萧轩,此时的萧轩也庆幸自己不是完全没有准备,再一次冒险命令炮手们二将军炮发射实弹展开射击。自己也请教过一些御马监比较有经验的这方面的老炮手,炮管从不太烫手的温度开炮,发射实心弹大概每百炮会出现比较高的全装药炸膛风险,但如果标准低而且点燃软纸之前收手,还是可以勉强打三轮实弹。

    就这样,再将全部的安全寿命火力全部集中在之前轮番爆破和炮击的两处缺口的时候,又经过五六十发实弹接连不断的轰击,那看起来厚重的宫墙终于再也经受不住连炸带打的火器攻击,似乎内部结构早已破坏一般的彻底垮塌下来。

第23章 突破() 
“攻坚掩护,爆破尾车准备上!”萧轩下令道。

    这时候负责押送爆破尾车的少年组官兵也终于从临阵的巨大恐惧中恢复过来,在骑射手、枪铳手的掩护之下推着两辆精心准备好的爆破车突向了缺口处。上百支再次填装好弹药的斑鸠铳也轮番展开射击,让缺口附近的敌军似乎很难露头反抗。偶尔有几个人提着沉重的盾牌企图顽抗,但是在重火枪的攻击之下很快就被打倒在地。

    “爆破尾车”也是之前萧轩在这十余天的备战中仔细推敲战斗过程和可能遇到的情况想到的一个办法:如果对手凭借宫墙掩护,即便打开了缺口,可是在突破缺口的时候必然遭到已经准备好的敌军侧射和攻击。对于一支并没有多少精锐的新营来说,面对硬仗挑战近战突击肉搏,那把握是完全没有的。

    可是如果论投射,自己也没有满军那样合格的战弓兵,有把握靠抛射威胁对手的盾牌。如果采用标枪、石块等手段还是有可能面对对方守军对等兵力甚至更多兵力的反击。而且标枪和石块在白天也很容易躲避,似乎仍然不能起到很好的压制效果。

    最终想来想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就只有采取爆破手段了。装备优势和火力火器优势是己方最大优势,与敌肉搏那显然是以己之短攻敌之所长了。于是就只能继续用爆破来清扫缺口两侧可能威胁的敌军,至于能不能第一次突击就立住脚跟,那就看天命了。

    不同于之前攻坚破墙用途的爆破手推车,这“爆破尾车”还是很认真的用石灰仔细的链接一块快碎石,认真仔细的制成石与泥混合而成的“预制破片”装药比例也更大,百斤左右的“大号万人敌”足有五十斤黑火药,不过为了己方的安全。这手推车的尾部却没有什么“预制破片”,而是暴露出来的黑火药,而且黑药的面积还不小。目的就是直接通过发射烧红的铁砂霰弹来在几十米以外点火,尽量以最快的速度点爆避免意外。

    当然为此萧轩也设计了三重引信,一个是负责推车爆破的爆破组在距离目标一定距离的时候就点燃长时引信,一个时临近终了快要在缺口附近展开爆破攻击的时候点燃短时引信,人员以最快的速度逃散之后准备好的双人火门铳手再发射已经准备好的烧红铁砂引爆整个车辆。

    同时,这个时候萧轩也突然发现。投入不少时间训练的枪阵在这种水平、这种性质的攻坚战中好像发挥不了多少作用。比烂性质的冲突还不如火器更实用。或者说:火门铳或者三眼铳虽然是一种非常低效的火器,但在让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新营具备一定战斗力方面却显然有着奇效。

    接连不断的火力掩护下,内廷军守军只能以一些石块、标枪之类的投掷物来从墙内向外投掷压制,可这种东西终究很容易躲避,在骑射的压力下不敢聚集起太多的人的情况下,也只能对重重掩护下的爆破攻击行动多少带来一丝迟滞罢了。

    在萧轩的督促之下,战鼓手跟随者负责掩护的人群向前逼近,减缓着少年官兵们的心理压力,让突击行动重新变得顺利了起来。

    当爆破尾车刚刚被推入缺口处的那一刹那,早已准备好的火铳手迅速展开了猛烈的开火,外部点燃的火药也迅速的引爆了装有五十斤黑火药的爆破车。在相距大概二百步左右距离的两端,猛烈的爆炸声几乎同时响起。不同于前几次爆破攻坚的是,这两次爆炸在产生巨大声势的同时还让两千多枚不到一两重的碎石在宫墙内横飞,带来了不少人的惨叫声,直接让至少二十名早已准备好的内廷军核心骨干们非死即伤,当然不可避免的,至少四名距离比较近的爆破组少年虽然全身披挂,并且还借助了宫墙墙体的掩蔽,在猛烈的爆炸声中还是被震昏了过去并负了上。

    之前接连不断的投射交锋和爆破攻坚交锋虽然看似十分激烈,可林林总总算下来双方各一千人上下的队伍也仅仅不过十余人负伤或死亡罢了,仅有的两个名死亡虽然都是守军一边的似乎也无关大局。

    可是当这一次爆破攻击瞬间就带来了守军二十多人程度不轻的伤亡损失的时候,并没有多强作战决心的整个内廷军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几乎在瞬间就瓦解了。如同这时代的很多平庸弱军一样,百分之三四的伤亡损失,就是一些队伍的极限了。

    接连不断的枪铳声中,从庞天寿等人所率领的御马监抽选出来的精锐,到萧轩首先负责志愿突击的新兵终于借助着枪铳声的壮胆趁着敌军全线崩溃的时候冲入了皇宫当中。

    “弃械不杀!”冲进去的人按照要求高声喊道。

    为了防止意外风险,萧轩没有让打算亲自上阵的田秀英继续冒失的向内冲,这也是萧轩表面果敢,内里谨慎的性格使然:要是战局出现变故,事情或许还有可为,可是如果自己甚至王承恩、田秀英等核心靠的住的人有所闪失,那后果截然不同。人命与人命的重要性,还是有明显差异的。萧轩也十分坦率的自认自己并没有此年代的满洲军官将领与士兵承受类似伤亡风险的觉悟。

    为了避免意外,战前在进行作战安排的时候,萧轩还告诫各个军官士官们如果达成突破要稳扎稳打,要集中不要分散,防止退到宫中的残敌可能的反扑。歼敌甚至活捉魏忠贤都不是最重要的,重新树立在皇宫中的权威,并最终控制皇宫要地乃至整个宫廷才是这一战的根本目的。

    同时,萧轩也有一种担心:如果太快铲除了魏忠贤的势力,甚至比历史上还快。那文官们或者其他的势力会不会趁机就给自己填堵?也只有阉党残余一时还没有肃清,自己才有机会趁机巩固胜利果实,发展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那自己这个帝王才不至于是表面上拥有实权的“准光杆司令”。

第24章 奉旨造反() 
队伍突破的主要方向是午门西侧的南薰殿至熙和门方向一带,庞天寿等人率领的御马监骑兵精锐在打开突破口奠定胜局之后直接突破到午门前殿的广场上动员更多的人展开宫殿清剿制造声势。萧轩与田秀英合兵一处,谨慎的从英武门到隆宗门方向展开小心翼翼的推进。

    按照战前的推演,如果自己是敌方而且对手白天的火力优势太强,那么佯装溃败并在后宫前殿空间不算大的地方展开伏击当然是最好选择。如果局面不利,因为自身所携带的兵力太少的缘故,实际上是无法在偌大的宫廷内展开稳妥的包抄性围攻的。

    然而这一次萧轩大大高估了魏忠贤及其手下内廷军核心力量的凝聚力了。在以新营卫首的力量表现出白天正面进攻中的强悍战斗力并且能够正面取胜的实力之后,即便是内廷军中的一些核心力量在这个时候也发生了反水,带来了一片混乱。

    因为战局在爆破攻击之下变化的太快,魏忠贤及其心腹没有来的及逃到太远的地方就被庞天寿手下的一名军官在叛变投诚的内廷军太监的带领下包围在距离乾清宫不远的保和殿。此时的魏忠贤终究没有决死一战的勇气,正在打算如同龙门客栈一般上吊自杀的时候,闻讯赶到的萧轩带着一些少年军的骨干们赶到,并用火器在很近的距离上打断了上吊的绳索,俘虏了包括魏忠贤及其身边的几名亲随。

    “老奴罪该万死不辨陛下真假,以为有人叛变假冒陛下之名行谋反之事,这才召集人手。。。”见到自己没有在第一时间被乱枪打死的时候,并不算傻的魏忠贤就感觉到了一丝希望,这时趁机说道。

    “既然你不辨真假,那朕也就索性不变真假了吧:冒牌李进忠:朕想不需要别的罪名,你在宫廷中私自练兵还有武力对抗帝王,至少死罪是完全足够了,凌迟应该也不为过。不过朕希望年纪还不算太老的你能够为朕也为大明真正意义上的做一些鞠躬尽瘁的事。如果你做的好,而且运气不小,并不是没有重新功成名就的可能性。朕想对于你们这些人来说,如果能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流芳,功成名就,那就应该是最大的所求了吧?”

    听到这样的话,魏忠贤更清楚自己很可能已经从鬼门关中走过大半了:“陛下不杀之恩,老奴。。。”

    “行了,废话就不用说了。这里此时也应该没有外人,朕就实话实说了吧:自古除了汉朝以外,三百年往往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