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闭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闭月-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夏想了想,在她记忆中貂蝉一向是深居简出,少有见外人的,不过一年之前,那个时候貂蝉才十五岁,当时王允已经生出了为义女“联姻”的心思,因此带貂蝉去见过些市面。但是这个主意很快因为董卓入京局势混乱破产了,如果说许靖见过她,应该只有那个时候了。

    毕竟现在方夏已经身居高位,要是再提起之前的事情,显然不太好,所以许靖点到为止,这分寸拿捏的倒是很不错。他代表孔伷而来,看他的态度应该不会是什么棘手的事情,既然如此,提前得罪人肯定是不好的。

    方夏恍然,道:“见过文休大人。”

    文休自然就是许靖的字,看脸对不上,不过说出名字,方夏还真的认识。

    许靖乃是如今极有名气的名士,本来也在董卓势力中效力,只不过不久之前他就不满董卓的有些行为,跑去投了孔伷。孔伷也是一位名士,他们之间有一个圈子,都喜欢清谈高论,因此收留了许靖,并十分信任的将他任命为君主军师重臣。

    方夏这才想起来,董卓跟孔伷的仇真的不是一般的深啊,除了封了孔伷官他还造反之外,另外还有随便收留叛离董卓地盘的许靖这一点。要知道,连方夏这种把人好感度刷满了的,都不敢收留胡轸,孔伷这是做大死。

    不过说起来,许靖最有名气的还不是他作为名士,而是评论家。他有一个堂弟,叫做许劭,当初他和许劭,出过一个月旦评,乃是评价当时许多诗词书画,以及一些名人的。因为乃是每月初一发行,所以称为月旦评。

    在当时汉末,月旦评就跟现在的流行杂志差不多,是非常火热的一个活动,他们两个,也因此名扬天下。其中评价曹操的,便是那句“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句话在后世过了差不多一千八百年后,也为人所熟知。

    方夏从貂蝉的记忆之中,便对此人有些了解,再加上她当上太守之后,不断充实自己,了解此时汉末的名人,免得到时候闹出笑话,许劭一自报家门,她脑中便浮现出了这些资料。此时不过是喊个许靖的字,自然难不倒他。

    许靖道:“貂蝉大人不必多礼,靖此番,乃是因为孔伷大人的托付,特地来找您的。”

    方夏点头,问道:“不知公绪大人所谓何事?”

    公绪便是孔伷的字,方夏自从知道自己兄弟满天下之后,就习惯拉近关系喊字了,这样显得十分亲切。不过她昨天还和谋士们算计孔伷,看他什么时候病死,今天人家就派人找上门来了,方夏总有那么点愧疚。

    许靖面色微沉,道;“貂蝉大人有所不知,孔伷大人自从讨伐董卓这逆党回来之后,便身染重疾……”

    因为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许靖说出来的方夏很是时候的露出了惊讶之色,道:“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公绪大人所患何病?”她连忙做出关心之色,又道:“不知他如今身体如何,可曾好转了么?”

    许靖不得不来安慰了方夏一下,这才能够继续说下去,他道:“如靖所说,恐怕不大好了,不过孔伷大人实在想见您一面,便派老夫前来请貂蝉大人向着谯郡走一趟,他的身体,现在已经经不得舟车劳顿了。”

    方夏愣了一下,道:“公绪大人希望见我?”

    “是的,貂蝉大人,孔伷大人希望能在临终之前,见你一面。大夫已经说,他的日子就在这些时候了,恐怕都到不了入夏。”许靖咬了咬牙,还是把这话说了出来。其实他与孔伷相处的时间也不长,因为感情不算太深,因此才能这么冷静。

    正当这时,郭嘉一脸人生如此无趣我不如死了算了的表情来找方夏了。

    昨日方夏压着他回屋喝药之后,命五铢看着他,不准他乱走。不过郭嘉本来的屋子他早都没住了,自从方夏得了这个太守府,郭嘉就看上了里面的院子,毫不客气的占了一个。方夏不准他没事儿乱晃好好养病,但是这个时候方夏在太守府中办公,五铢总不至于拦着郭嘉不让他来找人。

    “见过主公。”郭嘉打了一声招呼,歪歪斜斜的找了个旁边的坐垫斜靠着。

    “奉孝。”方夏点了点头,介绍道:“奉孝,这位便是鼎鼎大名的许靖许文休。”

    郭嘉收起了那懒洋洋的模样,认真看了许靖一眼。

    方夏又向许靖介绍道:“这位是郭嘉郭奉孝,我之陈平。”

    其实方夏对于郭嘉的心情是有点复杂的。曾经作为一个魏粉,郭嘉这样魏国出名的谋士,她自然也是跟着粉的。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粉到深处自然黑,还是憧憬是距离理解最遥远的距离这样的原因,自从遇到郭嘉之后,她觉得自己开始转黑了。

    在很多事情,尤其是小事儿之上,方夏其实是有点信不过郭嘉的,主要是她的心理阴影有点深,怕被郭嘉坑死。但是这些日子以来,每次遇到大事儿,方夏发现她其实还是很信任郭嘉的,至少觉得小事儿被郭嘉坑一下没事儿,至少大事儿郭嘉是及有分寸的。

    而且,无论如何,方夏心中黑一下郭嘉就算了,在外人面前,她还是会尽力维护郭嘉的面子的,总之郭嘉是自己人,许靖目前还是外人,以后的事情以后说,所以这一句话,在她脑中一过,便脱口而出了。

    方夏还对《三国演义》之中评价郭嘉的诗记得很清楚“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以及后面那句,“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有着陈平的才智,却没有人家命长,陈平活了多久,郭嘉又活了多久,想想就觉得生气。

    许靖本不太喜欢郭嘉这么轻浮的态度,可是听到方夏的话,他神色一凛。

    张良、陈平乃是汉初两大绝世谋臣之一,官至丞相,与张良并列,方夏能对郭嘉有着这么高的评价,要不是她眼中自带美图秀秀ps滤镜,要不就是郭嘉必然有着独到之处。许靖能够成为月旦评的创始人之一,自然有些眼光的。

    郭嘉更是一下子坐直了身体,难得认真道:“主公过誉了。”

    便是以郭嘉的聪明才智,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方夏心中,竟然有如此高的评价。当然,这是因为有他不知道的历史战绩加成的,没有这个加分,光凭郭嘉投靠她干的那些事情,方夏能信得过他那就真的是怪事了。

    经过了这个插曲之后,许靖才继续说刚才的事情。

    方夏道:“不知公绪大人,究竟找我何事?”

    此时许昌正是发展的时候,虽然平日里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荀彧以及陈群包了,方夏在内政之上,基本上没有花太大的功夫。但是她作为太守,怎么也得坐镇许昌,擅离职守,万一有什么变故,她离得远会鞭长莫及的。

    许靖这下没有说话了,作为下属,擅自揣测上司的心思,这绝对是大忌,便是在方夏面前,他也不会这么说的。方夏见他没话可说了,便命人招待许靖,与他说容自己稍稍商量一下,因为孔伷病重的缘故,她中午之前就给许靖答复,不会耽搁太多时间的。

    虽然着急,但是许靖也知道,方夏作为一城之主,不可能他说了立马就走,对这个效率满意。

    等许靖出去之后,方夏将许靖的事情重复了一下,问郭嘉道:“奉孝,依你之见,孔伷临终需得见我一面,究竟是何意?我是不是应该去一趟?”谯郡与许昌相隔并不算远,正常行走大概要不了一周,如果快马加鞭的话,四天左右就能到,如果有必要,走一趟也不是来不及。

    郭嘉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道:“主公但去无妨,以嘉之见,孔公绪似有托孤之意。”

    “托孤?”方夏没有想到是这个答案。

    郭嘉道:“正是如此。”

    孔伷作为名士,但交好的人并不多,北海的孔融算一个,但是北海和谯郡之间,还隔着一个徐州,陶谦夹在中间,孔融不可能两头跑,那么他能够托付的对象,就显得很少了。有本事当太守,有资格当太守,还能守得住的,除了方夏以外,也就只有陈留的曹操了。

    方夏好歹开了挂,与孔伷好感度是满的,曹操跟孔伷可是一点好感度都没有的,而且作为讨董毫无贡献的凑数十八路诸侯之一,曾经被曹操骂过酒囊饭袋,不思进取,他能够待见曹操才是怪事。

    这么一比,孔伷选择托付给许昌的貂蝉,真的是理所应当之事。

第37章 钟元常() 
听过郭嘉分析之后,方夏也觉得自己应该走一趟。

    虽然方夏现在已经是盖过章的豫州牧了,但是如果能走官方程序,名正言顺的从孔伷这边接手谯郡,那么她也能省点事情。整个豫州也就这一块地方有太守,其他都是空着的白地,只要解决了谯郡,她便也算得上是个名正言顺的豫州牧了。

    方夏算了算,去谯郡来回如果赶得快些,可能还要不了半个月,但是如果还要处理其他事情,那就有点不够了。她还是极为信任郭嘉的分析的,按照郭嘉所说,如果她真的从孔伷身上接手了谯郡太守,那么当然也得接下来一些麻烦,天底下绝对没有天上掉馅饼,白捡的事情。

    譬如,孔伷的身后事,方夏肯定是得管的。这还是简单,最基础的,剩下的譬如一一拜访谯郡的世家,谯郡只是一个小城,没有太大的势力,但是本土的豪强也不是好惹的,就算方夏是一头过江龙,也得悠着点,免得被地头蛇的掀翻了。

    这些零零碎碎的加起来,估计半个月都忙不完。而且这还是在方夏能够十分顺利的基础上,要是有哪里不顺,估计结果得更惨。要解决这些事情,绝对不是方夏去一趟,见一面孔伷,然后和他交接一下就能完的。

    方夏根据她三周目的游戏经验,觉得她得带点人去才行。

    在游戏之中,一般占领一个新的城池之后,就可以把功勋到达五品的官员封为太守,然后让他总管这一个城池的事情,然后再给这个太守调配点人手,七八个比较合适,如果官员不够五六个也是可以接受的,基本上就可以任由这个城市自由发展了,时不时还可以微服私访帮着管一下。

    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方夏就只有几个下属。

    文臣四个,郭嘉,荀彧,陈群以及还在养病的戏志才,武将四个,原本的何仪、裴元绍,再加上刚来的陈兰以及雷簿。她虽然说自己文官够了,只想要武将,但是现在来看,根本不够,连派去谯郡那边的都找不出来。

    谯郡孔伷那边肯定有一套成熟的班子,但是方夏怎么也得插点自己人进去才行。不然到时候她人回了许昌,鞭长莫及,谯郡发生点什么事情,估计易主了她都不知道,参见后来那次曹老板征讨陶谦,结果被吕布在后面抄了老家,差点失了整个兖州。

    更重要的是,不久之后荀攸、蔡琰等人也要到了,人家远道而来,不惜路远亲自投奔她,方夏无论如何,也是应该迎接一下的,不然显得太过目中无人了。更重要的,就是迎接张仲景先生,方夏哪里能够不出面?

    方夏这么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想过来,只恨不得自己学个分。身术,可以同时干几件事儿。

    但是很可惜,这个世界并没有法术这种东西存在,方夏也只是想想罢了。

    方夏派人把荀彧与陈群喊来。

    两人很快就到了。

    方夏将之前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荀彧和陈群也和郭嘉意见一致,去,这种好事儿不去要天打雷劈的。

    方夏便问几人,她该怎么去,带哪些人去。

    几人对视一眼,陈群出席道:“群愿随主公前往。”

    郭嘉倒是想去,相比天天闷在屋子里喝药,跟着方夏出去浪更符合他的心思,但是被方夏给强势压下去了。他目前最大的任务,就是等着张仲景先生来治病,方夏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让他去的,就剩下了陈群与荀彧了。

    陈群作为荀彧头一号粉丝,当然要为男神分忧,立马就站了出来。

    方夏点头,她刚想说:“长文,这一路劳烦你了。”结果荀彧就站了出来,道:“主公,彧有一位人选,应该当得此行重任。”

    “哦?”方夏看向荀彧,道:“文若请讲。”

    荀彧便向方夏举荐了钟繇,认为他当得重任。

    钟繇其实方夏也挺熟悉的。

    董卓入京之时,钟繇与荀攸官职一样,都在担任黄门侍郎。

    不过钟繇没有荀攸那么作,因为他此时已经年近不惑,相比荀攸那一腔热血想要报效国家,他沉稳许多,荀攸他们开小会声讨董卓的时候,钟繇并没有参与,当然,他虽然没有参与,也不至于去告密那么没品。

    本来按照历史来说,钟繇应该是在董卓迁都长安的时候,随着刘协一起前往长安,之前应该一直在皇宫之中维护小皇帝刘协,黄门侍郎乃是天子近臣,他们这些官员严格来说都不算是董卓势力的,因此方夏之前根本没见过。

    不过这里出了点变故。因为荀攸他们密谋被抓的关系,再加上胡轸叛逃的事情,董卓心中火要多大有多大,他表示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就想要去抓钟繇。钟繇没有办法,为了自家小命,他只能弃官跑了。

    如此一来,钟繇便回到了他的老家颍川,说起来荀攸被抓的消息,还是他最早传出来的。

    钟繇以为方夏很快就来拜访他,然后他顺利加入方夏的队伍,开始新的人生。结果方夏忙前忙后,陈群都加入干了不少时间的活了,方夏还没有来拜访他。钟繇觉得他有点受伤,他不如荀彧就罢了,哪里不如陈群?至少钟繇觉得自己的字肯定比陈群写的好看。

    陈群:“我是毛遂自荐,你自己不去怪我咯?”

    钟繇心里苦,怎么等方夏都等不到。

    其实因为方夏根本就不知道他在,不然登个门求贤算什么啊?

    现在方夏连脸都不要了,还怕其他什么。

    方夏道:“文若有此大才,为何不早举荐给我?”

    荀彧其实是觉得时机未到,钟繇之前加进来,也没有那么多活让他做,还不如等一个合适的时间再行举荐。他本来想着等荀攸来了,这两人一起给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