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轻许天下-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远见此,不由神色更加凝重了。

    如今,连陛下都如今着急了;看来,皇后娘娘恐怕是……

    张远一边惶恐不安的蹲了下去,一边伸手搭在了王姒轻的脉搏之上。

    几息之后,张远的脸色突然大变……

    “张太医……”一旁的李元澈见张远的脸色不怪,不由着急了问了起来。

    见李元澈开口,张远赶紧放下了诊脉的手,跪地叩头。

    “臣张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抬起头的张远一脸的激动欣喜,“皇后娘娘,这是有喜了!”

    这大唐的第一个皇嗣喜脉是由他张远诊断出来的,这当然值得他激动万分,欣喜万分了。

    张远的话音刚落,一宫的宫人便都跪了下来。“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皇后有喜,他们这些昭阳宫的奴才自然也是高兴万分的。

    而听了张远的话之后,李元澈却瞬间呆傻了。

    “有喜了,有喜了……”他不停的喃喃自语着,半晌才大笑了出来。

    “轻轻,我们要有孩子了。”他一脸激动的抱着怀中的妻子,小心温柔而又不失有力。

    他们,终于要有自己的孩子了!(。)

第四百零一章 赋税() 
天气一日赛过一日的炎热,王姒轻的孕吐也一日比一日更加的严重了。

    这个孩子,显然还未出生,便十分的磨人了。

    因为妻子害喜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李元澈见妻子的脸色越来越苍白,不由十分着急。

    尽管张神医和各位太医多次保证妻子的身体没有问题,可他就是忍不住的心惊肉跳患得患失。

    为此,这些日子以来,李元澈除了每日的早朝之外,其他的时间都待在了昭阳宫,一边处理政务,一边陪伴照顾妻子。

    这一日午间,王姒轻刚刚醒来,便听见外殿隐隐传来了伏山先生等朝中大臣的声音。

    她知道,这些日子,因为自己的嗜睡,丈夫李元澈一直不敢远离自己的身边,很多时候下朝之后,都是把大臣请来昭阳宫议事的。

    只不过今日嘛,眼看都过了午时了,伏山先生竟然还没有离开,看来朝中恐怕又有大事发生了。

    想到这里,王姒轻不由起身,冲着一旁的白芷丁香二人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

    这些日子以来,因为她的害喜,已经耽误了李元澈不少的时间。此时,她不想因为自己的醒来,而打断了丈夫的正事。

    “白芷,服侍我梳洗下吧。”王姒轻冲着一旁的白芷点了点头,小声的说道。

    虽然是在自己的寝宫,可她也不想蓬头垢面的出现在自己的夫君面前。

    换好了外衣之后,王姒轻自己整理了一下耳后的碎发。她想,大概,这便是女为悦己者容吧。

    打理好自己自己,王姒轻便示意白芷丁香二人,扶着自己走到了屏风后的软塌上。

    伏山先生等人午时还未出宫,她也想听听朝中到底是出了何事。

    屏风外,李元澈听了几位心腹大臣的话之后,不由低头沉思了起来。

    “陛下,此事已经不能再拖了。”伏山先生见此,不由摇头一叹。

    他知道陛下一直迟迟不肯做出决定,乃是因为皇后娘娘此时的身体确实有些不适。

    皇后害喜严重的事情,如今因为陛下搬来了昭阳宫,而满朝文武都已经知道了。

    伏山先生也明白,此时让王家两位将军离开京城确实有些不近人情。毕竟,如今在京城之中,皇后娘娘也只有两位王将军作为娘家人了。

    只是,最近的江南实在是太不安分了。

    随着王家逐步撤离了江南,江南的其余世家为了争夺王家留下的地盘,已经是蠢蠢欲动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京城中的那些前朝贵勋旧族,似乎也把持不住了。据灵舞传回来的消息,近期京城有不少的贵勋世家都派了人去江南……

    在这样的情况下,伏山先生才不得不提出,外派两位王将军回江南湖广之地任职。

    伏山先生有忧虑的事情,李元澈又如何不知呢?

    只是,妻子刚刚才有孕在身,正是需要家人陪伴的时候。而此刻的京中,唯有两位舅兄在此,若此时外派了两位舅兄,那妻子那里……

    想到最近一段时间妻子的辛苦,李元澈又怎么忍心呢?

    见上首的天子一直不肯开口,伏山先生和一旁的杨致和几人对视了一眼后,皆是无奈一叹。

    几人都知道皇后娘娘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只是此时,的确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啊。

    “陛下,”这次开口的却是主管户部的杨致和了,“如今已经六月了,江南的事情确实不能再拖了。”

    夏麦收割之后,便要开种秋玉米了。这是江南第一年种植新的作物,若此时不拿下江南的土地之事,恐怕要耽误秋收了。

    而今年乃是大唐立朝的第一年,若是今年没有一个好收成的话,那恐怕在有心人的引导之下,百姓的心中就会有些不同的想法了。

    见杨致和提出了秋种之事,李元澈也不由邹紧了眉头。

    可若是派舅兄此时回江南的话……

    “阿澈,”李元澈还在犹豫不定,王姒轻却绕过屏风走了出来。“你可在为我为难?”

    “臣等参加皇后娘娘!”见王姒轻出现,众位大臣赶紧躬身行礼,俱是心中一喜。

    众人都知道,若是有人能改变皇帝的心意的话,那便只能是这位深明大义的皇后娘娘了。

    而李元澈见妻子在婢女的搀扶下走了出来,也不由赶紧部下了台阶,迎了上来。

    “轻轻,你醒了?”他小心的搀扶着妻子,走回了上首的软塌,小心的扶着她坐了上去。

    这些日子以来,吃够了苦头的妻子的憔悴苍白,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都起来吧。”王姒轻拉住了丈夫的手,回头见众人还在行礼,不由笑着开了口。

    待众人都起身之后,她才转头看向了自己的丈夫。“阿澈,刚才你们谈的事情我都知道了。”

    她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害羞了半个月,外面的局势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江南的事情,她虽然早有准备,可没有想到,腹中这个孩子的突然到来,到底还是打断了她的某些部署。

    “轻轻,江南的事情,你不用管了。”李元澈看着妻子消瘦的笑脸,一脸的心疼。

    这个孩子啊,也太会闹腾了。这些日子以来,妻子就没有吃过一顿好饭,几乎是吃什么吐什么了。

    李元澈眼里的心疼,王姒轻当然明白。只不过,江南的事情确实是拖不得了。

    民以食为天啊。若是耽误了秋种,确实不是小事!

    想到这里,王姒轻冲着身旁的夫君一笑之后,才转头看向了殿内的几位大人,缓缓开口。

    “各位大人,对于江南一事,本宫倒是有个主意,大家不妨看看是否可行。”

    “哦,”伏山先生闻言大喜,赶紧接过了话头,“不知娘娘有何妙计?”

    这位皇后娘娘的聪慧,他早就领教过了。此时见王姒轻又有了主意,伏山先生当然是大喜过望了。

    “宰相大人,”王姒轻见众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不由一笑,“不如我们从赋税入手如何?”

    赋税?伏山先生闻言不由一愣。

    这田赋一说自古就有之,可这和解决江南土地分配严重不均一事,又有何关系呢?

    伏山先生和其他几位大人对视了一眼

    之后,不由再次抬头看向了上首端坐的帝后夫妇。

    “皇后娘娘,臣等愿闻其详。”(。)

第四百零二章 她的法子() 
关于江南之事,早在王姒轻返回江州之时,便做了打算。

    只不过当日李元澈尚未登基称帝,时机不够成熟,她自然也不便有大的动作。

    不过此时嘛,眼见国家机器已经有条不紊的运转了起来,王姒轻当然也不用顾忌太多了。

    况且,此时她的腹中又有了孩子,却是为此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宰相大人,”王姒轻靠在丈夫的怀中,脸上的淡然笑容早已经被幸福所取代。

    “如今我有了身孕,是不是可以减免赋税了?”她小心翼翼的伸手抚摸着自己的小腹,一脸的温柔。

    这个孩子,来得虽然突然,在此时看来,却也恰到好处。

    伏山先生几人闻言后,却是一愣。

    几息之后,几人相互看了一眼,却是都点了点头。

    作为帝后的第一孩子,朝廷当然可以为了庆贺这个孩子的到来减免一些赋税。

    “不知陛下和娘娘想减免几年的赋税?”这话,自然是由掌管朝廷钱粮的户部尚书杨致和来问了。

    只不过,杨致和的话音刚落,李元澈却邹起了眉头。

    这为了孩子积福减免赋税,固然是好的。只是,这恐怕不是妻子的本意吧。

    轻轻的性子,他自然是知道的。可就是因为知道,李元澈才更为担心。

    妻子怀有身孕已经十分辛苦,若是此时还要为朝廷之事殚精竭虑的话,恐怕会伤了身子。

    张神医也说了,身怀有孕的妇人,是需要好好休息的,最忌的便是耗费心神了。

    况且,慧极易伤。李元澈真的很担心。

    于是,杨致和的话音刚落,李元澈却抢先看向了自己怀中的妻子。

    “轻轻,减免赋税的事情,我会和几位大人商议的。你还是回后殿休息吧。”

    他不忍心妻子在这个时候,还要如此辛苦。

    李元澈的体贴,让王姒轻不由笑着眯了一下眼睛。

    丈夫的温柔爱护,她自然是感动的丈夫的担心,她也是知道的。

    只是,有些事情确实是不等人的。况且,如今她怀孕也不过两月有余,月份不大,做些事情也是无妨的。

    “阿澈,我没事。”王姒轻冲着丈夫笑着摇了摇头,才转头看向了下首的几位朝中重臣。

    “杨大人,”王姒轻的脸上一片正色,“本宫并不是要减免普通老百姓几年的赋税,而是想永久的减免下去。”

    她的话音刚落,殿中的其他众人便吃惊的抬起头来。

    永久的见面赋税?这怎么可以!

    若是朝廷没有了这些赋税的收入,还怎么运转呢?国库一旦空虚,恐怕很快就乱像渐生吧。

    几息之后,还是李元澈率先开了口。

    “轻轻,你想改革赋税?”到底是王姒轻的枕边人,妻子口中的普通老百姓几个字,李元澈听的十分的清楚。

    既然妻子特意提出了普通百姓,那显然,她是想修改现在是赋税政策了。

    “是的。”王姒轻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想将如今的赋税改为阶梯势的,特别是田赋一项。比如,田产少于一定数量的普通百姓人家,可以不收而田产多的,就多收……”

    李元澈看着妻子虽然有些苍白,可仍是自信换发的畅所欲言,不由傲气顿生。

    这便是他的妻子,他李元澈的妻子!

    待王姒轻说完之后,朝中的几位大人不由一脸复杂的相互看了看。

    尽管几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阶梯式赋税的方式,可却都看出了这种方式的好处和可行性。

    若此项改革能成功的话,这样天下的那些普通百姓们,便可以避免了一些苛捐杂税,得以休养生息。

    而那些持有大量土地的江南豪族们,自然也会为了他们收的田产付出更多的赋税,这样一来,国库也不会太过空虚。

    更重要的是,面对这样的赋税收取法,恐怕那些世家豪族也会想法子分薄手里的田产而用来逃脱朝廷的赋税吧。

    这样一来,那些世家大族就必不可免的会进行分家。

    而众所周知,一个大家族,只要开始了分家,就必然会走向衰落。

    毕竟,分到了别人手里的田产,又有谁会心甘情愿的还回去呢?况且几代之后,大家的亲缘关系越发淡薄的时候,这样的大家族就更难维系了。

    而一旦江南少了那些世家大族,朝廷要整顿起江南的土地来,将来也就容易多了。

    此时,殿中的几人都是聪明人,自然能看出王姒轻这个法子的聪明之处。

    只不过,江南的世家大族,恐怕也不是愚笨之人啊。他们看得出来的东西,那些人自然也能看得出来。

    “皇后娘娘,”伏山先生再次开口,兴奋中却夹杂了一些凝重。“您的这个法子自然是好的,不过,只怕要在江南推行下去,却是有些难度的。”

    可以想象,一旦这样的天赋政策颁布了下去,必然会在江南之地,引起那些世家大族的反抗。

    到时候,这个刚刚才平定的天下,岂不是又要大乱起来吗?

    显然,这并不是伏山先生等人愿意看到的。

    王姒轻自然也知道众人的顾虑,所以,她才会在这个时候提起。

    “宰相大人,”她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小腹,才一脸从容的说道,“所以,本宫才想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法子。您看……”

    一来,借她腹中孩子到来之喜,分摊土地与万民,既可以赢得民心又可以让新朝声威更甚,所谓名正言顺也。

    二来,此时大唐刚立,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有了强大的武力震慑,才能更好的为新政服务。

    三来,自己的两位兄长本就是出生江南的王家大族,若是由他们二人分认江南道和湖广道的总兵的话,更是能如鱼得水了。

    第四,自己还准备了一些其他的法子,可以分散那些豪族的注意力,想来也可以起到一些作用的。

    最后嘛,自己的手中还有祖母留给自己的几万顷良田的地契,若是由此作突破的话,自然可以事半功倍了。

    王姒轻说了自己的打算外,见众人还没有回过神来,又笑了笑,才继续说道。

    “自然了,本宫不过是提

    了个大概的法子,这具体的操作,确是要辛苦各位大人了。”

    比如这阶梯的具体划分,赋税的具体收取,如何实施的细则等等,王姒轻却是无法估计了。

    这些事情,自然只能由这些国之栋梁来完成了。。

第四百零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