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轻许天下-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您今日这么一吓唬,不会有事吧?”她担心那些小姑娘若是因此吓坏了,会败坏小姐的名声。

    “无妨,”王姒轻一脸淡笑的摇了摇头。

    她今日不过是讲了北方的故事和一则古书上的奇闻异事而已,又没有对这些小姑娘做什么,又能惹来什么闲言蜚语呢?

    况且,以她如今在民间的名声之盛,这些内宅闺阁中流出的些许言语,早就已经不能影响到她的声誉了。

    若是有些人不死心,想拿这个做文章的话,恐怕反而会在老百姓当中,引来民愤,引火烧身呢。

    毕竟,这天下的普通百姓,都是朴实可爱的。况且,常言说的好,这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啊。

    而她为这个天下所做之事,众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切又哪里是那些流言蜚语可以影响到的呢。

    主仆几人这边正说笑得热闹,却见菊园外,一脸笑意的周嬷嬷踩着小碎步,迎了过来。

    “六小姐,”周嬷嬷福了一礼,脸上的笑意愈发明显。“您今日这出戏,可是演得太好了。”

    她想着刚刚回到院子里那一众花容失色的小姑娘们,也不由跟着十三娘二人,大笑了起来。

    “周嬷嬷,”王姒轻见此,也不由低头一笑。“那些客人们可都离开了?”

    在看她看,经过今日这么一吓,短时间内,恐怕再也不会有哪位世家的小姐敢不要命的来堵门了吧。

    “都离开了,都离开了。”周嬷嬷闻言,笑着连连点头。“连午饭都没用,就着急的离开了呢。”

    那些小姑娘可不都吓得离开了吗?连谢太夫人连连出言挽留,也没有一人敢留在王家吃午饭了。

    “那好,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回去吧。”王姒轻点了点头,一脸笑意的往谢太夫人的院子里走去。

    真是可惜了,准备了这么多的肥蟹,那些小姐们,可就没有这个口福了哦。

    她也不想想,就她今日讲的那些个恐怖故事,那些小姑娘们就是留下来,恐怕也是没有任何的胃口了。

    ……………………………………………………………………………………………

    菊花酒配上清蒸螃蟹,自然是美味无比的。

    因为没有外人,王家一干主子坐在一起,倒是吃了一顿团圆饭。

    “轻轻啊,你这丫头,什么时候也会编瞎话来吓人了。还人彘、稻草人呢,可真是吓了我一跳。”

    被李元澈留在江州的王四公子王泽炎,给自家小妹夹上了一只最肥的螃蟹后,才一脸笑意的说道。

    显然,今日菊园中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且十分的好奇。

    毕竟,以众人对王姒轻的了解看来,在他们的心目中,那个一直安安静静的待在谢太夫人身边的小姑娘,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的。

    此时,见王泽炎问了起来,众人也不由停下了筷子,抬头向王姒轻看了过来。

    如今的这个少女,不由不让他们感叹啊。

    这几年轻轻一直在外,变化可是真大啊。

    从前那个一脸温婉淡然的小姑娘,如今竟然也会吓唬人了。

    “祖母,”王姒轻抬头冲着一旁的祖母一笑,才有些娇憨的憋了自己的两位哥哥一眼,“您看,四哥这问的是什么话啊。”

    见众人都笑了,王姒轻才看似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可没有编瞎话,那都是书上写的。我不过也是照本宣科罢了。”

    说完,她又狡黠一笑,扑到了一旁谢太夫人的怀里,惹得众人都大笑起来。

    她这一番的卖萌撒娇后,众人总算是没有再追问这人彘和稻草人的事情了。

    一番酒足饭饱之后,王姒轻亲自伺候好祖母谢太夫人休息之后,才带着自己身边的丫鬟,返回了静荷居。

    “小姐,”王姒轻刚刚回院子,留守在静荷居的巫静便迎了上来。“京城传来消息了。”

    京城有消息传来!王姒轻闻言一愣,怎么这么快?

    这距离李元澈离开的日子也才不过才一个月有余,难道那边的动作已经这么快了吗?

    王姒轻伸手接过了巫静呈上的信封,立即就打开看了起来。

    原来,李元澈此次北上入京,还密令调回了身在北疆九寨的张茂和齐律二人。

    因为张茂的出现,本来还有些犹豫的安国公张处,顿时就放下了戒心,交出了他手中的几万禁军。

    而宫中的宇文信没有了禁军在手,整个京城在失去了最后的防卫屏障后,便打算带着亲信出逃。

    却不曾想,一直密切关注着宫中消息的灵舞早就将消息送到了城外的大军之中。

    于是,被堵在皇宫的宇文信,在打算学着他那位兄长火烧皇宫的时候,李元澈就已经带着年幼的太子殿下,直入皇宫了。

    当成满朝文武和几万禁军的面,宇文信终于被迫禅位,如今已被李元澈囚禁在了皇宫一侧的永巷之中。

    看到这里,王姒轻不由大松了一口气。

    阿澈的信中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可王姒轻却知道,这寥寥数语中包含了多少的惊涛骇浪、风波不断。

    毕竟,有哪一个皇帝愿意心甘情愿的让出江山呢?宫中的那一幕,定然是十分的凶险吧。

    阿澈的信中尽管没有说,可她却知道,那几日的京城中,必定也是风声鹤唳危险重重的。

    在那样的情况下,阿澈能放下自身的安危,只身入京,以己身定风波,这就足以收服那些朝中老臣的心了吧。

    想到那个男人,那个值得她托付终身的男人,王姒轻大松了一口气,扬起了嘴角。

    还好,如今看来,一切的风雨都已经过去。

    随着

    宇文信的退位,这个天下终将迎来太平了吧。

    片刻之后,看完信的她不由抬头看向窗外的明月,欣然一笑。

    此时,阿澈恐怕已经入主京城了吧。。

第三百八十三章 君临天下() 
十一月底,当江南也难得的迎来了一场瑞雪之时,京中传出了太子宇文宁登基为帝的消息。

    幼主登基之后,少不了一番封赏。不少当日迎接幼主入宫的大臣,都被升官加爵,以示皇恩。

    可令人奇怪的是,有最大从龙之功的李元澈,却没有出现在这一次的封赏名单之中。

    对此,民间百姓议论纷纷,而朝中各大臣却是心知肚明。

    这李元澈不是不要这从龙之功,而是想取而代之,真龙飞天啊。

    果然,幼主登基不足十日,便在朝会上当众表示,自己年幼,无法行圣君之德,欲让位与唐国公李元澈。

    在众人皆以为李元澈会欣然点头之时,他却摇头拒绝了。

    对此,朝中绝大多数的大臣都深感不解,而只有少数精明的大臣,猜到了一些什么。

    五日之后的大朝会上,幼主再次欲让位于李元澈。这一次,李元澈低头沉思了半晌之后,仍是拒绝。

    至此,朝中众人多少都有些回过味来了。

    这李元澈想要的不只是理所当然,更是要名正言顺啊。接下来,这天下恐怕要热闹起来了啊。

    果然,随着李元澈两次退让帝位的消息被有心人传出之后,天下的百姓们便坐不住了。

    经历了多年战火的老百姓,最平实的心愿也不过只是太平二字而已。

    而显然,如今能带给他们他们太平的,不是龙椅上的那位年幼的天子,而是唐国公李元澈。

    几日之后,随着北疆祁州的第一封请求李元澈登基的万民书送到京城之后,各地百姓也闻风而动,纷纷送上了请愿的万民书。

    更有边关九寨的百姓,递上了血书,以示心诚。

    这之后,从各地汇集到京城的国子监的文人学子们,也纷纷上书,请求李元澈不要辜负了天下万民的心意。

    至此,众人已经明白。民心所向,自然是名正言顺。

    果然,十二月,在大晋朝的最后一个大朝会上。

    当年幼的天子领着满朝文武,指着身前的数十封万民书,捧冠相请时,李元澈几番推迟后,终于接下了幼主手中的玉玺。

    至此,李元澈终于龙出深渊,君临天下。

    朝堂之上,当百官弹冠相庆之时,杨致和、周平、赵林等人亦是忍不住击掌拥抱。

    这一刻,他们等了太久了。如今,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这一刻,他们终于等到了。

    李元澈终于接下玉玺的消息已经传出,在天下万民奔走相告的同时,朝廷上也快速的运转了起来。

    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更是动作神速,不过两日的功夫,就和钦天监的一应官员,选定了吉时,制定好了礼仪,欲在来年的二月初二这一日,迎新帝登基。

    此消息一传出,众人在大感意外之后,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二月二,龙抬头。

    几个月之前,当这个日子成为李元澈大婚之日的消息传出之后,众人便已经做过某些猜测了。

    此时,见李元澈果然选在这一日登基,众人不由纷纷恍然点头。

    只不过,这天子选在这一天登基,那大婚又该如何进行呢?

    毕竟,从江州到京城,还有大半个月的路程呢。

    想到这里,身在江南的众多势力,不由把目光转向了江州王家。

    而王家上下的一干人等,也在谢太夫人的约束之下,谨言慎行,以免在此时节外生枝。

    因从王家那边打探不出只言片语,众人的心思不由自主的便转向了未来的皇后娘娘。

    要知道,这一位皇后娘娘,可是不一般啊。且不说她的出身,便是她在民间的威望,恐怕也是不在李元澈这位天子之下吧。

    如今,天子已经就位,就不知这位即将凤凌九天的皇后娘娘在此时有何想法了。

    在众人对猜测纷纷之时,身在江州王家内宅的王姒轻却已经以待嫁为名,闭门谢客。

    当然了,不出门也不见客的王姒轻,虽是得了个清净,日子却并不清闲。

    因为,离她出嫁的日子不过也只有一个月了,可她的嫁妆却还没有准备好。

    其他的嫁妆,诸如字画古玩,金银首饰,家具装饰等,王家自然是为她准备得妥妥的。可大婚那日她所要穿的嫁衣,却仍然没有眉目。

    为此,不仅谢太夫人一天三五次的追问,连王家的两位夫人也不时亲自到静荷居来看个究竟。

    到了最后,连王家的老爷和刚刚从泉州赶回江州的几位王家公子,都问起了此事来。

    面对家人的关心,王姒轻也只能摇头不语。她总不能告诉亲人们,她的嫁衣是让李元澈去准备了吧。

    若是此事传开的话,李元澈这位新君,恐怕还没有正式登基,就会被世人暗自嘲笑了吧。

    况且,以王家的地位、祖母和伯父等人的脸面,恐怕也不会允许此事发生的吧。

    毕竟,有哪一个世家大族嫁女儿,是需要男方去准备嫁衣的呢?更何况,这家女儿要嫁的夫家,还是一朝之天子呢。

    眼看已经到了年底,这一天,谢太夫人实在是忍不住了,亲自来到了孙女所在的静荷居。

    “轻轻啊,”谢太夫人刚刚来到孙女的闺房,抬头打量了片刻后,就忍不住开了口。“祖母怎么不见你房中有针线啊?”

    婚期将近,孙女这边却没有一点动静,如今更是连针线的影子也看不到,谢太夫人当然要着急了。

    这女子的一生,最重要的日子,便是这大婚之日了。若是在这一日上出了点丁点纰漏,那可是会遗憾终身的。

    见祖母谢太夫人叹气,王姒轻暗自摇头后,表面上却是羞涩一笑。

    “祖母,您这不是取笑孙女吗?”她故意撒娇似的抱着谢太夫人的胳膊,微微嘟起了嘴,“孙女的女红,您又不是不知道。”

    见此,谢太夫人不由好笑的拍了拍她的手,“祖母当然知道了,就是因为知道,祖母才着急啊。”

    这孩子,既然知道自己的女红不好,却又为何不让家中为她准备嫁衣呢?

    想到这里,谢太夫人不由瞪了身边的孙女一眼。“这事可不能由着你,还好,祖母已经替你备下了一件嫁衣,明日宁绣楼那边就会过来为您量

    体裁衣了。”(。)

第三百八十四章 九州嫁衣() 
这宁绣楼乃是江南最出名的绣楼,楼里的宁娘子那一手飞针走线的绝活,王姒轻也是有所耳闻的。

    平日里,这江南的大家小姐们,若是谁能得宁娘子亲手所绣的衣衫一件,那可都是能风靡一时的话题啊。

    只不过嘛,如今面对自己的嫁衣这个问题,王姒轻却有些为难了。

    宁绣楼的嫁衣,她不用看也知道必然是精美绝伦的。穿上这样的嫁衣出嫁,自然不会丢了江州王家的脸面。

    可是,她已经答应了阿澈,这宁娘子的心意,她恐怕是不能接受了。

    不过,祖母今日既然亲自来静荷居过问此事了,她若是不说出个一二来,恐怕祖母这一关,她也是过不了的。

    想到这里,王姒轻只能在心里对李元澈说一声抱歉了。

    “祖母,其实孙女的嫁衣,已经有人在准备了。”王姒轻低下了头,掩饰住了眼里的那一丝甜蜜。

    “哦?”谢太夫人闻言,不由诧异的看了孙女一眼。

    到底是何人准备的嫁衣,会让自己一向淡然大方的小孙女露出如此小女儿的娇态呢?

    难道是……?几息之后,谢太夫人想到了什么,脸色复杂的看向了自己的孙女。

    “轻轻,是不是……”谢太夫人话音未落,便见一旁的孙女已经羞红了双颊,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祖母,”王姒轻在心里笑了一会儿之后,才状似一脸娇羞的抬起了头,“嫁衣的事情,阿澈说都交给他了。”

    谢太夫人闻言,不由神色复杂的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伸出手,点了点自己孙女的额头。

    这两个孩子啊,嫁衣这样重大的事情,怎么也能如此草率呢!

    这让男方来准备嫁衣,若是让旁人知道了,他们王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还有阿澈这孩子也真是的,都是要登基做皇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