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轻许天下-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姒轻将路遇柳如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济善大和尚。

    在她想来,如今已经失踪了的柳如烟,很可能就是那鬼族之人。而柳如烟在人界,却只有一个亲人,那边是她的亲生女儿,庐阳范家的二小姐。

    而据所知,此时这位范二小姐,却正在她江州王家的后院之中。这便给了她筹谋之机。

    以柳如烟过往的行事来看,王姒轻知道,不管这位柳如烟要做何等打算,在她的女儿出嫁之前,作为一位母亲,她都必然会前来一看。

    因此,她才给祖母谢太夫人写了一封信,让她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把这位范二小姐,不动声色的带到这灵鹫山来小住几日……

    听完王姒轻的分析之后,济善大和尚也点了点头。若那鬼族之人,自动前来他灵鹫山,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片刻之后,在浅惜端上了一壶刚沏好的清茶后,这一老一少才重新坐到了棋局面前。

    黑白二字,相杀交错。浅惜只看了一眼,就觉得双眼一昏,脑袋一沉,便赶紧行了一礼,后退到了小姐的身后。

    清茶入喉,王姒轻再次拿起了手中的白子,翩然而落。“大师,您看晚辈这一子,落得可好?”

    落子无悔,王姒轻回手之间,却抬头看了对面邹眉的济善大和尚一眼。

    “六小姐这一子,是否杀气太过?”几息之后,济善大和尚才跟了一子,话音之中,却带上了几分的不赞同。

    王姒轻闻言,却笑着摇了摇头,再次落下一子。“大师,不破不立的道理,晚辈还是懂得几分的。”

    “哦?”济善大和尚闻言,心中却是咯噔一下,不由停子,抬起了头来。“却不知,六小姐打算从何而破?”

    这六小姐一回江南,便首先来到了他们灵鹫寺,莫非……?

    黑子落下,济善大和尚却是抬头看了对面的女子一眼。莫非,这位六小姐是打算从他佛门开始吗?

    “大师,不知您对如今的佛门之地,有何看法?”似乎低头正在研究棋局的女子,言谈之间,又信手落下一子。(。)

第三百四十四章 佛门看天下() 
果然吗?

    济善大和尚闻言不由暗叹了一口气。如今看来,这位六小姐恐怕果然会从他佛门入手了。

    这些年来,他虽未迈出寺门一步,却也知道这天下的僧侣多少都有些良莠不齐之势。只是,我佛慈悲,他实在是……

    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位六小姐,竟然会如此直接的向他提出了此事!

    见济善大和尚沉默不语,王姒轻又拿一棋子,却没有立即下落,反而抬头问了对方一个问题。

    “大师,我佛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晚辈想问的是,以大师看来,是不是每一个出家之人,都能坐到如此地步呢?”

    “这……?”济善大和尚一愣,却只能沉重的摇了摇头。“不能。”

    按照之前大晋朝的法律,不管任何人之前犯了什么罪,只要他一旦身入佛门之后,便可免罪,朝廷也不会再追究下去。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律法,有很多大奸大恶之徒,在犯下滔天大罪之后,便随意剃度出家,以此来逃避掉官府的处罚。

    济善大和尚自然也是知道这个情况的。他虽然不想承认,可如今的这佛门清修之地,确实也包庇了一些犯贱作恶之徒。

    见济善大师摇头,王姒轻才继续说道,“大师,虽说人性本善。有的人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人,却不能!”

    “六小姐,慧眼如炬,洞察秋毫。老衲自愧不如。”济善大和尚一声叹息,再次行了一个佛礼。

    看来,有些事情是逃不掉,也免不了了。

    王姒轻见济善大和尚此时的神情,才缓了一口气,低身福了一礼。待她再抬头时,面色已然凝重。

    “大师,恕晚辈直言,若我佛门再不严加督导的话,恐怕早晚有一天会有沦为藏污纳垢之地的危险!”

    藏污纳垢之地?济善大和尚闻言,不由后退了一步。

    他知道,以如今的情况看来,这位六小姐所言,绝非危言耸听。若将来他佛门真的有此一劫,那他这个佛门首座,便要成为千古罪人了。

    “阿弥陀佛!”济善大和尚躬身行礼,“不知道六小姐,可有何高见?”

    这位六小姐既然提出了此事,恐怕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了吧。

    “济善大师,我确实有一二拙见,还请您参详。”王姒轻见此,才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大师,我认为佛门若想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这僧侣的入门上,便要严格的管理起来。”

    “老衲愿闻其详!”济善大和尚单手相请,自己也重新拿起了一粒棋子。

    王姒轻回礼而坐,执子之间,侃侃而谈。

    “大师,我想让朝廷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佛门中的度牒一事。今后,若是有世俗之人想要遁入空门,必须要先上报朝廷审核。”

    “由朝廷严格审查之后,没有犯奸作恶十恶不赦之人,才能在官府之人的见证之下,剃度出家遁入空门。”

    “且,一旦有前科的人遁入空门之后,官府也会在一定的考核期内,对其多加监管。”

    济善大和尚听闻之后,却皱起了眉头,无声落下一子后,才重新开口。

    “六小姐可知,这样一来的话,我佛门中人,恐怕就要少上许多了。”他作为佛门首座,自然是希望佛门兴盛的。

    会少吗?在王姒轻看来,这佛门之人少上许多,反而才好。

    如今的江南,寺庙林立,可这对江南百姓而言,却并非好事。

    “江南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王姒轻低头一叹,才抬头看向了对面神色明显一愣的济善大和尚。

    “大师,这天下的庙宇,已经不少了啊。”这些寺庙中的佛门中人,不事生产,吸的却是那些老百姓的血啊。

    王姒轻说完,又落下一子之后,见济善大和尚还沉浸在自己改过的那句古诗中,不由又抬头问了一句。

    “大师可知,这江南之地,有多少是真正落在了那些需要它的百姓手中?”

    江南之地?济善大和尚闻言,不由一愣。这无缘无故的,六小姐怎么又牵扯到了土地之上?

    只不过,六小姐所提及了这个问题,他却顺口答了出来。“江南之地,有八分在各大世家手中,一分在寺庙僧众只手,只有一分在……”

    说到这里,济善大和尚,不由吃惊的停了下来,骤然抬头看向了对面的女子。

    这位六小姐,是想要解决这江南的土地分配不均之事吗?

    真是好大的魄力!可是,这位六小姐难道忘了,她本就是出自这江南第一世家的江州王家吗?

    难道,她就真的舍得放弃王家的利益吗?或者说,这江州王家真的是她可以做主的吗?

    想到这里,济善大和尚凝声相问,“六小姐,这江州王家的事,您可能做主?”

    江南土地分配不均之事,若是由本地的世家大族开始着手,倒也是会容易上几分。

    若这位王家六小姐能从王家入手,大刀阔斧的进行此事;那他这个老和尚又还有什么可顾虑呢?

    人家六小姐一个小姑娘都能有从自家着手开始做此事的魄力,他一个修行近百岁的老和尚,自然也会义不容辞,大力整顿佛门之事。

    只不过,这江州王家作为江南第一大世家,恐怕不会任由一个小姑娘来做主吧?

    王姒轻闻言,却不由笑着看了对面的济善大和尚一眼。

    若她只是江州王家的六小姐,哪怕她在家中再受长辈的宠爱,这江南大事,自然是轮不到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来做主的。

    可是,如今的她,早已经今非昔比。

    对面的济善大师见王姒轻那狡黠的一笑,先是一愣,却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他真是糊涂了,这有人间帝王相伴的天命真女,又怎么会只是一个王家六小姐的身份呢?

    “六小姐,老衲愿闻其详!”济善大和尚,再次落下一子,才冲着对面的女子,双手行了一个佛礼。

    这江南土地之弊端,由来已久,又牵扯到了南方众多的世家大族,这一时要整顿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王姒轻低头看了一眼棋局,又看似随意的落下一子之后,才灿然一笑。

    “大师,你且放心,不

    出三年五载,我自有法子让那些江南的世家大族们,自动放弃这江南的万顷田产。”

    “哦?”济善大和尚闻言,不由起了几分好奇之心,抬头看了过去。

    他很想知道,这位聪慧过人的王家六小姐,又有了什么样的绝妙主意。

    “大师,时机未到,这天机不可泄露啊。”王姒轻见此,却是笑着摇了摇头,手中白子悄然一落。

    “大师,承让了。”

    济善大和尚闻言不由低头一看。

    石桌之上,自己所持的黑子,已被围成一片,再无回天之力。

    ,,,,,,,,,,,,,,,,,,,,,,,,,,,,,,,,,,,,,,,,,,,,,,

    开了本新书《后谋》,书号1004859878,1004859878qdmm,讲述的是历史上唯一的一对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后夫妻明孝宗朱佑樘和皇后张氏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收藏,多多推荐。谢谢大家!(。)

第三百四十五章 召见() 
江州,王家。

    傍晚十分,刚刚用过晚饭,正在院子中散步消食的谢太夫人,一抬头却看见她身边刚刚才离开的周嬷嬷竟然又去而复返了。

    这是怎么了?谢太夫人见周嬷嬷走近了自己的身边之后,看了对方一眼,这才扶着对方的手,继续走了起来。

    她身边的大丫鬟胭脂见此,知道周嬷嬷定然是有要事要回禀,便自觉的后退了一步,不远不近的跟在二人身后,看似随意的四处打量了起来。

    片刻之后,主仆二人见已经走到了空旷之处,这才相互看了一眼。

    “太夫人,”借着搀扶之机,周嬷嬷俯身耳语了起来。“六小姐回来了。”

    轻轻回来了!谢太夫人闻言心中一喜,脚下却未停留半步。

    她知道周嬷嬷如此小心谨慎的回报此事,其中恐怕必定有些玄机。莫非,是轻轻出了什么事?

    谢太夫人一惊,不由抬头假装不满的看了周嬷嬷一眼。

    这个老货,如今说话也学着那些小丫头一般,说一半藏一半了吗?

    “太夫人,六小姐去了城外的灵鹫山。”周嬷嬷笑着低声说道,“她让丁二牛那小子秘密回了趟城,给您稍了一封信。”

    说着,周嬷嬷便扶着太夫人的手,一边向房内走去,一边说起了丁二牛回禀的事情来。

    谢太夫人听完之后,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不由疑惑了起来。

    这自家的小孙女回家,怎么还要遮遮掩掩呢?轻轻这丫头,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眼见主仆二人走近内室之后,跟在二人身后的胭脂才挥手遣退了一屋子的小丫头,亲手拿起了针线活,坐到了门口望风。

    内室中,服侍着谢太夫人坐到了软塌之上后,周嬷嬷才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了一封尚有火漆的书信。

    谢太夫人接过了书信,亲手打开之后,只看了一眼,便笑着点了点头。

    果然是小孙女轻轻的亲笔书信!

    一盏茶的功夫之后,看完信的谢太夫人用眼神示意周嬷嬷端来了一旁的油灯,才亲手将小孙女的信纸烧了个干干净净。

    “太夫人……?”周嬷嬷见此,不由有些邹眉。

    这六小姐的书信,太夫人一向珍而重之。这一次,太夫人又怎么会亲手烧掉呢?

    谢太夫人闻言,却是一脸凝重的摇头打算了周嬷嬷的话。

    轻轻在信里说的清楚,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况且,丁二牛那个小子,连王家的大门都没进,却跑去了后巷子那边直接找到了周嬷嬷的家里,这恐怕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轻轻,她不想让王家的任何人知道此事。

    看来,轻轻信里所指的那个隐藏在暗中的敌人,恐怕来头不小啊。

    想到这里,谢太夫人不由抬头看向了一旁的周嬷嬷。

    “阿妩,你去把范氏和孙氏叫来。”阿妩便是周嬷嬷的闺名。

    这个时候去请两位夫人过来?周嬷嬷闻言一愣,既然点了点头,便转身行礼退去。

    跟在谢太夫人身边几十年的她知道,太夫人此时召见两位夫人,恐怕是和六小姐的那封信,脱不了干系吧。

    半个时辰之后,范二小姐暂时所居住的柳香院中。

    “表小姐,”刚分来柳香院的小丫头百合,一张圆圆的肉脸上,满是笑容。“大夫人身边的杜鹃姐姐刚才来过了。”

    “哦?”正准备去姑母院子里请安的范二小姐闻言,不由一愣。

    这个时候,身为姑母身边大丫鬟的杜鹃,怎么会来到自己的院子中呢。

    “杜鹃姐姐此时来我们的院子,可是说了什么?”坐在梳妆台前的范二小姐,看着镜子中那个明艳动人的少女,不由满意的笑了笑。

    这样的自己,果然有了一丝母仪天下的风范了吗?

    “回表小姐的话,”百合替小姐正了正头顶的珠花,这才笑着说道,“杜鹃姐姐说了,大夫人去了太夫人的院子,今日就不让表小姐过去请安了。”

    范二小姐闻言一愣,这个时辰,姑母怎么会去谢太夫人的院子里呢?

    一息之后,范二小姐就起身站了起来,冲着一旁的百合笑了笑,“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随便送杜鹃姐姐回去……”

    “小姐,奴婢明白的。奴婢这就去了。”表小姐的未尽之言,百合当然知道了。什么叫送杜鹃姐姐回去?不过就是让她去大夫人的院子里,打听打听消息罢了。

    看着满脸含笑的百合退了出去,范二小姐刚刚还满面春风的笑脸上,顿时划过了一丝冷意。

    百合这丫头打的是什么主意,她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自从一个多月之前,她和在福州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