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轻许天下-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刻钟后,随着远处一处农家小院渐渐映入了他的眼底,李元澈脸上的笑意,就更加明显了。

    轻轻,我回来了。他看着远处还有些身影模糊的女子,温柔一笑。

    策马飞驰的李元澈随意向后甩了一下马鞭,胯下的追风随即一声长鸣,速度瞬间又快上了几分。

    小院的门口,一袭白衣的少女,倚门而立,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轻轻。”李元澈驻马而停,却未翻身下马。

    他看着盈盈向他走来的少女,他看着少女那脸上越来越明媚的笑容,不由俯身向前,伸出了手臂。

    “阿澈,”经过几日的休养,王姒轻的脸上已经红润了许多,显得娇俏可爱。

    此时,阳光正好,春色明媚。

    “阿澈,可还顺利?”她驻足,仰头,一脸明媚的望着他。

    此情此景,在李元澈看来,心上人那璀璨灵动的目光,令这大好春光也黯然失色。

    “上来。”双手相握的那一瞬间,李元澈向后一用力,便抱着女子坐到了他的身前。

    “阿澈,我们去哪里?”策马奔腾中,她微微靠后,倚靠在他的肩头。

    “去哪里都好。”只要和你在一起!李元澈低头,将这后面一句,埋在了她随风飞扬的秀发之中。

    “那就在此处吧。”王姒轻转头,看着前方溪水旁的茵茵草地满山野花,不由点了点头。

    今日,是她的生辰,十八岁的生辰。

    尽管在这个时空,十八岁已经是老姑娘了,可对王姒轻来说,十八岁却是一个少女的成年之礼。

    多日之前,李元澈就安排好了军中诸多事务,就等着这一天,陪伴在她的身边。

    小溪旁,李元澈送开了缰绳,任由追风跑向一旁。他却转身,看着赤足站在溪水中的女子,不由有些邹眉。

    春光虽好,可溪水毕竟还有冰冷。轻轻才大病初愈,这样的寒冷,不知她能否受得了?

    王姒轻松开了掌心,任由一鞠清水从她的手指间,滴滴流落。

    待掌心的水滴流尽,她才回头看向了岸边邹眉的男子。

    这三年来,就是这个男人,在她十五岁后,送来一纸婚书;十六岁时,送她结发与轻;十七岁时,送她永结同心。

    今日,是她十八岁的生辰,她不知道,他又将送来什么生辰贺礼呢?

    “可有礼物?”王姒轻看着向她走来的男子,伸出了双手,调皮的眨了眨眼。

    李元澈展眉,弯腰,一把横抱起面前的女子,引来怀中少女一串串娇笑的银铃声。

    茵茵草地上,他将心上人放在早就铺好在地的披风上,单膝跪下。

    这是要求婚吗?王姒轻微愣。

    可是好像又有些不对,只是哪里不对呢?少女偏起了头。

    单膝跪下的李元澈,眼里满是宠溺。

    他先是伸手刮了刮少女的鼻头,然后才拿起一旁的绣鞋,动作轻柔的替心上人穿上。

    原来是替她穿鞋。王姒轻微迥,然后大笑。

    不过,此时,她也终于知道到底是哪里不对了。

    单膝跪地求婚,那是她前世才有的方式。生长在这个时空的李元澈,又怎么会知道呢!

    李元澈抬头,看着心上人肆意的笑容,不由嘴角上扬,再也藏不住眼角的笑意。

    “轻轻,”李元澈翻身坐下,伸出上臂,拦住少女的肩头。

    “过几日,我们便南下江州,可好?”天下大势已定,他也该在天下人面前,给她一个名分了。

    这两年来,就是怀中的这个女子,助他平瘟疫,定北疆,送粮草,安万民,远赴蜀中,收服蜀地……

    这一桩桩一件件,她默默付出,他铭记在心。他知道,终究是他不够好,不够强,才委屈她至今。

    “好。”王姒轻沉吟了半晌,才笑着点了点头。

    她当然知道,他此去江州是为何事。只不过……

    “只不过,阿澈,你若去了江州,那京城这边你准备怎么办?”清河已定,益州也降。如今这天下,只剩下宇文信,还在京城负隅顽抗。

    王姒轻有些担心,若是此时阿澈离开,会不会给宇文信留下可趁之机呢?

    “无妨。”李元澈执起了心上人的手,让那一双柔夷,覆在了他的手心。

    这一双手,看似柔若无骨,却救起了万民,支撑住了他。

    “我把崔玉放走了,此时他恐怕已经逃到了京郊行宫。”

    “哦?”王姒轻转头,凝目挑眉,“你就这么有把握,张太后会偏向崔大老爷?”

    王姒轻不得不怀疑,毕竟宇文信,可是张太后的亲生儿子!

    “本来我是没有这个打算的。”李元澈亲了亲她的额头,“不过巫宁的出现,到是让我改了注意。”

    “巫宁?”不过瞬间,王姒轻便展眉而笑。这些日子,她倒是忽略了巫宁的另外一个身份。

    巫宁身为镇国公府的太夫人,身居京城四十余年。若说她知道一些宫廷秘闻,也在常理之中了。

    “那张太后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王姒轻转头,“况且,如今的崔大老爷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你确定张太后还会迎他入行宫?”

    “能不能进行宫,那就要看崔玉自己的本事了?”李元澈不以为意的躺在了草地上,却在趁女子不留意时,一把拉下了她。

    此时春光正好,他又何必为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浪费了和轻轻相处的美好时光呢!

    “呀!”女子轻呼,转而大笑。

    “阿澈,不若过几日,我和两位堂兄一起,先回江州吧。”王姒轻爬在男子的胸前,闷声说道。

    不是她矫情,只是在这个时空,若是未婚夫妻一起去女方家求亲,恐怕会吓坏了家里人吧。

    再说了,这样毕竟于礼不合。更何况,她所在的江州王家还是那样的一个讲究礼仪规矩的名门世家。

    “为何?”李元澈侧目。她的轻轻回娘家,为何要兄长相送?

    他李元澈的妻

    子,自然是应该由他护送回去,又何需他人帮忙。

    “因为,”女子双手撑住了自己的脑袋,冲着下方的男子,眨了眨眼。

    “……我也会害羞!”(。)

第三百二十九章 香囊() 
京郊行宫十里外,官道旁的一处小树林中。

    衣衫褴褛做乞丐流民打扮的崔大老爷,拉了拉头顶的破草帽,伸手在地上扣了一块污泥,抹花了一张老脸,才低头拐向了一旁的官道。

    不过,崔大老爷并没有直接奔上官道,反而在临近官道时,快速转身向后,藏在了一颗大树之后。

    崔大老爷机警的向外探出了脑袋,看了看身后空无一人的树林,终于松了一口气。

    还好,身后空无一人。

    看来,他终于摆脱了李家派来的追杀之人,成功的从清河逃了出来。

    如今,京郊行宫眼看在即。崔大老爷相信,只要他顺利的逃到了行宫,看在还未出生的孩子的份上,张太后也不会不管他的死活。

    靠在大树背后的崔大老爷,想起了行宫中的荣华富贵,想起了太后张氏那风韵犹存玲珑有致的身体,还有那即将出世的孩子,不由笑了。

    如今,他终于不用在担惊受怕的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了。

    而此时,隐藏在不远处一颗大树的树冠上的武求,也笑了。他费尽了心思,做足了模样,终于把崔玉送到了行宫门口。

    接下来,他也终于可以松口气,冷眼看上一场好戏了。想到这里,武求裂开了嘴,掏出了怀中的竹筒。

    随着轻微的“嗤”的一声,竹筒直射上天,提醒着坠在身后不知几里外的同伴。

    万里无云的高空中,微微红光一闪而没,快速的隐入天际。

    “宁姑,四哥发来信号了。”十三娘收回了仰天的目光,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巫宁。

    此次她听从小姐的吩咐,以婢女的身份随在巫宁的身边,却是有重任在身。

    如今,四哥的戏演完了,也该她和宁姑登场了。

    “好,我们加快些步伐,争取在到达行宫之前,赶上对方。”此时,早就换了一副面容,做富贵老夫人打扮的巫宁,点了点头,转身上了马车。

    马鞭飞扬,破空声响。

    官道上,一队劲装护卫拱卫着一辆双骑马车,飞快的向前疾驰赶路。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这队人马便赶超了步履蹒跚的崔大老爷,看似随意的停在了他前方的不远处。

    车队后方的崔大老爷,眼看刚刚才从他的身边疾驰而过的车队,停在了前方,不由心中一紧,眯起了眼,停住了脚步。

    来人为何停下,却又正巧停在了他的面前。眼看行宫近在眼前的崔大老爷不由迟疑了起来。

    前方的人马,不会是针对自己来的吧?会不会这么巧?

    可是,行宫就在前方,他已无路可绕,不论如何,他都必须上前。

    想到这里,崔大老爷垂下了眼,将头顶的破草帽再次拉低后,才重新上前。

    此时,官道的一旁,一身雍容华贵的巫宁,在婢女的服侍下,威严的步下了马车,就那么巧的,刚好转头,看向了崔大老爷的方向。

    崔大老爷见此刚刚一惊,正准备停步转身时,却发现前面的老夫人已经转过了身,坐到了路边的大石上,再也没有看上自己一眼。

    看来是虚惊一场!崔大老爷伸手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一张泥脸,顿时更加脏乱不堪,看不出原先半分的儒雅模样。

    “十三娘啊,还有多久到行宫?”端坐在大石上的老夫人,接过婢女双手呈上的水袋,优雅的抿了一口。

    “回老夫人的话,前面就到了。”十三娘看似低眉顺眼低头回话,眼角的余光却果然看到崔大老爷脚下的步伐一顿。

    崔大老爷的步伐不得不顿。他没有想到,前方的这一行人竟然也是前往行宫的?

    看这一行人的穿着打扮,便知来人是非富即贵。这样的一队人,又是去往行宫,莫非是张太后的故人?

    崔大老爷眉头一挑,心中一动,不由放缓了脚步。

    “快到了吗?”一旁端坐的老夫人似乎有些怅然的叹了一口气,出口的话语却让一旁的崔玉立时停住了脚步。

    “我已经离开镇国公府,消失在人前二十多年了,也不知道娇娘还能不能认出我来?”

    娇娘?张氏娇娘正是张太后的闺名!崔大老爷此时不由大喜,来人既然能得知张太后的闺名,又提到了镇国公府,看来必定是张太后亲近之人。

    只是,这位通身气派的老夫人,到底是何身份,他却是不知了。

    崔大老爷正犹豫着是否要表明身份开口相问,却又听老夫人一旁的婢女俏生生的开了口。

    “老夫人,您不必多虑。您是超一品的镇国太夫人,又是从小看着张太后长大的,她自然是认得你的。”

    什么?来人竟然是镇国太夫人!崔大老爷不由大惊抬头。

    据他所致,齐家的太夫人早在二十多年就已经身故,那面前的老夫人又是何人?他不由想起刚才这老夫人口中所言

    离开镇国公府,消失在人前二十多年

    莫非,当年的事情有隐情!崔大老爷大喜,不由上前迈出了几步,在一旁的护卫反应过来之前,疾步奔到了路旁的大石前。

    “敢问,您可是齐太夫人?”

    半个时辰后,行宫宫门之前。

    已经和齐老夫人表明过身份的崔大老爷,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主动在齐家的人面前,抢先上前,走向了宫门外的侍卫。

    却不想

    “滚开,哪里来的乞丐?”宫门的侍卫,却是看也不看他一眼,就挥舞起了手中的刀鞘,一副他不离开,就要立马动手的样子。

    “放肆!”闻言涨红了一张老脸的崔大老爷,大感失了脸面,不由有些气急败坏的吼了起来。

    “老夫乃是崔玉,还不快大开宫门,让我去见太后。”

    这些狗眼看人低的东西!崔大老爷见一旁的侍卫一脸的嘲笑不信,不由伸手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宫规制式的香囊。

    这个香囊,是当初张氏为了她母子二人能够顺利进京,特意托人从益州送到他手里的信物,也是他二人情定结盟的信物。

    一旁值守的禁军小队长,见此不由一愣。

    面前的老乞丐手中所拿的,竟然真的是宫中之物!

    难道,他真的是小队长还在犹豫不决,却在见远处的马车内,已经走下了一位年轻的姑

    娘。

    “我们是镇国公府的人,要面见太后。”

    言闭,十三娘从袖笼里,拿出了一块令牌,随手一扔,破为盛世凌人的样子。(。) <;/p>;

第三百三十章 宫中旧事 (收藏100+)() 
行宫,雨花阁。

    即将临盆的张太后看着下首的齐老夫人,扶着宫人的手,骤然一沉,不由惊恐的睁大了眼睛。

    “伯母,真的是您”张太后没有想到,她竟然在此时此地,看到了镇国公府的太夫人。

    那个已经在二十多年前,就众所周知已经亡故了的齐家太夫人。

    “娘娘,确实是老身。”巫宁起身,点了点头,却并未跪下。

    于公,她是超一品的国夫人,按照大晋礼制可见天子而免跪;于私,齐张两家乃是世交的通家之好,她是看着张氏长大的长辈,自然也不用下跪。

    “齐伯母,您怎么”张太后此时脑子一片凌乱,似乎还弄不明白当年到底发生了何事。

    这逝去了二十多年的故人,为何会出现在行宫,站在她的面前?

    “娇娘,”似乎是看出了张太后的疑虑,巫宁不由叫出了张氏的闺名,“娇娘,如今,您又要生了吗?”

    言罢,巫宁就一脸神色复杂的看向了张太后的肚子。

    此时,张太后已经怀胎九月有余,肚大如球,一副即将临盆之像。

    “是啊。”张太后闻言,不由一愣。

    还真是巧啊,当年信儿出生的时候,也是齐伯母在宫中陪着她

    等等,张太后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脸色一变。

    她记得,当年似乎正是在信儿出生之后,齐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