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轻许天下-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外界皆疯传她用先帝遗诏逼宇文信让位与他们的儿子,可天知道,她的手上根本就没有这道遗诏。

    “微臣知道。”杨致和闻言,微微一笑,抬头看向了上首的皇后娘娘。

    “你相信本宫刚才所言?”独孤皇后倒是有些意外。要知道,这话连她的父兄都不相信,她没想到面前的这个年轻臣子竟然相信了。

    “是,微臣当然相信。”杨致和点了点头,继而语出惊人。

    “因为那道遗诏,一直都在微臣的手里。”

    什么!独孤皇后闻言大惊,不由站了起来。

    遗诏在他的手里,遗诏怎么会在他的手里!

    “杨致和,你……”独孤皇后一手扶着桌角,一手指向下方的臣子,明明想说些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娘娘莫急,微臣此次前来,便是为您解惑分忧而来。”杨致和似乎没有注意到上首独孤皇后的失态,反而行了一礼,温和开口。

    “解惑分忧?”独孤皇后一声冷笑,颓然的坐回了座位上。

    这个杨致和真是好大的口气,他凭什么为她解惑分忧,就凭他是宇文信的第一心腹红人吗?

    真是可笑,可笑至极!

    要知道,她和宇文信早就分道扬镳夫妻情断,宇文信的人,她凭什么要相信!

    “是,微臣正是为娘娘解惑分忧而来。”杨致和丝毫不介意独孤皇后的冷笑,径直说了起来。

    “娘娘所忧心的,在微臣看来,不过是为了太子一人而已。”

    可怜天下父母心!杨致和不傻,自然知道该如何打开缺口。

    “不错,杨爱卿果然不负状元之才,这揣摩人心的本事,倒是让本宫不得不服。”独孤皇后并未否认。

    “那么,微臣敢问娘娘一句,可否真的想禅位于您的父兄?”在京城时,杨致和便看出了独孤敬父子的野心,对独孤家的打算,他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是有如何,不是有如何?”独孤皇后端起了茶盏,稳了闻自己的心神。

    “娘娘莫非以为,等您的父兄称帝之后,太子殿下还有一丝活路?”说到这里,杨致和上前一步,目光逼人的看向了上首有些心慌的女子。

    “杨致和,你大胆!”独孤皇后闻言,拍案而起,怒目相视!

    “娘娘,您之所以生气,不过是微臣说中了您心

    中的隐忧而已吧。”杨致和毫不介意,并未退后半步。

    他就那样坦然的看着独孤皇后,此时在他眼里,对方也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罢了。

    她知道,他也知道,以独孤父子的性情,一旦称帝,恐怕容不下宇文信的儿子活在世上吧。哪怕那个孩子也有他独孤家的血脉。

    退一万步说,就算独孤敬父子暂时不会对太子动手,可凭独孤家的实力,又能守住这益州多久呢?

    此事,杨致和想的清楚,独孤皇后也不糊涂。

    “杨致和,你到底想说什么?”半晌之后,对视中的独孤皇后终于败下阵来,叹了口气,跌坐回了软塌上。

    “微臣想和娘娘您合作。”见此,杨致和嘴角上扬,冲着上首的女子行了一礼。

    “合作?凭什么?”独孤皇后抬头,眼里闪过一丝自嘲。

    “凭我家主子可以许太子殿下,一世平安,荣华度日。”杨致和抬头,目光坚定,神情傲然。

    “你家主子?”独孤皇后闻言,错愕抬头。

    “杨致和,你到底是谁的人?”(。)

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河议事() 
清河郡,地里位置虽靠近京城,,却一直是千年世家崔家的地盘。

    此时,新年刚过,位于清河城东的崔氏祠堂中,崔氏一族众多的掌权者,虽围坐在一起,气氛却有些凝重。

    匆匆从京郊行宫返回的崔大老爷崔玉,看着祠堂中的众位族老,不由有些恼火。

    他不明白,此时有了张太后的支持,正是他们清河崔氏争取京郊附近几个州县势力的好机会,为何族老们要在此时,将他召回族中。

    “四叔祖,”崔玉抬头看着祠堂左上首端坐着的白发老人,压下心中的不满,抱拳行礼。“您老在这个时候,召集大家来此召开族会,究竟是为了何事?”

    这位年过七旬的四叔祖乃是清河崔氏嫡枝辈分最高的老者了。也只有他才能越过崔玉召集众人来祠堂,召开族会了。

    上首端坐着的四叔祖耷拉着眼皮,似乎一副未睡醒的模样。此时他见崔玉问话,这才睁开了眼睛,看了众人一眼。

    “今日大家在这里举行族会,乃是为了推选我崔氏一族,新一任的族长。”说道最后,四叔祖抬眼看向了崔玉。

    推选新的族长?崔玉闻言,不由抬头,眼底一片大骇。他还活得好好的,怎么就要推选新的族长了?

    就算他年老体衰,这族长之位,按照规矩,也该是他嫡长一脉继承,什么时候需要推选新的族长了?

    “四叔祖,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崔玉直身,负手在背,冷言相问。

    这崔玉毕竟是多年大权在身的一族之长,这一抬头一负手之间,逼人的气势,顿显无疑。

    “崔玉,你如今坏了我清河崔氏的族规,自然不能再做族长了。”上首垂目的四叔祖还未开口,一旁的一位矮个子锦衣中年男子,便抢先开了口。

    “坏了族规?不知六弟所言,是指哪一条的族规啊?”崔玉冷哼了一声,千年以前的祖规,现如今有几人还在遵守的?六堂弟拿这个说事,恐怕是来者不善啊。

    清河崔氏作为千年世家,能多年屹立不倒,自然有它的底蕴和道理。那众多的族规,也确实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只不过,世事变迁,有些旧年的族规,在如今,已经不能在适应如今的发展了。对此,大家心知肚明,只不过因那些规矩是祖宗所立,无人敢置喙罢了。

    如今,竟然有人拿这个做幌子,想罢免自己的族长之位?崔玉想到这里不由心中一声冷笑,恐怕再坐的诸人中,没有一人没有坏过族规吧?

    这位六堂弟明明是觊觎族长之位,却拿族规来说事?真是有意思啊。

    而被问话的锦衣中年男子还未回话,端坐着的四叔祖却开了口。

    “崔玉,我等谢王范崔四姓之家,首要的一条,便是要洁身自好,不得私养外室,宠妾灭妻。”四叔祖此时跺了跺脚,怅然开口,颇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而作为我等千年世家的族长,更该以身作则才是。可你呢,你竟然”四叔祖说到这里,握紧手里的拐杖锤了锤地,竟似说不下去一般。

    一旁的众晚辈见状,连忙围了上去,端茶递水,好生轻言安慰了一番。

    崔玉看着众人做戏,不由冷笑。今日四叔祖这样的一番做派,恐怕明日里便会有他崔玉不尊长辈,出言顶撞气坏了叔祖的流言传出吧。

    若这出戏真如他们所想的演了下去,那他崔玉这几十年的族长,可真就白当了。

    “四叔祖,”崔玉突然跪了下去,垂目叩头,哽咽不止。

    这突然的一幕,果然让围住四叔祖的众人回过了头,面面相觑起来。

    “我发妻范氏已死多日,我连个妾室也没有,又哪里的宠妾灭妻呢?”不是要做戏吗?你们会,我崔玉自然也会。

    众人似乎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崔玉已经老泪纵横的大哭起了他的亡妻来。

    “崔玉,你虽然没有妾室,可是却养了一个外室,这可是天下人皆知的。”半响之后,之前开口的锦衣中年男人,才冷笑了起来。

    这外室,比起妾室来,可是更加不堪。你崔玉为了一个外室,就敢谋害正妻,还有什么脸面做这千年世家的一族之长?

    外室?正在痛哭的崔玉还没有反应过来,那边已经缓过气的四叔祖,又抢先开了口。

    “崔玉,如今天下人皆知,那张太后已经怀了你的骨肉。”四叔祖顿了一口气,眼见崔玉的脸色剧变,才继续说道。

    “那张氏并未进门,连族谱也没上,不是外室是什么?你竟然为了她,想害了自己的正妻嫡子,真是”

    四叔祖话音刚落,众人便纷纷冷眼看了过来。这崔玉和张氏有了首尾,且张氏怀了崔家骨肉的事,已天下皆知,晾他崔玉也无从抵赖。

    太后张氏,是外室?那个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怎么会是自己的外室?崔玉一时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连眼角的泪水停了也没有注意到。

    可是,按照人伦常理而言,张氏与他却是无媒苟合,那不是外室又是什么?只不过张氏的身份太过显赫,竟让他忽略了此事。

    只不过,四叔祖所言,为了张氏,杀妻灭子又是何意?那范氏和三郎的死,自己纵然有些袖手旁观,可并未出手啊。

    “四叔祖,”崔玉抬起了头,“如今我乃是鳏夫,太后张氏乃是寡妇,我有心迎娶之,只因她如今身怀六甲,有些不便才推迟了婚期。”

    只要自己娶了那张氏,她便不是外室了,这宠妾灭妻的说法就落不到自己的头上。况且,一旦张太后嫁入清河,那他清河崔氏的势力必定会一涨千里了。

    到时候,看你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可说的。想到这里,崔玉不禁有些暗自得意。

    “不可。”四叔祖突然推开了搀扶的众人,站了起来。“我崔家乃是千年的名门世家,岂能娶一个不守妇道的寡妇妾室为正妻。”

    张太后之前只是庆帝的贵妃,地位虽然尊贵,可说到底,贵妃也只是妾室。况且,如今她还是个寡妇,是个人人皆知养了面首不守妇道的寡妇。

    试问,这样的妇人,一般的人家都不会娶回去,更何况是千年名门世家的崔家呢?将家族名声看得高过一切的崔家四叔祖,是绝对不会同意张氏进门的。

    崔玉当然知道张氏的德行,可他娶张氏,乃是为了家族的势力,这些

    族人怎么就看不明白呢。再说了,张氏是太后,岂能和一般妇人相比?

    “四叔祖,”崔玉站了起来,刚想说些什么,却被一道沙哑的女声所打算。

    “老爷,莫非您真的忘记还有妾身了吗”(。)

第三百一十八章 我还没死呢() 
是谁?这个声音竟然有些熟悉到底是谁在说话?

    崔大老爷蓦然回头,却见祠堂的大门缓缓打开,一位一身素白形容憔悴的中年妇人在自己两个儿子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的走了进来。

    “夫人!怎么,是、是你?”待来人走了进来,崔大老爷这才大惊,不由后退了半步,跌落于地。

    这个一身素白的苍老妇人,分明就是自己的妻子,范氏。

    崔大老爷一时有些糊涂,数月之前这范氏因为谋害唐王,明明被判了腰斩,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崔大老爷想起上一次妻子和幼子在新帝铡刀下的死里逃生,再加上此次的死而复生,不由有些不寒而栗。

    莫非妻子的背后还有什么高人不成?想到妻子的娘家庐阳范氏,崔大老爷一时就更加狐疑了起来。

    庐阳范氏到底是千年世家啊,虽看似被李家掏空了底,恐怕背地里,还是有些手段的。

    “老爷,”崔大夫人看着自家老爷阴晴不定变幻莫测的脸色,不由仰天大笑了起来。

    夫妻三十载,她怎会不明白这个男人的心思。

    “我还没死呢,您怎么就着急的要娶张氏进门啊?”半晌之后,崔大夫人停止了大笑。

    她转头看向了自己的夫君,眼里一片冷色。

    “夫人,我”崔大老爷此时倒是有些纠结,妻子的出现让他对庐阳范家背后隐藏的实力起了狐疑,可京郊行宫张太后的势力,他也不想放弃。

    一时之间,利益权衡犹豫不决之下,崔大老爷竟是不知道该开口说些什么。

    “母亲,您又何必为难父亲呢。”正在此时,崔大夫人的背后闪出了一个消瘦的身影,正是崔家的三公子,崔璟浩。

    此时的崔璟浩,早已经没有了世家公子风流俊朗的偏偏少年模样,多日以来东躲西藏担惊受怕的他,已然变成了面容憔悴双眼冰冷的阴狠男子。

    崔璟浩就这样越过了自己的母亲,一步一步的踱到了自己父亲的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还跌坐在地的崔大老爷。

    “父亲,地上凉,您还是先起来吧。”崔璟浩弯腰,向对面的父亲,伸出了手。

    明明是关怀的话语,可不知为何,听在众人的耳里,只觉阴寒入骨,不寒而栗。

    “三郎,为父”崔大老爷扶着儿子的手,起身之后,本想宽慰儿子几句。

    可当他抬头看着儿子嘴角含笑、眼中却一片冰冷的面容时,不由心中一惧。若不是崔璟浩紧紧的搀扶着他,此时,他差点又跌坐回了地上。

    崔玉立即放开了儿子搀扶的手,借着整理衣衫的机会,不露痕迹的后退了半步。在他看来,面前这个阴狠冰冷的男人,哪里有半分自己幼子的模样?

    眼看一家几口不再说话,祠堂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时,上首的四叔祖不由跺了跺他手中的拐杖。

    “好了,”见众人看了过来,四叔祖才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你们一家子要叙旧,且先等等。”

    “咱们今日还是先推举出新的族长人选要紧。”李元澈的大军已经快兵临城下了,此事不能再拖了。

    崔玉闻言,不由大急,正想开口分说时,却被一旁的崔大夫人抢先开了口。

    “四叔祖所言正是,”崔大夫人朝众人福了一礼,转身冷冷的看向了自己的夫君。“我家老爷宠外室灭正妻,体统尽失,确实不配做这千年名门世家的一族之长了。”

    “夫人,你在胡说什么!”崔大老爷邹眉,看向一旁的妻子,正欲在说些什么的时候,却见自己的幼子眼色冰冷的笑看了过来。

    不过是一眼,崔大老爷便觉得肝胆俱寒,再也无法开口。

    怎会如此?明明是自己儿子的眉眼,可崔大老爷就是觉得眼前的儿子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让他只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的人。

    崔璟浩眼见崔大老爷底下了头,不敢再开口说话,这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