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枝-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嬷嬷之前看到了贺林晚的急切,忍不住问道:大姑娘,谁的信啊?如果是大姑娘的哪位好友怎么只有一封信,没有名帖?李嬷嬷觉得有些不符合大家闺秀的规矩,所以多问了一句。

    贺林晚当着众人的面将信拆了,看了一眼之后随口道:是赵姐姐,就是元夫人的干女儿。

    李嬷嬷是听说过元太太认了干亲的事情的,上回贺林晚遇到歹人也是赵家的那位赵公子出手襄助,因此李嬷嬷虽然不认得赵家人,却对他们极有好感。听贺林晚说是赵姑娘的信便释然了,赵家只是商贾出身,难怪没有递名帖,怕是怕被门房的人轻视吧。

    姑娘,下次还是让赵姑娘递名帖吧,这样比较合乎规矩,也免得被人说闲话,奴婢等会儿就去门房交代一声,如果是赵家的名帖,就让人立即给您送来。

    贺林晚随口应了一声,心里却想哪里有什么名帖。这信不是赵青青的,而是李毓写来的。

    贺林晚一目三行将信看完了,李毓在心中说那本《轩辕遗书》已经拿到了,明日上午在太白楼等她。

    贺林晚心里有些犯难,她上次答应了母亲这阵子不出门的,不知跟母亲磨一磨她会不会答应。

    李嬷嬷见贺林晚皱着眉头,便关心地问:姑娘?您怎么了?赵姑娘在信里可是提了什么难事?

    也就是李嬷嬷是卫氏身边的老人,是看着贺林晚长大的,这院子里除了她还真没人敢过问贺林晚的事情。

    贺林晚也知道李嬷嬷是出于关心才会多问,所以并不在意:也没什么。赵姐姐的茶楼里新来了一个说书的女先生。问我最近有没有空去听听。

    李嬷嬷想了想,凑过来小声道:姑娘,要不还是先回了赵姑娘,过阵子再去吧?太太虽然面上不说什么。但是上次你遇到歹人那件事让她很在意。有两个夜里太太都做噩梦被惊醒。醒来就喊您和小少爷的名字,非要下床去看看您和少爷,奴婢好说歹说才把她劝住了。

    贺林晚闻言愣了愣。母亲做噩梦了?她从未听她提过。而且母亲給她的印象是一个外表柔软,内心却比谁都坚强的人,没想到她会因为一个噩梦就惊慌失措,患得患失。

    贺林晚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嬷嬷。

    李嬷嬷见贺林晚这么听劝,也高兴不已。

    小虎子爬下了凳子,走到贺林晚面前,也不说话,就是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她。

    贺林晚却是立即就明白了,笑道:小虎子写完字了?

    小虎子点了点头。

    贺林晚便走到桌前去检查,小虎子跟在她后面,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的表情。贺林晚看了几眼小虎子的字,故意夸张地做出了惊喜的神色:呀!这真是小虎子写的?

    小虎子眼睛亮亮的,下意识地挺了挺自己的小胸膛。

    贺林晚弯下身来,摸了摸小虎子的头:小虎子真厉害,进步真快,比昨天写的好多了。当然,昨天写得也不错,只是今天比昨天的字又好了不少。

    贺林晚到也没有胡乱夸奖,小虎子写字很认真,虽然只能算是工整,但是他小小年纪就能从字中表现出一股锐气,这是极为难得的。

    小虎子抿了抿嘴,已经与他熟悉了起来的贺林晚看到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了些弧度,知道小虎子这是高兴了,见他又往那碟松子糖上看,贺林晚忍住好笑道:嗯,所以那一碟松子糖都归你了!

    小虎子闻言立即去将碟子拿到了手里,再将碟子里的松子糖一颗一颗小心地收到了自己专门用来装零食的大荷包里。

    贺林晚在一旁看着他的动作,怜爱之余又有些黯然,杰哥儿比小虎子大不了多少,当初在家的时候也是与小虎子这般一团孩子气,不知道他现在怎样了,有没有受委屈。

    正在贺林晚想着杰哥儿的时候,一个婆子匆匆忙忙跑了进来,气都没有喘匀就急急道:快,快,大姑娘,快去花厅!

    李嬷嬷皱眉道:什么事让我们大姑娘去花厅,你说不清楚吗?李嬷嬷认出来这婆子不是他们西园的人,以前好像是老太太院子里的人,所以对她有些警惕。

    那婆子却是道:哎哟,都什么时候了,李嬷嬷您就别挑理儿了,是宫里头来人了,二夫人让奴婢过来叫大姑娘赶紧过去!

    在场之人闻言皆是一惊,李嬷嬷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宫里来人了?宫里怎么回来人呢!哎呀,那可耽搁不得,大姑娘您快换一身衣裳,赶紧过去。

    贺林晚看着李嬷嬷那一副急上火的样子,温声宽慰道:嬷嬷别急,应该是为了上次母亲捐赠粮草的事情,不是坏事。我就穿这一身去吧,这也是能见客的衣裳。

    贺林晚赶到花厅的时候老太太,二夫人,卫氏早就到了,就连这些日子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褚贺氏和余氏居然也在。

    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三十来岁做宫人打扮的陌生女子,正笑着与卫氏说话。

    贺林晚走进去的时候那宫人抬头看了一眼,问卫氏:这位就是府上的大姑娘吧?生的一副好相貌呢。

    坐在一边的褚贺氏闻言看了看贺林晚,又看了看站在自己身侧的女儿,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嘴里却是道:都说我们家的姑娘好相貌,就说我这女儿吧,当初在家的时候也是整个州府都出了名的。

    在场之人闻言皆是一静,二夫人轻咳一声开口对贺林晚道:阿晚快过来见过贤妃娘娘身边的尹姑姑。

    贺林晚进来的时候就认出来这位是谁了,不过还是等到二夫人提点才上前去行礼。尹姑姑虽是伺候人的,不过她是贤妃宫中有品级的一等大宫女,贺林晚这种没有诰命在身的女眷见了她都要行礼。

    尹姑姑和善地笑了笑:今日我是奉了娘娘之命前来请三太太和贺大姑娘明日入宫的。上次贺三太太的义举让京中不少人都称赞有加,争相效仿,贤妃娘娘在皇后娘娘面前提了几回,皇后娘娘今日便下了旨意召你们入宫见一见。

    在场之人闻言都看向卫氏贺林晚,羡慕嫉妒的目光都有。要知道能得皇后娘娘召见这是一件十分长脸的事情,一般这类的女眷不是家世显赫,就是极有才名或者贤名。

    每年大年初一后宫也会召见京中有诰命的命妇,不过大多数人也只是在殿外磕个头而已,一般连皇后的面都见不到。这次皇后和贤妃却是特意下旨召见卫氏和贺林晚母女,怎么能让人不羡慕嫉妒。

    不过贺林晚却并没有怎么激动,在她还是杨唯真的时候能进宫的机会很多,当初皇后娘娘十分喜爱她,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一旦家族倾覆,名媛的下场还不如普通女子。

    不过贺林晚却是想到了当初出现在赵家当铺的那一枚挂坠,那枚挂坠就是贤妃宫里的人拿出来的,现在杰哥儿没找到,表哥又不知所踪,不知道能不能从贤妃宫中得到些什么线索。她当初就想过想办法从宫里探听些消息,不过一直没有机会。

    这么想着,贺林晚到也并不排斥进宫了。

    那边余氏却是忍不住开口问:娘娘只召见了我三嫂?

    `

    `

    晚上才有空码字,所以这几日更新时间都会晚一些,请大家见谅见谅^_^

    咱们金枝已经沦落到11名好几天了,有票的亲们快来救命!!!!!

    `

    `(未完待续……)i1292

第102章 皇宫秘闻() 
第102章

    尹姑姑波澜不惊地温和一笑:还有贺家大姑娘。

    余氏见尹姑姑肯答话,胆子不由得大些了:阿晚只是个孩子,三嫂又还年轻,进了宫怕是不懂宫里的规矩,到时候惹出什么笑话来。所以还是有个长辈在场提点好一些吧?我们老太太和我们姑母都有诰命在身的,不如陪同三嫂一起去?

    余氏眼红卫氏能进宫,不过她也知道自己是去不成的,但是能让老太太或者褚贺氏去的话抢了卫氏的风头不说,她们还能记着她的情。

    果然,余氏话音刚落,褚贺氏就满意地看了她一眼。

    可惜尹姑姑并没有接余氏的话,只是笑道:我记三太太也是有诰命在身的,若是担心不懂宫中礼仪,明日我会安排一个嬷嬷跟在你们身边提点。不过皇后娘娘与我们贤妃娘娘都是好脾性的,对规矩也不怎么严苛,三太太和大姑娘不必紧张。

    余氏不甘心,还想再插嘴,二夫人适时地打断了:还是尹姑姑想得周到,那就麻烦尹姑姑了。

    之后余氏就没有找着机会开口说话,因为尹姑姑并没有久留,略坐了一会儿,茶水只是沾了沾唇就起身告辞了,说是还要去另外两家传娘娘口谕。

    尹姑姑一走,余氏就开始对着卫氏说酸话了:我就说这一大家子人里就三嫂最有福气了,皇后娘娘和贤妃娘娘还派了身边的大宫女亲自来请呢。家里的长辈都没有三嫂有面子。

    卫氏看着一屋子脸色各异的人。淡声道:四弟妹若是觉得不妥,那我这就去跟尹姑姑说我明日不去了?四弟妹觉得谁去合适就让谁去吧。

    余氏刚想开口,就被忍无可忍的二夫人給骂住了:你给我闭嘴!娘娘的旨意也是你能置喙的?不知死活的东西!今日也是尹姑姑脾气好,若是换了个脾气硬的宫人,你早被人拉下去掌嘴了!

    余氏最近讨好了老太太,又与褚贺氏交好,心里早就没太将二夫人放在眼里了,闻言有些不服气:哪里就有那么严重了?二伯母也太危言耸听了。

    二夫人看向一直坐在上首不怎么说话的老太太:母亲,您也是经过了大风大浪过来的,宫里的规矩您比我懂。当初后宫里因为一句话而死人的事情难道还少吗?您若还是由着她口无遮拦。小心总有一日会祸从天降!

    贺老太太被二夫人的高帽子一戴,终于开口对余氏道:行了,你二伯母说的没错,对着宫里的人说话要小心些。别看她们待你和和气气的。小心三言两语就将你給绕进去了。到时候给你安个罪名。你就洗不清了。老三媳妇也是,明日进了宫之后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上头娘娘问你一句你答一句。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小心多说多错。

    这还是老太太第一次对待卫氏不是横眉冷对,而是传授机宜,贺林晚不由得惊奇万分。

    余氏也愣了愣,看了卫氏一眼,不甘心地道:进个宫真要这么小心翼翼?还是老太太您经验丰富,进宫的话您比三嫂合适。

    不想老太太这回却不吃余氏这一套了,撇嘴道:我才不进宫呢,我又不嫌命长!

    众人听老太太这话不由得一愣。

    老太太见大家一脸不信的样子,难得的有了几分谈性:要说进宫,当年侯爷还在世的时候我进宫的机会难道还少吗?那时候老太后也还在,老太后是个念旧又慈祥的人,很喜欢找我们这些当初跟着太祖皇帝一起打天下过来的武将家的女眷进宫叙话说古。有一次我与另外三位夫人一同进宫,那次元夫人也在场。拜见完太后之后有两位夫人先出宫,我因为要如厕所以晚走了一步,元夫人跟我一起后脚出来的。可是没过几日我听说那两位先我们一步出宫的夫人不知怎么的卷入了三皇子那件事里,被宫里刑狱司的人半夜里从家中带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褚贺氏瞪大了眼睛:娘说的可是十五年前三皇子病死之事?当初有人说三皇子是被当今皇后……

    褚贺氏的话还没说完,二夫人就厉声道:阿娇!慎言!

    褚贺氏有些不以为意,不过还是将声音放低了些:二嫂你也太小心了,在自己家里说几句又有什么要紧的。再说都过去十几年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虽然当初有传言三皇子的死与皇后有关,可是后来不是说是病故的吗?若真是皇后娘娘做的,她哪里还能好端端地坐在后位上?

    不想老太太听了这话却是神色莫测地摇了摇头:有道是无风不起浪,当初的事情……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说得清的?

    众人闻言都看向老太太,听老太太这话难不成她还知道什么内情?

    就连贺林晚都不由得多看了老太太几眼,想要听听她怎么说。

    老太太见小辈们都盯着自己,原本这辈子都不想再提及的事情也还是说了出来:你们以为那两位夫人是因何而死的?还不是因为她们从太后宫里离开的时候不小心撞破了皇后娘娘害三皇子之事,没过多久三皇子就死了!林贵妃觉得三皇子的死有蹊跷,请求陛下彻查,这两位夫人才回被刑狱司的人带走。幸亏我当时没有同她们一道出宫,不然也不知还有没有命在,说起来元夫人逃过此劫还得要多谢我!

    余氏听完疑惑道:既然是跟皇后娘娘有关系,那为何之后又说三皇子说病死的?皇后娘娘这些年虽然无子也稳坐后位。

    老太太想着反正今日已经说了这么多了,索性就再说几句:你们是不了解老太后这个人啊!

    余氏立即问:老太后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没这个福气得见。老太太您与我们说说。

    正一脸怀念的老太太瞪了余氏一眼:你别插嘴!

    余氏立即讨好地給老太太端茶递水。

    老太太接过茶碗,喝了一口才道:老太后是最最重情也最最护短的一个人。她老人家总是记得当初战乱之时身为儿媳妇的孝恭皇后給她吃白面自己却躲在灶前吃糠饼的事,总与我们念叨说孝恭皇后之所以身体不好,去世得早,就是因为年轻的时候为了照顾她吃了太多的苦头的缘故。所以孝恭皇后死后,老太后亲自将孝恭皇后生下的一双儿女老晋王和安义长公主带大,后来老晋王战死,老太后伤心之下差点一病不起。之后当今继位,不识字也从不干涉朝政之事的老太后破天荒地下了一道懿旨,让陛下立孝恭皇后亲弟的长女为后。就是现在的王皇后。

    褚贺氏道:这件事我也有所耳闻。当今还是皇子的时候的正妃去世,原本是想要立林家女也就是后来的林贵妃为后,可是太后娘娘一道懿旨让当今不得不立了王家女为后。只可惜王皇后在后宫多年都无宠。

    老太太道:老太后让孝恭皇后的娘家侄女当了皇后是为了照顾孝恭皇后的娘家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