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枝- 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坐在上首的魏氏没有发话,她只是将手指轻轻地往桌上一磕。

    无论是贺伶还是贺勉都乖乖把嘴闭上了。

    魏氏的目光在贺伶脸上一扫,贺伶在心里打了个激灵,魏氏却又将目光移开了。

    “老四媳妇这会儿在做什么?”魏氏淡声问道。

    贺伶连忙道:“回祖母,孙女刚刚出来的时候,母亲在院子里见厨房管事,似乎在吩咐下个月采买之事。”

    魏氏语气平和地对王嬷嬷道:“你去一趟,告诉老四媳妇厨房的事情先别管,给我抄几幅字吧。”

    贺伶连忙道:“祖母,您要什么字,孙女给您抄啊。孙女这几年练字还算刻苦,几笔字还是能见人的。”

    魏氏语气平和地说:“这几个字你抄不好,让你母亲抄好了再教给你。”

    “不知是哪几个字?孙女定能抄好的。”贺伶似乎有些不服气地说。

    “妇有长舌,维厉之阶。”魏氏淡声说道,“这八个字让老四媳妇抄上一百遍,希望她能给记牢了。”

第421章 惊问() 
    贺伶闻言脸色微微有些发白,她咬了咬唇,低下头勉强掩饰着自己的愤恨和委屈。

    其他人包括喜欢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贺勉都乖乖站在那儿不说话了。

    这就是魏氏,她不骂人,面上总是云淡风轻,就连责罚起人来也是轻飘飘的,很难让人指责她苛刻,但她却有本事让人待她恭敬。

    魏氏的语气仍旧平淡又温和,她看着几位孙儿孙女,缓声道:“今日叫你们过来还有一事,五日之后是我娘家大嫂也就是你们舅祖母五十整寿,我会带着你们去魏家拜寿。衣服首饰我已经提前让人备好了,晚些时候让人送到你们院子里去,若是不合身就吩咐针线房的人改一改。”

    听说要出门做客,几个女孩子又都欢喜起来,就连脸色难看的贺伶都竖起了耳朵。

    魏氏的娘家魏家?贺林晚在心里回想着。

    魏氏的出身很好,魏家乃是清贵世家,在前朝的时候就出过不少高官,本朝虽然没有再出过二品以上的大员,但是家族底蕴深厚,魏家的子孙也很争气,家风还算清正。

    魏氏的嫡亲兄长魏守知是前任内阁首辅范允的得意门生,曾任吏部侍郎,后来范相在朝堂斗争中败退下来,魏侍郎也受到了牵连被罢免了官职,携家带口回了原籍。去年年底,魏守知重新起复,且官复原职。

    此时魏家人已经从老家搬回了京城。魏氏与娘家兄嫂感情向来深厚,自然少不了往来。

    五年前魏氏之所以会被老太太和二夫人压上一头,自然与魏家失势脱不了干系,现在魏家重回朝堂,且魏大人眼看着又重得皇帝重用,更上一层楼指日可待,魏氏在贺家的地位自然稳如泰山了。

    这些世家高门里头,女子的地位向来与朝堂是挂钩的,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世家女子看重娘家的原因。

    “叔祖母,您也要带我去吗?”唯有贺珍眨了眨眼睛,犹豫着问道。

    说起来贺珍并不是魏氏这一房的姑娘,她的正经祖母是二夫人。但是魏氏是伯府的主母,她当家的时候对孙儿孙女一辈都是一视同仁,平日里若是有什么好处魏氏从来没有落下过侄孙女贺珍。

    说起来二太太母女亲近魏氏比亲近太夫人和二夫人那边还稍微多一些,很多时候贺珍也跟着贺林晚她们唤魏氏祖母。所以贺珍不出声他们差不多要忘了这茬儿了。

    魏氏温和地说:“你也是我贺家的姑娘,当然要带你去,你母亲也同意了的。”

    贺珍便又欢喜起来,小姑娘都是喜欢出门做客的。

    魏氏又道:“寿礼不用你们准备,你们只管将自己打理清楚,到时候跟我出门。我把话说在前头,一旦出了这个门你们代表的就是伯府的脸面,一些小心思都给我收起来。”

    魏氏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几个姐妹都下意识地往贺伶身上看了一眼。

    贺伶眼圈都红了,但是她忍住了。

    “听明白了吗?”魏氏的目光扫向孙儿孙女,语气柔和。

    “明白了,祖母!”几人同声应道。

    魏氏淡笑着点了点头,“你们先回自己的院子吧,阿晚和老大媳妇留下。”

    因贺林晚刚回京,魏氏多亲近一点也是常理,贺珍和贺澜听了也没做何反应,乖巧地行礼退下了。贺勉离开前还悄悄给贺林晚使眼色,表示等下去找她玩。唯独贺伶临走时看向贺林晚的目光不甘又嫉妒。

    贺林晚料想魏氏应该是有话要对自己交代,便吩咐丫鬟带着小虎子和小木头先去外头用些茶点,等她一同回西院。她怕小木头第一次来贺家心中不安,所以没有让他自己先回去。

    等人都走了,魏氏招手让贺林晚坐到她身边。

    “祖母可是有什么话要交代孙女?”贺林晚问道。

    魏氏想了想,说道:“听下头的人禀报,你这次回京是与五皇子的车架同行?”

    贺林晚想着魏氏的消息还真灵通,她在昨日就与五皇子的人分道扬镳了,贺家的下人怎么可能知道?

    不过贺林晚点了点头,面无异色地说:“是的祖母,孙女从东临出来的时候在城门外遇到了五皇子和陈大人,便同行了一路。”

    “陈闳?”魏氏皱了皱眉,沉吟着,“我听闻陈闳在东临的时候与你父亲不合?”

    贺林晚点头,“是的。”

    魏氏交代贺林晚道:“陈家的人维持着面子情就罢了,不用深交。我们与陈家不是一路人。”

    大太太杜氏不由得看了魏氏一眼,这还是魏氏第一次在孙辈面前提及官场的事情。

    贺林晚却只是点了点头,也不追问,“知道了,祖母。”

    魏氏很满意,对贺林晚的态度也更为温和,即便她接下来的话题并不算温和。

    “阿晚,你与五皇子是怎么回事?”

    贺林晚闻言皱了皱眉,“祖母何出此言?”

    魏氏对着贺林晚安抚一笑,“别着急,祖母并没有质问的意思。只是听到了一些传闻,所以想要问清楚罢了,也便于祖母今后对你的安排。”

    贺林晚想了想,皱眉道:“孙女与五皇子并无过多的接触,更无私交。不过听父亲的意思,五殿下似乎曾有过想要纳我为侧妃的念头,不过被父亲拒绝了。”

    贺林晚对魏氏说实话也有试探的意思,她想从魏氏的反应来推测她的目的。

    魏氏沉吟片刻,然后淡然一笑,“祖母知道了。”

    贺林晚脸上仍旧有些不悦,“孙女才不给人当侧室呢!”

    魏氏也不责备贺林晚心气儿高,反而赞扬道:“嗯,有几分志气。”

    杜氏听到这里,突然插了一句嘴,打趣道:“皇子侧妃不想当,那正妃如何?”

    贺林晚闻言愣了愣,魏氏却看了杜氏一眼,杜氏察觉到自己失言,低下头抚了抚自己的裙摆掩饰了过去。

    贺林晚正想着要不要再试探一下杜氏这话到底是何意,却被魏氏接下来的话打乱了思绪,她听到魏氏问道:“你带回来的那个叫杨杰的孩子,他的真正身份恐怕并非是你师傅瑛姑的侄儿吧?”

第422章 祖孙俩的试探() 
    贺林晚猛然间听到魏氏这么一问,身体不由自主地僵硬了一下。有那么一瞬,贺林晚都要怀疑,是不是杨成杰的身份暴露了。

    不过贺林晚很快就冷静下来,她看了魏氏一眼,魏氏的表情却一直没有变,让人猜不透她心里真正的想法。

    “祖母,阿杰的身份你是从何处知晓的?”贺林晚这话的意思似乎是承认了杨杰的来历不简单,但是却也什么都没说。

    魏氏却当是贺林晚承认了,她淡笑道:“瑛姑当初是我给你找的老师,不查清楚她的来历我又怎么敢将她放到你身边?”

    贺林晚编排杨成杰的来历的时候,也没想过要毫无破绽。她知道杨成杰这个半路突然冒出来的孩子不管她给他编个怎样毫无漏洞的身份都会让人起疑心,所以索性给弄了个漏洞百出的,防的就是魏氏这样知根知底的人。

    贺林晚面上有些为难地道:“祖母,孙女不是存心欺瞒您的,只是阿杰他家长辈于父亲有恩,他的身份又不好到处宣扬,父亲终是受人所托……只能借着我师父的名头。”

    魏氏听罢脸色更为温和了些,她安抚般地拍了拍贺林晚的手道:“祖母并非怪罪。只是阿晚你要与祖母说实话,祖母才好帮你们。我问你,这个孩子是不是姓公孙?”

    魏氏的这个答案在贺林晚的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她点了点头道:“果然瞒不住祖母。”

    魏氏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叹道:“那这孩子的生父应当是公孙显了。”

    贺林晚没说话,当做是默认了,于是无儿无女的公孙显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多了个便宜儿子。

    “外头都知道父亲与公孙显不合,祖母是怎么……”贺林晚好奇地问。

    连贺林晚都有些意外,贺光烈和公孙显这些年大大小小的梁子结了不少,外头的人包括公孙家和皇帝在内,都没有怀疑过他们的关系,不知道魏氏是如何看出来的。贺林晚心中惊讶之余又不由得有些担心。

    魏氏似乎是看出来了贺林晚的担忧,她笑了笑,“知儿莫若母,烈儿是个什么样性子的人别人不清楚,我这个当母亲的还能不清楚吗?他年少的时候就崇拜公孙老将军,当年得知要跟随公孙老将军的时候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公孙老将军这些年对他也确实有知遇提拔之恩,你父亲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别说公孙家的小子抢了他的功劳,就算是人家把他推出来顶罪,他都不待皱眉的。说他为了名利与公孙显闹翻了,我是第一个不信的。”

    原来如此,果然是知子莫若母。

    不过魏氏这些年看着在佛堂里吃在念佛,却连东临发生的事情都时时刻刻关注着,这份心机和谋算,着实令人惊诧。

    魏氏又道:“不过你也别担心,这只是我这个做母亲的猜测出来的,就连你祖父都不知道。你在他人面前也不要提及,毕竟公孙家在陛下那里还是不怎么讨喜。那个孩子就暂且当是你师父的侄儿照顾着罢,有祖母在,你也不要怕会露馅儿。”

    贺林晚感激道:“多谢祖母。”

    魏氏摆了摆手,“祖母只得你大伯和你父亲两个孩子,必然事事以他们为先。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情也不要想着隐瞒,祖母只有帮你们的,没有害你们的。”

    “是,祖母,孙女知道了。”贺林晚回了魏氏一笑。

    其实贺林晚也不担心魏氏会害贺光烈,毕竟是亲生儿子,打断胳膊还连着筋呢。但是她对魏氏的话也只听信一半,因为她记得她父亲贺光烈说过,在魏氏心里,就算同是她生的儿子,贺光烈的地位也是比不得长子贺光耀的。

    这样的偏心平时或许不显,但是一旦遇到需要家族势力倾斜的情况,差别就显现出来了。

    还有一点,魏氏知道公孙家不受皇帝待见,但是她却没有阻止贺光烈和公孙显暗中交好,甚至不反对“公孙显的儿子”借住在贺家,贺林晚不信这只是魏氏想要成全儿子的忠义之心和兄弟之谊。

    魏家与范家同气连枝,魏氏的态度或许也反应了某些人或者家族对待东临的态度,这就有点意思了。

    “祖母,孙女今儿去去拜见老太太的时候,老太太说了些让孙女听不懂的话。后来孙女才从二伯母那里得知,家里似乎想要送两个姐妹入宫参选?”既然魏氏说不必对她隐瞒,贺林晚索性直言。

    魏氏闻言语气淡淡地,“哦?你太祖母是不是反对贺家的孩子进宫?”

    贺林晚点头,“太祖母好像是不同意的意思。祖母,咱们贺家当真要派人进宫吗?”

    魏氏不答反问道:“那你想入宫吗?”

    贺林晚皱着眉摇了摇头道:“祖母,孙女不想。”

    魏氏挑眉,“哦?为何?进宫不好吗?”

    贺林晚有些孩子气地撅了噘嘴,小声道:“陛下年纪都这么大了,几位皇子也都成了气候,进宫还不够给几宫娘娘磋磨的!孙女反正是不愿意的。”

    这要是别人听了这话肯定得教训孙女不知天高地厚,连陛下娘娘都敢编排,魏氏却不以为意地笑了,她还难得慈爱地摸了摸贺林晚的头道:“既然如此,祖母不让阿晚进宫便是了。”

    魏氏这话也是出于世家的底气。

    其实经历了两朝之后现在还算好了,在李俊义建国之初,许多世家子都不愿意入朝为官,自视甚高的家族还以与皇家结亲为耻。不少高门世家在李俊义的铁血手段下虽然表面上臣服,内心却对这个出身农家胸无点墨的草莽皇帝看不入眼。

    “阿晚,其实这次宫中选秀,并不只是为了充实后宫。”魏氏看着贺林晚轻声道,“陛下和几位娘娘还想要借着这次的选秀为几位已经到了适婚年龄的皇子挑选正妻。你知道,除了已经大婚的大皇子和已经定下正妃人选的四皇子以外,二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都还没有成婚。”

第423章 论婚() 
    贺林晚听到这里想起来之前杜氏说的那句话,不由得试探着问道:“祖母的意思是?”

    魏氏却不再说下去,只是笑着拍了怕贺林晚的手,安抚她道:“我家阿晚是个有大出息的孩子,祖母必不会让你吃亏就是了,你且安心罢。”

    魏氏的话并没有令贺林晚安心,不过她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道:“知道了,祖母,阿晚听祖母的。”

    贺林晚不会蠢到真与魏氏交心,说自己不愿意现在说亲,更不愿意嫁入皇家。在这种婚姻大事的问题上,她的个人意愿基本不在长辈的考量范围之内。

    她很清楚魏氏这样的当家主母最喜欢什么样子的孙辈。或许不是容貌才华最出众的,也不是最乖巧懂事的,她们最喜欢的是有着适当的智慧、对家族有利用价值且肯听从安排的。

    贺林晚刚回京,她需要魏氏的认可,这样才能方便她行事。至于是她不是真的要听从安排,贺林晚心中自有一番计较。

    果然,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