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枝-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嬷嬷不以为意地道:“不甘心又能如何?这人就得认一个命字!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二老爷早就已经不在了,她不可能当承恩伯夫人。等太夫人也仙去她这一房势必是要搬出伯府的,难不成她还想让二爷继承伯府?伯爷有三个儿子呢,怎么也轮不上二爷这个侄儿来袭爵啊。”

    卫氏摇了摇头:“二伯母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只有她自己知道了,我现在只想护着两个孩子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其他的事情都与我没有关系。”

    李嬷嬷担忧地看着卫氏道:“要不去您去看看承恩伯夫人,问问她的意见?她是您婆婆,总会顾着您的。”

    卫氏怔怔地看着窗外出了一会儿神,最后还是摇头:“承恩伯夫人现在自身难保,我就不去给她添乱了。二伯母不就是想要利用我来辖制余氏吗,反正我与余氏向来就不合,是不是被二伯母利用结果都一样。”

    李嬷嬷和卫氏又说了一会儿话,直到小虎子睡醒了自己跑下床来,卫氏才又将这些烦心的事情放下,围着儿子打转。

    贺林晚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外面小虎子拿着什么敲敲打打的声响微微出神。

    想必这承恩伯府内院以后也不会多太平。无论是朝堂还是内院,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有人心怀野心,必定会搅乱平稳的局势。

    此时承恩伯府的祠堂里,也有人在提及二夫人。

    承恩伯夫人魏氏端端正正地坐跪坐在案几边,面容平静地抄写着《金刚经》,她的手手指修长,指甲圆润,握笔极稳,落在纸上的字迹清隽秀丽,瞧着颇有些文人风骨,坐在那儿八风不动的姿态让人看着就觉得心平气和。

    正向她禀报的王嬷嬷不由自主地将声音放轻了,像是怕扰了什么似的:“……二夫人让人把三小姐的丫鬟送到了阎婆那里,又罚了三小姐闭门思过,之后二夫人又让三太太跟她一起管家……”

    魏氏停笔,王嬷嬷的声音不由自主地跟着一顿。

    魏氏偏头打量了一番自己抄写的经文,皱眉道:“帮我瞧瞧中间这个‘尊’字是不是写偏了?”

    王嬷嬷连忙挪过去盯着经文仔细看了看,摇头:“奴婢瞧着没有偏。”

    魏氏将笔撂下了,从蒲团上站起身,小弧度地活动了一下手腕:“卫氏应了?”

    王嬷嬷跟着起身,低头站在魏氏身后两步远的地方:“是的,三太太答应了,二夫人便让她从明日开始跟着她管理库房和府内人情往来。”

    魏氏走到窗前,伸手推开窗户,窗户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微热的风吹了进来,案几上抄好的经文被吹落了两张。

    魏氏望着窗外的那颗高大的菩提树似是出了神。

    王嬷嬷将落在地上的经文捡起来,用镇纸压好,又等了一会儿还不见魏氏说话,便道:“夫人,要不要奴婢去提醒三太太几句?”

    魏氏漫不经心地说:“提醒什么?”

    王嬷嬷道:“二夫人让三太太管家,明显是不安好心,您不用提醒三太太一声让她在这个时候别去趟这趟浑水吗?您之前让大太太放权,不也是想护着大太太?”

    魏氏淡声道:“我让老大媳妇躲了,又让老三媳妇退,剩下个庶媳在外头兴风作浪拿我的人开刀立威?”

    王嬷嬷一惊,抬头看向魏氏。

    魏氏的声音依然平和温淳:“她忍了这么些年才找到这么个机会出手,又岂会轻易善罢甘休?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王嬷嬷闻言便道:“难道二夫人是因为当年那件事怨恨上了您?可是那件事怎么能怪到您头上!即便是伯爷……”

    魏氏“啪”地一声将窗户关上,淡声打断道:“好了,不该提的事情就该让它烂在肚子里。”

    王嬷嬷一惊,连忙跪下请罪:“奴婢该死。”

    “起来吧。”魏氏回过身来,神色淡然,“卫氏那里,你把几个得用的人交给她,别让她吃大亏就成了。老大媳妇……让她没事就过来跟着我抄写经文吧。”

    王嬷嬷爬起来,低头恭谨地应了一声是。

第19章 做客() 
四太太余氏在得知卫氏得了她心心念念的差事之后大怒,第二日两人在明善堂相遇的时候,余氏对卫氏很是一番挖苦嘲弄,而卫氏的态度也有了一些改变,她不再任由余氏辱骂,反而牙尖齿利地让余氏几番铩羽。

    而二夫人则在一旁偶尔劝上几句,言语上帮卫氏的时候更多,余氏因此更是将卫氏恨得牙牙痒。

    余氏和卫氏领了差事离开之后,二夫人身边的何嬷嬷道:“三太太平日里瞧着是个再老实不过的人了,不想还真能压下四太太一头,倒是令老奴惊讶。”

    二太太放下手中的账册微微一笑:“再老实的人也有逆鳞,何况卫氏当初能在卫家那种情形下活到及笄并带着她生母给她留下的嫁妆安然出嫁,这些年她虽然只生了一子一女,唯一的儿子又是那样的情形,可你可曾见老三有对她说过一句重话的时候?这些世家大族出来的女子,即便是看着老实的,又哪里会真的任人欺负而毫无还击之力。”

    何嬷嬷想了想,深以为然道:“夫人说得是,当初伯夫人刚进门的时候不也是处处伏低做小瞧着再温婉贤淑不过的么?您当初见老太太对她不喜还帮过她好几次,她在您面前也恭敬得很,可是后来……”

    二夫人的脸色渐渐冷了下来:“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何嬷嬷叹了一口气,不再提当年了。

    贺林晚没有顾得上过问卫氏这边的情形,她接到了元湘的帖子,元湘邀请她明日去元家做客。贺林晚看着这张帖子心噗通直跳,元湘道她也邀请了赵青青,贺林晚猜到是为了那枚玉挂件之事,难道赵青青那边已经有了消息?

    下午卫氏回来之后贺林晚拿着帖子去找卫氏提明日去元家的事情,卫氏正在正厅里见人,贺林晚过去的时候一个三十来岁的圆脸婆子正在说话。

    “……现在靖国公府虽然名义上是世子夫人当家,但世子夫人毕竟进门才半年,在世子夫人进门之前因为靖国公夫人不良于行,国公府十几年来一直都是靖国公如夫人尤氏管家的,所以如今国公府的形势还真不好说。”

    李嬷嬷讶异道:“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靖国公府这位世子夫人的出身可不低,她的父亲慕敬诚是慕首辅的侄儿且当年还是我朝最年轻的状元郎,她的祖母更是先帝的嫡长女安义长公主,半年前慕家大小姐出嫁之时嫁妆铺满了整条正阳大街,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她这样的出身还当不稳靖国公府的家?”

    圆脸嬷嬷却道:“李嬷嬷你只道慕家小姐出身显赫,却可知那位如夫人尤氏是何出身?”

    李嬷嬷想了想,讶异道:“尤氏?这京中没有尤姓的世家大族啊?”

    卫氏却突然开口道:“她的娘家可是与老寿安侯夫人有什么关系?”

    李嬷嬷脸色一变:“寿安侯府?德妃娘娘的娘家安家?”

    圆脸嬷嬷点头道:“三太太说的不错,这位尤夫人的父亲正是德妃娘娘生母老寿安侯夫人的侄儿,虽说她只是个庶女,却也没人敢小瞧于她。”

    李嬷嬷撇了撇嘴,却没有再说什么,抬眼看到贺林晚站在门口边忙笑着道:“哟,大姑娘来了?”

    卫氏也转头看来,笑着招手:“阿晚来了?可是有事?”

    贺林晚看了那正对她行礼的圆脸嬷嬷一眼,点了点头,走到卫氏面前:“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母亲有事先忙吧。”

    卫氏拉着贺林晚坐下,然后对圆脸嬷嬷道:“给靖国公夫人的寿礼就按照刚刚耿嬷嬷说的办吧,至于那位尤氏……这次只是给靖国公夫人贺寿,自然只准备寿礼就好,我们府上平日里与靖国公府也不常走动,就不必特意准备给尤氏的礼了。”

    圆脸的耿嬷嬷笑道:“三太太说的是,一般有些身份讲究规矩的人家都是如此行事。那奴婢就先退下了。”

    耿嬷嬷行礼退下了。

    李嬷嬷这才低声道:“本该如此,我可从未听说正室夫人生辰,还有人顺便给个妾送礼的,那些人家也太不顾脸面了。德妃娘娘再得圣宠,也不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当初在卫家,姚氏也是仗着自己与德妃娘家的亲戚关系不可一世,若是太后娘娘还在世,现在的王皇后处境也不会如此尴尬。”

    李嬷嬷口中的太后娘娘是太祖皇帝的元后恭孝皇后,恭孝皇后早逝,太皇太后做主让当今立了恭孝皇后的侄女为后,也就是现在的王皇后,可惜当今并非恭孝皇后亲子,对王皇后也十分冷淡,反而宠爱安德妃。

    不过贺林晚觉得李嬷嬷不是为当今王皇后打抱不平,只因卫氏的生母王氏与当今皇后乃是同族同宗,王氏的祖父与王皇后的曾祖父是堂兄弟,按辈分皇后还要喊王氏一声姑母。

    卫氏向李嬷嬷使了个眼色,让她不要在贺林晚面前提这些,李嬷嬷便住了口。

    贺林晚似是未曾察觉,只道:“这位耿嬷嬷我从未见过,不知她是哪里的管事嬷嬷?”

    李嬷嬷笑道:“大姑娘没有见过她再正常不过了,她原本是外院茶水房的管事,她父亲当年还在老侯爷跟前听过差的。因太太现在要管着府里的人情往来,便有人向太太举荐了这位耿嬷嬷。不想这位耿嬷嬷还真有几分见识,这京中各家内院的事情她都如数家珍。太太以前从未管家,今日耿嬷嬷可是帮了不少忙呢。”

    贺林晚听完却是若有所思,大家族里自然是少不了深藏不露的人,不过以贺家的家底随随便便就能让卫氏找到一个耿嬷嬷这样的人出来,到是让人意外。

    “那这位耿嬷嬷出现得还真是及时,不知她是谁举荐给母亲的?”贺林晚好奇地问。

    李嬷嬷看了卫氏一眼,见卫氏没有阻止的意思,便小声道:“是侯夫人身边的王嬷嬷举荐的,不然太太也不敢随便用一个不知根底的人。”

    贺林晚了然地点头,原来耿嬷嬷是她祖母魏氏放在外院的人,看情形还是个暗桩。贺林晚便没有多问。

    卫氏道:“你如今年纪也大了,听听这些事情到也没关系。只是记得别往外头说。”

    贺林晚点头笑道:“母亲放心,我知道分寸的。”

    卫氏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阿晚最近乖巧不少,今后也要如此才是。阿晚来找娘有事?”

    贺林晚便将元湘发帖邀请她的事情说了,卫氏沉吟片刻说道:“你如今长大了,出门交际也不是不可,不过你得跟娘保证出门不准惹事,不然下次娘可不会再允你出门了。”

    贺林晚连忙点头:“我知道了母亲,我一定不惹事。”

    卫氏见她乖巧也很高兴,笑道:“明日我让李嬷嬷帮你准备马车,不过你这次上门拜访,记得给元家姑娘和赵姑娘准备礼物,别失了礼数。前几日,我瞧你的针线大有长进,你就找几样自己绣的小物件送给她们如何?”

    贺林晚听完却不由得汗颜。

    原本的贺林晚那一手针线活儿真是令人不堪直视,她的针线却是当年祖母请了苏州第一绣娘亲手教的,虽然不敢说技冠京城,但在同龄人当中还是颇能拿得出手的。那次卫氏检查她的针线,她怕被卫氏怀疑,所以故意照着贺林晚的手法绣,不想卫氏见了之后还是十分惊喜,直夸她针线大有长进,后来贺林晚就不太敢碰针线了。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以前总是事事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现在让她绣出贺林晚那样水平的玩意儿,还真有些为难她。

    所以现在她手头的绣品还都是以前的贺林晚绣的,贺林晚实在是没有办法将那些东西拿出去送人。

    于是贺林晚连忙道:“礼物我已经准备好了,元姑娘的生辰才过去没多久,我得补送她一份生辰礼,还有赵姑娘,她上次送我的礼物价值不低,我回礼不好回得太寒酸了,所以我给元姑娘准备了一根簪子,给赵姑娘准备了一只手钏,就是上次娘让多宝阁给我送来的那些首饰里的。”

    卫氏见贺林晚说得头头是道更高兴了,笑着点头:“还是阿晚想得周到,上次那些首饰都是娘亲自给你挑的,虽然算不上多贵重,却是江南那边的新花样,想必她们会喜欢的。”

    贺林晚松了一口气,只要卫氏不让她送那些看不出来花样的绣帕香包之类的就行了。

    第二日,贺林晚坐上了李嬷嬷给准备的马车出门。

    卫氏真的是一位好母亲,从贺家到元家不过是三刻钟不到的车程,马车里茶水点心,替换衣物,甚至是解闷儿用的九连环和叶子牌无不齐全。因察觉到今日天热,卫氏怕贺林晚在马车里闷热,太还未大亮就让李嬷嬷带人将马车帘子都换成了轻薄透风的纱帘,坐垫也换成了沁凉的绸面儿的。

    贺林晚到元家的时候赵青青已经到了,贺林晚一下马车就看到元湘和赵青青站在二门门口等她,便连忙笑着一边见礼一边道:“我来迟了,到累得两位姐姐来接我,实在是罪过。”

    赵青青回礼笑道:“我也是刚到,正要去阿湘的院子,听说你来了我们就索性等着你一同过去。今日夫人和太太出门了,我们也不用去长辈的院子见礼。”

    元湘引着赵青青和贺林晚往她住的院子去,赵青青却道:“今日天气这么好,我们不如去荷心亭坐坐?我上次瞧着那边池塘里的荷花快开了。”

    元湘笑道:“赵姐姐鼻子真灵,我家池塘里的荷花前日刚开你就闻到了香味,也罢,主随客便,贺妹妹也没瞧过我家去年新挖的荷花池吧?”

    贺林晚笑道:“是没见过,我还真要去瞧一瞧,要是花儿开得好等会儿你可得让我摘几朵带回去。”

    赵青青噗哧一笑:“阿湘你瞧,这里有一个比我还不客气的呢。”

    元家的宅子是近几年新买的,只有贺家宅子一半大,不过里面的景致却比贺家要精巧得多,亭台楼阁,花园假山,小桥流水,很有些江南园林的味道,贺林晚从一进二门就感觉到四处都是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致,在花园里还有几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