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声望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声望系统-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温文尔雅,慈眉善目’的大善人,才能保住小命!!’

    难民一路尾随在车后,周鼎不由的想着:任由难民在后面跟着,也不是个办法!武当山找张三丰切磋的事,早一天、晚一天的都不要紧。

    是不是暂缓武当之行,先把这些难民收为己用呢?

    来到元朝,周鼎是一定要造反的,后世有句话说的好: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穿元不造反,屁股被打烂!

    理顺这些想法之后,周鼎宣布:挑选青壮,招收护卫。

    身高力壮者,收!

    身怀武艺者,收!

    一技傍身者,收!

    铁匠、木匠、泥瓦匠、能写会算,都算是有一技傍身。

    凡被周鼎收下之人,每日可获得二斤粮食。

    消息一出,聘者如雨!

    元朝的一斤粮食接近六百克,二斤粮食,足可让一家三口吃饱,就算是一家五口,也勉强够用。

    对于路上的难民来说,粮食就是他们的命!

    莫说给两斤粮食,周鼎就算每天只给难民两碗稀粥,这些难民也会毫不犹豫的跟着周鼎!

    两日之后,周鼎的队伍已经相当庞大,手下有青壮三百多,算上家属等人,总人数已经过千。

    手艺之人也招到不少,其中有木匠十几人,泥瓦匠数十人,能写会算者两人。

    这两个能写会算之人,一个姓魏,名友成,一个姓许,名耀祖,二人都是湖广之人,

    魏友成三十岁左右,父母已故,家中之前经营着一间酒楼,生意还算不错。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魏家赖以为生的酒楼,被生意上的竞争对手,勾结当地领兵的元人将军霸占。

    魏友成跑到县衙上告,当地知县不敢管!

    元人将军得知魏友成竟敢上告,勃然大怒,要把魏友成赶尽杀绝。

    魏友成侥幸先一步得到了消息,连夜带领妻女一路西逃。

    徐耀祖不到二十岁,父亲早亡,家里有十几亩田地,刚刚娶妻,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乡里的地主为了霸占他家的田地,花钱买通了县官和证人,诬告徐耀祖通匪。

    通匪这种事情,不管是不是事实,一旦沾上,轻者锒铛入狱,重者是抄家灭族。

    县衙的捕快前来锁拿徐耀祖的时候,同村在县衙当差的堂兄,先一步跑回村里,把消息告诉了徐耀祖。

    徐耀祖心知:若是被拿进县衙,再也休想出来,于是乎,当即带着母亲和妻子,一路西逃。

    为什么都往西逃呢?

    若是往南,南方到处都是起义军作乱。

    若是往北,北地则是元朝的势力。

    若是往东,东面有元朝和起义军频频交战。

    往西则不同,越是往西,越是地广人稀,越是往西,元朝的统治越为薄弱,

    周鼎意外的得到了两个能写会算的人,心里十分高兴。

    元朝时期,能写会算的人,已经属于难得的人才,周鼎当即任命二人为管事:魏友成负责人数统计,徐耀祖负责粮食发放!

    唯一没有召到的,就是铁匠和会武功的人。

    难民之中,没有身怀武艺之人,倒也附和常理。

    目前这样的乱世,身怀武艺之人,办法总比难民多,至少,这些人不会等着饿死。

    关于铁匠的问题,魏友成给周鼎做了一番解释;

    大元朝为了巩固统治,明文规定:民间不允许保留铁器。

    即便是切菜用的菜刀,二十户人家才能拥有一把,而且还要以铁链锁之。

    管制如此之严,铁匠那有活路?

    元朝颁布了这项法令之后,所有的铁匠顿时失业,无奈之下纷纷转行,如此一来,元朝民间的铁匠寥寥无几!

    对于周鼎来说,有没有铁匠都无所谓。

    这次回来的时候,周鼎从现实世界带了很多兵器,其中钢管长枪最多,有一万多把,另外还有几百把绣春刀,一把多把钨合金宝剑。

    有了这些武器,足够武装一支反抗势力。

    即便是将来人数继续扩大,周鼎还有现实世界的铸造厂做为后盾,手下就算没有铁匠,周鼎也不会缺了兵器。

第六十七章:元末第一猛将() 
周鼎手里的兵器虽然不少,但是,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并没有把兵器发放给招收的青壮。

    因为,目前周鼎没有找到合适的落脚之地,他打算一边寻找合适的驻地,一边带着难民向武当山的方向前进,顺便继续收拢更多的难民!

    一群落魄的难民穿州过境,或许没有人管,若是一支武装起来的难民,元朝肯定会派兵歼灭这支队伍!

    事实确实如此:这些难民一路往湖广的方向走,很少遇到元军刁难。

    偶尔遇到检查过往人员的岗哨,岗哨的官兵也不敢为难这些难民!

    开玩笑,这里足足有好几千难民,若是把这些难民拦下,怎么处理?谁来养活他们?

    即便是上报,上面的官员为了摆脱麻烦,也会选择视而不见,上官们巴不得这些难民,快快离开自己的辖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难民的人数越来越来,周鼎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进入湖广辖境的时候,周鼎的护卫队已经有了两千多青壮,整个队伍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七千多人。

    第二天中午休息的时候,一个体形彪悍、外功不俗的壮汉,背着一个五十几岁的老太太,来到难民队伍,要求面见难民队伍的主事人。

    周鼎得到消息,亲自迎了过来!

    来人年约三十四五,身高一米八几,肤色微黑,虎背熊腰,称的上是相貌堂堂。

    周鼎对此人颇为好奇,使用了系统鉴定功能,系统提示:

    目标姓名:张定边。

    势力:无

    资质:外功修炼资质甲等。

    声望:当前声望友好。

    备注:起义军领袖陈友谅,成为剧情人物,变成了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原本属于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命运发生改变,流落江湖中……

    元末猛将张定边的大名,周鼎略知一二,没有想到,系统竟然如此重视张定边,不然的话,冷冰冰的系统,不会专门给这么一段备注。

    周鼎看向张定边的同时,张定边的目光,也看到了一幅文人打扮,风度翩翩、鹤立鸡群的周鼎。

    (作者不悦的问道:周鼎,你真的有那么帅吗?动不动就‘风度翩翩,鹤立鸡群’。)

    (周鼎微微一笑,回道:周某跟一群难民呆在一起,若是还不用‘风度翩翩,鹤立鸡群’来形容,就该找块豆腐撞死了!)

    张定边上前几步,躬身见礼道:“见过这位先生!”

    周鼎温和的回道:“兄台客气了,不知兄台所谓何来?”

    张定边回头看了一下母亲,道:“家母病情严重,急需延医诊治,若先生能够出手相救,张定边愿为为先生当牛做马,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周鼎急忙做出一幅礼贤下士的模样,和蔼的道:“张兄言重了,快快将令堂放到马车上,都是江湖儿女,周某既然遇到,自然不会见死不救,”

    说话的同时,周鼎用手指了指身后的马车,顺便对老太太使用了系统鉴定功能。

    系统:目标营养不良,肺部发炎,高烧不退。

    ‘还好,还好!’周鼎松了一口气,对于拥有兑换系统的周鼎来说,肺炎和高烧并不难治。

    装模做样的给张母摸了摸脉象,周鼎微笑着点了点头,一脸轻松的对张定边道:

    “张兄不必紧张,老太太之所以高烧不退,正是肺部产生了疾病。此症对于别的大夫来说,或许比较棘手!然令堂福泽深厚,命不该绝,周某手中,恰好有治疗此症的良药!”

    张定边没有想到,眼前这人竟然精通医道,不需要带着母亲进城,就可以治疗母亲的疾病。当即单膝跪地,抱拳施礼:“先生若能救得家母性命,张某愿为先生当牛做马……”

    周鼎对于张定边的孝心非常满意,急忙扶起张定边,故作不悦道:“张兄言重了,当牛做马之话,休要再提。”

    话毕,右手伸进左边的袖子里,(向系统中兑换了对症的西药)掏出两个塑料瓶,接着对张定边道:“这两个瓶子中的药,每日服用三次,每瓶服用两粒,服药之后,令堂的病情定会好转!”

    张定边接过药瓶,却不知道如何打开,翻来覆去的看不明白。

    周鼎身旁的小昭上前道:“让我来吧!”

    张定边尴尬的把药瓶递给小昭,周鼎对小昭道:“如此也好,小昭,这几日,就由你来照顾老太太用药吧!”

    小昭点头应允,从张定边的手里接过药瓶,拧开之后,各倒出两粒,喂给张母吃下……

    这些日子以来,周鼎收拢了这么多的难民,其中不乏患有疾病者。

    为了声望也好,于心不忍也罢,周鼎都会兑换药物,对患病者进行治疗。

    因此,小昭常见周鼎使用西药,对于西药的使用方法,早已驾轻就熟。

    然而,这个时期并没有塑料制品,张定边从没见过这样的东西。心道:这装药的瓶子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里面的药物一粒粒如同传说中丹丸的一般,莫非这药物是道家炼制的丹药么……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张母的高烧渐渐的褪去,张母醒了过来,轻轻的唤了一声:“我儿”!

    听到母亲呼唤,张定边急忙应道:“母亲,儿在这里!”一边说着,一边来到母亲身边。

    仔细观察了一番,张定边欣喜无比:母亲不仅仅是精神头旺盛了许多,而且身上没有烫手的感觉了!

    此情此景,令张定边思绪万千:好厉害的药物,母亲吃下药物尚不足半个时辰,竟然清醒了过来。周先生竟然拥有如此神奇的药物,他到底是什么人?

    此时此刻,周鼎在张定边的眼里,仿佛笼罩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神秘归神秘,周鼎的救母之恩,张定边不敢忘却,当即表示:愿为周先生效力!

    于此同时,张定边的声望呼呼的上涨,瞬间达到了尊敬。

    张定边是湖广沔阳州人,家住湖弦口,有渔船五六艘,雇工就有十几个,平日以打渔为生。

    张家的日子过的非常殷实,否则,没有良好的家境,张定边也练不出这一身的武艺,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张定边抛家舍业,沦落江湖,皆是因为元朝的一项制度:新娘初夜的归属。

    元朝的有明确的规定:新婚夫妇,女人的第一夜,必须献给当地的元人。

    自古以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但凡是要脸要皮的人,都会想出各种办法,或者花钱,或者托人情,避免自己的妻子被别人玷污。

    特别是南方,元人数量不多,真要是家家户户的女子都给元人睡,元人有三头六臂也睡不过来,这项政策,不过是元人一项敛财的手段。

第六十八章:张定边(千九票加更求推荐)() 
张定边前妻亡故,并未留下一儿半女。

    去年秋天,张母回娘家的时候,娘家的兄弟媳妇向她介绍了一个女子。

    这女子名唤锦娘,家中虽穷,模样却长的不错,娘家的兄弟媳妇介绍:锦娘性情委婉,手脚麻利,若是娶回家中,定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媳妇。

    张母为了张家开枝散叶,打算为张定边续弦,逐派遣媒婆到锦娘家说媒求亲。

    张家虽然不是地主,但是家里有几艘数艘渔船,每年收入颇丰,家境非常的殷实,在十里八乡也是数一数二。

    不仅如此,张定边武功高强,为人仗义,性格四海,好打报不平,是远近闻名的英雄人物,锦娘一家当即答应,约定腊月十八完婚。

    也正是因为张定边好打抱不平,得罪了一个小人,此人是湖弦口的泼皮流氓头子:马六甲

    数年来,马六甲摄于张定边的武力,不敢有半点怨言,私下里对张定边恨之入骨!

    得知张定边续弦的消息,马六甲心生一条毒计。

    花了不少的钱,马六甲收买了湖弦口统领的贴身随从,随从也是见钱眼开的小人,当即答应了马六甲的要求。

    自此之后,这随从不停的向元人统领鼓吹:锦娘的模样是如何如何的漂亮,锦娘的身段是如何如何的勾人。

    张定边虽然威名不小,毕竟是一个汉人,这个时期的元人,怎么会把汉人放在眼里?

    元人统领被随从说的动了心,张定边迎亲的前一天,元人统领闯进了锦娘的家里。

    锦娘的容貌确实不凡,身段也确实不错,元人统领淫火心头升,施展了一招拿手绝技:霸王硬上弓!

    锦娘竟然是一个刚烈的女子,元人离开之后,她觉得无颜面对夫家,羞愤之下,投井自杀。

    张定边热血男儿,怎甘受此奇耻大辱,当夜,持刀闯进湖弦口的元人统领府,把元人统领府里的上上下下,杀了一个干干净净!

    马六甲收买的那名随从,临死之前为求活命,说出了马六甲收买之事,

    张定边离开统领府后,当即感到马六甲处,砍下了始作俑者马六甲的脑袋。

    湖弦口的元人统领被杀,对于沔阳州的元朝官员来说,乃是泼天大事,元人官员岂能善罢甘休。

    不仅是沔阳州的元人,包括整个湖广的元人官员,纷纷表态:不惜一切代价,通缉捉拿张定边!

    张定边的仇报的痛快淋漓,付出的代价也着实不小,报仇之后,只能背着老母亲亡命江湖。

    多半年过去了,元朝的通缉力度依旧不减,湖广境内各个城门处,依旧张贴着张定边的通缉画像。

    张定边练的是外功,外功练的再高,也不会飞檐走壁,更敌不过千军万马,是以,张定边从不敢进城。

    若是没有牵绊,天下之大,张定边大可远远遁去,早已离开湖广。

    但是,张定边的还有老母需要照顾,事母至孝的张定边,怎么可能扔下母亲独自逃命?

    是以,这半年以来,张定边背着母亲躲躲藏藏,慢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