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声望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声望系统-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时,周鼎传令李靖,汇集北方的各个村庄的士兵,就近偷袭窦建德的城池,李靖接到命令之后,派遣军队四处攻城夺地,河北一地,顿时烽烟四起,

    周鼎见到李靖的时候,李靖已经娶了老婆,这个女人红拂女,武功很高。夫妻二人还有秦叔宝等几将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再加上周鼎的士兵,至少也是龙象般诺功第二层的水平,兵员战斗力非常的强,很快占领了窦建德的大后方。(未完待续。)

第二一八章:收服窦建德() 
得知窦建德缺粮,杜伏威趁机散播‘窦建德的后方已经失陷,不会有粮食运来’的谣言,鼓动窦建德的士兵投降,并许诺,只要投降过来,就跟炎黄帝国的士兵享受同等的待遇。

    越是简单的办法,往往越是有效。‘

    前线的士兵没有吃喝,只能去附近百姓的家里抢,如此一来,窦建德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降至冰点。

    窦建德手下的将官们,对抢掠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不让士兵抢,士兵岂不是要挨饿,士兵挨饿,军队岂不是要哗变?

    但是,附近的百姓数量是有限的,任他们抢掠,又能抢到多少粮食?

    不少的窦军,已经好几顿没有吃饭。

    杜伏威的谣言散播之后,每天都有无数的窦军投降,更有不少的校携带着麾下一起投降。

    窦建德后方失陷,军中无粮,每天都有士卒往杜伏威的军营跑。

    他想和杜伏威痛痛快快的战上一场,杜伏威却不给他这个机会,每日只是龟缩在城中。

    杜伏威清楚:过不了几日,窦建德的军队就会不攻自溃,何必与他硬碰?

    窦建德想战,只有一个选择:派兵攻打杜伏威的城池。

    任谁都知道,攻城方与守城方的战损比例,至少要三比一,也就是说,对方有一万人守城,窦建德至少要豁出三万人的性命来攻城!

    可行吗?

    不行!

    窦建德已经弹尽粮绝,就算不战,每天都会跑掉一些士兵,一旦开战,怕会有不少的士兵会临阵反戈吧?

    更何况,杜伏威的手下兵多将广,他的城池岂是好攻的?

    随着叛离的士卒越来越多,窦建德逐渐的想通了:杜伏威、王世充、翟让、香玉山等,都是一方霸主出身,人家能降,我为什么不能?

    窦建德投降,周鼎在洛阳王宫接见了窦建德:窦建德肤色黝黑,身上有些儒雅之气,声望显示友好。

    友好的声望也凑活,只要投过来,周鼎就不怕他反叛。

    周鼎拿出一幅相见恨晚的姿态,以前忽悠人的那一套,尽数在窦建德的身上用了一遍。

    窦建德一直点头称是,声望却是纹丝不动,

    第一,窦建德的心志极其坚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忽悠的,第二,在收拢人心这方面,窦建德也是一个行家。

    周鼎放弃了继续说服,直接任命窦建德为吏部卿,用事实打动窦建德。

    礼部卿是从一品的高官,中枢以外的官员,都在吏部的管理之中,吏部有考核天下官员的权力,是六部权力最大的一个部门。

    窦建德一直以为:周鼎应该会赏他一个爵位,再给他一个虚职,让他养老。万万没想到,周鼎竟把如此重要的部门交给他来管理。

    他竟有如此胸襟!

    难怪出道不久,便能成就如此伟业!

    自从投降之后,窦建德一直惴惴不安,担心周鼎会卸磨杀驴。

    此时,窦建德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和国君相比,自己的心胸何其狭隘?

    有念于此,窦建德的声望达到了崇敬。

    周鼎把吏部卿的位置交给窦建德来坐,除了想让窦建德以及他的部下心甘情愿的效力外,也是觉得窦建德合适这个位置。

    首先,窦建德是一方首领,名气比杜伏威等人更大,他有这个资格。

    其次,窦建德刚刚加入炎黄帝国,便坐上这个位置,炎黄帝国的臣子必会虎视眈眈的盯着他,就算他有些私心,也不敢弄什么猫腻。

    再者,窦建德初来乍到,和炎黄帝国的诸多派系,都没有交情,必会公事公办,一碗水端平!

    窦建德不敢重用自己人,又不会偏帮其他人,如此一来,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吏部卿。

    数日之后,周鼎只身来到太原,故技重施,偷走了太原李阀所有的粮食,李阀的残余势力无粮可用,逐放弃太原,撤往长安。

    周鼎并没有围追堵截,让他们凑成一堆,回头一网打尽。

    太原平复,周鼎交给寇仲二人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收服巴蜀。

    接到任务之后,寇仲负责调兵遣将,徐子陵直奔岭南,求见宋阀阀主‘天刀’宋缺。

    自古以来,巴蜀都是易守难攻之地,再加上当地世家排外,想要征服巴蜀,武力强攻乃是下下之策。

    巴蜀的第一大势力是独尊堡,其次是巴盟和川帮,不过,巴盟和川帮都以独尊堡堡主谢晖马首是瞻,若能收服独尊堡,巴蜀不攻自破。

    独尊堡位于成都北郊万岁池南岸,坐南朝北,像一座规模缩小的皇城。全堡以石砖砌成,给人固若金汤的气象。

    入门处是一座石砌照壁,绕过照壁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书‘忠信礼义‘四个大字,接通一条笔直的石铺道路,两旁植有苍松翠柏,房舍藏在林木之间,景色幽深。

    半个月后,独尊堡园林的一处石亭内,‘天刀’宋缺和‘独尊堡主’谢晖相对而坐。

    宋缺的女儿,是谢晖的儿媳妇,二人是儿女亲家的关系。

    谢晖皱着眉头,道:“亲家,炎黄帝国四面树敌,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还是个未知之数,这个时候,你让我主动投效,是不是早了点?”

    宋缺摇摇头,严肃的道:“贤弟,国君的厉害,不是你可以猜度的!打个比方:你认为愚兄的实力如何?”

    谢晖拱手道:“已经有二十年没人敢向亲家挑战了吧?亲家的实力已经得到武林同道的公认,亲家若是认了第二,天下谁人敢认第一?”

    宋缺摆摆手道:“贤弟大谬!愚兄曾与国君交手,施展了最厉害的招式,天刀九问的最后一招,全力攻击国君,你猜后果如何?”

    谢晖惊讶的道:“天下谁能抵挡兄长的这一刀?就算炎黄国君再厉害,也会受不轻的伤吧?”

    “非也,我这一刀,连国君的护体罡气都没有破开,连人带刀被震飞数丈,贤弟,俗话说的好:良药苦口、好话难听,炎黄帝国短短半年的时间,便横扫大将南北,全占黄河以南,自古以来,谁能做到?”

    “亲家说的有理!”

    宋缺接着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贤弟若无争霸天下之心,还是早早的投效为好!”

    谢晖沉吟良久,道:“投效炎黄帝国,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小弟担心炎黄国君卸磨杀驴。”

    宋缺大手一挥:“贤弟尽管放心,莫说贤弟主动投效,就算是大张旗鼓的和炎黄帝国开战的河北窦建德,投降之后,依然受到国君重用,何况朝中还有我儿师道!”

    谢晖沉吟良久,做出了决断,召来属下:“通知川帮帮主范卓和巴盟的奉振,来我这里商量大事!”

    ……

    (未完待续。)

第二一九章:磨刀赫赫向李阀() 
派遣双龙攻略巴蜀,周鼎没有急着进攻李阀,而是返回了洛阳。

    打天下易,守天下难。

    隋末数年的战乱,无数的百姓落草为寇,当了土匪,很多的地方土地处于荒芜状态。

    当前最要紧的事,是设法叫落草为寇的百姓放下武器,乖乖的回家种田。

    太行山脉南端,有几座山峰直插云巅,巍峨如通天玉柱,秀翠白琼,分外动人。

    这里有处山头叫黑虎山,黑虎上山上有一座黑虎寨,此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数日之前,炎黄帝国派兵堵住了黑虎寨下山的道路,但是,官军并没有进攻黑虎寨……

    官兵封锁了黑虎寨下山的道路,黑虎寨便不能和山下互通有无,粮食食盐等消耗物资越来越少,几个头领为了跟官军打持久战,开始减少粮食供应,每日仅提供两餐稀粥。

    夜间,一个巡逻小队刚刚巡完一圈,聚在一起聊天。

    巡逻的小队的队长,小队长道:“哥几个,听说了吗,山下改朝换代了,据说是什么皇帝国!”

    土匪甲道:“听说了,是炎黄帝国,炎黄帝国的皇帝是个好的,取消了人头税,改为摊丁入亩,并且只收一种税,取消了所有的苛捐杂税!”

    土匪乙道:“啥叫摊丁入亩?”

    土匪丙插嘴道:“就是有多少地,纳多少税,没有土地的农民不用纳税!”

    土匪甲道:“对,最关键的是,税收仅是十税一,收五百斤粮食,交五十斤的税就行,不仅没有任何杂税,而且没有劳逸,朝廷若有工程,会花钱招募,再也不会强征强派!”

    土匪乙道:“真有这么好的事?这样的话,谁会去服劳役呢?”

    土匪丙撇撇嘴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服役给钱给粮,为什么不去?”

    土匪乙问道:“真有这么好的朝廷吗?莫不是骗人吧?就算是皇帝是好的,地方官执行的时候,也难免会变样吧?咱们老百姓还不是一样受苦?”

    土匪队长摇了摇头,道:“孤陋寡闻!朝廷开办了一家皇家报社,面向全国百姓公开发行《皇家报刊》,朝廷每三日一次朝会,皇家报刊每三日发行一版,朝会上所有的事都会写在《皇家报刊》上,听说,每个县城都有专门读报给百姓听的地方,咱们老百姓再也不是聋子瞎子!”

    土匪乙羡慕的道:“可惜咱们都是没有土地的赤贫之人,注定享受不了这么好的政策,只能当土匪!”

    土匪甲道:“这你就错了,听说家中没有地的赤贫百姓,朝廷会安排其他的营生,”

    土匪丙道:“是的、这事我知道,俺山下的邻居二狗子,听说是进了什么厂做事,每天做五个时辰的工,给的钱粮不少,一个人做工,可以养活全家五口!”

    土匪丁道:“正有这样的好事?头,咱们下山吧,若是被官军攻下来,咱们只有死路一条!”

    其他人纷纷附和道:“下山吧、下山吧!”

    小队长斩钉截铁的道:“这日子我也过够了,明天夜里,咱们偷偷下山!”

    炎黄帝国境内,每个山寨都这样的场景发生。

    穷凶极恶的土匪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土匪都是穷苦百姓出身,落草为寇也是迫不得已。

    朝廷的政策这么好,又给了大家重新选择的机会,还做什么劳什子土匪?

    一边是在山上等死,一边是回家好好的过日子,只要心里有杆秤,最终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土匪纷纷下山,无数山寨不攻自溃。

    多数世家大族,对炎黄帝国摊丁入亩的政策表示不满,从前他们不交税的,现在却要按土地交税,土地越多,交的税越多,是以,地主阶级的抵抗情绪很大。

    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

    想拉拢当地官员徇私舞弊,却发现地方上的官员,似乎全都成了两袖清风的清官,很卖力的执行着炎黄帝国的政策。

    为什么这么卖力?

    祝玉妍在周鼎的支持下,正为道教教主,所有归顺周鼎的魔教弟子,全部加入了道教。

    魔教毕竟不好听,鉴于这个世界的道教已经凋零,周鼎决定重立道教。

    祝玉妍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分教,一旦发现鱼肉乡民,徇私枉法的官员,分教有权直接上报朝廷。

    被举报的官员,罪行一旦核实,轻则罢官夺职,重则抄家腰斩,下场怎是一个‘惨’字了得。

    有些地主阶级,想串联其他的世家推翻炎黄帝国,但是,响应者寥寥。

    开什么玩笑?

    天下这么多的反王都被周鼎收拾的服服帖帖,这个时候造反,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

    入秋之前,关东的所有山寨尽被扫平,秋末,寇仲和徐子陵彻底收服了巴蜀。

    秋后,全国各地的百姓,都享受到了仅交了一成的粮税的政策,百姓幸福指数非常的高。

    炎黄帝国的声望已经达成友好,是时候对李渊阀动手了。

    李阀屯兵函谷关,函谷关以西,汉中以北,基本上全是李阀的地盘。

    九月,长安皇宫,李渊的寝宫。

    李渊一脸病容的卧于床榻之上,李神通、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四人围在李渊的床前。

    李渊愁容满面的道:“据可靠情报,炎黄帝国即将对大唐用兵,你们可有应对之策?”李渊最担心的,还是周鼎那‘神不知、鬼不觉,盗走粮食’的手段。

    这招釜底抽薪之计太狠,若是无法应对,只能等待灭亡。

    李世民上前道:“启禀父王,儿臣已经查明,盗粮之人正是周鼎本人,炎黄国除了周鼎,其他人没有这个本事!”

    李建成轻哼一声,反驳道:“知道盗粮的人是谁有什么用?父皇问的是应对的办法!”

    李世民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道:“兄长莫急,愚弟正是有了应对的办法!”

    “什么办法?”李渊闻言双目一亮,直接从床上坐了起来。

    李世民拿出一个油灯一样的东西,道:“这件法宝,是佛门的人悄悄的交给儿臣的。

    佛门曾和周鼎交过手,他们虽然吃了大亏,却也摸清了周鼎的嫡系,周鼎最大的依仗是道术。

    周鼎若是没有了道术,充其量就是一个武林高手,即便武功再高,也能用人堆死他?”

    (未完待续。)

第二二〇章:李阀的阴谋() 
“如何才能让周鼎用不出道术呢?就靠你手里这盏油灯?”李元吉不屑的道。

    李元吉一向个大哥李建成亲近,李世民总想和大哥争太子之位,李元吉这个二哥非常的反感。

    李世民毫不介意李元吉的态度,微微一笑道:“三弟说的对,我手里的这件宝贝,并不是普通的油灯,它是一件专门针对道家真气的法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