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弟子末世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茅山弟子末世行-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上点规模的自然灾害,都被预言的准确无误,连日子都不差,十七次!

    最关键的是,预言中提到,两年之后世间将有一场天地大祸,届时天下大乱,阴霾遍地,生民十不存一,几近于灭世!

    这预言是真是假?如果是假的还好办,反正自古以来传下来的灭世预言海了去了,也不差多这一个,就当解闷了。但前边的预言准的让人发憷,最后这个预言会是假的吗?

    如果预言是真的,那么平稳的日子就只有这两年了,必须要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做好准备,才能应对以后的天地大祸。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确定预言的准确性,并且找到更详细的预言!

    赵毅辞职也多半是为了这个,在知道碑文内容后,赵毅就无心工作了。这次正好借着举报郑铭的机会辞职出来,亲自走一趟老陈去过的景点,找出拓片的碑刻所在,从而得到最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到时候进可以向联邦政府提出关于末世的警告,退可以自己设计庇护所躲避末世之祸。

    在宿舍收拾东西时,赵毅感慨万千,自己从去年大学毕业开始就在这个酒店后厨上班,在后厨所有人中,他是学历最高的,也是最用功的,从来是眼勤手勤,所有的师傅都喜欢他。虽说22岁开始学厨晚了一些,但他有天分肯努力,谁都说他以后会成为一个大厨的。他毕业时候的理想就是学好厨艺回去开一家自己的酒店,一家像汇海集团那样能够全国连锁的酒店。但是这一切,都随着他的世界观一起在看懂那些拓片时崩塌了。

    客观上讲,他不愿意拓片上的预言是真的。曾经有这样一句话:“你热爱战争的唯一理由是你没有经历过战争。”对于喜欢读史的赵毅来说,他能明白战争的残酷,何况末世将会比战争更加残酷一百倍,一千倍。

    请后厨所有人吃饭的时候,赵毅喝的酩酊大醉,痛哭出声。大家都以为赵毅是舍不得汇海大酒店,纷纷劝他好男儿志在四方,还有人出主意说找叶希文试试能不能留下来。

    只有赵毅自己知道,他并不是在为自己而哭,也只有他知道,他独自承受的这个消息是多么沉重,他是在哭这个世界。

    苏省良常市与京口市交界处,茅山风景区内,一个二十三四岁,头戴旅游帽,身背登山包的微胖男子正跟在旅行团后蹭讲解听。此人正是赵毅,他自辞职之后,就买了南下的火车票,来到这号称“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道教上清派发源地茅山,已然在这个景区转了两天了。

    据老陈讲,他的拓片就是在风景区门口一个卖纪念品的小贩手里买到的,赵毅这两天找遍了门口所有的小贩,都没有任何收获。跟着旅行团进景区,也只能听到一些大路边的讲解,全没有一点有用的线索。

    “入口处的灵官殿上镶嵌着神宗亲书的'敕赐九霄万福宫'石刻匾额。捨级而上,进入灵官殿。正**奉着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他身披金盔金甲,脚踏风火轮,手执九节鞭,怒目而视,镇守宫门。两侧供奉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之神,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方。”听了导游的介绍,有些虔诚的游客已经拜了下来。赵毅心不在此,眯着眼睛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周围的装饰,想看看能不能找出些拓片上的痕迹。

    就在这时,旁边另一个旅行团导游介绍的声音飘到耳朵里,“刚才有个小朋友问后面是不是供奉的雷神,其实不是的,这灵官殿后面是藏经楼,为砖木结构,宽三间,深二楹。上下两层,上层为藏经处,藏道藏5840卷,下层为祖师殿,供奉茅山道教发展史上几位德高望重的道长。说起雷神来,在后山有一个天尊观,供奉的是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只不过那儿交通不便,早已废弃了,不然我可以带你们去那边看一下,天尊观后面的碑林还是有些看头儿的。”

    赵毅闻言大喜,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自己大海捞针似的捞了两天没找到,竟然在这儿碰到了。碑林,莫非就是拓片的出处所在?

    找了个旅行团游客去上香的机会,赵毅许以两千块钱让导游带他去一趟天尊观碑林。导游想赚这笔钱,却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没奈何,只能在一张地图上标明了位置,又画了个简单的地形图给赵毅,收了他200块钱。导游还特意叮嘱赵毅天尊观的位置太靠近深山,里面连手机信号都没有,让他小心。还说如果赶上下雨的时候千万别进山,万一碰到山洪不是闹着玩的。

    赵毅拿到地图如获至宝,赶紧回去收拾了东西进山。赵毅以前颇喜欢徒步旅行,有一整套的徒步装备让他带了过来,包括抓绒睡袋、吊床、单人帐篷、水袋背包什么的,哪怕晚上睡在天尊观都没问题。

    果然是望山跑死马,在地图上看着一小段的距离,赵毅足足走了六个小时才到,进山的路已经是彻底荒废了,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有人类曾经活动的痕迹。赵毅一路上基本是爬过来的,特别是还穿越了几条干涸的砂砾质河床,暴雨冲刷过的河床深有三米,赵毅连爬带蹦才上来,累了个半死。

    看着眼前的天尊观,赵毅长舒一口气。真别说,给导游的200块钱没白花,地图上位置标的是奇准无比,也不枉自己背着几十斤重的登山包走了六个小时。

    天尊观早已破败的不成样子,连牌匾都不知哪里去了。入得内来,只见正中间奉有一尊泥塑神像,想来就是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了,只是年代久远,神像上的彩绘早已斑驳不全,漏出里面的泥胎来。四面的墙壁上绘制着雷部天宫及诸神的彩图,包括神雷玉府,三十六内院中司、东西华台、玄馆妙阁、四府六院以及九天雷公将军、八方云雷将军、五方蛮雷使者、雷部总兵使者等等。但这些彩图跟天尊神像一样,都破败的厉害。神像前的香炉侧翻在地,几案上蒙了厚厚的一层灰。

    “看来你混得比我还惨啊,看看前边人家三茅祖师、四大元帅,真是神比神、气死神。”赵毅嘟囔着扶正了香炉,找了找也没找到香烛,就从兜里掏出烟盒,抽出三根烟点燃插了进去,“得了,穷人拜穷神,还是我来送点香火给你吧,也别嫌味儿不对,70一包的软中华,我自己都舍不得抽。”

    向着天尊神像鞠了几个躬,赵毅转到观后,果然见到了一片碑林。大大小小怕不是有上百块碑,奇怪的是所有碑上竟然没有一个字!真是奇哉怪也,人家武则天立块无字碑,是想“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你们一群道士,学哪门子武曌。

    碑刻摆放的似乎有些杂乱,正中间的一块石碑已经断成两截,下边半截依旧矗立在底座之上,上边半截似是被一股绝大的力量砸断,倒在碑刻旁边。见到这种残碑,赵毅差点以为自己身在曲阜孔林之中。

    以往看别人写文章,总看到他们说什么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赵毅还笑他们无病呻吟。这次他自己手指摸上石碑,当真感到历史的厚重,世事的无常。想来这座天尊观当年也风光过,只是千百年时间流转,留下的就只有这断壁残垣和百来块无字碑了。

    赵毅回到天尊观,拿出拓片,对比了一下天尊观的瓦当和砖刻,发现拓片的出处确实是这里。奇怪的是拓片上有碑刻的字迹,为什么自己看到的却是一片无字碑呢。难道有人把上面的碑刻刮去了吗?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章 茅山掌教天师() 
正思索间,却发现天色渐暗,原来赵毅自中午开始入山,徒步六个小时到了天尊观,已然时候不早了。若不是这夏日白天长,恐怕早就天黑了。

    反正今天是回不去了,不如在这天尊观中睡一觉。赵毅大学时候出去徒步,也不是没有在野外住过,这儿好歹还有个道观能遮风避雨不是吗。

    晚上躺在天尊观里,赵毅从睡袋中伸出手来,就着挂在头上的露营灯灯光,拿着拓片仔细的看。嘴里嘟囔着,“天尊啊天尊,这可是你的地盘啊,我好歹也是给你上过香、香烟的人,你总得给点提示吧。”

    猛然间天上传来喀嚓一声炸雷响,把赵毅吓得一哆嗦差点没把拓片扔出去。他扭头看向天尊神像,惊骇莫名,“不会这么灵吧。”

    炸雷一声急过一声,门外响起了扑簌簌的雨点打在干土里的声音,过没多久,雨势越来越大,声音已经变成了哗哗的流水声。

    “导游这个乌鸦嘴,不会真有山洪吧。好在天尊观地势不低,也很牢固,看起来很安全的样子。再说天尊发飙也没有把自己道场砸了的道理啊。”赵毅自我安慰道,“哎呦,后面的碑林不会有事吧,难道中间那块大碑是山洪冲断的?”

    赵毅转到神像后面,透过没有玻璃和窗纸的残破窗户看着碑林,还好现在的雨势虽然不小,却对碑林没什么影响。一道闪电划过,赵毅依稀看到石碑上有字迹出现。是我眼花了?**使劲揉了揉眼睛,又是一道闪电划过,赵毅清晰的看到,碑上确实有字!

    难道石碑上的字迹只有在闪电下才能看到?那老陈买到的拓片是怎么拓写下来的?这不科学啊。

    管不了那么多了,末世的预言都出来了,还想什么科学不科学。赵毅从登山包里拿出雨衣,拎着露营灯顶着狂风暴雨冲到中间的断碑前,抹了抹倒在地上的半截断碑上的雨,却发现上面的字迹十分模糊,几不可见。

    他又来到尚且矗立的半截断碑前,这个字迹倒是清楚,但在暴雨冲刷下却也显得飘忽不定,仿佛是从石碑中透射出来的。

    赵毅撑起雨衣挡在断碑前,想挡住大雨看个仔细,没想到风势骤大一个没站稳差点栽倒。他伸手扶住断碑,就在手触到断碑的一刹那,又是一道极亮的闪电划过,赵毅只觉得有什么东西从碑上直冲自己脑海。脑子里瞬间涌入无数信息,像是开了锅一样沸腾不止。

    海量的信息残片直涨得赵毅头疼欲裂,恍惚间他仿佛化身万千,一会儿是云游四海的走方郎中,一会儿是跃马扬鞭的边关大将,一会儿是打抱不平的剑客侠士。但是所有的信息都是一片一片的,孤立的信息连不成有效的记忆,让赵毅大脑如同超负荷运行的电脑一样,直欲昏死过去。

    在赵毅看不到的星空之上,百余颗星辰同时闪耀,浩瀚的星力直扑而下。星力冲破天罡大气的重重阻隔,按照星辰在星空中的排布,恰好落在百余块石碑之上,甚至用肉眼都能看到厚密雨云中排成阵势的点点星光。

    看不见的气息流转在石碑之间,如果有懂得望气的人看这片碑林,就能看到一片浓郁紫气冲天而起,与天上星光交相呼应。

    赵毅自然是看不到这些的,他已经在密集的信息攻势之下昏死过去。奇怪的是,自他昏死之后,虽然暴雨未停,但碑林这方圆百十米之内,却是滴雨不存。

    赵毅缓缓醒来之时,已经是第二天的早晨了。耳畔响起啾啾的鸟鸣,赵毅坐起身,身上一片狼藉,浑身泥浆,好不难受。回想起昨夜的经历,仿佛还在梦中一般。

    他看向周围的碑林,虽然石碑依旧矗立,但他明确的感受到碑林中真正的东西已经不在了。他心里清楚,碑林的使命已经完成,那就是把一份传承交给该得到它的人,那个人就是自己。

    虽然昨日收到的海量信息还没有消化完,但石碑中最核心的东西已经深深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那是上清大洞真经的上半部。

    这上清大洞真经可不是景区里五十块钱一本的大路货,而是真真正正的道家传承,上半部讲的是存思炼神之法,下半部讲的是锻身炼体之术,可惜的是下半部不知因何遗失了。想来是这断碑之中蕴藏着整部的上清大洞真经,却不知为何被股绝大力量毁去,只剩下了上半部,而且碑林中的记忆信息也变得残缺不全。

    不过就算是不全的信息,也让赵毅知道了两年之后末世来临的内情。原先他浑浑噩噩,看拓片看的一知半解,只知有灾祸,却不知灾祸从何而来。现在得了碑林中传承的零散记忆,总算让他拼凑出了末世的大概情况。

    末世会在两年之后到来,届时天地之间将有大劫,所谓阴霾遍地,实际是阴气将出,化人间为鬼域。

    正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万物皆是由阴阳构成,一旦阴气弥天,人类必然无法在阴气中长久生存。而这仅仅是远虑,近忧则是阴气中夹杂着尸气,大约半数的人类并没有抵御尸气的能力,一旦被尸气侵染,就会变成醒尸,丧失意识,以食人为本性。

    “我去,生化危机啊。”赵毅一阵头大,“不过还好,生化危机好歹是能够预防的,修炼上清大洞真经,只要神魂有成,有的是驱尸御尸之法。如果是天崩地裂、海啸洪水之类的,那才叫倒霉呢。”

    说起来虽然赵毅得了半部上清大洞真经,却根本不知这法门的出处,连自己是属于哪家道派都不知道。

    不过想来这茅山乃道教上清派祖庭,被称为“上清宗坛”,而世俗中流传的上清大洞真经又是上清派推崇的典籍之一,号称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便可成仙。如果实在找不到宗门就把自己当做茅山派传人吧,反正现在道法式微,自己便是自认茅山掌教天师,也没人会出来和自己争吧。

    自己得到的记忆碎片支离破碎,只能辨别出是许多修行前辈所留,其中以八位曾经先后修炼过上清大洞真经的前辈留下的记忆碎片最为庞杂精纯,自己不如索性认了是茅山第九代掌教天师,岂不威风。

    两年之后天地大劫已经确定是十足真金,真的不能再真了。现在可虑的是,自己却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大灾祸的发生,只怕自己出去说两年之后世界末日,最好的结果也是被人当做疯子。传承这事儿就算自己肯说出去,也得有人信才行啊。

    自己的上清大洞真经缺了炼体的下半部,这是个不小的破绽,说成是软肋也不为过。以他常看丧尸电影的经验,很明显末世里丧尸不是最可怕的,人心才是最不可捉摸的。

    君不见很多黄金配角从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