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香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荷香锦绣-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今之后,他再也不能任意行事,而必须将苏侯府的利益放在首位。

    苏景逸长大了,也成熟了,却迎来了成长的第一场考验!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临行() 
苏景逸内心煎熬,却听从父亲的嘱咐,并未在人前为陆家人开口分辨,只是在节前找了个日子专程到陆家的坟茔上祭拜了老夫人和陆老将军。

    再后来,他也见过墨影一次。

    二人都不相信陆御会投敌,更不愿相信陆御会死。

    墨影告诉他自己要带着墨部的人去找寻主子的下落,苏景逸也觉得这是眼下最为紧要的事情,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他与墨影约定好有了消息便随时用信鸽联络,墨影便离去了。

    而苏景逸昨日刚刚收到墨影寄来的书信,道是已安全到达西域,正在派人查探。

    苏景逸今日得空给墨影回信,让他务必注意安全,随时注意敌情,及时通报消息。

    刚刚放下手中的笔,门外侍卫来报,说是有一名姓沈的女子请求见侯爷。

    苏景逸立即想到了沈荷。

    片刻之后,苏景逸在前厅见到了沈荷。

    两个人多日不见,如今再见,却已是另一番感触。

    曾经在都城的酒楼上众人把酒言欢的情景还如在眼前,现在却已是物是人非,陆御如今生死未知、安若水在宫中如行尸走肉,沈荷与苏景逸也都不复当时的心境,两人对视片刻,只是觉得如今的世界变得熟悉而陌生。

    苏景逸似乎已经猜到沈荷的来意,不等她开口,便将手中一封书信交给沈荷。

    沈荷结过书信,看到信中墨影所说在西域的情形,又在信末注明他必定要找寻到陆御的决心。

    沈荷只觉得感动,又有些庆幸,看来,自己来找苏景逸是找对了。

    虽然在陆府受难之时,苏家人并未伸出援手,但沈荷却对苏景逸的为人绝对信得过。

    她知道,朝中之事本就尔虞我诈、敌我难分,苏家人便是此时为陆家人说话,也只会引来皇上的猜忌和怨怒,所以,她没有怪怨苏景逸。

    她今日来找苏景逸,一是为打听陆御的下落,二来却是为了辞行。

    她已经想好了,这两日便启程,离开都城,去西域也好,北燕也罢,便是天涯海角,她也要找到陆御。

    本来她还不确定去何处寻找,现在看了墨影的信,她便已经做了决定——去北燕。

    当她将此想法告诉苏景逸,苏景逸只觉得被沈荷震撼了。

    遭受到这样的重创,一般女子可能已经被打击得再无还手之力,只能认命了。

    况且现在外面战争连绵,北燕和西域无论哪一处都充满未知的危险,她这样一个弱女子,毅然决然得做出这样的决定,竟然丝毫不见犹豫和畏惧!

    在沈荷身上,他看到的不是小家碧玉的狭隘情思,他所看到的,便如那黑夜中所透出的深邃悠然的光亮一般,蕴藏着深刻的悲恸与豪情,这种豪情令他有些动容,他被深深打动了。

    沈荷临行那日,都城飘起了建安新年以来的第一场大雪。

    时节早已是过了立春的节气,谁都没想到还能下如此大的雪,整个都城都被这场大雪笼罩其中。

    站在城门口,沈荷看着雪花款款飘下,落地融化,再落再化,锲而不舍的坚持,竟将满目银装素裹的天地呈于现实,造化人间一场春梦。

    她只觉得这场雪是来净化这片大地的,洁白的雪花可以将那些肮脏、污秽之事都掩盖起来,化去了从前的春风秋雨花前月下,化去了庸庸碌碌众生,只落下茫茫一片白,真干净。

    细味这笺白素,仿佛白蝶,化蛹变蝶漫天飞翔。

    沈荷忽然感觉,这些雪似乎是有魂的,从心中流进心中是雪的魂,开过了又撒落了,只记忆今冬,明春又被绿凤吹隐。能在彼此之间哪怕存在瞬间,已是在佛前许诺多少劫数?

    今生,陆御便是她的劫数!

    若是能找到她,她定不会再与他错过!

    小翠站在沈荷身边,看她定定得望着天空出神,便嘟囔道:“这天气,真是奇怪,明明都已经立春,还下这么大的雪,今年又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乞丐了!”

    听了小翠的话,沈荷刚刚的那几分悲壮之情瞬间被消散了,她暗暗叹气,有小翠在,她定当不会寂寞,也会少许多烦恼吧。

    本来她并不想带着小翠,因为路途遥远,其中又很多凶险,她不想让小翠陪她一起涉险。

    可是小翠已经将她视为亲人,又保证不会给她增加麻烦,她只好带着她一起去了。

    不过,两人都已经一副男装打扮,一来男装的衣服更加方便赶路,二来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万一遇到歹人也会有所顾忌,所以二人现在俨然两个翩翩公子哥。

    雇的马车已经在一旁等候多时,见天色不好,便催促二人赶紧上路,天黑之前还能寻得到一处镇子的客栈歇脚。

    二人便准备上车,刚刚抬脚,却见从城内远处一驾马车冒雪而来,待马车走进,下来的竟是程瑞。

    程瑞一看便是专程来为沈荷送行而来,只是他是从何处得到消息的?

    原来,自从锦绣轩被封,程瑞与沈荷双双入狱,皇上大赦天下,程瑞也被放出来。

    他在牢中多用银钱打点那些牢差,加上又只是从犯,罪责不重,所以并未吃什么苦头,出了监牢他便回到家中,这两日他一直在家休养身体。

    今日一早,他便起身去寻找沈荷,却看到了在院内打扫的宋五嫂,才得知沈荷与小翠已经要离开都城,刚走不久,现在若是赶去相送还能见上一面。

    程瑞这才命人赶着马车过来,直到城门口,才看到沈荷的马车。

    看着眼前的沈荷,程瑞只觉得感慨人生无常!

    他与沈荷并非知己,偶然相遇,共同开店的缘分,但这个女子的聪慧、睿智、坚韧和洒脱,时常令他惊叹!

    沈荷与他,既是生意合作伙伴,却更是良友。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来送上一送。

    程瑞此次追来,并非仅仅送别,他将一枚玉玦交到沈荷手中。

    沈荷接过来一看,这块玉玦通体金黄色,而且上面斜刻着云、龙、鸟等纹饰,一看便是价值不菲,这种东西寻常人家很少见到,定是家传之物,沈荷当然推辞不收。

    程瑞赶忙让她不要误会。原来,此物确实是程瑞的家传之物,但不是用于定情,而是他家中各大商铺的通行之物。

    程家多年贩卖茶叶,除去南楚,在北燕、西域皆有商号。

    他得知沈荷此去北燕,便决定将此物让沈荷带上。

第一百三十六章 住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带着苏景逸的嘱托和程瑞的重付,沈荷与小翠踏上了去往北燕的路途。

    马车走走停停,接连走了半月,才来到南楚国与北燕国搭界的一条大河——淮安河。

    淮安河乃是处于北燕与南楚的交界之处,也是南北通衢的要冲。从这里到北燕的上京,一路要过数十道的闸漕。也是民船本就要避让官船,加上若遇漕运高峰季节,行船愈发缓慢,原本不过一个月的路程,往往要拖至数月才到。故而北上商人为赶时间,倘若不是大宗货物,往往会在这里上岸改走陆路。

    只是,现在两国之间的关系紧张,车夫怎么也不肯跟着二人去北燕国,沈荷也不强求,只是将这一路的路费银两交给车夫。

    找到肯带她们来这里的车夫已经不容易了,若不是苏景逸帮忙,没有人愿意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出门做这样的生意,所以,沈荷还多给了车夫五两银子,说是一路上承蒙照应云云。

    车夫并没有推辞,收下了银两,却又送给二人几句话。

    原来这个车夫经常做这种长途拉客往返两国的生意,所以对这块河域比较熟悉。

    他提醒沈荷,这条河道比较顺畅,到上京的速度也会快一些,但是这条河道上常常有河匪出没,专门打劫船上往来客商的钱财,若是走河道,一定要小心。

    沈荷暗暗将这些话记下,又谢过车夫的提醒,二人便步行上路了。

    越往北燕的方向走,沈荷便觉得天气越发得寒冷,这里的节气似乎比南楚要晚上一些,南楚那边早已有春日的迹象,而这边却还是寒冬的天气。

    幸而两人都是男装打扮,为了掩盖女儿家身材,专门在外衣里面套上了厚厚的棉衣衫,所以现在反而因为这身装扮,帮忙挡住了严寒的天气。

    所以,两人虽然脸颊都被冻得红红的,但是身上并不觉得多么冷。

    眼看天色已经不早,而且这边的白日要比南楚稍短一些,天黑得也早一些,二人决定先找家客栈住下来,待明日打听清楚了去上京的船只,再走不迟。

    二人在这个镇子上转了转,这个镇子并不大,从南到北的街道似乎只有两条,一眼便可看到边。

    从小镇南头到北头,二人走了一圈,共看到三家客栈。

    一家叫“悦来客栈”,看上去干净、整洁,问了问价钱也比较公道,另一家叫“祥福客栈”,比悦来客栈要大一些,但是价格也要高很多,还有一家是官府办的旅店,专门供朝廷的官员入住。

    二人权衡了一下,便决定住第一家悦来客栈。

    可能因为最近边关不太平的关系,现在住店对身份的审核比平日更加严格。

    如果是朝廷的官员和来往客商住店,现在都要去有官府提供的“信牌”,而普通人则都要带着一种特殊的“驿卷”,如没有这些凭证,是无法入住旅馆的,特别是官办旅馆根本不可能接待。

    如果客人没有身份证明,也不是绝对不能入住旅馆,但需要有财产抵押或是熟人担保。如果既无资信证明,又没人愿意担保,那只有“露宿”了,旅馆是不敢接待的,这些人称为“不下单客”。

    这种硬性规定,主要是官府治安管理的需要,恐有奸寇。

    进了悦来客栈,二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信牌”,这也要多亏苏景逸想得周到,事先给二人准备好。

    店里的小二看了看信牌,发现是都城来的,便又客气了很多。

    小二将信牌上二人详细的身份信息登记在店内专门的“店薄”上,留底备案,以备逐月定期交官方查验。

    一般旅店内的客房有三种,一种是“头房”,一般出来办公事,又因为身份关系不能住官办旅馆的多住这样的上等客房,所以又称为“官房”;次一等的客房是普通或较差的房间,叫“稍房”、“陋室”,这里面桌椅、床铺也都齐全,但是没有官房的装饰精致,提供的物品也少一些;最次的一种则是“通铺”、“大铺”,里面只有一张大床铺,可供多人居住,这样的房间一般是那些苦力或家境贫寒的人居住,很多人挤在一张床上,那种滋味想想都知道有多难受。

    沈荷与小翠当然不会住最后一种,二人最后决定住第一种,虽然多花点银子,但是安全、舒适,而且受到的待遇也更好一点。

    登记完了信牌,交上了银子,小二带着二人来到二楼的一间头房,等二人将行李拿到房内,稍微洗漱了一下脸上的灰尘,下楼吃饭时,天已经黑下来了。

    二人要了些清粥小菜,各自喝了一盏茶,又加了几样店里的小点心,二人已经吃的肚子饱饱,正准备上楼睡觉时,官府来查验客人了。

    现在是战乱时期,官府对来往客商的管理和登记也更加重视。

    今日店内来的是当地的一个管理官吏和一名书记,二人命掌柜将留舍客人全都叫出来,逐一进行了点名记簿,盖印后又嘱咐掌柜关好店门,一众客人才又回房安睡。

    至次晨天明时,官吏及书记复来,依名单唤客起,作一证书。

    沈荷见官吏如此严格,便知道最近此地定是不太平,与小翠也愈加谨慎。

    简单用过早饭,二人准备退了房,启程上路。

    临出门时向店铺的掌柜打听了一下,掌柜听说二人要过淮安河去上京,忙对二人摇头道:“今日二位是走不了了,还是再住上两日吧。”

    沈荷一听,赶忙问缘由。

    原来,从昨日中午开始,淮安河前头水道不知何故开始慢慢积聚船只,堵塞了通道,行船速度一缓再缓,犹如龟行,今日头午开始,已经停在了河道上,再也挪不动一步了。

    沈荷听后,便心焦不已,与小翠雇了辆马车来到河道边上,果然,站在岸上放眼望去,前头河道密密麻麻停满大小船只,后头还不断有新的船只上来,整个河道竟一齐被堵了个严严实实。

    沈荷从旁边人的口中打听缘由,原来前头数里之外入京的最后一道闸漕口竟被官兵封闭了,无论官船民船,一律不予放行。不止水路,陆路据说也是如此,通往上京的唯一一条官道也已被封。

    至于缘由,近旁船只上的人各说纷纭,一时也没个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京城里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沈荷与小翠眼见通行无望,也不知道多久才能疏通河道,只得又回到店中。

第一百三十七章 治病() 
越临近北燕,沈荷的心情越发沉重,中午吃饭时也没什么胃口,倒是留意到那个跑堂的伙计在捂着一边的脸,牙疼得厉害的样子,便是送上粥来时,也在咧着嘴疼得吸气。

    与他相熟的一个客人便取笑道:“小方子,你这是趁掌柜的不留神偷好吃的吃出来的吧?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牙就疼得这么厉害了。”

    那叫小方子的伙计又哎吆了一声,愁眉不展:“你还取笑!上月起不知怎的便一直牙疼,好了发,发了好,去镇上回春堂那里搓了好几副药,吃了也没用,愁死我了……”又是哎吆一声。

    店里的客人也有人得过牙疼的病,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那滋味确实不好受,更何况像这小方子,疼起来就是接连一个多月?

    众人面露同情之色,但连郎中都治不好的病,众人更是没有好法子,都只是摇头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