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宝大师- 第5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残缺也应该是没什么漏可捡的,可是谁让保存铠甲的人为了让这件铠甲看起来不那么残缺,胡乱的找了一些其他的配件过来?而偏偏这个配件,它就是一个大漏!

    鉴灵牌告诉李逸,那个金属制成的鬼面面具,确实是和马场信房有一定关系,只不过却不是他的,而是他的主公,武田信玄的!

    武田信玄是日本战国时期甲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有“战国第一名将”之称,也被誉为“战国第一兵法家”,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之流,尽皆是其手下败将。

    这样一个牛人的面具,其价值应该会超过1400万日元吧?而且,就算是把这件面具拿走,剩下的残件应该也能卖上不少的钱,反正这笔买卖绝对不会亏就是了!

    至于武田信玄的面具为什么会出现在马场信房的铠甲残件中,这个就不是李逸能搞清楚的了。不过这应该跟武田家族的命运有关,在武田信玄逝世之后,他的两个儿子根本就不是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对手,很快就被灭族了,武田的这件面具多半就是那时落到马场信房的手里的。

    “对了,我想打听一下,像是武田信玄这种级别的名人,他的面具之类的藏品,大概能值多少钱?”当那名工作人员将包好的铠甲交给李逸时,李逸装作忽然想起的样子,问了一句。

    “这个级别名人的东西,每一件都很珍贵。尤其是武田家的东西,因为灭族的原因,价格还要更加的贵上一些。。。。。。”

    那人想了一会儿,伸出了五根手指,“如果先生那里有武田君的面具的话,我愿意出5000万日元收购!”(。)

第八百二十章 鸡缸杯() 
看到那人竟愿意出5000万日元收购武田的面具,李逸笑了,这说明,这件面具最少价值一个亿!

    “谢谢,如果我找到武田信玄的面具的话,一定来找您,哈哈哈哈!”他轻轻的拍了拍手中的包裹,带着谷枫扬长而去,这件宝贝,找对了人,说不定又能换到一件不错的华夏文物呢!

    离开字画展厅,两人来到了瓷器展厅。相比起字画展厅,这个展厅的人就更少了,李逸随便看了几个摊位,发现都是些日本瓷器,而且一个个价格还都很高,不由感觉到有些兴致缺缺。

    “再看几家,然后就回去吧,剩下的明天再来看。”

    谷枫点点头,说道:“逸哥,要不我们旁边的拍卖厅去看看吧,既然是拍卖,应该都是些好东西。”

    “哦,那个倒不用着急,还有时间,不过先去看看也行。”

    这次拍卖厅的东西,采用的规则就是之前清武弘嗣给李逸介绍过的那种,就好像是缅甸翡翠公盘的暗标一样,每件拍品都有一个底价,然后旁边放着一个投标箱,投标的人把自己的报价和个人信息填在投标单上,等到投标截止,价高者得。

    这次展会的时间是七天,因此投标截止的时间是六天后,最后的中标结果会在第七天的下午公布。李逸又和别人不同,他是可以通过透视看到各个投标箱里的投标单的,因此去的早了根本就没什么意义。

    只是刚刚在字画展馆看到了不少好东西,导致他对瓷器馆里的东西兴致缺缺,现在回去这个时间又有点尴尬,所以他决定,还是先去看看,看看究竟都有些什么好东西。

    刚刚走出瓷器馆,就听到一阵喧哗的声音从旁边传了过来。李逸转头一看,就看到一大群人簇拥着一个满面激愤的老人从一边的投标馆中走了出来,一边走还一边争吵着。

    “怎么回事?”离得老远,李逸就听到那个老人说的是华语。

    看到李逸有兴趣,谷枫就跑过去听了几句,不一会儿就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逸哥,那个老人姓王,是华夏杭城人,他家有一件祖传的瓷器,被小日本用手段给骗走了,这几年他一直在到处寻找,正好在这次展会的拍卖馆见到了,就闹了起来,所以被组织者给请出来了。”

    “哦?有证据吗?”

    “没有,当时日本人知道他们家藏有那件瓷器之后,就通过他儿子公司的领导找到了他儿子,然后许诺了加薪升职等条件,他儿子就将那件瓷器偷出来卖掉了,而且好像卖的还不便宜。。。。。。”

    “这样啊。。。。。。那就没办法了,知道是哪件瓷器吗?”

    “好像是一个雍正仿明成化的斗彩鸡缸杯。”

    “走,看看去!”看到那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簇拥下,朝着办公室走去,李逸摇了摇头,转身走进了拍卖馆。

    拍卖馆的布置和其他几个馆都不一样,每件拍品都是单独放置,旁边还放着介绍和报价的卡牌,至于投标箱,就放在拍品的前边,上面的编号和拍品是一一对应的。

    李逸很快就找到了那件鸡缸杯,因为那里围了一大圈的人。

    “简直是欺人太甚,战争年代抢走的也就罢了,这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用这种卑劣的手段从我们手里掠夺文物!”说话的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

    “黄老哥,这个算不上是吧?这其实都应该怪那家的儿子贪财才对。”另一个老人却有不同意见。

    “嗯,老李说的有道理,其实一件清三代的斗彩瓷器,800万的价格也不算是很低了,而且还要加上那家日企许诺的加薪升职,换个人说不定也会这么干。”

    “唉,没办法啊,现在这些年轻人,对这些古董什么的,根本就没有感情。我们眼里的宝贝,在他们看来,就只有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值不值钱,值多少钱!这件事情提醒了我,回头我也要好好的想想,我那些宝贝该怎么处理。我还能活几年?要是死了,辛辛苦苦收集来的宝贝都被儿孙给贱卖了,那才叫一个冤啊!”

    那名姓黄的老人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后继无人,遇到这种问题的收藏家绝对不止是他一个,华夏骨灰级的收藏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会遇到这种问题。

    “确实,黄老哥说的这个问题我家也有,我家那小子整天就惦记着我的那些东西能卖多少钱,惹恼了我,干脆找个博物馆,一股脑给他全部都捐了,看他还惦记不惦记!”

    “呵呵,你要是真想捐,我倒是可以给你推荐个好地方,藏真博物馆,听说过吗?”姓李的那名老人笑眯眯的说道。

    “没有,这是个什么博物馆?私立的吗?”

    其他几人同时都摇了摇头。

    “哎,你们啊,整天就钻在自己的那个小圈子里,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多关注一下,我告诉你们,现在我们那边的圈里都快炸了,这家藏真博物馆的宝贝实在是太多了,就我那些藏品,人家随便拿一件出来,就是毫无悬念的碾压!”

    “哎,老李,赶紧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逸站在他们后边听了一会儿,看到居然说到了自己的博物馆,不由微微一笑,走到前边隔着玻璃打量起了那件鸡缸杯。

    这件鸡缸杯,仿的非常形象,不但尺寸和明成化年间的差不多,就连构图也是一模一样。杯子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一看就是高手所制。

    “先生,请问能拿出来看看吗?”

    李逸注意到展柜旁边还站着一个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应该就是配合有兴趣的客人上手查看拍品的,就提出了上手看看的要求。

    “这。。。。。。”

    那人扫视了一圈,现在人有点多,万一一个不小心把东西给脆了,那可就麻烦了。

    李逸很快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笑了笑,说道:“算了,等待会儿人少了我再过来吧。”

    那人感激的冲着他鞠了一躬,这件瓷器只是拍卖底价就超过了一个亿,万一要是出了点什么问题,他可真是当不起。

    “一亿日元,600多万软妹币,最后成交价应该不会低于1200万。钱倒是不多,就怕最后时刻有人放卫星或者是货主拦标。”

    这种拍卖方式最不好的一点就是,货主拦标实在是太容易了。他完全可以投一个自己的心理价位进去,如果没人能达到这个价位,这件东西就还是他的,因为组织方的默许,他甚至不需要为此支付任何的费用。

    如果只是这样还好,可关键是,这个拦标价还会随着行情而变化,也就是说,如果货主发现看好这件东西的人多,他的心理价位可能就会更高一些。这件瓷器经过这么一闹,货主的拦标价说不定翻倍都有可能。

    毕竟,那个原主人只是找东西就找了几年,现在还这么激动,很可能会出高价。如果再激起了华夏人的同仇敌忾之心,那么,就算是操作出来一个天价也不是不可能。

    琢磨了一阵,李逸摇了摇头,管他呢,反正他能看到所有的投标报价,大不了快截止之前重点关注一下,价格合适就上,不合适就放弃。一件清三代的斗彩,能弄回去当然更好,实在弄不回去也没办法。

    拍卖馆里挂牌拍卖的华夏古董并不是很多,大概只有十几件,最多能占到所有拍品的二十分之一。但这十几件中,最起码就有三件李逸很感兴趣,这还不包括那件鸡缸杯。

    这三件拍品,包括一幅古画,一件瓷器,一件乾隆玉玺。这其中,李逸最看重的是那幅古画。

    那幅古画是南宋画家梁楷的作品。梁楷的名声,虽然远不如那些声名显赫的大家,但在华夏书画史中,梁楷的地位很高,他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开创了简笔人物画法。

    这种画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南宋一朝,其后元朝、明代的不少画家都收到过他的影响,就连徐渭的某些作品中都能看到这种画法的影子。

    梁楷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颇多,仅见于文献著录的,就不下50余幅,但能够流传到今天的还不足十幅。可是,在这不足十幅作品中,华夏更是仅仅只拥有一幅!

    与之相对应的,仅是东京国立博物馆,就最少藏有三幅梁楷的作品,其中那幅《雪景山水图》,更是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被评定为了国宝!

    李逸检查过这幅作品,这幅作品确实是梁楷的真迹。他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把这么一幅重要的作品放到一次展销会上来拍卖,但无论如何,他绝对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就算对方其实没打算卖,早就准备好了用天价拦标也一样!(。)

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把火() 
基本上,能够拿来拍卖的东西都是没什么漏可捡的,反而是买到赝品的可能性还要更大一些,像之前苏富比春拍李逸捡到的那件白玉合卺杯,那纯粹都是人为的意外。

    李逸之所以挨个的检查那些拍品,并不是抱着捡漏的念头,而是害怕吃亏上当。

    单就梁楷这幅画,他估计最后的报价就有可能会超过1。8亿软妹币,因为梁楷不仅仅是华夏人的梁楷,早在宋代,梁楷在日本就非常的有名,也就是说,这场争夺战中很可能还会有日本人的博物馆存在!

    如果算上货主拦标的话,这个价格甚至都有可能会突破三个亿!

    这么大金额的交易,李逸又怎么可能会掉以轻心?

    他看中的那件瓷器也非凡品,而是一件珍贵的云龙如意纹元青花兽耳带盖大罐。

    这件大罐,通高47厘米,罐身高38。2厘米,最大腹径32。6厘米,全器满纹达12层之多!

    在李逸的眼里,这件罐子造型雄浑古朴、装饰典雅,纹饰繁缛但不显拥塞,色泽浓艳苍翠略有晕散,釉质光润闪青,线条绘画酣畅有力,看起来甚是壮美雅丽,绝对是一件罕见的元代景德镇青花瓷代表作品。

    看了一眼介绍,这件元青花大罐居然是来自土耳其!是该国著名收藏家非利克。伊什基所有,这次是通过一名日本展销商报名,专门赶来参加这次展销的。

    “果真是宝贝多啊,这么珍贵的罐子说拍卖就给拍卖了。。。。。。”

    说起土耳其,这个国家很可能是除了华夏之外,拥有元青花数量最多的国家了,仅是托普卡比皇宫就收藏了39件,民间收藏的更是无法统计。

    和它相似的还有伊朗,仅是伊朗国家博物馆就馆藏了32件元青花!

    当然,这两个国家的元青花和日本那些通过掠夺得来的华夏文物不同,他们是通过被掠夺才拥有了这么多的元青花的。

    当时的蒙古帝国曾经在伊朗、土耳其等国建立蒙古帝国附属伊尔汗国,即波斯蒙古王朝,元青花也是通过丝绸之路销售到这些国家的。所以他们拥有众多的元青花可以被看成是被掠夺的纪念。

    不过,不管是掠夺还是曾经被掠夺,现在手上有东西的才是大爷。

    李逸估计,这件元青花大罐最终的成交价很可能高达1。5亿软妹币以上,如果有人趁机兴风作浪的话,这个价格还有可能要更高。

    至于另外一件印玺,则是老熟人,乾隆大帝的“乾隆御笔之宝”九龙云纹纽方形玺,这件印玺是由一方上好的棕红色寿山石雕刻而成,长宽皆为10。5厘米,高度更是达到了9厘米!

    说起乾隆印玺,可以算是各个拍卖会上的常客了。这位喜欢疯狂刻印印玺的皇帝给他的子孙后代们留下了不少的财富,遗憾的是,这些被拍卖玉玺的拥有者绝大多都是些外国人。

    李逸估计这枚印玺的最终价格应该是在七、八千万之间,当然,有可能会出现在前两件拍品身上的事情也有可能在它身上发生,不过概率应该要小很多。

    剩下的十来件华夏文物虽然远不如这三件珍贵,但也都是真品。李逸准备最后半天的时候,再全都挨个看上一遍,价格合适的话,他并不介意顺手将它们都带回国内。

    看完这十几件华夏文物,他看到刚才围着那件鸡缸杯的人都已经散的差不多了,就走过去让工作人员打开了独立展柜。

    这件鸡缸杯,拿在手上近看比放在展柜中还要更加漂亮一些。不但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而且,杯壁饰图与型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