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宝大师- 第4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濑户系的代表作品之一的志野陶,所用陶土为专用的“艾土”,白中透青,质地极为柔软。虽然因为工艺技术上的差距,古代日本无法烧制出像华夏那样纯净华美的白釉,但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的话,就会发现,志野所包含着的,是纯日本式的创意,清纯而温柔,与华夏、朝鲜白瓷的孤高冷漠形成了鲜明对比。

    桃山时代的志野历来最为日本人喜爱,但最早出现的志野陶皆纯白无纹,即所谓“无地志野”,一直到桃山晚期,才出现了在胎土上用天然氧化铁原料描绘图案再施以白釉的绘志野。此外还有赤志野、****野、鼠志野等许多品种,但志野中的名品几乎都是绘志野。

    李逸现在拿着的就是一件绘志野,所绘图案还是早期最出名的“卯花墙”。虽然他不是很了解日本桃山时期绘志野的流传情况,但只是猜也能猜到,像是这样的保存完好的,全日本应该也不会有太多件。

    这应该是一件很珍贵的东西,至少对于日本人来说,应该很珍贵。可是看卡梅伦刚才提起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怎么将它放在眼里,李逸不由心中一动,决定待会儿找机会试探一下。

    卡梅伦的这间藏宝室里一共收藏了400多件藏品,这其中除了那件志野陶有可能会是一个大漏之外,还有一件明代永乐年间的白地釉上红彩瓷也被放到了清代瓷器的序列,李逸估计卡梅伦应该是将其当成了一件清仿。

    永乐年间的彩瓷被误认为清仿,其实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传世瓷器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永乐彩瓷,后来还是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上有了重大发现,才知道,明代后期的大多数彩瓷,其实是自永乐年间就已经开始了烧制。

    这之后,一些之前认定的清仿彩瓷也陆续被专家翻了案,可是还有很多存疑,卡梅伦作为一个歪果仁,虽然也有一定的瓷器鉴赏水平,在这上边出现错漏也实属正常。

    虽然乾隆年间的彩瓷也属珍贵,但是和数量稀少的永乐彩瓷比起来,其二者的价值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李逸在看到这件瓷器之后,剩下的东西也就是匆匆扫过,因为他已经决定了,要用那件烛台交换这件瓷器。至于那件志野陶,能带走最好,实在带不走也没办法。

    “卡梅伦先生,您的收藏实在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能够在国外遇到一个真正的喜欢华夏文物,而不是想着用华夏流失文物来牟利的收藏家,您是一个真正的高尚的收藏家!”

    感觉到待会儿的谈判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李逸准备先拍拍马屁。不过,如果卡梅伦真的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收藏是基于爱好而不是用来牟利,他确实是值得尊敬。

    “李先生您实在是太客气了,请问,我的这些藏品里边有您感兴趣的吗?”

    看到卡梅伦竟这样的迫不及待,李逸心中不由一动,这家伙,难道那件烛台里还藏着什么他不知道的秘密不成?

    “卡梅伦先生,我已经想好了,我可以将烛台交给你,不过我需要您将这件志野陶,这件彩瓷梅瓶,还有这件太白樽一起交换给我。”

    既然确认了卡梅伦确实是很想要他那件烛台,李逸自然是没什么好客气的,直接狮子大开口,将一件康熙年间的豇豆红太白樽也加入了交换的目录。

    李逸这次确实是非常贪心,先不讲那件志野陶究竟价值几何,仅仅是一件乾隆仿永乐五彩梅瓶的价值应该就和他那件烛台不相上下,更不要说人家这件还是永乐年间的真品了。

    至于后边他又加的那件豇豆红太白樽,其价值更是远在烛台之上,真要到市场上去买的话,恐怕三件烛台都能买的回来。

    因为,太白樽是康熙官窑创烧,以豇豆红釉最为出名,而豇豆红也是康熙官窑创烧的名品,且仅见于康熙朝!

    只是,李逸敢这么试探也不纯粹是一点把握都没有,因为他所选的那件豇豆红,如果只是从颜色上来判断,应该是属于烧废了那一种。正常来看,这种瓷器即便年代比较久远,保存比较完好,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收藏价值。

    一般来说,豇豆红的釉色都被分为三等,最高级的被称为“大红袍”或“正红”,釉色红的亮润夺目,洁净无瑕,通体一色。

    中等的豇豆红,釉色稍浅,通常会含有深浅不一的红斑。而最次一等的则被称作“乳鼠皮”,色调昏暗浑浊,就好像是驴肝、马肺一样,一点都不讨人喜欢。

    可是,李逸选出来的这件豇豆红,别说是最顶级的“大红袍”了,它甚至连“乳鼠皮”都算不上,因为它通体都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黄泛青色,只有很少的几个部位飘着几片很浅的红色!

    豇豆红烧到几乎一点红色都没有,这不是烧废了是什么?

    可是,话虽然是这么说,实际上是个什么情况李逸心里门儿清,因此他一说完,就将目光盯住了卡梅伦的眼睛,现在轮到他迫不及待了!

    果然,听到李逸居然狮子大开口要一换三,卡梅伦有点犹豫了,不过既然犹豫就代表还有的谈,所以李逸干脆不等他回话,就直接使出了杀手锏。

    “卡梅伦先生,其实呢,我一开始是不准备交换这件烛台的。您应该不知道,我的私人博物馆马上就要开业了,可是收藏的品类呢,我觉得还是有点单一,所以我是准备用这件烛台来丰富一下我的收藏的。”

    “可是,跟您交流之后,我又觉得我应该满足您这样一位伟大的收藏家的愿望,所以……”

    “哦?李先生马上要开私人博物馆了吗?恭喜恭喜!”

    卡梅伦一边说着恭喜,一边流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既然这件烛台是李先生准备用来丰富博物馆的收藏品类的,那么按道理说我是不应该提出这个请求的。可是,我确实是很需要这件烛台……那就这样吧,三件就三件,李先生,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李逸暗暗的吐出了一口长气,一件“美人醉”居然这么简单就到手了,实在是太幸运了!(。)

第七百三十一章 毛瓷() 
李逸看中那件豇豆红太白樽,老实说,确实是一件烧废了的东西。

    可是,并不是每一件烧废的瓷器都没有价值,相反,有些在烧制过程中出了意外的瓷器,其价值甚至还要高于那些完美烧制的成品。

    这件太白樽就是。

    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豇豆红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的烧制难度很大。因为施在瓷胎上的铜红釉的呈色很难把握,火候一旦控制不好,成品的颜色就不正了,氧化过度的话,甚至还会在器壁上出现绿斑这样的瑕疵。

    但也有例外,一旦这种缺陷与柔美的红釉显得融合的恰到好处,相映成趣,形成了“绿如春水出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的美妙画面,这件瓷器的价值就要重新估量了。

    这种有绿斑的豇豆红被人们称作“美人醉”,确实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只是李逸这件和普通的美人醉还有所不同,他这件,几乎通体都呈浅淡的绿色,按照比例来说,那些漂浮的红色反而成了瑕疵!

    这样的豇豆红比那种绿斑的美人醉更珍贵!

    买卖成交,双方的关系更亲近了些,也少了些顾忌,卡梅伦更是直接说出了他非要交换这间烛台的真正理由,

    “李先生,加上您这件猴,这套12生肖的烛台我已经找到了7件,我希望您以后也能帮我留意,如果发现有这样烛台的消息,请您一定要告诉我。”

    听到这家伙居然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他占了便宜,李逸不由笑着点了点头。有收集志向的都是好童鞋啊,不用他说,他也会帮他留意的,而且一旦发现,他还会抢先下手先把它给买下来……

    波特拜罗路市场的商铺开门一般都比较晚,但那些地摊却来的都比较早,因为晚了的话,游人会很多,根本就做不成什么生意。

    有时候,在地摊捡漏的难度要比商铺里小得多,可正因为如此,如果去晚了的话,好东西多半都让人给弄走了,所以,李逸干脆就起了个大早,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就来到了市场。

    今天的地摊比他昨天看到的要多得多,不但小广场上被摆满了,就连路边都是。而且这些摊位卖什么的都有,有很多根本就是一些二手的生活用品,跟古董根本就扯不上什么关系,但偏偏这种摊位前的人有时候比那些摆卖古董的还要多些!

    李逸一开始还觉得有点奇怪,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些摆卖二手货的人很多都不是太懂古董,可是这不代表着他们这些二手货里就没有古董!

    这样的摊位,捡漏的难度要比那些专门经营古董的低很多倍!

    可是,随即李逸就又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些摆卖二手货的老板们也并不真的全是不懂行。就好比他现在看的这个,这家伙居然在他摆卖的旧货里故意掺了几件假古董,然后一脸天真的等着那些淘宝的人来上钩!

    看到他旁边蹲着的那个中年男人,如获至宝的将一件假古骨瓷死死的拿在手上,还一脸警惕的看着他,李逸笑着摇了摇头,起身慢慢的朝前走去。

    又是一个经营二手旧货的摊位,大概一张桌子大小的摊位上,零零散散的摆着很多东西,钱包、手表、打火机之类的什么都有,甚至还有几个一看就是老古董的收音机。

    李逸的目光自摊位上扫过,忽然目光一凝,蹲下来,拿起一件五彩的月季纹白瓷烟灰缸看了起来。

    这件烟灰缸的月季造型非常的现代,一看就是近代的制品,只是瓷质晶莹剔透、温润可人,看起来又不像是普通的现代瓷。

    李逸拿着烟灰缸仔细的研究了一会儿,心中一动,想起了这是件什么瓷器,这应该是一件醴陵毛瓷!

    在华夏陶瓷发展史上,毛瓷因其造型和风格上鲜明的时代特征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一直以来也代表着这一时期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其中,醴陵“毛瓷”和景德镇的“7501毛瓷”是最为收藏界推崇的两个品类。

    醴陵在民间就有“红色官窑”之称,几代国家领导人对醴陵瓷的偏爱更令它蒙上了一层神奇色彩,这也大大提升了其价值。1974年,醴陵为毛主席定制了一批专属瓷器,此后便没有继续生产,应该说这是“毛瓷”中的珍品。

    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醴陵“毛瓷”藏品的数量不超过400件,其中流落民间的数量仅不到200件。

    李逸根本就没想到居然会在国外遇到这样的瓷器,虽然只是一个烟灰缸,也让他觉得运气实在是很不错。

    用鉴灵牌验证了一下,确认这件烟灰缸确实是一件醴陵“毛瓷”,李逸直接问道:

    “老板,像是这样的瓷器,你这儿还有没有?”

    “有,还有一套这样的碗,我还没来得及摆出来。”

    老板是个看上去很憨厚的中年女子,她的回答让李逸喜出望外。一套啊,目前国内能够成套的毛瓷一共也没几套吧?他可是记的非常清楚,13年的时候,一套五件釉下五彩的“7501”毛瓷碗可是曾经拍出过800万软妹币的天价!

    “老板,你那套碗是几件?能拿出来让我看看吗?”

    “马上,我马上就给你拿出来。”

    老板将手上拿着的一个随身影碟机扔到摊位上,回身打开了身后的纸箱,从中拿出了一摞五个白瓷小碗,放到了李逸面前。

    “我这套瓷器是邻居一个老人家里的,她说是当年一个华夏的老朋友送给她的……”

    老板一边说着,一边又从箱子了拿出来了一件缺了一个大口子的陶杯,李逸则小心翼翼的拿起了最上边的那件瓷碗看了起来。

    这是一件釉下彩为红芙蓉图案的白瓷小碗,瓷质跟刚才那件烟灰缸不相上下,而且胎还要更薄上一些,看上去通透的感觉更为强烈。

    李逸稍一打量就认定,这绝对也是一件毛瓷,不过却是一件7501毛瓷!

    挨个检查了剩下的四件小碗,李逸确定,这一套和他记忆中拍出了800万元的那一套毛瓷小碗几乎一模一样!

    “老板,你这几件小碗怎么卖?还要这件烟灰缸……咦?”

    李逸刚刚将最后一件小碗放下,忽然看到了被老板随意的扔在摊位上的那件冲口陶杯,不由一愣,这玩意,看着怎么跟他昨天弄回来的那件志野陶这么像?

    将陶杯拿到眼前一看,这哪儿是像啊,这分明就也是一件志野陶,而且看起来两者的年代也都差不多!

    “这碗和烟灰缸都不单卖,想要的话,一共给20万英镑吧!”

    20万?李逸皱了皱眉头,这个价格怎么这么别扭呢?老板你到底是懂还是不懂啊?

    “那这件陶杯呢?”

    “这件啊?你如果买这几件,这件就送你了!”

    老板看了一眼李逸手上那件残缺的志野陶,一副很大方的模样。

    李逸摇了摇头,开启鉴灵牌,在刚刚那五件小碗上扫了一下,随即就变了脸色。要不是他习惯性的在交易之前都要用鉴灵牌确认一下,今天这个跟头可是栽的不小!

    原来,这五件小碗竟无一例外的都是赝品!

    李逸轻轻的摇了摇头,又拿起一件小碗仔细的看了一阵,就发现了其中机关,他刚才确实是受了那件烟灰缸的影响,看走眼了。

    这一套小碗,白瓷胎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多半也是当年同一批烧制出来的,只是碗壁上的图案,应该是后加上去的,只不过和大多数“后加彩”都比较粗糙相比,这个后加彩应该是高手所为,画的相当的逼真、形象,才让他大意之下差点走了麦城!

    NND,这不就跟传说中凭借一件猫食碗卖出去了20多只小猫的那个老奶奶一样吗?坑死人不偿命!

    将碗放下,李逸又确认了一下那件志野陶的年代,这下总算是没有认错,这件确实是桃山时代的绘志野,不过可惜的是残缺了。

    “老板,你那几件瓷器太贵了,我还是就要这一件好了,你说多少钱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