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宝大师- 第4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夏的文物,通常只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为“国宝”。

    只不过,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换言之是不是“国宝”,并不是由哪个人或者哪个组织随便说了就算,而是要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而且鉴定专家在场人数还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能认定。

    至于鉴定时所持的标准,首先也不是文物价值几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华夏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有了这一层意义,才能被认定为“国宝”。

    另外,一、二、三级文物的评定也有相当严格的标准,不但要参考其年份长短、艺术水平高下、学术价值大小,还有可能会牵扯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宗教、卫生、体育等等很多方面的因素。

    等级越高的文物,评定的也就越严格。

    但相对于正式评定时那严苛的标准,为了方便大家认识自己所收藏的文物,也有一些相对比较简化的条条框框。

    以书画类为例,一级书法、绘画艺术品的参考标准如下:

    元代以前比较完整的书画;唐以前艺术水平较高、首尾齐全有年款的写本;宋以前经卷中有作者或纪年且书法水平较高的;宋、元时代有名款或虽无名款而艺术水平极高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名人手迹;明清以来重要艺术流派或著名画家的精品。

    而这其中极少数的精彩之作,才能够称得上是国宝。

    之前李逸根本就没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因为都是自己收藏,也没打算拿出来交易,所以怎么认定,认不认定也都无所谓,反正文物本身的价值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珍贵。

    可是现在,既然准备要建博物馆,而且要将这些文物都拿出来展出,那么,文物级别评定这件事情就必须要被提到议事日程之上了。

    当然,他如果非要拖着不进行认定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但他手上实在是太多即便没经过认定,也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国宝的文物,不走正常程序的话,一旦因为保管、展出或者其他原因违反了某些规定,那时候就麻烦了。

    而且,对文物进行级别认定,对于博物馆来说,其好处要远远的大于因此而带来的麻烦,所以李逸在被莫瑾萱提醒之后,就决定将这些文物都送去评定一下等级。

    之前各种麻烦琐事不断,没时间处理这些事情,现在眼看着万事俱备,就算是没有时间也必须要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了。

    “这件事情就交给我负责吧,这些年也没少和他们打交道,那些老家伙虽然都不太好说话,不过牵涉到珍贵文物的话,相对还是比较公允的。”

    莫瑾萱匆匆将照片浏览了一遍,就加入了他们的讨论。

    评定这件事说起来容易,真要去干的时候却非常麻烦,不但文物的真伪有可能会引起争议,就算是那些没有争议的,单只是准备材料这一项就足够让人头疼,可偏偏李逸这家伙手上的珍贵文物还特别的多。

    一想起接下来那堪称恐怖的工作量,莫瑾萱就忍不住的头疼起来,她大概的估算了一下这些珍贵文物的数量,摇头苦笑道:

    “从现在开始招人吧,我估计最少也要有一个20人的团队,工作一年以上,才能将这些文物都评定完了。不过还好,如果将馆址定在杭城的话,加上建设周期,博物馆要想开张最少也还需要一年以上,而且就算是开张了,这些文物也可以慢慢的评定,所以我们还有时间。”

    李逸点点头,这件事情就算这么定下来了,不过一想到真要将博物馆建到杭州,只是盖房子这一块就需要一年的时间,不由的又头疼起来。

    这时,谭默轩忽然试探着说道:

    “我提一个建议啊,是这样,杭城那边我虽然没去看过,但看了地段,再加上莫老师的建议,在那边建博物馆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只是,我们可不可以考虑一下,在燕京这边也开一个馆?”(。)

第七百一十八章 同时开两个() 
“在燕京这边也开一个馆?”

    李逸下意识的重复了一遍,这个他还真没想到。

    “嗯,我主要是这么考虑的,你们想啊,如果我们只在杭城开馆的话,就算是现在就签合同,那么加上设计啊,建设啊,装修啊等等这些,这个周期朝一年说都算是短的了,那么这一年我们就只能干等着吗?”

    谭默轩看了两人一眼,摇了摇头,

    “如果没有场地的话,等着也没办法。可是现在不一样啊,现在我们有场地,那个四合院拿下来了!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还有足够支撑起两个博物馆的顶级文物!”

    说到这里,他微一停顿,盯着李逸问道:

    “那个四合院你不会是准备自己住的吧?”

    李逸摇了摇头,没事他住它干嘛?躺在15个亿上睡大觉,很好玩吗?

    “对啊,你既然没打算住,难道就那么让它空着吗?说句实在话,就现在这个价格,你想卖都卖不出去,至于说等着增值,它已经15个亿了啊,再向上还有多少空间?所以……”

    他正说的起劲,莫瑾萱忽然插嘴打断了他,

    “你说这些刚才我也想了,可是你想过没有,就算四合院是一个比较成型的建筑,但现有建筑肯定是不适合做博物馆的。要想做博物馆就还要改造,然后再加上安保方面的投资,我虽然没算,但肯定是要花不少钱。如果再加上杭城那边建一个新馆,这个投资……”

    她的话音还没落,谭默轩就笑了起来。而且,不但他在笑,就连李逸也都流露出了一抹笑容,这让她不由有点迷惑,这是什么个意思?难道还有什么东西在瞒着我?

    “呵呵,不是瞒着你,莫老师,你不知道李逸这家伙,他缺什么也不会缺钱!而且,就算是缺钱,凭他赌石赌木的水平,随便出去转上一圈估计也就有了,所以我们只需要讨论合适不合适,剩下的直接甩给他就行!”

    “真的假的?随便转一圈就能挣回来?我估摸着只是四合院这边的投资可能都要好几千万,再加上杭城那边,加起来一两个亿都不一定打的住,这也能回来?”

    “也就是一块好点的石头而已,不用管他,你就说这个提议怎么样吧!”

    谭默轩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莫瑾萱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只是看到连李逸也点了头之后,才斟酌着说道:

    “能够开两个馆当然最好,一来我们的文物足够,二来连后期的扩张问题都解决了,还有就是两个地方的游客成分也不一样,很有互补性……”

    “呵呵,我算是听出来了,反正好处一大堆,坏处是一个都没有对吧?行,那就干脆一步到位,咱们同时开两个!”

    虽然李逸这么说了,但杭城那边到底建不建,怎么建,却不是简单的就凭莫瑾萱这么接触了一下就能确定的,最终还是要等他亲自去看过了才能拍板。

    不过不管什么时候去看,最后怎么决定,既然打算把四合院利用起来,那么现在很多东西就都可以开始动了。

    三个人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先从四合院折腾出几间房子当办公室,争取先把人给招来,然后一边筹建博物馆,一边做文物等级评定的工作。而且,四合院的改造和安保改造也要尽快落实,最好是年前就能搞定设计和施工队伍,这样开春就可以直接开建。

    “李总,人员我打算一方面从人才市场上招聘,另一方面我也想看看能不能从博物馆拉几个同事,或者让朋友介绍几个人过来。还有就是安保,您这块有中意的公司吗?没有的话,我把当时我们招标时报名的那几家给你喊过来?”

    李逸点了点头,随即苦笑道:

    “莫姐,这个李总就免了吧?你这么喊我总觉得别扭。”

    “呵呵,听惯了就好了。之前私人之间,怎么叫都没问题,现在既然成立了公司,那就要公私分明。要不这样,我叫你李馆长吧,这个可比满世界的什么总好听多了。”

    李逸也不是什么矫情的人,况且馆长这个称呼确实是比较高大上,也就点头答应了。接下来,三个人就把近期的任务分了一下,莫瑾萱负责人员招聘和文物评定,谭默轩负责联系设计院,施工队伍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四合院改建该用途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李馆长,我们这个博物馆到底能达到什么高度,关键可就要看你了,所以你的任务是最重的。”

    看到任务都被分派完了,李逸刚松了一口气,就被莫瑾萱的话吓了一大跳,什么个意思?还有活?

    “当然!而且还是最重要的两个活!来,我们先看看文物,质量没问题,可是数量呢?现在也就才一千出头吧?到时候两个博物馆都开起来,这点文物哪够展出啊?还有就是宣传问题,东西再好,养在深山无人知也不行,我们得想办法打打广告。”

    “哦,原来是这个……文物数量你不用担心,有罗果夫在那边提我们张罗,一级的不敢保证,其他二级、三级还有普通的要多少有多少。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我那儿还有六千多件晚清时期的古瓷,基本上什么品种都有,到时候除了留下一些自用之外,其他的都可以拿出来,换也好卖也好,莫姐,这事也交给你来处理吧?”

    莫瑾萱早就看过那他那些瓷器,也早就将其中一些算了进去,否则加上这次欧洲之行,李逸的藏品也到不了一千件。但那些古瓷重复的太多,而且品类相对单一,都用到自家博物馆很显然就太多了,可总放着也不是一回事。

    她早就等着李逸发话,好拿出去和其他博物馆进行交流,换一些文物回来,只是一来事情太多没顾上,二来也不知道李逸的态度,这会儿听他一说,丝毫没有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这事就交给我吧,挑挑拣拣总还能剩下个四五千件,换几百件比较像样的展品还是没问题,那宣传的事情呢?”

    “宣传?要不咱们找媒体打打广告?或者,跟那些旅游公司合作?”

    莫瑾萱摇了摇头,

    “打广告的成本太高了,那些旅游公司呢,也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货色,不到万不得已我不建议跟他们合作。我觉得,这个还是要从我们自己的文物上做文章。”

    “哦?怎么做文章?”

    “我们现在的文物,主要的都是回流文物,我们可以从这上边想想办法,让电视台、报纸主动的免费的报导我们!还有就是找一家卫视,挑一些珍贵的文物出来,做一档类似《国宝档案》那样的节目。再有就是你要把自己的名头打响,让那些收藏爱好者知道有你这么厉害的一个人,你看看人家马大神,在收藏圈里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了吧?你就学他就行。”

    李逸不由苦笑起来,回流文物这一块的文章好做,只是以他这些宝贝的级别,一旦曝光,都不用他出去找,估计就有电视台、报社会主动找上门来。可是要想走马大神那条路线,把他自己推出去,可就有些难度了。更何况,他还打算把他们两个顶在前头,他自己躲在后边优哉游哉的捡漏呢!

    “呵呵,你完全学马大神也不行,人家那是多少年的积累了?可是你也有自己的优势啊?年纪轻轻,凭借自己的眼力,一年多时间就搜集到了这么多的文物,而且还有好几件在国外都是顶级的油画。嗯,你只要把你捡漏的经历整理出来,再宣传出去,我估计就够了。”

    这下李逸就更无奈了,他捡漏的经历,那能跟别人说吗?哦,到时候告诉别人,你也没什么别的本事,就是摸一下就知道真伪,看一眼就知道藏没藏有其他东西,这是事实没错,可也得有人信才行啊?

    “笨死你了,不愿意说真话,编故事总会吧?反正咱们这个博物馆必须要有个灵魂人物,这个活儿除了你没别人能干!你想想,等你成了知名人物,到时候在访谈上也来上那么一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捡它一个国宝!呵呵,到时候多少人会关注啊?关注你不就代表着关注咱们博物馆了吗?”

    莫瑾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也忘了刚刚说过的,工作的时候李逸是馆长了,就好像是教训小弟弟一样,恨不得把指头都戳到李逸脑门上。

    李逸呵呵了两声,配合的说道:

    “是啊,先捡一个国宝之后,然后再来一句,我有生以来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建了这个博物馆。我没料到这会改变我的一生,我本来只是想捡一件国宝就算了,没想到却没刹住车,一下捡了好几百件……”

    “哈哈哈哈,对,就这么说!这满满的嘲讽,你想不火都难!对了,我们博物馆也应该起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才行,这个你们都想好了吗?”(。)

第七百一十九章 多大的惊喜() 
说到博物馆的名字,李逸又头疼起来。

    在最初注册的时候,因为没想着要这么大张旗鼓,而且赶的也比较急,所以只是随便起了个名字注册了一家文化服务公司,博物馆就挂在这家公司名下。

    后来虽说也时不时的想起过,可是要起一个合适的名字还真不容易,这么一来二去也就拖下来了。不过现在要启动的话,很显然是不能再拖了。

    “要不干脆找人吧,找那些专门起名的人。”

    “丢不丢人啊?博物馆本身就是文化的象征,起个名字还要找人!”

    莫瑾萱恨铁不成钢。

    李逸撇了撇嘴,博物馆是文化的象征,可是,偶可不是个文化人!也不对,这都跟书画家沾边了,怎么不是文化人?

    “我倒是想了一个,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谭默轩看他们说的热闹,慢悠悠的插了一嘴。

    “哦?说来听听?”

    “藏真博物馆。”

    “藏真博物馆?”

    “嗯,本来博物馆起名都是根据地名或者类别,可我们是私人博物馆,又是综合性质的,而且博物馆里的顶级藏品也太多了,找哪个代表都不合适,所以干脆就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