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宝大师-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来的要高,这下,别说是一等奖了,想拿个三等奖都应该会比之前更加困难!

    显然,在刘可意提醒之前,不止李逸一个没想到这种可能,因此教室里的气氛忽然一滞,半晌,马唯中才苦笑着说道:

    “我之前就没想过一等奖的事!不过如果一等奖的标准真的提高了,那么二三等奖绝对也会水涨船高,哎呀,看来我就不该参加这次比赛啊。”

    “也是,马兄你不好好准备你的书法大赛,却跑到这儿和我们争名额,也太不地道了!要不这样吧,你现在退出,我们就原谅你了!”

    “原谅个毛!我就是因为书法比赛没活路了,才跑来参加的画家大赛。哎,我告诉你们,就李逸啊,他当时在一次聚会上即兴写了一首《武陵春》,你们猜怎么着?书协上至会长,下至几个楷书大家,那叫一个抢啊,方老甚至开出了两幅换一幅的价格……”

    马唯中虽然没去参加那次书协聚会,但对聚会上发生的事儿却门清,这会儿一说出来,教室里众人看向李逸的眼神就又不一样了。如果说刚刚只是羡慕他拜了两个好师父,是给他师父一个面子才和他互相吹捧,那么这会儿,就是真正的把他当成了一个能够威胁到他们的对手了。

    差不多过了一个小时,教室里才终于安静了下来,李逸的手上,也多了11张名片和两张邀请函,石崇轩和另外一个来自林桂的画家张小凡,都要在年底之前举办画展,正好趁这个机会邀请大家前去捧场。

    因为开幕式和聊天的缘故,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逸因为迟迟进入不了状态,所以一直没有动笔,临离开教室时他大概看了一下大家的画架,发现和他差不多只有一两个,剩下的,都已经大概的勾勒出了整幅画的框架线条,而且看模样,要画的东西应该都练了很多遍,布局定位,动态转折早就成竹在胸,他,还是太嫩了点。

    午饭大家都没耽搁时间,半个小时匆匆搞定后就都回到了教室,接着上午的画开始细描慢写。而李逸静坐了半个多小时,反复背诵了《行路难》之后,脑海中,也开始慢慢的浮现出了一个雄山大川的图案。

    下午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晚餐采用的也是自助餐的形式,从六点到九点一直都有,因此大家的用餐时间就没凑在一起,等李逸暂时告一段落准备去吃饭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四五个人都开始画第二幅作品了。

    “尽量朝前赶一点,这样就算没问题,到时候也可以选两幅比较好的交上去,比赛时间延长了,难度也增加了啊。”

    这次,马唯中选择了和他一起去吃饭,不过他的第一幅作品也已经完成了。

    “李逸,我看你这幅画应该是没怎么练过,怎么,胡老师之前没有给你特训?”

    李逸摇摇头,特训了,不过训的是基本功,而不是用来参加比赛的作品。

    “厉害,胡老师看的远啊!你还年轻,一次两次比赛的结果根本就说明不了什么,只有打好基础才是最重要的。我就不行了,年龄到了,不拼就没机会了。不过……”

    马唯中摇了摇头,苦笑一声,

    “本来准备的好好的,可没想到,这次居然一幅变四幅,唉……”

    吃完饭回到教室,李逸发现刘可意、石崇轩等人已经离开,画好的作品也被他们带走了,就无奈的叹了口气,没办法,水平不如人,准备的也不如人家充分,只能靠年轻,拼体力了!

    第一天,李逸只睡了4个小时,第二天,他也只睡了5个小时,第三天,当他一大早赶到教室的时候,发现大家差不多都已经来了,而且没有人再动笔,都聚在一起,围着一幅作品指指点点,不时还有人仰天长叹,一副充满感慨却又无可奈何的模样。

    “咦?小李来了,你这几天可是够拼的,怎么样,选好上交的作品了吗?”

    李逸点点头,看了一眼他们刚刚研究的画作,发现是刘可意的一幅作品,不由凑过去细看起来。

    这是一幅青绿设色山水《松壑鸣泉》图,画面中,山川、流水、云烟以及屋舍等布景,充分体现出了山水中“高远”、“深远”、“平远”相结合的意境,再加上山体的实在性与云烟的虚幻性,使画面凭空产生了一种空灵和飘逸的感觉。

    而且这幅画,刘可意的用笔流畅并起伏跌宕,作为画面主体的山体,勾勒与各种皴擦技法结合,既给人一种充满灵性的感觉,又能让人一眼的就看到山体厚重的质感,确实是一幅精品佳作。

    “只凭这幅画的水平,放到往届绝对又是一个一等奖,不过这次要麻烦些,还要看其他三幅,也不知道过两天会把我们拉到哪儿写生,如果之前去过,那可就占优势了。”

    “嗯,刘兄的大作已经欣赏过了,接下来该谁了?”

    石崇轩的目光自众人脸上掠过,最后停留在李逸身上,

    “要不,我们先看看小李的?”

    ps:求票啊,虽然更新时间不稳定,但字数没少啊,一天才几张,也太少了点吧。。。。。。(。)

第五百四十八章 寻根之旅() 
ps:今天状态极差,就这一章4000字,大家见谅。》頂點小說,

    李逸的画,一幅是正常的水墨山水,另一幅却有点不一样,是一幅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山水画。

    对于抽象国画,在目前的书画界,还属于有争议的一个极小的类别,对于大多数的传统画家来说,并不是太认可这种提法。但李逸之所以会用这么一幅作品来参赛,是胡瑾泉和钟皓晴在反复衡量了他的水平之后,共同做出的一个相当冒险的选择。

    因为如果不另辟蹊径的话,他们判断,李逸连拿三等奖的机会都可能不到30%,至于二等奖和一等奖那就干脆不用说了,如果想稳拿,按照他目前的进步速度,最少也还要3到5年的时间。

    不过李逸有一个非常大的长处,那就是他对于新的华夏画技法的接受和掌握速度。

    之前无论是他模仿的雪舟等杨,还是随性而作的元宝山,胡瑾泉都发现,他这个徒弟有着别人所不能企及的强大的模仿和理解能力。因而那次去十渡,故意指点李逸画没骨山水,也是他对于这个判断的一次验证。

    事实证明,在之前从来就没有接触过没骨法的情况下,李逸的第一次尝试就非常成功,虽然他最后因为不满意而并没有上交作品。

    另外,促使胡瑾泉做出这个选择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赛的评奖机制。

    因为大赛是全国性质的比赛,因而,参赛的作品并不仅仅局限于国画,也就是说,你是油画也好,水彩画也罢,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小品种画法,都可以参与到最终的评奖中来。

    对于这些比较小众的画法,组委会是持有一种鼓励的态度的,虽然从来就没有在规则中明言,但实际上,每次比赛,他们总会给这些画法留出一两个名额,只要那些作品达到了某条水平线之上,他们获奖的难度,应该会比一些大众的画法要稍稍低上那么一点点。

    而抽象山水,就属于这个行列。

    胡瑾泉夫妇一开始要求李逸拿回一等奖,其实只是想吓唬吓唬他,心里却并没有奢望他真的能取得什么太好的成绩。

    但事到临头,他们还是想搏一下。而且,四幅作品中只有一幅抽象山水,即便是出现了闪失,最多也就是不得奖的罢了,而如果一旦成功,那么,所获得的好处相比起所冒的这点风险来说,实在是有点不值一提。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一直都没有说出口的理由,那就是李逸虽然凭借着水墨花鸟迈过了华夏画的第一道门槛,但是到目前为止,他的主要发展方向还没有确定!

    这个不是他们不想确定,而是李逸在水墨花鸟、水墨山水甚至设色山水上,都表现的极有天赋,而从元宝山那幅画上,胡瑾泉又发现了他在抽象山水上也很可能会大有作为……这下,就有点麻烦了。

    众所周知,像齐白石、张大千那样的大家,都是多才多艺,掌握了多种技法的,可是,他们最开始,也只是擅长一两种画法而已!

    究竟以哪种题材,哪种风格为主,这个选择非常重要。

    因为,如果在一开始就贪多求全的话,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样样都会,但样样都不精通,这样,就浪费了李逸这绝世的天赋了。

    大赛选择山水画科,并选择水墨山水和设色抽象山水各画一幅,就是胡瑾泉夫妇想最后再看一次,以期能够准确的帮助李逸选择一个方向。

    而这其中的很多弯弯绕绕,李逸是一点都不知道的。

    但在这个教室里待了一天之后,他就知道,如果他还是放不开赛前那些杂七杂八的想法的话,他的作品,只怕要在这12个人里垫底了。

    因此这两幅画,他都没有太完全的按照练习时的步骤和风格来画,而是加入了一些自己平时琢磨的但并没有在集训时表现出来的东西。

    具体到这幅抽象山水,李逸认为,他这幅画,完全可以视为一幅跨界作品,兼具抽象和设色山水的特征,画面风格介于抽象和写意之间,敷色更是大胆的采用了蓝白红三种颜色为主色,将一片云海中的群山渲染的极尽瑰丽雄伟。

    “这……李老弟这幅画,有点别出心裁啊!”

    看了半天,石崇轩终于憋出了一句评语,而其他人,则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他这幅所谓的跨界作品。

    李逸的眼神在众人的脸上转了一圈,嘿嘿一笑,将画收了起来。在这种大赛上,居然能够画出这种实验性质的作品,说他是晕胆大还不如说他根本就没有身为一个书画家的觉悟!

    似乎是受了李逸这幅画的影响,也有可能是接下来几个人的作品都比较普通,所以众人都看的比较沉闷,一直到最后石崇轩拿出了他的作品,气氛才重新的热烈起来,这两幅画,确实是和刘可意那两幅作品有的一拼。

    上午九点,第二阶段72小时的比赛结束,而正当李逸等人以为终于要迎来一个喘息之机的时候,组委会通知,午饭后山水画科全体集合,乘包机赶往西岳华山,明天一早,第三阶段比赛将在华山之巅直接开始,而这一次的比赛时间,只有12个小时!

    72小时,用来画两幅即便不是千锤百炼也是重复过数百遍的作品,而真正开始写生之后,同样是两幅作品,却只留给了他们12个小时的时间……

    通知一下,大家的心情顿时就都复杂起来,尤其是那些第二阶段表现不错,自认为有望拿奖的,更是各个面色阴沉,有几个,甚至还义愤填膺的准备去找组委会讨要一个说法,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全国性大赛,可以说是牵动着华夏无数书画爱好者的心,怎么能在比赛规则上表现的如此儿戏呢?

    李逸不知道这些人究竟去没去申诉,他只知道,开往机场的大巴上的气氛着实是有点诡异,因为几乎所有人一上车就都抱着一个移动设备,在那里不停的翻看着什么,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多说一句。

    “他们都在看什么呢?”

    看到身边的马唯中也掏出了爱派,李逸不禁有些迷糊,虽然写生的时间比较紧迫,可现在连地方都还没到,就算是拼也不知道拼些什么啊?

    “凡是画山水的,基本上都到华山写过生,即便有个别没去过,平时也积累的大量的素材。所以刚才一知道比赛的地点,我们就让人把素材都传了过来,也就是说,从通知下达那一刻起,比赛,已经开始了。”

    马唯中看了李逸一眼,眼神中带着不解,

    “这些,你师父事先都没和你说过?”

    李逸有点茫然的摇了摇头。

    “那你就没自己上网查查?那上边,可是有全套的攻略啊。”

    全套攻略?李逸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这次,还真是长见识了。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抗干扰。你想,华山一天要接待多少游客?不说多了,只需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关注到我们,我估计……”

    马唯中两手一摊,

    “所以大家才抓紧时间看素材,争取做到成竹在胸,这样到时候即便是受到一些影响,应该也能凭借相对充分的准备撑过去……”

    李逸再次抹了一把冷汗,这怎么感觉着满满的都是套路啊!

    “那当然,画家也是人,而且还是对名利特别敏感的一群人,怎么可能会摆脱得了这些东西?行了,咱们比赛完了再慢慢聊,现在,我也要赶紧临阵磨枪了。”

    李逸苦笑着点点头,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会儿,却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图片,干脆就将手机一关,靠在椅背上开始闭目养神。

    很快,大巴就开到了机场,而当李逸再次将手机拿出来的时候,忽然发现,他收到了师父发过来的一封邮件,点开一看,竟是师父帮他准备的华山写生的素材!

    时间,就在大家忙碌的准备中匆匆度过,第二天早上7点,一行50余人乘坐华山索道登上了北峰,8点整,第三阶段的比赛正式开始了。

    如果说第二阶段的比赛是自选命题,那么第三阶段的写生就是指定命题。在这个阶段,李逸他们一共要完成两幅作品,一幅是组委会指定的一座孤峰,而另一幅,则是从北峰峰顶远眺,南方云海下的那一片群山。

    华夏国画因为所使用材料的原因,写生是比较麻烦的。而现在他们身处华山之巅,风比较大,作画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着画具不要被风吹走,所以一开始都有些不太适应。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游人渐多,众人虽然被组委会拉出的隔离带保护在内,但游人议论喧闹的声音仍然如魔音般时时刻刻的贯脑而入,对他们作画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望着远处的群山,李逸迟迟都没有动笔,因为他一直都没有找到感觉,而在他身边,有几名第二阶段并没有和他分在一个教室的画家虽然动笔了,但一个小时之内竟差不多都画废了一、两幅画,由此可见,在心没有彻底的沉静下来之前,动不动笔是没什么太大区别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