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宝大师-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担点这种罪过。

    原来,李逸最开始的意思是想带谷枫过去,结果还没等他提,谭默轩就主动先提了出来,如果带小弟开车的话,胖象比谷枫更合适,因为谷枫看起来英气逼人,有点像是警察。

    “黑市一共有十大商家,据说和国内大多数的盗墓、盗窃集团都有联系。但我估计这也就是一个吸引人的噱头,因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还真不相信有人敢有这么大的胆子,明目张胆的给他们当保护伞。”

    李逸点了点头。

    “他们经营的东西,有些从外观上看确实是出土不久,但大多数,应该还是从市场上搜罗来的,只是顶着个黑市的名头,利用人们猎奇和占便宜的心理,赚起钱来比在外边摆卖更容易些罢了。”

    “应该是这样吧,否则的话,还真的是没天理了。不过,市场上就只有十个商家?那样的话,货会不会有点嫌少?”

    “东西确实是不多,但绝对比你现在猜测的要多,差不多应该能有近万件吧。另外,受邀参加的人也可以带东西过去参加交易,只是他们抽水比较高,要20%,所以有些东西买过来反而有可能会比外边买的还贵。”

    胖象开车,李逸两人则在后座聊起了黑市,没多久,他就差不多搞明白了,这应该是一种相当高明的营销手段,而所谓黑市上的黑货,其实应该都是能够说明来历的东西。

    至于这些古董里边藏没藏有一些真正的犯忌讳的东西,这个不必在意,因为这种事情,任何一个古董市场都免不了,就看你个人的眼力了。

    大早上出京的车不多,再加上又不是什么节假日,因此他们只花了两个小时就找到了地方。

    这次的黑市开在定保市郊区一家废弃的工厂里,胖象将车开到举办黑市的仓库门前的时候,那里已经停了有数十辆各色车辆,从车牌看,京牌占大部分,但也有北河、南河、东山等地赶过来的车辆。

    “每次参加的人都不多,但这些人不是土豪就是高手,所以要想买到真正的好东西,其难度不下于在潘家园逛市场。”

    谭默轩一边说一边将手机递给门口的守卫检查,李逸在车上的时候就看过,那里边有一封邀请函,是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的。

    检查过邀请函没问题,守卫打开大铁门上的小门,侧身让到了一边。

    这是一个巨大而空旷的库房,库房里,一共摆放了四列那种阶梯型的简易货架,其中三列上都摆满了各色货品,另外一列,则显得有些稀疏。

    “这三列就是那十大商家的铺位,剩下的一列,则是给我们这些人准备的。”

    李逸四处打量了一番,发现已经差不多有近百个人站在各个摊位前挑选东西,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只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几乎每个人都或提或背着一个大包包,那里边,装的应该都是现金。

    “走吧,反正东西不多,挨个从头看吧。”

    三人举步来到了第一列的第一个摊位,这个摊位上,摆放的都是一些瓷器。

    “在这里看东西要特别小心,尤其是瓷器。你看这些货架,都非常简陋,如果拿东西或者放回去的时候不小心,失手打破了,可就要任人宰割了。”

    李逸点点头,弯下腰,开始仔细的打量摆放在货架上的那些瓷器。

    仓库里虽然开着灯,但光线还是有点暗,因此不少瓷器的颜色看起来都不太正常,鉴别难度要比外边市场上的大上不少,在不动用鉴灵牌的情况下,李逸的速度也没比谭默轩快多少。

    第一个货架二十多件瓷器花了他差不多十五分钟的时间,没看到什么好东西。而因为谭默轩的提醒和现场的环境,最后他也没有使用鉴灵牌一一鉴定,因为到了他现在这个地步,对于一些平常的小漏已经不是太渴求,鉴灵牌的使用也更加的随性。

    既然都说古董要讲究缘法,那么,错过也就错过吧。

    很快,他们就看完了三个货架,期间李逸也发现了几件不错的东西,但上手后发现两件是赝品,另外两件虽真,但都很一般,因此他只是简单地问了一个价格,也没有选择出手。

    第四个货架,不是瓷器,而是十几小堆各色铜钱。

    看到这个,李逸心中一动,似乎,他还从来就没有遇到过一枚值得收藏的铜钱,不知道这次运气会怎么样。

    铜钱摊位前,还站着其他两个正在挑选的客户,李逸看了一眼他们挑出来放在一边的铜钱,发现其中一枚开元通宝背面居然写着一个隶书的“永”字,不由轻咦一声,看来,这家的货还不错啊。

    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的286年中的主要流通货币,而因为开元年间经济特别繁荣,因此比起其他铜钱,存世量大的惊人。

    但存世量大并不代表着不珍贵,在目前发现的数十种开元通宝中,虽然大多数都是几十块钱甚至几块钱就能买到的货色,但其中的一些珍品,价格还是可以很轻易的达到上千元甚至更多。

    其中,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蓝”三云,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下“永”的价格都接近2000,而现在李逸看到的这枚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永”,其价格也要卖到1500元左右。

    那名中年人注意到李逸在打量他挑出来的铜钱,就警惕的看了他一眼,然后不动声色将挑出来的几枚铜钱拿在手中,悄悄换到了另外一边。

    李逸哑然摇头,将注意力转回了铜钱堆。

    整体来说,这些铜钱的品相还不错,应该是一枚枚都仔细的清理过,不过这样一来,捡漏的可能性也就小了很多。

    李逸无所谓,反正就算是真有珍品,只要不是那传说中的母钱,应该也贵不到哪里去,如果真想收藏,开原价买就是了。

    铜钱很多,他也懒得一一去看,因此借着翻捡的机会,直接开启了鉴灵牌。

    咦?这股凉气,似乎不是普通的铜钱能够发出来的!(。)

第四百四十六章 骇人听闻的大漏() 
李逸以前也曾接触过古铜钱,但大多都是些比较普通的货色,而且他发现无论年代是否久远,铜钱里似乎都没有什么凉气。

    而这次却不一样,也不知道是因为铜钱多,还是因为里边藏着真正的宝贝,反正,这次他是感觉到了一股很稀薄,但是足够寒凉的凉气。

    不过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既然有凉气,那是必须要一枚一枚检查了来再说。

    仔细的看了一下面前这一小堆铜钱,大概有一二百枚的样子,颜色根据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青、黑、黄三色,堆在一起,隐隐的还能闻到一股子土腥味。

    李逸先捡了两枚黄色的铜钱看了看,发现一枚是道光通宝背“宝东”,一枚是康熙通宝背“宝宁”,李逸虽然不知道它们具体值多少钱,但只凭他记忆中珍品古钱里没有这两种,就足以判断,这不是他要找的目标。

    一连看了十几枚,李逸发现这铜钱堆的实在是太乱了点,不但各个朝代的都有,而且价值从几块钱的到几百元不等,这老板究竟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堆?

    他摇摇头,不管根据什么分的堆,反正这里边绝对有他需要的东西。

    又看了二十几枚,李逸忽然目光一凝,找到了!

    这是一枚黄色宽边的康熙通宝,直径大约三厘米左右,背面是一个满文的“宝”字和一个汉文的“福”字。铜钱的表面应该是经过打磨处理,能够看到明显的砂纸的纹路。

    康熙皇帝在位61年,尤其是平鳌拜撤三藩之后,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个社会非常繁荣,因而康熙朝的钱币都铸造的非常精美。

    康熙一朝,共设有铸钱局24处,铜钱样式根据大小、出处、背记不同,差不多有上百个品种,其中当然不乏珍品。

    目前市场上最珍贵的康熙通宝差不多有三四种,每种的价格基本上都超过了15000元,李逸现在手上拿着的这一枚正是其中之一,叫做康熙通宝套子“福”折二钱,售价超过两万!

    “老板,你这铜钱怎么卖?”

    老板是一名枯瘦的中年男子,闻言抬头看了一眼,说道:

    “你那一堆,都是500一枚。”

    五百?李逸有点愣神,什么意思,这么明显的套子福你才开价五百,做生意做傻了吧?

    不过不管他傻不傻,反正便宜是放在眼前的,不占白不占。

    正准备掏钱,他忽然心中一动,开启了鉴灵牌。然后忍不住轻轻的靠了一声,瞬间就明白了老板的经营之道,这尼玛敢情是故意打乱了分堆,抓的就是那些藏友们捡漏占便宜的心理啊!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因为这枚李逸几乎信以为真的铜钱,鉴灵牌给出的结论竟是近仿做旧!

    摇摇头,将这枚铜钱扔回钱堆,正准备继续寻找,忽然谭默轩用手肘轻轻的碰了碰他,递给了他一枚铜钱。

    这枚铜钱和李逸刚刚看的康熙通宝有着很大的不同,不但颜色铁黑,只有那几个文字能够看出一点点黄色,而且还是窄边方孔。

    “泰和通宝篆书折十合背钱?”

    李逸眉头一挑,问道:

    “老板,这一枚多少钱?”

    “那边那一堆拿的?那一堆都是3000的。”

    闻言李逸一笑,将铜钱还给了谭默轩。

    泰和通宝是金朝的钱币,存世量不多,但外边市场上品相一般的售价也才不过3300元左右。

    谭默轩挑选的这枚品相虽然稍好,不过李逸估计最多也就价值3500元左右,这还是零售价,以3000元入手的话,几乎没什么便宜可占,就看谭默轩有没有兴趣自己收藏了。

    “擦,我以为这一枚也500……”

    谭默轩将铜钱扔回钱堆,摇摇头,

    “你先看着,我到前边去看看。”

    李逸点点头,继续在铜钱堆里寻找,不一会儿,又拿起了一枚开元通宝。

    这枚窄边的隶书开元通宝品相一般,呈青黑色,平背无字,和那些普通的开元通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李逸知道,这次他应该是找到真宝了,因为这枚开元通宝要比其他的铜钱都要重上那么一点点。

    铜钱一般都是年号钱,因而很多人认为开元通宝也是年号钱,因为唐玄宗李隆基有个年号就是开元。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开元通宝在唐代初年就已经开始铸造,其铸造历史贯穿整个唐朝,是一种非年号钱。

    而且,开元通宝的铸币材质并不仅有铜质一种,唐朝还铸造过金、银、玳瑁、铁、铅等材质的开元通宝。其中金银两种贵重金属币仅限于皇家赏赐,供显贵玩赏,并不投入流通,因此存世量极小,尤其是金开元,更是弥足珍贵。

    李逸现在手上拿着的就是一枚金质的开元通宝,因为它是仿铜质开元通宝铸造,再加上年代久远,表面金质氧化后几乎和铜质的一模一样,所以如果是和其他铜钱混在一起,除了从重量上感知之外,并不是很好辨认。

    而各种铜钱因为大小、厚薄、样式、磨损度都有不小的差别,所以,很多人对铜钱的重量并不是特别敏感,尤其是像这种各个朝代、品相不一的铜钱混杂在一起,也就是李逸这种有着明确目标的人,否则的话,一般人很容易忽略铜钱的重量。

    再加上这种金质开元通宝存世量非常稀少,一般人就算是看到了也很少会往那个方向去想,所以这次又让李逸捡了一个便宜。

    500块钱买进一枚价值最少也要8、9万的金开元,这个漏,对于李逸来说实在是小的不能再小,但放在古钱币收藏里,这却是一个足以骇人听闻的大漏!

    确认价格后,李逸直接从钱包里掏出五百大洋递给老板,然后将这枚金质珍品放入了钱包。

    挨个用鉴灵牌检查过其他几堆铜钱,再没发现什么值得出手的珍品,李逸也不失望,离开摊位接着往下逛。

    紧挨着的一个摊位却是一个专营古银器的摊位,而且从样式上看,大部分还都是一些西洋的古银器,李逸不由感兴趣的站住了脚步。

    他最先拿起来的是一件精致的高浮雕镂空果盘。

    这件果盘,有着烛台一样的底座,上部盘体仿佛一朵盛开的鲜花般,样式非常漂亮,而且整个银质表面银白发亮,看起来应该是一件新品。

    简单的看了一下,李逸很快就在果盘的底座上找到了英国纯银专署标志“走狮”以及谢菲尔德专属标志“皇冠”的印章刻印,而果盘的年代标志为1901年,距今竟已经超过了百年!

    百年前的全新品相的银质果盘?如果是真品的话,确实是有点难得。

    李逸仔细打量了一阵,发现根本就判断不出真假,就直接开启了鉴灵牌。

    一股微弱的几不可查的凉气流过,鉴灵牌鉴定果盘为真品。

    将果盘放在一边,李逸准备再挑选两件一起问价,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就买下来带去波尔多装饰酒庄的房子。

    很快,他就又看上了一款纯银茶具三件套。

    这三件套看起来虽然也差不多是全新,但造型古拙,锤揲工艺打造出来的细碎鳞纹大小均匀,排列细致紧密,再加上精巧的高浮雕工艺,很像是出自名家之手。

    这三件套的图案虽有不同,但大同小异,刻画的都是喜鹊站在梅花树梢上的造型,寓意“喜上眉梢”。

    这个图案非常常见,而且历朝历代的造型也都相差不多,因此并不能作为断代的依据,想要确定茶具的年代,只能从茶具的样式和款识上着手。

    茶具上留下的款识是“涂庆云”,李逸对这个名字有印象,知道是清末银器名家,而且在网上,不管真假,很多银器都冠涂庆云款。

    上手研究了一会儿,他发现这件也没办法凭真本事搞定,不由摇摇头,启动了鉴灵牌。

    一股比刚刚那件果盘稍微浓厚了一丝丝的凉气被他吸入了体内,而鉴灵牌也给出了鉴定结论,

    清光绪九江涂庆云款浮雕喜上眉梢精工锤纹纯银茶具三件套,真品

    点点头,又在摊位上梭巡了一番,发现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银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