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蓉的鉴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蓉的鉴宝人生-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足瓷型在成华年也很常见,如果说这个雍正年的八宝纹高足杯是成华年的仿品呢?

    阿蓉立即摇头,否定这个答案。

    明代早期和晚期的八宝纹有些差别,明代晚期与雍正期的八宝纹更为相似,即便是仿品,八宝纹会略作更改,这很容易对比。

    如果真有位仿造高人,是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错误。

    不过成华用得青料倒是跟雍正时使用的不同,但这对现在的鉴定没有太多的帮助,这条思路是条死胡同,应该换个思路了

    “颜料结果出来了,是珠明料。”侯东俊端着咖啡走过来通知。

    阿蓉听出他声音有些发飘,在深更半夜的时候,鉴定中心只有他们这组有人,听到这种声音,还真有些吓人。

    不过侯东俊带给他们的答案还真不是好答案。

    陈秋雨和江又辉脸上带着失望,在鉴定中心参与过几次重要鉴定工作,他们怎么不明白重新鉴定的原因,应该是上面领导发现有关高足杯出现问题,希望他们能在高足杯上面发现问题。

    这类事情其实经常发生,领导不会直接告诉鉴宝师这件收藏品是赝品或是高仿品,领导主观意识会影响到鉴宝师判断。

    但每次没有这次时间紧迫,江又辉瘫在椅子上,看着时间:“就剩七个小时了。”

    七个小时之后他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现在即便是放弃,也没有人会怪他们,熬过七个小时其他的事情有副组长和组长解决,他们解决不了还有毛定,再上面还有牧老。

    但这不是他想要的。江又辉挣扎地坐直身体,大吼一声:“小蓉,给我传点资料过来。”

    侯东俊闻言,转头问道:“胖子,你还坚持得住?”

    江又辉淡淡地点头:“当然,我发现康普顿鉴定计划跟我们组的计划有些不同,应该把它们整合起来能发现问题。”

    侯东俊的咖啡已经快速见底,准备再倒一杯,离开的时候拍了拍江又辉的肩膀:“好样的。”

    江又辉瞥了眼侯东俊:“你这么喝咖啡容易猝死。”

    侯东俊点头:“最后一杯。”

    套路,又是套路,每次都是最后一杯,江又辉在心里嘀咕,无奈地摇头。

    半夜里的时间仿佛过得最快,四点钟,天已经擦亮了,深蓝色的天披层薄纱,鉴定室里的人仍然集中精力工作。

    阿蓉看了眼时间,四点二十分。

    不到三个小时。

    三个小时之后不仅安保要过来,她也要赶去学校。

    “咖啡机里没咖啡了”侯东俊站在咖啡机面前情绪有些失落,不过最后还是摇头:“算了,我也不是只能靠咖啡。”

    侯东俊坐回电脑前,看着高足杯非常全面的分析图,所有细节都在他的脑袋里,而有些不协调的地方被他做了标记。

    陈秋雨忽然道:“我找出几点,发到讨论组你们看看。”

    都是很出色的鉴宝师,一晚上的时间虽然少,但各自都发现问题,现在就是把问题综合起来,讨论它们是高足杯的特性,如果是,不足以证明高足杯是赝品,如果不是,初步证实高足杯是赝品。

    时间到五点半,阿容作为资料整合人员,需要理清归纳所有依据,做完之后发到讨论组。

    江又辉很快给出反馈:“找到问题了!小蓉找到的!漂浮釉面的青花残料,刚开始我以为是珠明料晕散的原因,现在可以证明那些残料是永宣青花料。”

    高足杯体积玲珑小巧,青花占据面积更小,所以绘画精于细节,一些不起眼且轻淡的青釉最容易被忽视。

    因为检查青料容易伤害到瓷器,其他人否决这个观点很正常,阿蓉坚持检查青料,才是大家无法理解的,即便结果出来,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老胎挂彩,出现高仿市场很久的造假工艺,足以做到以假乱真,很多国际大拍卖行都出现过这类藏品拍卖,最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不仅拍卖成功,还都拍卖出高价!”侯东俊慢吞吞讲解,嗅了嗅身上的咖啡苦涩味道,觉得又来精神了,继续道:“它难以让鉴定专家发现主要原因,胎的年代确实在雍正时期,但不是御窑,也不是名窑,只是大众瓷窑,这类真品因为常见所以价格不高。但挂彩,并把它包装成雍正御窑瓷器,这个高足杯的价值会翻千倍不止。”

    陈秋雨喃喃道:“要是它成功展出,那应该会有很多人争抢吧,出手价格不低于一百万。”

    侯东俊道:“别忘了竞价规则,一百万的低价,或许能抬到一百五十万甚至两百万”

    阿蓉另有看法,郝飞捐掉高足杯的可能性更大,真让他捐给哪家博物馆,比起一百五十万甚至两百万承担的后果更严重。

    现在关键问题找出来,倒是可以阻止高足杯展览,郝飞诈捐这件事想找出证据也不容易,估计要排查郝飞以前所有捐赠过的收藏品,这就要看她师父该怎么做了。

    目前得到的结果阿蓉还是挺满意,看了看时间,已经要到六点。

    “小蓉先去休息吧,剩下交给我们收尾。”陈秋雨拍了拍阿蓉的肩膀:“去吃点早餐,你不是还要回学校吗?”

    阿蓉算了算时间,七点半赶到学校太仓促,鉴定收尾的工作确实不应该继续做,只好点头:“那就交给你们了。”

    离开之后,阿蓉忽然发现自己好想经常参与不到鉴定收尾的工作,摇了摇头,不过这两天可以参与到鉴定当中,也算是令人愉快的假期。

    七点钟左右,尤鹤洋带着中戟安保公司来到牧柏扬鉴定中心。

    尤鹤洋拿到鉴定中心给出的鉴定结果,很认真地看,被鉴宝师缩减仅有十几条鉴定依据,他却用六七分钟才看完,看完以后对着组长戴冬点头:“鉴定依据很充分,你们竟然用一天半的时间做出这么详细的鉴定过程。”

    戴冬带着自豪的笑容道:“我们组员连续工作时间已经超过二十个小时。”

    尤鹤洋非常惊讶,但很快明白鉴定中心的人为什么连续工作这么长时间,手里的那份鉴定结果就是原因。

    郝飞的高足杯是赝品,能达到以假乱真的高仿品,康普顿在京办事处没有鉴定出问题,鉴定中心想要反驳权威鉴定,仅凭几条依据不可行,必须拿出客观存在的证据。

    尤鹤洋叹气道:“这是我的失误。”

    戴冬摇头:“既然是最早商量好的时间,商量结果是我们双方敲定,就不是尤先生的责任。其实重新鉴定最大的可能是没有结果,也就是我们当初决定重新鉴定的风险很大,可是我们选择做了,幸好,结果证实我们重新鉴定的决定是对的。”

    这个时候阿蓉已经赶回到学校,屈君宝看到阿蓉疲惫的面容,不由吃惊问道:“你这是多久没休息过了?”

    阿蓉摆了摆手,坐在椅子上,疲惫地吐着气。

    都说鉴定室里的鉴宝师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熬夜,一天一夜是常态,阿蓉现在深深的体会到,当鉴宝师的不容易。

    第二天醒过来,阿蓉恢复精力,特意到班主任办公室打电话,得到关于高足杯最新的消息。

    牧柏扬鉴定中心与康普顿在京办事处建立联系,对方已经承认牧柏扬鉴定中心对高足杯的鉴定结果。

    康普顿承认错误,但不希望扩大事态发展。

    阿蓉听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摇了摇头,康普顿可能要失望了,郝飞要是真落实骗捐,这件事就没办法低调处理。

    牧柏扬还告诉她,郝飞向博物馆捐过多达四十多样古董,其中瓷器占三分之二。

    那就是捐了三十件左右瓷器,如果其中高仿品数量过高,就能坐实郝飞诈捐的嫌疑,即便没有明确证据判定郝飞的罪名,相信以后他也会成为博物馆的黑名单,名誉上会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

    茶馆的常态就是嘈杂以及混乱。

    古瓷展已经结束一个月的时间,阿蓉再次有时间来到茶馆,还是人挤人的场面,说话的声音也很大,很吵闹,但也是最容易听得到收藏圈里面最新消息的好地方。

    “郝飞,这个人看起来挺正派,也做过慈善,怎么会倒弄高仿品捐给博物馆,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古董可以骗捐,慈善也可以诈捐,总之,人心术不正,想做坏事,有很多种方法。”

    也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当初就看出郝飞不是好人,当然,这种话大家都一听而过,并不当真,事后诸葛亮谁不会做?

    阿蓉从身边的人打听到,郝飞骗捐的事还没有被官方公开,只在小圈传播,没有拿到确定性证据,但距离拿证据也不远了,郝飞现在的名声已经臭大街,跟他有交情的大佬们也都不再支持他,所以这人已经走到死胡同了。

    郝飞捐的那些古董,有二十几件古瓷全部都是高仿品,以假乱真到这种地步,在圈里已经是骇然听闻。

    不过也算是给那些想要靠捡漏发家致富的人提个醒,市场假的比真的多,你以为是真的,它绝大部分都是假的,有些古玩街已经被高仿市场占据,真东西比大熊猫还稀有。

    二十几件高仿瓷没有被鉴定专家鉴定出来,对他们都口碑打击很大,现在官方迫不及待想抓住郝飞背后的那个造假的人,但也不得不佩服,这种人是非常天才了,他的绘画水平极高,仿造力非常强,对釉的了解到极深的地步。

    但有这样的人在高仿市场里,可以说对古董市场是巨大的伤害。

    得到想要的消息,阿蓉就从茶馆出来了,嘈杂没有了,周围的环境开始安静下来,但内心却丝毫不平静。

    谁都不会想到揭露郝飞真面孔的人会是她吧。

第119章 五年() 
五年半的时光已经过去。

    一个月前阿蓉拿到长江大学历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报的是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两周前;她在湖海中学的高中部参加毕业典礼,与过去的母校告别;然后开始一个人的暑假旅游。

    五年多过去;阿蓉下巴那点圆润完全没有;脸型的弧度与线条都带着美感;五官精致;带着特殊的灵动。

    阿蓉把柔顺的头发盘扎起来,望着不远处香溪古镇的古玩街,这是她旅游制定好第三个目的地。

    虽然已经过了五年多,神形图也始终没有把她带到梦中,但她没有忘记答应要给神形图找到唐代八瓣菱花镜;这面古镜到底在哪;阿蓉为此寻找过很多资料;甚至又去了长江博物馆,还有长江大学图书馆。

    除了找资料;阿蓉也托很多收藏圈的朋友问过,最后她划出几处铜镜最有可能会在的地方。

    其一龙洞场;那里有号称码头古董街的地方,但去了以后;阿蓉发现码头古董街已经完全变成卖旅游纪念品的地方,放在摊位上的铜镜;都是价值不超过十元的工艺品。

    其二仙市古镇;那里古玩街是有些老东西的;都是有人从毗邻村落收集来,阿蓉淘到几件好东西,却没有发现唐代八瓣菱花镜。

    于是她继续走到香溪古镇,如果接下来仍然没有任何发现,她就要重新设定路程。

    假期有两个月,现在已经过去一半的时间,给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阿蓉走进古玩街,先是四处瞧瞧,看着那些摆放位置混乱的摊位,零零散散陈旧的东西,松了口气。

    就怕有些古玩街已经变成商业化市场,现在看起来比预想中还好一些,古玩街的规模不算大,来往的人却不少,摆摊的人有些很沉默,有些就像是推销员热情的见到人就招呼。

    有商贩看到阿蓉,就像是猫闻到鱼腥味。

    “姑娘,我这里有新出土的老货,来瞧瞧吧?”或许是漂亮女孩的特例效应,商贩连忙接了句:“我给你优惠。”

    买古董给优惠,阿蓉即便见过不少场面,听起来也觉得怪异,不过还是摇头拒绝对方。

    不说商贩手里到底有没有新出土的东西,这种东西即便是真的,拿在手里也要承担不少风险。

    见到阿蓉拒绝了,商贩没有在意,毫不气馁道:“其他东西你有没有兴趣?”

    阿蓉随口问道:“唐代的铜镜有吗?”

    商贩拍拍胸脯,笑得很自信道:“姑娘,你尽管放心吧,我这里东西很全,你想要的我这都有,即便现在没有,我也很快能给你找到。”

    阿蓉点头,这商贩背后的货源很稳定,规模应该也不小。

    每到达一个目的地,她都要去当地的古玩街,寻找这些背后拥有庞大货源的商贩。这些商贩都有灵通的消息渠道,更容易帮她打听唐代八瓣菱花镜的下落。

    商贩的摊位只占据边角的地方,旁边有建筑遮盖,把阳光都挡住,在夏天是不错的休息的地方。

    背后是商店后面,靠着墙壁有两把椅子,商贩让伙计拿东西,自己给阿蓉倒杯茶:“很多人不知道,热的茶水,要比凉茶还要解渴,味道还最醇香,尝一尝。”

    阿蓉喝茶有些年,没有下功夫学习,至少能品出好坏。

    她用眼看,茶水清透,茶杯拿到手里,涩香回荡,就能闻到那茶香,品抿一口,确实是好茶,能让口齿留香。

    “是好茶。”

    商贩笑道:“这茶叶就是在香溪的村落里采摘出来的,没有名字,只有寥寥几颗茶树,能供本地人喝。”

    伙计回来,带回来大背包。

    商贩连忙接过来,用手慢慢放地上,从大背包里面逐个掏出几面铜镜,摆放在摊位上:“这是我这几年收集还剩的铜镜,你瞧瞧吧。”

    阿蓉看了一眼,就知道没有自己想要的,不过还是仔细观察一番,时间差不多了,抬头遗憾道:“没有我想要的。”

    商贩不仅没有失望,甚至提起精神,做古玩买卖能每次达成交易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碰到能真心实意想买东西的人更少。

    这年轻女孩的挑剔侧面印证,她是真要买东西的客户。

    商贩沉静半晌,才问道:“你想要什么样的?”

    阿蓉道:“唐代铜镜,要八瓣菱花形。”

    阿蓉说完话,周围又陷入安静,商贩动作粗鲁的喝了两杯水,像是在思索和犹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