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摆了摆手让徐氏和贾珍一起离开,吩咐下人抬
他进屋,现在他确实有几分疲累。
贾珍跟着徐氏离开,走出丛绿堂很远,贾珍才说道:“太太,祖父他对我很失望。”贾珍的语气带着浓浓的颓败。
徐氏摸了摸儿子的头,说道:“那你以后每天在老太爷醒着的时间来陪他说话,别尽出去与你那群朋友混,多听听老太爷的教导,准没错。”
贾珍抿着唇,耷拉着眼皮,没精打采地应了一声。他这个年纪,真是雄心万丈的时候,可惜文学上没有任何成就,武举上,看他那细胳膊细腿、白面粉唇,而且又是从小娇惯的,还真吃不了苦。
躺在床上的贾代化,脑袋清醒,完全没有睡意,他脑子里翻来覆去就在想着宁府的未来的问题。本来之前他也为荣府担心的,但是今日见过贾母,他突然不担心了,贾代化想了许久,闭着眼思量了半天,心中终于有几分计算,这才闭眼休息。
回荣府,红叶没有再折腾孙子了,反正不急于一时。她刚踏进荣府大门,就让赖坚拿着荣府的名帖去请太医,还特意叮嘱,请善于医治小儿的黄太医。
刚进荣禧堂,张氏和王氏也同时到了,红叶瞥了她们一眼,来的真快。她让人打热水给贾瑚擦身子,然后换了小衣,也让人用毛巾擦了擦贾珠身上沾染的泥土,倒是没给他换衣服。
张氏见儿子脸色很正常,心底松了口气。
王氏是盯着贾珠,贾珠一看到她,就咧嘴直笑,“娘!”贾珠今日很高兴,因为往日别人都阻止他下地玩乐,但是祖母没有禁止他。不过王氏想抱儿子,贾珠直接投奔祖母的怀抱了,让王氏好一阵心酸。
今日黄太医没有出诊,来得很快。
“黄太医,许久不见,今日又要麻烦你了。”红叶很客气地接待黄太医。
黄太医瞄了瞄坐上雍容华贵的老妇人,荣国公生病那段时间,她可是非常憔悴,面容苍老不少,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明显气色好了起来,恢复正常水平。
“国公夫人客气了,老朽可不希望你们经常见到我。”作为大夫,这可是最好的祝福。黄太医扫视了一眼贾瑚和贾珠,然后目光落在贾瑚身上。
红叶笑道:“此次请太医来,便是为我这大孙子看病的。黄太医之前也为他看过病,想来知道他的情况。现在我想与黄太医探讨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持之以恒地调养好瑚儿的身体。”
黄太医心道,我倒是有办法啊,可是你们女人呐,总是娇惯孩子,几岁大的孩子还不让下地走路,就这样如何养得好?
红叶让张氏王氏等人都离开,荣禧堂正厅只留下她、贾瑚、黄太医三人。
病人有心治病,大夫自然要给良方,黄太医见红叶确实是认真的,心底便也有几分高兴,作为大夫最怕不配合的病人和病人家属。
黄太医留下方子和方法,约定每十日,他再上门看诊,便拿着丰厚的红封离开了。
16。贾赦贾政()
黄太医开的方子,遵照红叶的要求,并未用药补,而是食补。养则是在药浴方面,每三天给贾瑚用一次药浴,还有配合着五禽戏。
作为太医院的太医,面对着整个天下最复杂的地方,这些太医都是滑不溜秋的,一般若是病人或者病人家属不合作,太医开的药方都非常保守,当然这药方也有用,只要持续用上了十年八年,遵照医嘱,也能养好身体。当然前提是中间别出什么岔子。
晚上,荣禧堂,荣府的主子一起用晚饭。
贾瑚面前的饭菜都是红叶让厨房分开做的,还原了菜肴的原汁原味,而且又是特别清淡的,又贾瑚今日心情好,他面前的三叠小碗中的菜肴,都被他兴致勃勃地吃光了。
贾珠面前的饭菜也是特意做出来的,不过因为府中在守孝,所以桌子上并未有荤菜,一顿两顿还行,红叶琢磨着三年下来,大人受得了,孩子肯定受不了。
所以牛奶、羊奶该大幅度提上日程了,总不能不能吃肉,还不能喝奶吗?
张氏作为孕妇,饭菜也是特别的,唯有红叶和王氏的饭菜是一样的,食不言寝不语,饭厅里大家都很安静地用饭。
晚饭结束之后,转移到正堂,红叶才向张氏说道:“老大家的,瑚儿的身体调养,我已经请太医开了方子,以后瑚儿的事情,你不明白的地方,你可以来问我,但是不要乱插手。以前你养瑚儿都是从精心中养,只是治标不治本,我这次是要彻底养好瑚儿的身体,把根儿拔出。”
不懂医术的闺阁妇人,只以为把所有好东西都往病人身上灌,就能养好身体,那是不对的,殊不知虚不受补。
张氏立即站了起来,有些慌里慌张,她想反对来着,明明瑚儿的身体她养得很好,国公爷去世办丧事这样劳累都没有生病,可见她的调养是有效的,哪里不对?
红叶摆摆手:“老大家的,你现在肚子里还有一个,你的身体也不太好,切记多思多虑。你对瑚儿的母爱之心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按照以前的调养方法,什么人参何首乌等等这些东西,瑚儿身体虚不受补,以后会受不住的。瑚儿是我孙子,我不会害他的。”
贾瑚拉着张氏的手,笑得很可爱地道:“母亲,你别担心,我会好好的。黄太医爷爷说按照这种方法,我最迟两年就可以跟着先生学习了。”
张氏心里紧了紧,她是知道儿子对上学有多么渴望,只是她不敢让他劳累,每日若是天气好,她就教他多认几个字,天
气不好,就让儿子在屋里好好休息,不过她怀孕之后,精神也不是很好,在教导儿子上面,便有多少懈怠。
“好,瑚儿会好的。”
红叶示意琉璃把太医开的方子拿给张氏看,她则问翡翠:“下午吩咐赖管家让庄子上送两三头产奶的母牛,可有什么结果?”
翡翠从她身后站到侧边:“赖管家已经安排下去了,只是最近的庄子都在京城郊外,而且还得一一询问,所以最迟明日下午会送到。”
红叶颔首:“既然如此,你和琉璃帮我留意。送来了,立即禀报我。”
翡翠屈身一礼应了,然后又站到红叶的身后去了。红叶想着晚饭也有快两刻钟了,便开始让贾瑚按照黄太医说的那样开始运动,杂乱无章也好,五禽戏也好,总之让贾瑚动起来。
王氏瘪了瘪嘴,心道病秧子就是病秧子,有钱难买胎里养,怎么可能痊愈得了?她一个没看住,贾珠看哥哥手脚动来动去,好像很好玩的样子,猛地也冲到了正堂中间,模仿着贾瑚,小手小脚动了起来,不过他没模仿到位,显得有几分张牙舞爪。
红叶拍手表扬:“瑚儿做得很好,珠儿很聪明。”夸赞了两个孙子,红叶撇了一眼王氏,说道:“老二家的,以后可注意了,不许拘着珠儿,让他该走路走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生命在于运动,好好的身体不多动动,岂不是成了废物?”
不管王氏心里怎么想的,反正面上她恭敬地答应了,“好的,老太太,儿媳谨遵您的教导。”
“奶嬷嬷和丫鬟是伺候小少爷的,不是来享福的,更不能替主子下命令,只有下人听主子命令的,这点也要记住。”红叶扫视了一眼屋内当背景板的一群伺候的下人,尤其是苏嬷嬷和李嬷嬷,颇为有种两股战战的感觉。
张氏和王氏的目光也一下子落在了伺候贾瑚和贾珠的下人身上,至于想什么,红叶也懒得计较。
贾瑚全心全意放在做动作上,感觉呼吸粗重起来,浑身又开始冒热汗,他便开始放慢动作,直到最后完全停了下来。
红叶笑道:“瑚儿做得很好。”然后让人给贾瑚擦汗,喂他喝了水,又见天色已经黑了下来,红叶便开始打发儿媳妇和孙子回各院休息。
至于贾瑚的药浴,现在准备还不够齐全,红叶不敢贸贸然行动,便放在明晚了。
一连几天,红叶都在管理府中府务和陪孙子锻炼中度过,经过三次的药浴,又贾瑚每日在她监督下锻炼,贾瑚的状况明眼里都看得出来,真的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今日是黄太医回诊的时间,望闻问切,黄太医只看了一眼贾瑚,就知道老太太是真的按照他的吩咐在做。
“国公夫人安好。”黄太医向红叶施礼,“看来老夫人确实在认真按照老朽的吩咐在做,小公子的面色比上次好了不少,老朽很欣慰。”
红叶很是客气地道:“我们又不懂医术,自然是要谨遵医嘱做。”
双方你来我回客气了一番,黄太医便为贾瑚诊脉,
当然不只是诊脉,望闻问切都做了个遍。
张氏每天都看着儿子,这十日的变化,她自然也看在眼里,如此现在她心里提着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
荣国府在红叶的坐镇下,现在很是平静,外面的牛鬼蛇神也不好在人家孝期做什么。有小心思的王氏摸不准婆婆的脉络,也只得潜伏起来,想着等贾政回府之后再说,想必有疼爱的二儿子在身边孝顺,老太太的心思会比较好猜。
王氏念叨的贾政,他和大哥贾赦正站在船头,遥望前方出现的建筑物,两人都有差点热泪盈眶。
在船上的这些日子,贾赦和贾政每天天亮要给自己老爹烧纸上香,然后就坐在棺材前开始抄孝经,每日十五遍,雷打不动。
这会贾赦和贾政的仪容可不算好,两人都是胡子拉碴,眼皮耷拉着,本来抄写孝经没什么为难的,但是大凤律例和其他书籍让贾赦和贾政都很头疼。
红叶给贾赦准备的书籍,除了大凤律例和孝经,还有风雅艺术的,诗篇和古董鉴赏等等,还有地理杂记和民间趣闻杂谈之类的。
贾政嘛,他则怀疑是不是母亲拿错了书籍,为何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这些他可早就学过了,他自认为学的还不错。至于地理杂记之类的,不是他的爱好,他宁愿看大凤律例和启蒙书籍。
贾家在金陵的族人早就接到消息,这些日子码头天天有人守着,这不码头一个胡子很长的管家带着两个小厮,远远地看着丧船,立即让一个小厮跑回去报信。
贾家的族地自然不是在金陵城中,还在城外五十里的地方。那片区附近都是贾家的土地,有荣宁两府买的祭田,也有贾家其他人的田地等等,总之贾家在这方圆是霸主,靠着荣宁两府,金陵城中的知府和各县县令都得给贾家几分面子,捧得贾家族人都开始飘飘然了。
现在金陵这边的贾家族人一共有五房,辈分最长的也就贾代善贾代化这个辈分的,当然五房长辈也就只有三人还在世,分别是贾赦贾政需要称呼的二伯父、四伯父、五伯父,贾代化行六,贾代善行七,贾代儒行八,贾代化有两个弟弟,一嫡一庶分别行九和十,可惜他们更早就已死亡,当然各自还是留下了子嗣的,依靠着荣宁两府生活。
最初只有五房人,但是现在细分下来,人口可就多了。贾赦和贾政又不是族长,所以老家这些族人好些他们还真认不出来。
甭管认不认得出来,在贾赦贾政到后的两天内,贾代善被葬进了贾家祖坟。下葬那一天,贾赦贾政烧给了他们爹厚厚一摞孝经,哭得凄惨无比,真是听者伤心闻着流泪。
贾赦贾政安全到达金陵,大管家林业就把消息传回京中了。信中按照红叶的吩咐详细写了这一路贾赦贾政的所作所为,两人确实称得上大孝子。
17。家信抵达()
林家
林海从衙门下班回来,眉头皱得高高的,他心里装着事情,挺烦恼的。52网'他现在就是翰林院的一个小卒子,哪怕他是上届探花,又是荣国公的女婿,现阶段也没有皇子拉拢他,反正他只要安安分分熬过三年,然后再谋划一个职位,那才是真正走上仕途之路。所以他自然不是因为自己而烦恼。
慧芳院吃晚饭,林海牵挂着心中的事情,说话的时候并不多,也就艾草和贾敏婆媳俩笑眯眯地说着各种话题。
晚饭告一段落,贾敏这才说道:“母亲,明日我想回一趟娘家,也有半个月没有见我娘了,我想回去看看我娘。”
艾草心道,她还以为贾敏早该前几日就提出回娘家的事情了,却不想她这么忍得,一直忍到现在。当即她颔首道:“为人子女自当孝敬父母,亲家公才去了,你是应该多回娘家探望亲家母。以后你若是想回娘家,不用特意告诉我,尽管回去就是,若是想歇在娘家也可以,只是派人回来告诉家里一声就是。”
林海一心二用也不妨碍他听得一清二楚,点头:“明日我下班之后去接敏儿,敏儿不用着急,等我就是。”
贾敏带着几分羞涩的笑意点头,又看了一眼艾草,“好,明日我和如海回来了再来陪母亲用饭,母亲可千万要等着我们。”
艾草笑眯眯地道:“行,你们就惦记着我这的美食。”一个人吃饭确实没什么滋味,有人陪着的感觉倒是真不错,既然儿子儿媳妇这么孝顺,她还有什么好说的。
晚饭过后,艾草在院子里散步,深秋的季节和冬天其实没什么两样,区别在于一个冷的程度的问题。马上进入十月份,初冬季节,每每想着初冬都这么冷了,寒冬该如何才能熬得过去呢?在书房待了一个多时辰,艾草这才回到卧室洗漱睡觉,照旧做她每日必须的事情,与花苞融合。经过这快一个月的努力,花苞与最初相比,有着显著的亮度变化,她感觉她与花苞越来越默契了,她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好。
正院,林海和贾敏洗漱之后,上床进行床上夜话。林海是想着明日贾敏要回娘家,正好让她把情况告诉岳母,一切由岳母拿主意才是。
“敏儿,我有件事情要告诉你。”林海侧着身子看着贾敏,贾敏见他这么郑重其事,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搁在身上的双手也紧了紧,眼睛盯着林海。
“如海,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林海顿时失笑,“你别这么如临大敌,也不算是大事,但是也算是有些严重。就是大姐夫这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