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的抚了抚墨镜道:“其实我是一个学者,我在书中发现的这个名字,也是根据这个找到的化空寺。”
劫性又沉默了一分多钟,缓缓开口:“我佛重讲一个缘字,古先生来能找到倒佛塔之名算是缘,来幽轩进本寺观景是缘,渡痴也一缘,如此有缘,按理也何该一观这‘镇海塔’。”
“镇海塔?”
……
镇海塔,也就是所谓的倒佛塔,此塔并非建于地面,而是坐落于化空寺正峰之下,也就是一梦知空殿的正下方。
在劫性的带领下古易通过一处密道来到此塔正门,一道平平无奇的铁门前。
推开铁门,是一连挂着微亮灯光的阶梯长廊,蜿蜒向下,以古易目力望去都不可见底,十分幽深。
“佛塔用于供奉圣物,而倒佛塔相反,是为了镇压邪物。”
在向下的路程中,劫性为古易讲述了这座镇海塔的由来:“昔年天下大定,万民得享太平,开创一代圣朝圣世。后经数年,养龙之气渐成,大命师以此气推演国运,却不想竟发现有惊世邪物出世,是以太宗皇帝派七千兵家秘出京城,与本寺联合,挖掘此倒佛塔以镇海。”
“一直说镇海,到底是镇哪门子的海?”
“古先生很快就会知晓。”
说到这里,两人在没搭话,一直到了阶梯底部,来到了一处超大的空间内。
这里壁面合圆,十几道凹痕平行成列,内里放着统一的事物,阵阵祥和之感从中发出,古易一眼认出这些事物,奇道:“这,都是……舍利子!?”
第二百三十七章 血海神章()
那些凹痕之内摆放有整齐的晶状物,一颗颗并不规整,但从其中散发的阵阵祥和愿力来看,分明就是一颗颗的高僧舍利子!
这时古易也明白了劫性说的‘渡痴是一缘’的原由:原来他是想让自己亲手将渡痴的舍利子放上去。
果然,只听劫性接下来开口道:“渡痴是本寺三十七代弟子,舍利本应放置于九痕之内,然念其品格,祭以性命灭地殇,功德无量,可置于第五痕,古先生,还请你送他最后一程。”
古易应一声‘好’,遂以阴魂魄力将自己送上壁面第五凹痕的高度,寻了个位置将渡痴舍利放了进去。
“先生请跟我来。”再次下来后,劫性轻唤一声,将他带到了此间正中央处,一根玉柱台前。
这是一根通体碧绿的玉柱,颜色极纯,没有一丝瑕疵,在放在俗世简直就是一件无价之宝。
不过就算如此,古易和劫性的目光却都不在玉柱上,只是直视着台面上一本满是灰尘的厚重书籍。
劫性随手将书上的灰尘抚尽,露出书面‘玉王宝相经’五个烫金大字,说道:“此经记载‘玉王宝相法’,不沾笔墨,均以无上愿力书写而成,为本寺第一经卷。”
说完退身半步,示意古易可以翻阅。后者也没有客气,顺势上前翻开了玉王宝相经,显露出内里一个一个的若烫金小字一般的字体,其中阵阵愿力散发,直视间有种莫名的威严压迫之感。
再细看其字意,其中深奥玄妙,非一时半会所能够参悟。古易转念想到:此地为高僧寂静之地,不可能在此久留,劫性让我看这书必然另有原因。
当下也没在仔细留意书中内容,加快翻阅速度,不消多时就翻到正一半的页数,就在这时,异象徒生!
只见一股红光似惊鸟脱困,极速冲上半空,霎时,四面八方舍利子猛然轻浮而起,各自激发出一股淡金光芒聚汇一点将之死死定住,让稍惊之后的古易看清了这件事物的真容:一页红色的书籍残页。
“这是……”
“血,海,神,章!”
劫性一字字的道出此书页真名,续而问道,“古先生可曾听说过地术十景。”
“当然。”
古易点头确认。做为术士不知道地术十景的人恐怕就只有那些刚出世的菜鸟了。
自古传世之法有五术:天,地,人,神,鬼。其中天术存于神话不提,地术虽飘渺难得一见,然数千年来总有蛛丝马迹为世人世间有心人查觉,总结推演之下得出结论,地术该分十篇,共对应海洋,山脉,平原,焦土,沼泽,草原等等十种地貌景色,谓之地术十景。
劫性有此一问必然有后话,果然只听他接下来又问道:“先生可又听过地景逆像?”
“地景逆像?”
古易这次沉吟了,想起了昔日的一段见闻。所谓造物分阴阳,万事都有两面性,地景自然也不列外分为正反两面,正面即现实世界所见的地景十种,而反面则是与之对应另一种逆像,又称败景,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景象,如山脉对应则是阴山,平原对应的是黑土,焦土对应的是骨原等等……
“所以‘血海神章’即为血海,是地术中海洋逆像?这就是‘镇海塔’名称的由来,为的就是镇压此残页?”
“不是,也是。”
劫性道:“此篇并非残页而是全章。”顿了顿接着说道:“昔年此‘血海神章’忽然出世,不但记载血海种种,更有逆像修习之法,大命师推演出来历,算出此篇章败国误世,禀明太宗皇帝,遂令七千兵士修建倒佛塔而镇之。”
“一篇地术逆章竟能动摇国家根基?”
劫性的话让古易有些‘这老和尚在吹牛皮’的感觉,要知道国之气运为万民所注,是人道巅峰聚显,历来术士就算再厉害,除非动摇民心,否者国之柱梁是绝对无法撼动分毫的!
不过劫性毕竟是化空寺BOSS,吹牛是不可能的,想来他也是在书上看到的,并非撒谎,当下不禁好奇,此篇到底如何?开始认真观察起其中记载的术法,不想读了两个字就忽然头疼欲裂,再也无法看下去。
“地术非机缘不可习,血海神章更是如此。”
劫性如是说道,显然化空寺历代高僧已有不少尝过这种苦头。古易遂而正要放弃,余光却忽然扫到血海神章有两行小子,字体呈现金色,显非神章内容,顺势就念了出来:“举止平生半浮屠,术分阴阳两地仙。”
霎时,心空莫名一震,猛然见一股强大的异力无端涌现,眼前血页融化,化作一巨大血浪扑打而来,古易全身僵硬避无可避,仍由血浪扑过,眼中出现了神奇的一幕:
只见前方海阔天空,血色海洋,黑色的天空,自己竟以意识在飞游,快速浏览血海景象,见血海神奇,各种奇兽自海翻腾而出,无数异物漂浮,显尽奇异。
转眼来到一片不知其名的海域,意识在这里停下,忽然又调头扎入海中,一阵窒息般的感觉袭来,眼前一片血红,好似要被淹死了一般。
这种感觉并没持续多久,又突然轻松起来,眼前变得开朗,一处广阔的洞穴呈现眼前,洞中有石桌石椅,桌上放着一把石制匕首,匕首上刻有密密麻麻的图案,刚想要看清,景色又突然急速倒转,一下子回到了倒佛塔中。
“是幻术残留吗?”
古易呐呐自语。劫性这时开口:“先生适才双目通红,身上隐有吞噬万物之感,转眼又恢复如初,敢问是何缘由?”
“缘由?我刚才念了这两行小字,转眼就进入血海……”
“两行小字?”
古易话未说完就被劫性打断,后者注视血海神章摇了摇头:“看来先生身上另有机缘。”
古易这才明白过来劫性看不到那两行字,皱了皱眉头正要说些什么,却见劫性反手一压,将血海神章重新压回玉王宝相经内,合上经卷道:“缘之一字,秒不可言。先生送来渡痴舍利是缘,得阅‘血海神章’是缘,今后缘亦如何不可知,还请先生秉持自身,长修心性,切勿让血海造孽人间。”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出国()
随着劫性的一番话,此行也算是告一段落。
回想适才种种,古易若得若无,好像除了得见血海景色之外,似乎没有其他什么收获,然而转念一想,就算去看大日炎环圈又何尝不是这么一般体验?
从血海神章中就可以看出,似地术这种景术,已不在拘泥于文字传法,而是重在意会,如此想来,观血海一景和大日炎环圈一景,两者又有何区别呢?
古易也没在纠结,人总是常常后悔于选择,幻想另一条会更好,殊不知路中悲喜同等的,只是风景不同而已,走上血海景路,看一看世人未见之景象比之正景焦土未尝不是多了几分新意?
想着,已同劫性一并再次走上了回廊阶梯,六面寂静,唯有脚步声哒哒作响。
这时劫性打破沉默:“古先生眉头一紧一松,似乎想通了什么?”
“是啊,想通一件事又有一件事来烦我。”
“幽极九火吗?”
“老和尚真聪明,不知有何指点呢?”
劫性道:“指点不敢当,只是有些粗浅思路。冒昧一问,古先生在我化空寺,九火之力是否削弱了些许?”
古易闻言一怔,仔细想来这几日自己情绪变化不小,比之外界是要敏感得多,想了想,道:“莫非神道愿力有压制九火之效?”
劫性没有明确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先生可曾听过‘空性’二字?”
“没有。”
“性为人之思想,空即空,空性贵在纯净思想,以本来之心对本来之事。幽极九火愿于心我道,以我心为宇宙,点燃一切,此性燃不空,若以空之性为本,九火不得养料,自然熄灭。”
“老和尚的意思是要教我空性之法?”
“如果古先生想学,本寺云空海景当为一处善地。”
云空海景?
听到这个地名,古易第一时间想起的不是其作为化空寺六小景之一的神妙,而是想起了昔日渡痴对白徒说的话,由而联想此地固然有其独特,但恐怕也不是那么好待的。
当下问道:“云空海景是不是只有云和空?”
“长空白云,还有日月交替。”
“那岂不是很寂寞?”
“非如此不可修空性之法。”
古易摇头:“还是算了吧,不学我还有几个欲望,比起你这空性法我还不如被九火烧了算了。”
“也是,先生喜动之人又岂会在我化空寺这种荒芜之地久呆。”劫性说罢沉默了数秒,再开口道:“缘来一场,不如我为先生推荐个去处吧?”
“哪里?”
“自瑞南之南出华夏,白象城位于三国交界之处,佛教昌盛,那里有一种特殊的神道法门,或许能助先生摆脱九火困扰。”
出国吗?听起来还不错……
古易暗自思量,很快两人重新回到了一梦知空殿内。
“就此一别,祝先生早日如愿。”
劫性轻道一声,走向殿中后门,古易反应对方是道别,恐怕以后再难一见,顿时叫住了他:“老和尚,我一直有个问题不解,你能否给个答案?”
“先生请说。”
古易道:“我来你这住了三天,虽然见人不多,但个个都是顶尖高手,为什么前几个月地殇之事却只派一小辈出门?”
劫性看了他数秒,摇头道:“此事不止是我化空寺,更关乎东极宫两家大秘,无可奉告。”
“有这么神秘?”
“有。”
“好吧。老和尚就此别过,你找个人带我出去吧。”
“渡名已在门口等候。”
“哈哈,看来是早想让我走了吧。”
“一场缘来,先生何必在意这些。”
“也对。”
说罢,出了一梦知空殿,在渡名的带领下重新回到了来时那座高山。
古易告别渡名,收回在此等了他三天的阴魂,正要离开时,身后忽传了来一道女声:“古易……”
回身望去,只见劫月带着方静相对于云端,后者遥遥对自己问了句:“我们还会再见吗?”
“或许吧。”
遥喊一声,古易对她笑了笑,再无停留,向山下走去,留下方静无神的淡笑:
“或许是个什么鬼……”
……
……
半个月后。
瑞南出境的班车上,倒数第二排坐着两位二十左右年纪的妹子,唧唧歪歪的从上车开始就聊着美食,清脆的声音清心悦耳。
“琪琪我给你说,这次出来旅游我可是专门减了五斤肉,为的就是出来吃回去,我查过了,我们这一路从老挝到泰国,一路有酸辣虾汤,酸肉,烤鸡鱼,生拌木瓜,竹筒饭好多好吃的,要是到了泰国,还有罗勒鸡翅,咖喱蟹,香茅鸡块,甜辣吮指虾,海鲜炒面等等等等……”
“说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我们第一站在哪下?”
“我看看地图,应该是清孔,不到一百公里,我们在那下车,可以先吃酸辣虾汤,下午坐车直达曼谷。”
“小雯少女,你就欣赏你这吃性。”
“嘻嘻……”
“两位美女,打扰一下。”
两妹子聊得正欢,前排一男子忽然回头插进话来,递过一张名片,笑道:“鄙人宋星,听两位美女聊起美食,忍不住就想我推荐一下,这是我在清孔的餐厅,两位看看。”
这位自称宋星之人样貌英俊,看上去二十出头的年纪,身上衣着讲究,手腕上隐隐露出一块腕表,做工精细,稍懂行之人一眼就可看出其价值不菲。
两妹子为他的帅气与气质吸引,那名为琪琪的少女显得较为大方,接过名片,嬉笑回道:“我这姐妹想吃酸辣虾汤,帅哥餐厅有吗?”
“当然,味道正宗,包两位满意。”
两妹子相视一眼,小雯明显含羞,腼腆的笑了笑,小声问道:“有竹筒饭吗?”
“哈哈,有,管够。”
三人相谈甚欢,百公里的车程转眼到了目的地,宋星一边帮两妹子拿行李,一边介绍美食道:“其实清孔最有名不是酸辣虾汤,而是金乳猪。香油浸泡,架小火慢烤,若是师傅手艺足够,烤出来的金乳猪外焦里嫩,肉质极美,入口即化,那种香味,简直了……”
两妹子听得一阵口水直流,羞**小雯咽下口水,摇头轻道:“算了,我们还是吃酸辣虾汤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