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芸芸凭着第六感官已经喜欢上了眼前这位太子爷,她伏案疾书留给父亲,然后牵着耶律倍的手走出药坊。
二人同乘一匹快马向前飞奔,棕红色的宝马如同闪电一般,马蹄的响声嘚嘚,在旷野之中久久回荡。
狗儿小将军也拥着雪儿同乘一匹快马,紧随其后。
高芸芸回头望着耶律倍,他的眼里充满了柔情与坚定。
夜幂降临,疲惫不堪的高郞中背着药箱回到了家中,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芸芸,雪儿,芸芸,雪儿……”。
见无人应答,高洁四下查看。猛地,高洁发现了桌子上高芸芸留下的亲笔书信,高洁不由地念出声来。
“亲爱的老爹恕女儿的不辞而别,女儿与皇太子殿下一起走了,女儿是与这位情圣一起去了大契丹皇都。爹,您说得对,这也许就是女儿的命,但愿长生天保佑女儿幸福的人生……”。
高洁猛地一拍大腿。
嗨,我这不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吗?早知道是这个情形,我还跟着东藏西躲,瞎搅合啥呀?
高洁回忆起昨天的事儿:自己背着药箱走街串巷,皇太子与狗儿小将军与自己相遇。
“哎,这不是高老头吗,你怎么跑到这个地儿来了?皇太子殿下找你们母女可是找得好苦啊”!
高洁背着药箱就要夺路而逃,狗儿牵马拦住了他的去路。
“哎,高老头,我们真是有缘份哪”!
“哼,我与你们无缘,你少跟我套近乎”。
“哎,高老头,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呢”?
此时耶律倍跳下马来,向着高郎中行了个抱胸礼、鞠躬礼。
“高老先生,别来无恙”?
高洁也只好弯腰行了个抱拳礼。
“托皇太子的福,老夫一切安好”!
“本王明日一早就去贵府拜见芸芸姑娘,不知你意下如何”?
“这个、这个……”。
狗儿小将军插嘴道:“皇太子殿下看上了芸芸姑娘,这是你家的造化。千万别不知好歹,躲躲藏藏的”。
“狗儿小将军,休得无礼”!
狗儿退到一旁。
高洁深深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着头走了。
想到这儿,高洁手中的信纸渐渐滑落在地……
述律平东向端坐在凤椅上,她气恼皇太子耶律倍的所作所为。
自己一见那个高芸芸,气不打一处来。可又有天皇陛下撑腰,只好为高芸芸择了个封“美人”。
不过,述律天后有个小小要求,那就是等到端顺妃或柔贞妃怀了身孕,高芸芸才可受封。
“皇太子耶律倍一口答应了母后的要求,心有所属,可是自己说了算。所以,耶律倍见柔贞妃怀了孕,自己的大功告成,便****不离高美人的寝宫,两个人如胶似漆,气坏了端顺妃”。
这一日,四名女手手执大扇立于述律天后身后,耶律小哥立于一侧伺候着。
端顺柔贞二位皇太子妃长宁宫。
端顺、柔贞面向述律平行半蹲礼。
“给母后请安”。
述律平面向柔贞、端顺柔声细语:“你们来了,免礼”。
“多谢母后”。
“太子妃,你已有孕两月有余了吧”。
柔贞说道:“回母后问话,嫔妾有孕已整三月了”。
“打今个起,问安就免了吧。这越往后身子会越笨,柔贞你就一心养胎,给母后生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
“谢母后怜爱”。
“太子最近对你可好”?
“回母后问话,太子与我朝夕相处,相敬如宾”。
“那就好,你先下去吧,千万要注意身子,别动了胎气”。
柔贞行半蹲礼,退出常宁宫。
路上,柔贞心想,只要我的皇儿一出生,任凭她是何人,也要被我踩在脚下。
述律平语重心长:“端顺呀,这些日子也委屈了你”。
“谢母后关心,嫔妾不觉委屈”。
“你和柔贞都是我的外甥女,自己家的骨肉。太子近期放荡不羁,你别太往心里去。心里憋屈着,就到母后这儿来诉诉苦”。
“谢母后体恤嫔妾”。
“端顺呀,你与柔贞可都是母后的人,平日里,不仅对太子要悉心照料,太子做出什么过格的事儿来,你们也要格外留意着,别忘了作为嫔妾的责任”。
“诺”。
述律平接着问道:“端顺呀,你的肚皮怎么这么不争气?你和柔贞若是早日生出个一男半女来,太子也好收收心,你明白吗”?
“嫔妾明白”。
“明个儿,母后派太医院最好的太医直鲁古给你把把脉,择个好方子,你也好早日给皇家开枝散叶,尽享天伦之乐”。
“谢母后关爱”。
“你也好好调养着,争取早点让我抱上大胖孙子”。
“诺,母后”。
“柔贞有孕,这是个好机会,你要把太子牢牢抓在手掌心,可千万别出什么差池”。
述律平慵懒地倚靠在椅子上。
端顺连忙过去为她捶背。
“嫔妾谨遵母后教诲”。
“你可千万不要让母后失望呀”!(。)
第一百二十章创契丹文字法典()
御政殿内,耶律阿保机东向端坐,述律平与其同坐。
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耶律曷鲁、萧阿古只、众官员站立两侧。
天皇王对众臣说道:“契丹吾祖本无文字,惟有刻木为信。朕很小的时候,就盼望着契丹民族有自己的文字,这是朕多年来的一个大心结呀”!
萧阿古只与萧敌鲁交头接耳。
“大将军年少时便是天皇陛下侍卫军,如今贵为北宰相,对于天皇王陛下的心愿可谓一清二楚”。
“是啊!天皇王陛下儿时便企盼着契丹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耶律阿保机突然点了点头。
“耶律突吕不”。
耶律突吕不上前一步,行了个单腿跪拜礼。
“臣下在”。
“朕诏令你始制契丹文字,不知进展如何”?
耶律突吕不站起身来,面露自信。
“微臣不敢有负天皇王陛下的重托”。
“汉人教之以偏旁部首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吾大契丹文字也该与众卿见面了吧”?
“启禀天皇王陛下,微臣已初创契丹大字,正在整理阶段”。
“什么?这么快”?
“微臣已将大契丹三个契丹大字刻于皇太子殿下的玉佩上,深受皇太子赏识”。
“这么说,大契丹的文字已经流转于世”?
“启禀天皇王陛下,皇太子已将这块玉佩赠与心爱之人高美人”。
“耶律突吕不,你可真是位奇才呀!快,快把这些文字拿出来,朕要看看吾大契丹的文字,先睹为快”。
耶律突吕不从袖口处取出出一卷宣纸,双手呈上。
耶律敌剌走过去将宣纸接过,双手交与天皇王陛下。
耶律阿保机欣喜地将契丹大字拿在手中,左看看,又看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契丹大字,旁边还有小汉字作为注解。
耶律阿保机大喜。
“嗯不错。大契丹大字即成,现昭告天下颁行,从明个儿起,众爱卿都要抽出时间学习大契丹文字,朕每天也要早起,学习一个时辰”!
这时,韩延徽上前一步,向耶律阿保机行了个抱拳礼。
“恭贺契丹大字创制成功”!
众人随声附和:“恭贺契丹大字创制成功”!
韩延徽说道“启禀天皇王陛下,吾大契丹既然有了契丹大字,还应尽快制定礼仪和法律,来约束臣下与庶民,使臣子与庶民皆知尊王之礼”!
耶律突吕不上前一步,也赞同韩延徽的建议。
“启禀天皇王陛下,韩延徽说得很有道理。凡国家政务,鉅细各殊,若法度不明,则何以为治?庶民又怎知违法的缘由呢”?
“好,就按诸位爱卿所言,效法中原、制定法典”!
耶律敌剌手拿诏书。慢慢展开。
“宣,大契丹国天皇陛下诏:‘升耶律突吕不为文班林牙,领国子博士、知制诰。用契丹大字撰写《决狱法》法典。钦此’”!
耶律突吕不行了个双膝跪拜礼。
“臣下定不负天皇王陛下之重托,争取早日完成这部法典”!
这时,御侍来报:“报,天皇王陛下,回鹘使至,入宫求见”。
耶律阿保机十分热情:“快快迎接回鹘使”。
述律平对耶律阿保机语重心长。
“有二人提出过析分之术。一人是耶律辖底,他在临死前感到罪孽深重,说了一个关键词“析分之术”,以此来认罪、悔罪,给人留个念想;另一人是耶律曷鲁,这位阿鲁敦大于越临终前,也说了一个关键词“析分之术”。而他则是至亲血脉,折柳盟誓的亲兄弟,天皇王陛下,这二人说话的分量字字如千钧”。
“是啊!他二人临终前,都曾叮嘱朕,一定要尽早析分迭剌部,以免诸弟位高权大”。
“此次回鹘使至,我们正好利用此机,采取析分之术,一石二鸟”。
耶律阿保机闻听天后一席话,感到惊讶:“什么”?
“回鹘使至,可惜,无人能听懂他们的语言。陛下便可借机委以耶律迭剌重任”。
“天后是说我们派迭剌跟随回鹘使,习其语言,书其文字,为我所用”?
“陛下用心良苦,就派迭剌前去迎接回鹘使,趁机收回兵权”。
“还是皇后想的周到。迭剌三弟极其聪敏,只有他才可担此重任。就让他一路跟随回鹘使,习其语言、书其文字,为我所用”。
“此次交与迭剌重任,但愿迭剌能够早日完成陛下重托”。
此时,耶律敌剌高声喊道:“宣,回鹘使上殿觐见”。
回鹘使上殿,行双腿跪拜礼。
“参见大契丹国天皇王陛下,天皇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看座”。
回鹘使坐在耶律阿保机下首,耶律迭剌站在回鹘使一旁。
耶律阿保机:回鹘使远道而来,一路风尘仆仆,朕特备酒宴款待,希望你今后能够成为大契丹的友好使者。
回鹘使耸耸双肩,摇了摇头,摊开双手,表示无奈。
“尊敬的天皇陛下恕罪,您说的话我一句也没听懂”。
耶律阿保机面向耶律迭剌问道:三弟,上次你与回鹘使接触一月有余,是否能够领悟到他们的语言”?
“臣弟已初步了解了他们的语音、语义”。
耶律迭剌听旨。
耶律迭剌向天皇王行了个双膝跪拜礼。
耶律敌剌手执诏书:耶律迭剌面向耶律阿保机行双膝跪拜礼。
耶律敌剌:宣,大契丹国天皇陛下诏:耶律迭剌聪敏好学一路跟随回鹘使,习其语言,书其文字,利用回鹘文改制契丹小字。钦此!
耶律迭剌双手接过诏书。
“臣弟决不负天皇王陛下之重托”!
耶律阿保机把诸弟的权利平均分配,在原来九帐的基础上,设立了第十帐。逐渐析分了诸弟手中的权利,避免了反叛的悲剧重演。
耶律敌剌上前一步,行了个单腿跪拜礼。
“报,天皇王陛下,探拦子军刚刚送来密报,渤海国大諲譔屡次派兵侵扰吾大契丹边境滋事扰民”。
耶律阿保机面向众臣说道:“所谓两事,征服诸部一事已毕,惟渤海世仇未雪,朕要御驾亲征”。
文武百官回应:“如若不攻打渤海国,陛下的天威何在呀”?
耶律铎臻上前一步。
“启禀天皇王陛下,如若先攻打渤海国,则西夏必蹑吾后,不如我们先攻打西夏国,再攻打渤海国,便可无后顾之忧”。
“这点子好,准奏,就派大元帅攻打西夏”。
耶律德光面向耶律阿保机行双膝跪拜礼。
“儿臣领旨”。耶律德光双手举过头顶,接过金铸鱼符。(。)
第一百二十一章何先敬拜谒孔子()
康默记来报:“报,天皇王陛下,臣下已按照陛下的旨意,在皇都肇建孔子庙,近几日即将竣工”。
“什么,这么快”?
“臣下请天皇王明示,竣工仪式如何安排”?
“朕要亲自拜谒老夫子,尔等速速去做准备”。
“诺”。
眨眼功夫到了孔子庙竣工之日。
这一日,天皇王头戴薛衮冠,身着络缝红袍,腰饰犀玉带错,脚踏黑色络缝靴,与述律平、萧辛儿、萧岩母斤一行去了孔子庙。
这皇都建立的孔子庙是大契丹国建立的第一座孔庙。
坐在轿子里的述律平忽地想起了自己大婚时乘坐的轿辇,心中有了一种灵动。那时候,自己只有14岁,可转瞬间,自己已有了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只可惜,女儿质古已经去了长生天那里。还好,三个儿子都长得壮实。
述律平眼前晃动着昔日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坐在迎亲的驼车中自己感觉到十分寂寞,她悄悄地掀开了驼车的帘子,喜不自禁地向驼车外观望。
只见他心目中的小帅哥耶律阿保机身着黑色结婚礼袍,头戴黑色翎羽貂帽,身上斜披绸布大红花,骑着蒙古马走在前面正中,耶律曷鲁和自己的哥哥萧敌鲁骑马紧随其后。
萧七姑手拿布帕,扭扭捏捏地跟在后面。
蓝天白云,天空中有几只大雁排着整齐的人字队伍慢慢地向边飞来。述律平莞尔一笑,将驼车的帘子慢慢放下。
“唉,时过境迁”。
述律平也觉得自己的确老了,四十几岁的光阴过去了,好在阿保机对自己始终如一,绝不含糊。他虽娶了萧辛儿为大妃,倒也情有可原。
中原的皇帝不是有三宫六院,数不尽的妃嫔吗?自己也该懂得知足。
何况,萧大妃的小儿子耶律牙里果只有九岁,是不能够与自己的儿子同日而语的。
一想到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次子耶律德光领兵前去攻打夏国公李仁福,满脸皱纹的述律平终于有了一些开心的资本,温儿也渐渐地长大了,等到大元帅凯旋而归,也该将终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