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诛华-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乱,无数的战争都会跟着涌入宋国,朝堂上的内斗更是会严重的无人压制的情况!为了复仇,付出这样大的代价真的值得吗?”季瑶直视魁梧大汉的凌厉的目光,丝毫没有后退的意思。

    哪怕季瑶再明白祝商心中的想法,也不能顺着魁梧大汉的意思做出选择。倘若这一切真的这么好选择的话,祝商也不会拖到今日还迟迟不做选择了,难道以他的实力,他就没有办法做出任何选择吗?

第四十七章 有完没完() 
哪怕季瑶再明白祝商心中的想法,也不能顺着魁梧大汉的意思做出选择。倘若这一切真的这么好选择的话,祝商也不会拖到今日还迟迟不做选择了,难道以他的实力,他就没有办法做出任何选择吗?

    魁梧大汗见季瑶迟迟没有开口的意思,当下也没有继续纠缠的意思,他本来就不是什么拖拖拉拉,当下十分干净利落的开口道:“我要带我家公子回去。”

    “这是自然,你知道祝商从哪里来,自然要送祝商回哪里去,你想要带走他,那你就带走他吧。”听到这一个问题,季瑶的回答却是极快,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任何思考就下意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魁梧大汉见状冷哼了一声,再也没有更多的话了,推过板车就往前走,稳健的脚步和略显臃肿的后背在季瑶眼中看起来是那样的不真实。

    直到魁梧大汉的背影彻底消失在季瑶眼中,季瑶才回过神来,亲自带着东兰的尸首埋在了郊外,看着面前这个小土包,季瑶什么话也说不出口,只是静静地陪东兰坐了一会,才起身回了马车,准备回常府。

    就在季瑶准备回家经过城门的时候,却是没有注意到一辆马车以飞快地速度从自己身边远去,而那飞快的马车之中坐的人却是江楚绣。

    自从整个江家都被季瑶赶出金陵之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看到过江楚绣出现在金陵城之中。

    可是江楚绣心里始终不甘,她不甘心被季瑶赶出金陵,她始终都想尽一切办法和努力要回到金陵,她回来就是为了复仇的,她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常季瑶付出该有的代价,这金陵城之中的日子没有这么好过,她一定要让季瑶明白,当初选择将他她们整个江家赶出金陵城就是她最大的错误!

    江楚绣这一次回到金陵城可以说是用尽了一切的手段,想尽了一切办法,她在家中的每一日都恨不得喝季瑶的血来解恨,明明俩人是表姐妹,却对彼此的仇恨有这么的大!

    江楚绣也不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个模样,可是她也不愿去想自己为什么如今会变成这个模样?

    哪怕她变成了恶魔,哪怕她变成了阎罗王,这一切跟她都没有任何关系,她只要季瑶活的痛苦,她只盼望着看一天,季瑶也没有办法过下去的日子。

    她想让季瑶知道,什么才叫做真正的生不如死,为了这一天,她已经准备了很久很久……

    而季瑶那边的消息也不差,季瑶可以说是在江楚绣进入金陵城半个时辰候便知道了事情真相,当下常喜很是担忧地上前道:“小姐,这个表姐怎么忽然之间又回来了?是不是金陵城内要发生什么样的大事?小姐可要千万提防她,千万不能上了她的当!”

    “我明白的,你不用替我担心,她如今这么做不就是希望可以打击到我吗?我会努力让她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打击我。”季瑶说着便起身出了大门。

    江楚绣回来的消息到底是不胫而走,所有人都在吃惊她回来的同时,也吃惊江楚绣的消息怎么就像漏了风似的,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更知道了他的下落。

    尤其是定王,虽然一直以来他非常的讨厌季瑶,可是他又发现自己确确实实不能离开季瑶。对于季瑶所提出来的一件每一桩每一件都十分地完美,让人没有办法不佩服。

    所以当将江楚绣出现在金陵城之中的时候,定王忽然想到了一个鬼主意,这个鬼主意对季瑶而言炳然十分美妙,对其他人而言确实一个不大的牺牲。

    那就是他已经发了全城通杀令,一定要在所有士兵在规定时间里找到江楚绣这个人。

    (稍等,还有一半。)

    狂风大作,闪电雷鸣,祭坛上的守卫都被风迷地睁不开眼睛,“轰隆”一声过后,祭坛上的漆红棺材竟被雷电劈成两半!

    蜷缩在棺材里的那团东西竟然动了起来,整整十三天,在这没有空气的棺材里,只怕正常人都活不过几个时辰,守卫们瞪大了眼睛惊呼一声,慌不择路地冲下了祭坛。

    棺材里的那团东西却是个活人,正是前不久用来活祭的祭品,常家大小姐,常季瑶。

    她艰难地坐起来,揉了揉眼睛看着周围的一切,不禁倒吸一口冷气,灵台猛地一震,整个人瞬间清醒过来。

    自己怎会在这棺材里?这里莫不是什么坟地?这未免也太可怕了!

    尽管此时尚在白昼,但常季瑶仍然觉得后背脊椎开始一节一节地发凉,忙不迭爬出棺材,沿着溪流往林外跑去。

    这条小溪她太清楚了,她和表姐江楚绣小时候常在溪河对岸玩闹,只是这竹林她却是一步也未踏过,因为爹爹曾说过,这是皇家林苑,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

    这要是被爹爹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地出现在皇家林苑的棺材里,只怕免不了又是一顿暴揍。

    常季瑶忙安慰起自己来,后院里有个狗洞,从那里回去只怕爹爹是不会知晓的。

    那是阿旺和自己专属小门,每每记挂外面的朋友时,她便从那狗洞里钻进钻出,神不知鬼不觉地偷得一日闲。

    这里离家并不远,常季瑶匆匆脚步间竟已到了集市,这是回府的必经之地,也是她从小玩耍的去处,可她这一现身犹如巨石入水,惊起一片惊骇。

    “大白天活见鬼啊!妈呀!”

    “你们听说了没有,整整十三天,十三天了!可是蜡烛就是怎么也点不起来!难道她死的不甘心了?”

    常季瑶垂眸看着自己光着的脚丫子,心中一惊,不就是没穿鞋吗?至于这么捕风捉影吗?

    她目光一扫忽然看到那卖白菜的王婆子居然肚子平平,手里还抱着一个婴儿,这王婆子不是怀~孕才五个月吗?这孩子生的未免也太快了吧?

    常季瑶好奇地走向王婆子,王婆子却连连后退,惊恐地不知如何是好,“咚”地一声就给跪下了,扯着嗓子喊道:“常大小姐,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不要害我啊,你生前常做我的生意……

第四十八章 孰轻孰重() 
fangdao

    周文王演绎排列《易经》,以乾、坤为首位。孔子解释说:“天尊贵,地卑微,阳阴于是确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贵贱也就各得其位。”这是说君主和臣子之间的上下关系就像天和地一样不能互易。《春秋》一书贬低诸侯,尊崇周王室,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书中排列顺序仍在诸侯国君之上,由此可见孔圣人对于君臣关系的关注。如果不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昏君,对手又遇上商汤、周武王这样的仁德明主,使人民归心、上天赐命的话,君臣之间的名分只能是作臣子的恪守臣节,矢死不渝。所以如果商朝立贤明的微子为国君来取代纣王,成汤创立的商朝就可以永配上天;而吴国如果以仁德的季札做君主,开国之君太伯也可以永享祭祀。然而微子、季札二人宁肯国家灭亡也不愿做君主,实在是因为礼教的大节绝不可因此破坏。所以说,礼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地位高下的区分。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所谓礼教,在于分辨贵贱,排比亲疏,裁决万物,处理日常事物。没有一定的名位,就不能显扬;没有器物,就不能表现。只有用名位来分别称呼,用器物来分别标志,然后上下才能井然有序。这就是礼教的根本所在。如果名位、器物都没有了,那么礼教又怎么能单独存在呢!当年仲叔于奚为卫国建立了大功,他谢绝了赏赐的封地,却请求允许他享用贵族才应有的马饰。孔子认为不如多赏赐他一些封地,惟独名位和器物,绝不能假与他人,这是君王的职权象征;处理政事不坚持原则,国家也就会随着走向危亡。卫国国君期待孔子为他崐处理政事,孔子却先要确立名位,认为名位不正则百姓无所是从。马饰,是一种小器物,而孔子却珍惜它的价值;正名位,是一件小事情,而孔子却要先从它做起,就是因为名位、器物一紊乱,国家上下就无法相安互保。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从微小之处产生而逐渐发展显著的,圣贤考虑久远,所以能够谨慎对待微小的变故及时予以处理;常人见识短浅,所以必等弊端闹大才来设法挽救。矫正初起的小错,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已明显的大害,往往是竭尽了全力也不能成功。《易经》说:“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尚书》说:“先王每天都要兢兢业业地处理成千上万件事情。”就是指这类防微杜渐的例子。所以说,区分地位高下最重要的是匡正各个等级的名分。

    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惧而不能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呜呼!周幽王、周厉王丧失君德,周朝的气数每况愈下。礼纪朝纲土崩瓦解;下欺凌、上衰败;诸侯国君恣意征讨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预朝政;礼教从总体上已经有十之七八沦丧了。然而周文王、周武王开创的政权还能绵绵不断地延续下来,就是因为周王朝的子孙后裔尚能守定名位。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年晋文公为周朝建立了大功,于是向周襄王请求允许他死后享用王室的隧葬礼制,周襄王没有准许,说:“周王制度明显。没有改朝换代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作为叔父辈的晋文公您所反对的。不然的话,叔父您有地,愿意隧葬,又何必请示我呢?”晋文公于是感到畏惧而没有敢违反礼制。因此,周王室的地盘并不比曹国、滕国大,管辖的臣民也不比邾国、莒国多,然而经过几百年,仍然是天下的宗主,即使是晋、楚、齐、秦那样的强国也还不敢凌驾于其上,这是为什么呢?只是由于周王还保有天子的名分。再看看鲁国的大夫季氏、齐国的田常、楚国的白公胜、晋国的智伯,他们的势力都大得足以驱逐国君而自立,然而他们到底不敢这样做,难道是他们力量不足或是于心不忍吗?只不过是害怕奸夺名位僭犯身分而招致天下的讨伐罢了。现在晋国的三家大夫欺凌蔑视国君,瓜分了晋国,作为天子的周王不能派兵征讨,反而对他们加封赐爵,让他们列位于诸侯国君之中,这样做就使周王朝仅有的一点名分不能再守定而全部放弃了。周朝先王的礼教到此丧失干净!

第四十九章 表姐出现() 
有人认为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微,而晋国三家力量强盛,就算周王不想承认他们,又怎么能做得到呢!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晋国三家虽然强悍,但他们如果打算不顾天下的指责而公然侵犯礼义的话,就不会来请求周天子的批准,而是去自立为君了。不向天子请封而自立为国君,那就是叛逆之臣,天下如果有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贤德诸侯,一定会尊奉礼义对他们进行征讨。现在晋国三家向天子请封,天子又批准了。他们就是奉天子命令而成为诸侯的,谁又能对他们加以讨伐呢!所以晋国三家大夫成为诸侯,并不是晋国三家破坏了礼教,正是周天子自已破坏了周朝的礼教啊!

    乌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呜呼!君臣之间的礼纪既然崩坏,于是天下便开始以智慧、武力互相争雄,使当年受周先王分封而成为诸侯国君的圣贤后裔,江山相继沦亡,周朝先民的子孙灭亡殆尽,岂不哀伤!*

    '2'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2'当初,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美发高大是长处,精于骑射是长处,才艺双全是长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是长处。虽然如此却很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