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袖手行-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这就去,多谢师兄告知!”顾昭对着那弟子拱了拱手,便一副匆匆忙忙唯恐挨骂的样子跑向石阶。

    直到下到石阶的一半,顾昭才慢下来。这一刻她才清晰地意识到,她被一个人留了下来。而她偏偏是几个人里对这里最是一无所知的。

    而他们一走,也意味着她回不去了,她来时浑浑噩噩的,根本不记得回去的路。只有等他们回来找她,她才能离开这里。

    顾昭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再回来,除了王柳青和她有一些情谊,其他几人与她不过是刚刚相识。她的安危,他们想必也不会太放在心上……好在,看宁师兄的样子,他应该对这里有所求,不会轻易便一去不返。

    她只有在这里等着他们来。

第5章 师父() 
三清楼位于山腰,却与主殿相去甚远。三清楼之高,高入云霄日曜,站在楼下只能看见楼中被云雾拦为一半,这里的弟子告诉顾昭,云雾之下的一半,在山腰,云雾之上,则已到达山顶。

    抵达三清楼的三阶石阶前,要穿过一片药圃,药圃里东倒西歪地种着些东西,看上去各个不同,也不知是什么药,若不是药圃前丢着一块写着“药”的牌匾,倒更像是俗世里无人打理的菜园子。

    除了顾昭,三清楼前空空荡荡的,既无人看守,也无往来的弟子,与广场上的热闹大相径庭。

    顾昭上了台阶,正要敲门,手抬到半空,门便被打开了,门内席卷来一阵风,来人携着她就往里走,走前不忘一脚踹上门。

    门内是一个巨大的厅堂,雕花安详,装饰古朴,内里立着的五六个个弟子,张着嘴看着青霄长老急冲冲呼啸入内,将手里拎着的人往地上的蒲团上一扔,自己坐到主位之上,从袖子里掏出一把碧绿的药草一股脑塞进嘴里,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完成之后方才安静下来。

    顾昭好容易从蒲团上起来,也看着那几个弟子,张大了嘴。

    这这这……这不是张连生张师兄吗?

    那位和张师兄长着一样面孔的弟子已经平静下来,见她看他,点了点头,和善地笑了笑:“顾师妹。”

    其他几个弟子也纷纷打招呼:“顾师妹。”“顾师妹怎么来迟了……”

    “孽徒!你是要气死我!”猝不及防一个东西丢下来,掷在顾昭面前:“我昨日怎么和你说的?是不是叫你今日巳时来这里的,你知不知道现在什么时候了?”又是一个东西啪地丢了下来,“气死我了!一个两个的,都这么不听话!”

    站在顾昭身边的弟子捅了捅她,悄声道:“师妹,快捡。”

    顾昭感觉自己突然闯进了话本故事一般,茫然中听到那弟子的话,弯腰就把两样东西捡在了手里。

    一把扇子,一颗通体乌黑的珠子。

    那弟子颇为羡慕道:“师父竟然丢了虚骨扇和极阳珠。”

    虚骨扇?极阳珠?

    顾昭打开扇子,两侧扇骨剔透如玉,中间扇面空空如也,伸手抚上去,却分明触到了一片薄薄的丝滑。

    虚骨扇,却有骨无扇?

    “连生。”主座上的女修开口道。

    “是,师父。”

    顾昭抬头去看,那卷挟着她进来的,是个女修,五官疏朗,眉眼里有一股男修一般的大气,长发随意地在顶上扎了一个道鬏,插着一根乌青的骨簪,道袍亦是全无修饰,宽松松地罩在身上。

    张连生已经跃然出列,点名道:“齐师妹,吴师弟,方师弟,你们三个既已入道,每日只需听完清晨的讲道便可,此外,每七日来两次三清楼聆听师父教诲。”

    被点名的三个弟子皆应是。

    接着张连生又转向顾昭这一边,继续道:“陆师弟,顾师妹,你们二人还未入道,除了每日清晨的讲道不可缺席,午后还要去演武堂修习,同样也是每七日来两次三清楼。”

    顾昭和那位陆师弟同样应是。

    接着,张连生又将其他安排一一报出,最后告诉他们,作为青霄长老的弟子,他们不再住在普通弟子的院落,全部搬到三清楼附近青霄长老的府邸中的弟子院中,并让他们现下就去收拾东西。

    青霄长老却把顾昭单独留了下来,待张连生关上门,青霄长老伸指往门上虚虚一点,方对她道:“还不跪下!”

    见顾昭愣愣的,青霄长老一甩袖,一阵风拂过双腿,顾昭还没反应过来,便跪在了地上。

    “今日有巡逻弟子告诉我,先前在峰顶的渡仙湖见过你,还带着几个外门弟子。”她将顾昭上下扫了一眼:“如今你还穿着外门弟子的衣服。”

    她说到这里,仿佛是气到了,狠狠一甩袖,将面前几案上的东西一股脑地拂了下来。

    顾昭立马手忙脚乱地捡在怀里。青霄长老果然也没有问她要的意思,只盯着她看。

    “师父,徒儿错了!请师父责罚。”顾昭抱着一堆东西跪伏在地。

    “月前我带你回来的时候你是怎么说的?你说会好好听讲道,早日入道,踏上仙途,一路走下去,是也不是?”

    顾昭忍不住抬头看向青霄,她当日坐上马车,便这般在心里想,只是入了明台观之后,发现资质极差,又未能一举入道,不知不觉就有些动摇,这次会答应王柳青出来接任务,也是接受了现实,只想瞧一瞧有没有什么机遇,抱着试一试的想法。

    青霄长老的话说的她心中一震,见她看过来,青霄长老瞪了她一眼,顾昭慌忙低下头去。

    “看我有什么用!自己不争气。讲道不听,规矩不守。怪的了谁?”

    “我问你,修士的寿命有多长?”

    顾昭想了想:“书上说,彭祖寿七百六,赤松子性命不可度,容成公不老不死。”

    “书倒是读的不错。”青霄长老看了她一眼:“修士性命虽不如从前道圣,却也长过凡人百千倍,不过是来之后一直未能入道,前后加起来才多久,你既知道,怎么也能急成这样。”

    “我……”顾昭下意识地想反驳,被打断:“你确是看不出来,但旁人看不出来,不代表我也看不出来,你心思已动,是外因内因共同作用,别告诉我你自己也不清楚。”

    顾昭答不上话来。

    青霄长老说的没错。自从那日从广场回来,她的心就浮躁了起来,甚至……或许,还要早,从测仙根开始她就已经有些浮躁了,她自小听多了夸赞奉承,很有些飘飘然,乍然来到仙山,一朝被打为资质不佳的那一类,面上平静,心里却总有那么一些藏着的不甘。所以,她回了房之后,便不再出门,不愿去了解观中其他事宜,也不愿去结交新的朋友,月余下来,她对明台观的了解,还不如这里。

    她不知道明台观除了主殿和广场、丰谷堂还有什么,有没有三清楼,有没有那一片药圃……甚至在明台观认识的师兄弟还不如今天一天认识的多。

    脑海中又响起先前在广场上听到的,顾昭心中陡然大骇,身子不自觉伏得更低。

    在明台观时,从来无人管他们修炼与否,更没有心境一说,致使她心思浮躁却不自知。长此以往,或许她真有可能无法入道,即便侥幸入道,也极有可能在修仙之路上早早停下脚步。

    这并不是她的初衷。

    “伸手。”青霄长老又道。

    顾昭伸出一只手,指尖被青霄长老逼出一滴精血,落在那虚骨扇上。

    “每七日的两次教导你暂时不用来了,哪一****能看得见这扇面,再来找我。”话音未落,一阵风便推着顾昭向后退去,等回过神来她已经站在门外,当着她的面,三清楼的门关的严严实实。

    她抱着一堆的东西站在门外,闭了闭眼睛,好一会儿才往外走去。

    出了三清楼之后,顾昭拉了个弟子询问青霄长老的府邸在哪里,那弟子给她指了路:“就在主殿之后,穿过长廊便看得到了。”顾昭向他道了谢,往青霄长老的府邸而去。

    她自己带来的包袱早就不知道被她丢在了哪里,好在因是换了住处,一应物什都有门中重新发放。

    等她将东西都归置好,便看见张连生几人相携而来。顾昭一一喊过,客气一番,张连生将手里的一叠书递给她:“师妹,这是师父让你背的。”

    又道:“如今我们是同门,又都在师父门下,理应更加亲近,相护相助,如果遇到什么难题,大可以来找我,或是你几位师兄师姐。”

    “当然,也可以找师父,师父心情好的时候,还是很和善的。”有人补充道。正是先前让顾昭捡东西的那个弟子,见她看过来,颇为滑稽地拱了拱手:“顾师妹,我是你方师兄,姓方名元柯。”指着一个容长脸,弯眉小嘴的女修道:“这是你齐舒齐师姐。”

    “那两个,瘦高的是你陆无名陆师兄,矮一些的是吴襄吴师兄。”

    顾昭一一见过,众人方才离去,张连生稍稍留了一留,叮嘱道:“顾师妹,明日我带你和陆师弟去演武堂,辰时在院门口等我便是。”

    “多谢张师兄。”对着张连生那张脸,她本身便有一些亲切感,闻言诚恳地道谢。

    张连生已走到门外,摆了摆手。

    顾昭关上门,躺在床上,拿出怀里的小灯笼和宁师兄给的全神丹,端详了一会。

    全神丹大概是对修炼有益,这小灯笼又有什么用呢?宁师兄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个,不该全无用处才是。

    她沿着灯罩把小灯笼摸了个遍,却也没发现什么关窍,只好妥善地收起来,拿起张师兄带来的那一叠书。

    《大道经》《度人妙经》《南华经》……一本本地垒着,她一本本打开看了看,虽然每本都不厚,却并非每一本都浅显易懂。

    青霄长老叫她背下来。

    她打开一本,看了一会,便开始打起坐来,口中反复默念着书中字句。

    “昔於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元始天尊当说是经,周回十过,以召十方。始当诣座,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数众,乘空而来……”

第6章 入道() 
天刚蒙蒙亮,顾昭便醒了,还未到辰时,顾昭醒来后便又打坐一会,这才穿衣洗漱,开了门往院门口而去。

    张连生果然已经在院子门口等着她。见她来了,笑道:“顾师妹。”

    “张师兄。”

    “陆师弟还没来,我们且再等一等。”二人一边等陆无名,一边闲聊。

    从张连生口中,顾昭得知,先前青霄长老只有张连生一个弟子,“自己”是月余之前被青霄长老带回来的,青霄对门中报她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因为合她眼缘,遂带了回来,测了仙根之后便暂且住在外门,等青霄长老选完弟子,她便和其他几人一同来到三清楼,正式成为青霄长老的弟子。

    不一会,陆无名也出现在门口,远远地看到顾昭和张连生等在门口,一路小跑过来,在二人面前大口喘着气道:“是我来晚了吗?”

    顾昭喊了一声陆师兄,张连生则摇了摇头:“是我们来早了。”

    “既然人齐了,我带你们去演武堂。”

    演武堂分为两部分,一处学习武道,一处则给弟子们相互比试切磋提供场地。张连生带着顾昭和陆无名二人见过教授二人武道的陈长老,并将青霄长老给他们二人做的安排也一并告诉了他。

    陈长老对着张连生一个弟子,态度也很是恭敬,当下便表明会尽心教授二人,不叫青霄长老失望。

    见过陈长老,张连生便带着他们回到主殿前的广场听取今日的讲道。

    今日讲道的仍旧是那个面容平淡的中年男子,他依旧和昨日一样盘坐在地,讲的却是他修行路上的经验见闻,以及自己的生平经历。

    “……世有三千大千世界,一芥子为一小界,一千小界为一小千界,一千小千界为一中千界,一千中千界为一大千界。大千世界已不知凡几,更不用说小千与芥子……我最初踏上仙途时,和你们大多数人的年纪相差无几,我修炼极少有瓶颈,等到三四十岁,便自觉已经站在人间顶峰,我热衷往来于俗世和修士之间,为自己能有当日成就沾沾自喜,直到我来到门中。”

    “阴差阳错之下,我知晓了一些事情,明白这世间有无数界,并且我所处的这一界很有可能不过是个小界。”

    广场上一片哗然。那中年修士无悲无喜,不为所动,依旧讲下去:“自从得知天外有天,我每一日都希望能突破此界,寻找他界,但直到今日,我仍未成功。”

    “我不是这样做的唯一一个,我之前亦有许多天资纵横之辈,但他们和我一样,几乎一无所获,一生困死在这一小界里,郁郁而终。我从前总觉自己已经够优秀,够出色,那时才恼恨自己还不够,还不够惊才绝艳。”

    “经此一事,我终于明白,我自以为很是出类拔萃,其实不过是泯然于众人。”广场上鸦雀无声,四下亦无风,便听那中年修士话锋一转:“即便如此,我却并不后悔将一生耗费在此事之上……大道无为。我们在大道前,也时常感觉力有不逮,只好顺应无为,但这无为,并不代表消极与得过且过,要争的,依然要争,要找的,依然要找,最后哪怕一无所获,至少已可证我道,无愧于心。”

    “这便是我之所以成为今日之我的原因……”

    中年修士讲到最后几句话时,声音已经有些飘忽,待讲完最后一个字,便直接躺在了地上,闭上眼仿佛入睡了一般,再不管其他。

    广场上有人茫然不知所措,也有人若有所悟。顾昭还没入道,听得一知半解,混混沌沌中好像抓住了什么,还没等她细想,那一丝思绪却很快又消失不见。

    讲道会结束之后,三人前往丰谷堂,刚用完午饭,张连生便被人匆匆地喊走了,留下顾昭和陆无名,前往演武堂练习。大约是因为青霄长老在门中地位不低,除了陈长老对他们很是和善以外,其他弟子听说他们是青霄门下之后,也纷纷露出艳羡的目光,上来搭讪的不在少数,顾昭二人都不太擅长与陌生人打交道,一下午过得战战兢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