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能助王爷一臂之力。”
挂名夫妻……
慕容璟恼怒。他是身份尊贵的王爷,娶了王妃,竟碰不得自己的妻子?
颜若倾也知道自己的要求很无理,可是就算再给她一次机会,她还是会这么说。将来的皇位争夺战何其凶险?她对慕容璟来说有利用价值,她不知道他会要她做什么,但一定有危险。
颜若倾必须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她忍受不了和别的女人分享同一个丈夫,只有做对挂名夫妻,婚后,哪怕慕容璟跑到别人的房里,她心里也会好受很多。
挂名夫妻,可以随时提醒她,她和慕容璟之间只有交易,双方各取所需,就不会被别的事情扰乱心绪。
况且,慕容璟喜欢凌烟,这样一来,他应该是乐意的。
慕容璟自尊心作祟,笑道:“正合本王心意。”
颜若倾大松口气,没看见对方脸上的笑……是被气笑的。
话一出口,慕容璟就后悔了。
明明是颜若倾有事求人,居然还敢提要求,他若不答应,难道颜若倾会不嫁给他?不救颜笙了?不,她还是会嫁的。
“多谢王爷。”
颜若倾由衷地道谢,脸上的灿烂笑容刺痛了慕容璟的心。
就这么不想和我做一对名副其实的夫妻!?
他挥挥手背过身,只想颜若倾快速消失在他面前。
颜若倾会意,识趣地退下。
出了璟王府,她突然觉得外面的天色是如此的美好,即便此时天已经擦黑了。
书房里,慕容璟抬头看看窗外的夜空,眸中闪过不忍,把苏槐叫进来,“你派人护送颜姑娘回去。”
“是。”
想了想,他又加了句:“等等,暗中护送,不要让她察觉。”
跟我提那样的要求,我现在还关心她的安危,被她知道了,岂不给了她有恃无恐的底气?
这边慕容璟闹着别扭的情绪,那边颜若倾毫不知情。
她在想一件事。自己一介平民,嫁给璟王做正妃,其中的难度有多大?慕容璟能办到吗?
罢了,以他的城府,这个问题会考虑不到?他自有办法吧!
颜若倾摇摇头,甩开这些纷乱的思绪。回到安家的青晚苑,月泠递上茗香坊的账本。账本里夹着一封情报。
颜若倾展开,情报记载了监考王大人的行踪。大致浏览一遍,没有什么有用的消息。除了忙完他职位必要的事情外,就是去喝花酒。
颜若倾不甘心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自己漏掉什么重要的讯息,直到确认真的没有可疑的地方,才万分无奈地把信烧毁。
她只是个闺阁女子,那些深入的情报不是她的能力能挖掘出来的。
所有的希望……都要寄托在璟王那里了。
次日一大早,凉月国最至高无上的地方:朝堂。
众大臣们陆陆续续进来,看到一抹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熟悉的是,此人是当朝一位王爷。陌生的是,这位王爷穿朝服的次数屈指可数!大家不由得回头望向殿外,想看看今天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不是搞错了。
有些机灵点的大臣,眼珠子一转,忙上前找慕容璟说话。
他着一袭蓝色锦缎朝服,身材修长,把充满肃穆气息的朝服穿出一种俊逸非凡的味道。
剑眉凌厉,眼眸却温和,不薄不厚的嘴唇,唇角微扬,挂着淡淡的笑意,面向前来见礼的众大臣们。
“七皇弟?真是难得,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伴随着桀骜的声音传来,太子慕容烈进殿,明晃晃的黄色朝服象征着他身份的尊贵。
慕容烈的话道出了所有大臣们心中的疑惑,不过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把这种话诉之于口,只有慕容烈敢说。
“二皇兄。”慕容璟叫了他一声,算打过招呼了。
璟王,从来是没规没距,肆意行事的。
与慕容璟相反,虽然慕容烈同样相貌俊美,他们眉眼有相似之处,但慕容烈脸部棱角如刀削般,太过刚毅,令人心生敬畏,少了随和感,不易亲近。
慕容烈微恼,这个七弟每次见到他,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敬意。不止他,在任何人面前,永远是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洒脱性子,叫人永远猜不透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甚至是喜是悲是愤怒,从来不表现在人前。
061 朝堂()
说他城府深吧,又不尽然,因为在父皇和皇祖母那,慕容璟也是这副闲散王爷的模样,并且从来不上朝,不参与政事。父皇又怎么可能会把江山交付到这样的人手里?所以慕容烈和大皇子慕容祁把大部分心思都留意着彼此,双方纷纷对这个七皇弟忽略几分。
如今,见他上朝,慕容烈心里敲响警钟。
“莫非七皇弟近几日闲了?只可惜,朝中政事繁忙,否则倒可以去皇弟府上陪皇弟喝两杯。”
慕容烈有意在言语上打压慕容璟,语气里的嘲讽丝毫不掩。
其余人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慕容璟同情道:“啧啧,难怪多日不见,二皇兄看上去苍老不少。本来咱们兄弟几个就你和我长得最俊,这下子只剩下皇弟一人了。”
慕容烈:“”
众臣子:“”
你还能再厚脸皮一点吗?
慕容烈笑了,笑得阴测测的,“既如此,七皇弟年岁也不小了,为兄会找个恰当的时机向父皇提议,给七皇弟早日纳妃。”
当着大臣们的面,慕容烈公然谈及慕容璟的婚事,其行为已经在明白地落慕容璟的颜面了。
他并不气恼,摇摇头苦笑着回答:“二皇兄就别挖苦皇弟了,似二皇兄那样的福气,皇弟怕是拍马都赶不及的。”
谁都知道,当今太子喜好美色,还没立太子妃,府里的小妾已经一大堆了,绝色美人一个个往府里塞。但他是储君,将来的君王,迟早后宫佳丽三千,多些女子伺候乃情理之中,可到底没有立太子妃就做出这般贪恋美色的行径,言官们早颇有微词了。
现在慕容璟大喇喇戳慕容烈的弱处,慕容烈脸色发黑,气氛陷入诡异的安静中。在他快绷不住的时候,大皇子慕容祁来了,穿和慕容璟一样的深蓝色朝服。
看到慕容璟的时候,慕容祁眼底闪过诧异,很快被平静取代,淡淡地和他们打过招呼后,时辰到了,承元帝出现,坐到龙椅上。底下的朝臣们站列整齐,纷纷跪拜叩首。
“众爱卿平身吧!”沙哑的声音出自承元帝之口,并两记咳嗽音。
承元帝年纪还轻,只是在他没坐上皇位的时候,曾受过极严重的伤,从此落下病根,没多少年寿命了。皇子们之间这才斗争激烈,不然足有时间慢慢筹谋。
承元帝开口道:“昨日南防边关八百里加急传来军情,南军破开安阳城的防守,长驱直入,现已占领安阳城。此事,想必众爱卿都已知晓吧?”
所有人低下头不说话。
凉月国与南朝常年交战,水火不容。前几年,凉月国的将士们不敌南军,损失了好几座城池。
后来,多亏安阳城的守城官智谋过人,抵挡住南军的势力,但南军狡诈奸滑。他们攻不破安阳城,想出一计,把安阳城的各个入口全部围困起来,再时不时地派支小军队来攻打,打完就跑,弄得守城士兵们心力交瘁,城内粮草只一味消耗,得不到补充。
南军知道朝廷要再拨将士来支援,路程得花费些时日。他们便利用这段期间,想生生耗死安阳的守城兵!届时,破城轻而易举!
就在昨夜,安阳城破!
见臣子们不说话,一个个缩着脑袋,承元帝气不打一处来,砰地拍了记龙椅的把手,“废物!咳咳”
气急,他喉咙一阵干痒,忍不住连连咳嗽。旁边的太监连忙递上帕子给承元帝拍背顺气。
黄色的锦帕上,一朵鲜红的血花绽放。
承元帝一把握紧。
太监看得清楚,他没有声张。
“一群废物!朕下令命周边其它城池的守城官派兵过去支援,朝廷也早已拨下粮饷,为何安阳城迟迟没有得到支援,被活生生困死!?”
行军派兵,一直由兵部管理。
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一个两鬓泛白的中年男子,正是兵部尚书李大人。
李大人无法,只得硬着头皮站出来说:“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准。”
“前段时日,南方有消息传来,说朝廷拨下的粮草以及各处征调去安阳城的援军,一一被一股神秘势力埋伏袭击,导致导致没能及时支援安阳城。”
承元帝的肺快气炸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到现在才上报!?”
李大人“扑通”跪下,“臣臣也是昨夜才得知的消息,还”
“住口!你瞒报军情,居心何在!?”
朝堂之上,人心惶惶,静得可怕。李大人清晰地听见自己胸膛里的心脏跳得“咚咚”响。他吓得手脚发抖,脑袋磕在地上,“皇上息怒。微臣知错,可是臣冤枉啊!”
“来人!兵部尚书大人李献,因瞒报军情,革职查办!押入天牢!”
李献头脑发懵,一屁股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面容苍白,血色全无。
突然,他猛地直起身辩解:“皇上,微臣不是刻意要隐瞒军情,是下面的人没有及时上报!皇上,微臣冤枉,微臣也是昨夜得到安阳城被破的消息,觉得万分震惊,找来下面的人质问,才得知竟有此事。皇上请看。”他递出一份奏章。
“这是微臣一得知消息,连夜写的奏章,想今日早朝禀报,并非刻意隐瞒军情!求皇上明察!”
李献把脑袋往地上磕得响亮,让站着的人能感觉到脚底下地面的动静,不由得同情李献。
“那是你管教下属无方!”
承元帝哪里管得了事实如何?权利越高,担的责任越大,不管怎样,这件事跟李献脱不了干系!
李献绝望了。
坐到兵部尚书这个位置是多么地不容易?瞒报军情是杀头的罪名,这下他完了。
慕容祁站出来张口刚想说什么,旁边一道声音响起,“等等。”
众人皆向声音的主人看去。
慕容璟不慌不忙地说:“父皇,可否听儿臣一言?”
承元帝之前因为安阳城被破的事愤怒无比,没留意到慕容璟,现在看到他,有些诧异。
难得他会来上朝。
承元帝竟想听听这个不理朝政,一心只过闲散生活的儿子对这件事情会有何看法。
“准。”
062 风云()
慕容璟手握轻拳放到唇边清清嗓子,慢悠悠地,依然是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开口道:“南朝与我国常年交战,现如今攻破安阳城,他们必定士气大涨,会有下一步作为。”
“李大人执掌兵部多年,对其内部的运作及各队士兵的调遣甚为了解。儿臣认为如今外敌当前,实在不是处置李大人的时候,否则一旦没有合适人员填补上来,或是即便有,他接手兵部也需要一段时日熟悉,此举万万不利,望父皇三思。”
慕容璟说的话很实在,南军士气大涨,肯定一鼓作气还要进攻。紧要关头,咱们自己却把最熟悉兵部一切事物的李献给处置了,兵部的秩序就会发生暂时性紊乱,岂不给了敌人可趁之机?
这样的道理,人人都能想到。
刚刚慕容祁想说的就是这些,可是被慕容璟抢去了!
他打算做好准备站出来说,然而慕容璟是先出声,把机会抢到自己手里,再慢条斯理地站出来,这就是他们性格的差别。
一个谨小慎微,想得多,步步算计。一个不按常理出牌,时不时地打破规制。可他打破的那些规制全都是小事,你难道能参他一本,说他没有规矩,应该先站出来再开口启禀吗?虽然这样的礼仪人人知道并照做,但律法可没规定得那么细致!
慕容祁要真以此参他一本,只会贻笑大方,还落得一个心胸狭窄,见不得皇弟好的恶名。
什么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慕容祁算是领教了。
承元帝处置李献是在气头上,心里面非常清楚慕容璟说的是对的。
他暗暗赞许,看来自己最宠爱的七皇子认真做起事来并非没有头脑,问道:“依你看,该如何处置?”
慕容璟回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李大人打理兵部多年不曾出现纰漏,此次是底下的人没有及时上报军情,儿臣觉得可以再给李大人一次机会,将功补过,相信李大人一定会感恩在心,更加兢兢业业为朝廷办事,这比处置了他来得更有用处。”
承元帝皱眉,若真这样处置了,岂不是当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皇家威严何在?
就在承元帝觉得慕容璟到底因为不理政事,有些心慈手软,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的时候,又听他说:“至于李大人手底下真正瞒报军情之人,便把他发配去前方战线,上阵杀敌,好歹比砍了他的脑袋有用,物尽其用。”
众人:“”
慕容璟说话时的表情很随意,好像只在说今儿天气不错似的。
上阵杀敌!
李献是兵部的尚书,他的下属官职不会低,要一个衣食无忧,没专门受过士兵训练的官员跑到刀剑无眼的战场上杀敌,随时面临被乱箭射死,乱刀砍死的下场,光心里头的恐惧就能把他吓死!
承元帝点头,感到欣慰,这般处置甚好。既没有损害皇家威严,又能惩治真正犯错的官员,还给了李献一次赎罪的机会。
李献大喜,生怕承元帝反悔,当下叩首谢恩,“多谢皇上开恩!微臣今后必定更加尽心竭力,时刻铭记皇恩浩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他聪明地没有提感谢慕容璟的话。
其实,他最感谢的是慕容璟,只是此时身在朝堂,他不能那么说,免得日后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诬陷璟王与兵部大臣勾结。
李献执掌兵部多年,可不是个毫无城府的草包!
慕容璟的恩情,他会默默记心里。
那边慕容祁嫉恨得咬牙切齿。
兵部尚书李献,欠了慕容璟一个恩情!
兵部啊!凉月**事力量的重要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