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化作一道光该有多好。”
“呸呸呸,不许说瞎话。”辛瑶听着这话不吉利,姑姑曾经说过,人死后就会化成一道星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守护着重要的人。
现在想来,姑姑那时候说的,应该是辛瑶的父母,辛瑶生命中最重要的双亲已经化成了黑夜中的闪闪星光,眼下辛瑶在这世上最为珍惜的人,便是皇上。
如果连皇上都要化成一道捉摸不透的光芒,辛瑶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挂念。
辛瑶赶紧对着皇上脚边连啐三下,希望此举能够替他收回方才说出口的话,谁知最后一个没瞄准,还真的啐到了皇上鞋尖,当真尴尬无比。
这下失礼得有点过头了,辛瑶难堪得恨不得躲到湖底去待着,她抬眼正好迎上皇上盈盈笑颜,辛瑶脸一红,赶紧低下身子,准备蹲下去擦拭皇上的鞋。
皇上被她这副滑稽模样逗得哑然失笑,扶住她的软肩不让她蹲下去,“瑶儿,没事。”
“哼,谁让你说瞎话,你化成一道光,好让我抓不住也追不上是吗?”辛瑶被皇上扶住,只好悻悻作罢,只不过瞥眼正好瞧着龙靴上一点突兀的湿痕,暗觉好笑。
“当然不是。”皇上换上认真的表情,容颜俊朗,眉宇间透着专情,“若能化作一道光,我愿是你清晨第一缕朝霞,夜晚最后一道星光。”
辛瑶愕然,想不到皇上会说出如此话语,虽然说出来的明明是深情流露,听进耳中却有股莫名的忧伤。
“瑶儿,怎么了?”皇上见到辛瑶目光如炬,他闪烁着眼神不敢与之相视。
辛瑶痴痴地望着皇上,双眉紧蹙,仿佛隐隐看穿了皇上的心思。
“皇上,您突然如此深情,倒让瑶儿不自在了。”辛瑶顿了顿,继续问道,“皇上,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皇上神色中闪过一丝惊惑,不知如何回答辛瑶,尽管自己这几日小心翼翼地与辛瑶相处,终究还是被她看穿了。
皇上回想起昨日朝堂之上,庾将军正在上奏北伐之事,谈论起鲜卑索头部首领,亦是大酋长,曾经因族内叛变,被宇文部趁着间隙袭击,遂逃至后赵。
近日,大酋长在后赵一位将军的相助之下,重归首府大宁,重振旗鼓。
大酋长卷土重来之际,也正是兵力最薄弱的起始阶段,这正是北伐的大好时机,若是皇上能趁此机会北上施压,定是能够一举拿下北方,不攻自破。
虽然大酋长主动求和,朝廷也非常赞同北方自行归降,可是战事准备仍旧需要做足,只要一日没有归降,便一日要提防。
这意味着不久后,皇上便要亲兵上阵,亲自率兵远征。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旦朝中有什么重大决策,只要文武百官一致通过,皇上就不得不实施。
朝中大多数是两朝老臣,也许大家从小看着年轻皇帝成长,协政已成习惯,皇上若是此时推拒,还不知老臣们会如何对自己失望,滋生异议,甚至会影响到纳妃。
辛瑶肯定是要纳入后宫的,皇上已经不能再等了,只怕在这个关键时刻推辞北伐,众臣将皇上的懦弱怪罪到辛瑶头上来,说她蛊惑圣心。
一旦再被查出她的侍女身份,只怕到时候皇上再怎么维护,辛瑶也会被推上风口浪尖。
而皇上若是遂了众臣心意,亲自北伐,立了军功,凯旋而归,到时候回宫设宴痛饮黄龙,喜不自胜的时候随便纳一个妃,没人会过问。
这是年轻皇帝的第一次御驾亲征,心中没底,难免有些忧心。
倒不是皇上胆小怕死,只是他才刚刚收获一份来之不易的感情,捧在手心,唯恐失去。
皇上暗自决定,这次浴战归来,第一时间便是迎娶辛瑶,尊为皇贵妃,日日相守,夜夜相伴,朝夕相处,再不分离。
皇上为了辛瑶,是不舍得以身犯险的。
可眼下,却也正是为了辛瑶,才不得不以身犯险。
皇上与辛瑶十指缠绕,缱绻情深地说道:“瑶儿,我要去一趟北代。”
“什么时候去呀,我好提前做准备。”辛瑶爽快答道。
“瑶儿,你不能去。”
辛瑶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不会与皇上分开,可皇上却是当即否决了辛瑶的想法。
皇上怎么舍得让辛瑶去那么遥远的地方,且不说此次北上是否会有战争危险,光是路途遥远,便让人受罪不已,皇上不忍心辛瑶跟着自己一路颠簸。
有时候感情珍惜到了一种极致,甚至不敢触碰,不敢拥有,小心谨慎,患得患失,唯恐一下惊醒后,发现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想。
皇上此时对于辛瑶的感情,正是这样,患得患失。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七章 软磨硬泡()
“皇上,我要去!我能保护你不受伤害。”辛瑶的态度非常坚定,胆敢如此违抗圣旨的,放眼宫中除了辛瑶不会有第二个人。
因为辛瑶根本没将皇上当成君王看待,而是将他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当成即将与自己携手共度余生的夫君,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看待的。
亲人去远方,辛瑶必定追随左右。
“此行没有危险,不需要你保护。”皇上微笑安慰道,一面说着一面将辛瑶的小手握在手心,轻轻拍了拍,感受着辛瑶手心中传来的温度。
“我能陪你解闷啊。”辛瑶脑袋一歪,古灵精怪的模样显得十分可爱,“谁说我要保护你啊,我是陪你解闷的。”
皇上忍不住被辛瑶的可爱模样吸引,顺着她的话回应道:“会有很多贴身侍卫陪着我,我不会闷的。”
“那连彬哥哥也会去咯?”辛瑶不甘心地继续询问道。
皇上点点头,连彬是他最为信任的贴身侍卫,而且连彬武功高强,忠心耿耿,素日里皇上出行连彬都会陪同左右,更何况远行,此次北伐连彬自然会跟随皇上左右。
“连彬哥哥能去,为何我就不能去。”
辛瑶继续嘟嘴耍萌,一副娇俏可爱人畜无害的模样。
“连彬是我的贴身侍卫,遇到危险他可以保护我。”皇上宠爱地抚上辛瑶的秀发,顺着她的秀发抚上她的肩膀。
此时自己最心爱的女子,正满脸娇羞地对着自己撒娇,此刻的辛瑶就像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遇到好玩的事情吵着要跟去凑热闹,皇上看得如痴如醉,心中甜蜜难掩。
“你不是说没有危险吗?”岂料辛瑶徒然脸色一变,佯怒责问道。
皇上心下一凛,连连后悔,方才一时沉溺,不知不觉中了辛瑶的文字圈套。
皇上急忙改口:“瑶儿,真的没有危险。”
“皇上,你忘了吗,我的功夫,与连彬哥哥不相上下的,而且我的轻功甚至超越连彬哥哥少许。虽不一定能帮助皇上抵御强敌,但是带着皇上逃跑却是绰绰有余。”辛瑶还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绕着弯来说服皇上。
“瑶儿,此行跋涉,非常艰辛。此次并不是为战而行,没有战火纷扰,而且还有八千精兵,我一定会平安归来的,你乖乖在宫中等我好吗?”皇上依旧不愿松口,只因内心实在将辛瑶看得太重太珍贵。
“虽说没有战争,你却率军八千;虽说没有危险,你却被侍卫包围。”辛瑶分析得头头是道,让皇上一时无法反驳。
“皇上,跋涉、艰辛和危险,这些都不能阻止我对你的挂念,难道皇上舍得你我二人分离千里之遥吗?”辛瑶此言一出,皇上连忙摇头,他自然舍不得,他恨不得时时刻刻都与辛瑶厮守永不分离。
看着皇上神色犹疑,似乎在犹豫,辛瑶乘胜追击,继续央求道:“皇上,你让我去吧。我本就是一个走南闯北的江湖女子,又不是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哪会害怕路途跋涉。”
其实皇上自己心中也没有底,因为危险不会让人提前知道,但是此行理论上来说确实是没有危险的,一开始就是打着对方求和的主意去的。
此行不仅有精兵相护,还有很多文官武官一同前往,而且这些官员大多都会带着家眷,与其说是北伐,倒不如说是北巡。
的确,一想到即将与辛瑶分离数十日,皇上的心中非常不舍。二人尚未分别,不舍的情绪就已经泛上了皇上的心头,若当真皇上自己孤身一人身在北方,还不知道会对辛瑶牵挂成什么样子。
这厢辛瑶已经扯住皇上的衣角左右摇摆了,软磨硬泡,声身并行,皇上终究是拗不过辛瑶的,只得无奈地点了点头。
见皇上终于同意了,辛瑶高兴地蹦了起来,轻足踏上石桥,下一刻便点上了竹尖。
辛瑶挥出青璃缎,衣袂飘飘、身姿摇曳、轻盈柔美,飘舞的青璃缎恰到好处地点缀出一袭韵味十足的曼妙舞姿。
围绕着清瑶苑的上方飞了一圈,清瑶苑都仿佛增添了一丝绝美风景,恍如仙境,辛瑶重新落回了皇上身前,弯腰抬头调皮地对皇上笑着。
“君无戏言!”
看着辛瑶天真俏皮的模样,皇上故意摆出一副高傲的架子,玩笑说道:“嗯哼,君无戏言,但是朕方才并无言语。”
辛瑶一时哑然,皇上方才确实没有说话,因为皇上方才只是点头同意的,这下可怎么办,千算万算没算到,皇上居然也如此古灵精怪。
“哈哈哈。”皇上看到辛瑶一时懵住的娇憨模样,只觉可爱又滑稽,“待会去找你的连彬哥哥,让他教你该做些什么准备。”
皇上大笑着扬长而去,含章殿的大臣们还等着他议事,留下辛瑶独自欣喜。
“瑶姐姐,你要去代国?”贺璇听到这个消息,眼睛瞪得犹如铜铃,她的脑海中飞速运转着,皇宫她也见识够了,是不是趁着这个机会,跟随辛瑶去代国转悠转悠。
“恩,璇儿,此行可能会有危险。”辛瑶面露难色,她知道贺璇的意思是想要跟随自己,可是她隐隐有种预感,此行并不会太顺利。
“怕什么,遇到危险了,瑶姐姐带着我飞呗。”贺璇见识过辛瑶的本事,完全信任辛瑶。
“而且,这不是还有龙拳侍卫吗!”贺璇又拍了拍连彬的肩膀说道,这几日连彬时常替皇上传话,来找辛瑶,贺璇也因此有幸结识了龙拳侍卫。
“那是当然。”辛瑶点点头,贺璇是她感情深厚的好姐妹,倘若真遇到危险,自己自然会搭救贺璇。
想当初自己无牵无挂,离开青萦山的时候孑然一身,后来结识了贺璇,二人一见如故、义结金兰;再后来又重遇宣洺公子,友情深厚,辛瑶为了好朋友可以忍受屈辱;现在,又与皇上情意相投,渐渐地,辛瑶的牵挂越来越多,牵绊越来越深。
“连彬哥哥,你跟我说实话,你觉得此行危险吗?”辛瑶望向连彬,语气认真。
“守备森严的皇宫之中尚偶有刺客,更何况去到里都城那么远的代国,总之我会时刻谨慎,不得有半点松懈。”
连彬没有正面回答辛瑶,对于前方未知的危险,他也无法估量。
众人所不知道的是,千里之外,一个巨大的阴谋正等待着他们。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八章 铁面战神()
翻过一座陡峭的山头,回头一看,身后悬崖峭壁上,有着密密麻麻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
辛瑶与贺璇走在皇上侍从的随行队伍中,她俩第一次见到如此怡人的石景,脚步轻快雀跃,高兴地只想蹦着走。
巨大的石头形态万千,有些似野兽般,仰天长啸、俯瞰山谷;有些似飞禽般,展翅欲飞、俯杀猎物;更有甚者,竟是似活物般,变换着不同的方向去观赏,所呈现出来的模样也随之不同,当真是千奇百怪、鬼斧神工,叫人叹为观止。
所到之处皆险峻,本以为翻过这个山头,又是一个山头等着众人,岂料行至山顶之后,却平坦如铲,展现在眼前的,是广袤无垠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际,不知不觉,大队伍已经踏上了代国的土地。
绵亘塞外,蔓草横生,辽阔无边的草地柔软而富有弹性,如同踏在一块天工织就的巨大碧绿绸缎之上。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大地散发着一片清香。放眼望去,五颜六色的小花如同色彩缤纷的云雾,飘落在绿悠悠的草地上。
这般如花如梦般的美景,胜似人间仙境,难怪人们会争来抢去,北代因此总是动荡不安,并不太平。
皇上从銮驾中下来,穿着贵气干净的华服,英姿勃发,迎接皇上的,是代国君主亲派使者,亦是鲜卑族大酋长的亲信,以及代国辈分最高的几个掌权贵族。
看着这位代国使者,几位大臣倒是看着有些眼熟,虎背熊腰、魁梧奇伟,手臂上裸露的肌肤被日光染成了泛着黝黑光泽的锈色,精壮的腰身旁边系着一把大刀,刀柄上的金属材料精雕细镂,显得有些秀气,与代国使者的彪形身材有些不符。
这位似曾相识的代国使者,正是十年前被代王派往江东进献鲜卑圣珠的拓跋完烈。
也许十年前的拓跋完烈已经是粗犷威猛的模样,拥有着一股与年纪极为不相符的粗糙老成。
眼下十年后的拓跋完烈,与十年前的差异不大,甚至在时光的修饰下,皮肤反而还细嫩了些,看来这十年他过得相当滋润。
“参见皇上!”拓跋完烈对着皇上一拱手,算是行过礼了。
拓跋完烈身为求和的一方使者,他的态度并不算太客气,他仍记得十年前的那一场牢狱之仇,更不曾忘记,连将军一家的不白之冤,这些年来,拓跋完烈一直耿耿于怀,从没遗忘过仇恨。
因此,拓跋完烈此刻的语气并不谦卑,甚至显得有些傲慢,连初次见面的跪拜之礼都没有。
“免礼。”皇上倒也没有察觉出拓跋完烈刻意表现出来的不友善,还只当北方汉子皆是直来直往的爽快性格。
“皇上辛苦跋涉,舟车劳顿,代王设宴,特意为皇上接风洗尘。”拓跋完烈没有继续对皇上多做恭维,他直入正题地说道。
皇上微微点头,顺着拓跋完烈手势的方向行去,突然,罗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