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房外有人喊道:“吕姨娘,大小姐在你这么?”正是秋雁的声音。
娇娘赶紧将药包藏了起来。
荷心也将吕姨娘从地上扶起来。
秋雁进来见吕姨娘两眼通红,疑惑的看着娇娘。
娇娘伸出小手,说:“刚刚碰到鸡汤罐子,烫伤了一块,我想找母亲要点膏药涂涂。”
秋雁一看,小手上果然有烫后红红的痕迹,着急的说:“小姐,这可怎么办?”
“烫伤要用獾油膏才行,等下我们去找金嬷嬷要点。”陆知然也跟着秋雁进来了。
“大哥都要帮我涂獾油膏,很快就能好了,姨娘还是不要太过伤心了。”陆娇娘对吕姨娘说到,仿佛刚刚吕姨娘是因为太过心痛她才落了泪。
吕姨娘还在掩面低涕,荷心扶着她坐到圆凳上。
这时,屋外传来一声啼哭。
陆知然同娇娘面色一喜,生了。
几人忙出了厢房。
不一会,有丫鬟出来报喜说:“夫人生了个小少爷,母子平安。”
大家很是高兴,金嬷嬷让喜来赶去嵊州给老爷报信,陆远山在嵊州任知州已满三年,准备回上京述职,现在正和新任官员交接,忙的不可开交。又另外派了小厮去于府报信。
孩子生下来了,于氏那边还没好。秋雁忙着给娇娘扎发髻,陆知然站在旁边说:“妹妹,你刚刚去厨房干什么去了?”陆知然突然靠在娇娘耳边说,“你是不是肚子饿了,我这里有点心。”
说着,还取下身上的荷包,递给陆娇娘。
陆娇娘不敢推辞,顺着他的话说:“我闻见香味,就跑到厨房去了。谁知我笨手笨脚的,将鸡汤的罐子弄打了,现在好了,害得母亲都没有鸡汤喝了。”
秋雁在身后回道:“小姐,别担心。董妈妈又杀了只老母鸡,很快就能炖出来。”
陆娇娘捏了捏藏在袖子中的纸包,不知道,这是包什么药粉呢?红花,还是。。。
“等下不要告诉母亲,我直接找金嬷嬷要獾油膏给你。”陆知然说道。
娇娘知道大哥不想让母亲知道,以免操心。
“我知道,其实不用要獾油膏的,过段时间就好了。”
“那怎么行,女孩子不能留伤疤的。”
金嬷嬷从正房出来,招手让他两进去。
两人进了内室,见于氏靠在软枕上喝着红糖水,满脸疲惫,精神却很高昂。见他二人进来,还招呼说:“然哥儿,娇姐儿,快来看弟弟!”
摇篮里躺着个睡着的婴儿,小小的,软软的,小脸红扑扑的。
两人立刻围了上去,陆知然还想伸手指,戳戳他的脸蛋,被金嬷嬷拦住。“小少爷皮肤薄,大少爷小心点。”
“别碰他,会吵醒他的,吵醒又要哭了。”陆娇娘轻声说道。
两个见于氏虚弱的样子,没打扰,待了一会,就出去了。
陆知然果然问金嬷嬷要了獾油膏,送来给娇娘。
“厨房的三丫被罚了,说是擅自离岗,被关在柴房了。”秋雁给娇娘涂药的时候,偷偷告诉娇娘。
第四十一章 三丫()
“三丫?是谁?”娇娘没听过这个名字,她突然间想到那个干瘦干瘦,被门沿怪异绊倒的丫鬟,“不会是个干瘦的丫头吧?”
“就是她,一直在厨房帮忙,今天早晨摔倒的那个丫鬟。”秋雁收起药膏,藏到箱笼里,“听说是早晨没守好厨房,让小姐闯入厨房烫伤,管厨房的董嬷嬷问金嬷嬷怎么处置,金嬷嬷说先关两天柴房再说。”
“啊!是因为我,她才受罚的。”娇娘慌张起来。
那丫鬟是听了姨娘的吩咐,才去正房送鸡汤的。她怎么没为自己辩解呢?金嬷嬷现在知不知道这事呢?
三丫去送鸡汤,大哥陆知然和秋雁都看见了,还有守门的婆子。想着,陆娇娘若有所思的看了眼秋雁,早上在西厢房,秋雁进门的时间实在太巧,也不知道姨娘说的那些话,她听到了没有。
“我要去看看她。”娇娘站起来说。
“小姐,和你没关系,是三丫自己自作主张想去讨好夫人,偷偷出来给夫人送鸡汤,结果还办砸了,撒了一地鸡汤。这事和小姐又有什么关系?”秋雁回过头说道。
娇娘更是疑惑了,三丫竟然没把姨娘供出来?这个丫鬟是太笨还是太聪明?
她故意露出一脸好奇的样子:“你知不知道柴房在哪?我们偷偷的去看看。”
秋雁来到陆娇娘身边也有段时间,知道娇娘人虽小,鬼主意却很多。再说,去柴房看看,也没什么。便答应下来,“等下我们偷偷的去看看。”
娇娘点点头,小声说:“我们偷偷去,不要告诉黄嬷嬷和素霜姐。”
秋雁看她一副小大人样子,也学着她小声说:“好,不告诉别人。”
两人笑成一团。
。。。。。。
于府收到于氏平安产下一子的消息时,于二小姐正在陪着母亲连老夫人用早膳。
连老夫人没注意到她女儿脸色一下变的铁青,还对刘嬷嬷说:“她倒是个有福的,有两个儿子在陆家也算站稳脚跟了。”
刘嬷嬷倒是觉得大姑奶奶生不生儿子,在陆家都能站的稳稳的。不过这话没必要在老夫人面前说出来,便跟着说声,是。
“洗三的时候,除了前面准备好的,另外再加上个长命锁吧。”连老夫人接着吩咐道。
“是银的,还是金的?”刘嬷嬷问道。
“银的就行了吧?”连老夫人犹豫道,彩绣坊中秋节前闹出欠了大量货款的笑话,她立刻就以八字不合的借口退了三儿和彩绣坊董家大小姐的婚事,反正两家也只是口头协议。只是这样一来,府中开销要更加收紧了。
于二小姐听到大姐居然没事,还平安生下儿子,事事都与上辈子不同,本就心烦,母亲还同下人婆子唠叨着要送些金的还是银的。她扔下手中的镶银筷子,忿忿的说声,“我吃好了。”
连老夫人看女儿耍小性子,想到于梦娟还说过要给女儿在上京找婆家,忙对刘嬷嬷说:“长命锁就拿金的,再加两幅银镯子好了。”
说着,又哄着梦婵说:“婵儿,你的婚事还要多多拜托你大姐,洗三时你同我一起去,我再找机会当面给她提提。”
于二小姐也想知道吕姨娘那边是怎么行事的,是给的药量太少了?这些天花粉可是自己好不容易凑到手的,份量不多,可让人流产的量确实足够了。难道是吕姨娘没下手?想到吕姨娘那副懦弱样,于二小姐突然意识到,吕姨娘可能根本没胆子下药。
她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说:“好,婵儿陪娘一起去。”
连老夫人不知道女儿心中所想,还在唠唠叨叨地说:“你大姐这胎虽然怀的不顺,却平安生下孩子,这个孩子也是个有福的。婵儿,你日后嫁人后,什么都是虚的,记住一定要生儿子,多生几个。看看你大姐,现在有两个儿子,不管怎样,陆家她是站稳脚跟了。”
于二小姐却是一点也不想听,算什么有福气?上辈子生都没生出来的孩子,这辈子生出来也是个短命鬼!
连老夫人还在说:“你不要一直拉着脸,洗三的时候,不要惹得你大姐不高兴,等来年,你大姐上京时不带你去,你就等着哭吧。”
于二小姐勉强弯弯嘴角,笑着说道:“母亲,我前面去的太勤了,她都让家里的姨娘招呼我。我都没脸再去了。”
“胡说,前面是她身子不便,才让家中姨娘招呼你,你看我这次去,她敢不敢拿姨娘糊弄我!”连老夫人说道。
于二小姐心道:你名义上是她的母亲,她当然不敢对你不敬。心中又想到一事,问道:“母亲,我最近听说,吕老头和吕姨娘关系如此不好,是因为吕姨娘不是吕老头的亲生女儿?”
连老夫人虽出身小户人家,却也是从小读列女传,女戒长大。她虽然溺爱子女,但涉及到关键的事情,也不会轻轻拂过。
当她听到自己最心疼的女儿问自己下人的花边八卦时,异常气愤,怒道:“谁在你跟前说这些,这些事是你未出阁的女儿家能谈论的么?”
于二小姐一时忘了自己还是未出嫁的闺中少女,被连氏训后才后知后觉。
连老夫人看她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又将她贴身的四个丫鬟叫过来训了一遍,罚了一个月的份例银子,才揭过此事。
于二小姐嫁给陆远山后的最爱听八卦了,吕姨娘的身份特殊还是陆远山告诉她的。
上辈子她假借吕姨娘生肖冲撞自己肚中的胎儿,要送走吕姨娘,陆远山和她说:“她不比其他人,若真是冲撞,就先送到庄子上吧,等你月份大了,再接回来。”
当时,她以为陆远山偏心吕姨娘,可后来她生下孩子后,陆远山也没提要将吕姨娘接回来的话,她理所当然也就忘了。
可吕姨娘到底特殊在哪里?于二小姐没搞清楚。
回来后,于二小姐特意向府里的老人打听消息,得到了吕姨娘的娘嫁给吕老头七个月后就生下了吕姨娘这个重要消息,可惜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是不是早产已经没人记得清了。
于二小姐心里还有于氏这座大山压着,也没心思多关心吕姨娘,还是这次为了拉拢吕姨娘才故意说些真真假假的话骗住她。
第四十二章 洗三()
秋雁先去探了路,得知三丫只是被关在柴房,并没有人看守,又回道厢房,同娇娘一起去了后院。
娇娘在秋雁的掩护下偷偷摸到柴房前,这是借靠着后罩房建的一个小棚子,房门搭建的很矮,成年人进出都要弯着腰,好在娇娘现在不高,进去倒是刚刚好。
柴房的门没有锁,只是轻轻掩着,娇娘推门进去。柴房并没有开窗户,搭建的也不牢固,屋顶与墙面的缝隙露出几道光线。有这这些微光,娇娘才看清里面。
柴房里靠墙的一侧,堆满了木柴,木柴旁边的一小块空地上铺着块烂草席,草席上躺着个干瘦的丫鬟。
“你今年多大了?”娇娘问道。
干瘦的丫鬟就是三丫,她原本在睡觉,被娇娘吵醒,揉了揉眼睛,爬了起来。“奴婢今年十一了。”
娇娘上下打量着她,枯黄稀少的头发,身上没有二两肉,看着身量,像是是八九岁的样子。
“门都没锁,你怎么不跑呢?”娇娘想了想,既然三丫没和金嬷嬷说鸡汤的事,自己还是先不要挑明的好。
跪坐在地上的三丫像看傻子似的看着陆娇娘,思索了一会,才说:“大小姐,这不是你能来的地方。”
“我来看看你啊,早晨你那一跤摔得很好看。我很喜欢。”陆娇娘继续说道,“我问你的话,你还没说呢?柴房的门都没关,你怎么不跑出去呢?”
三丫警惕的看着陆娇娘,昏暗的柴房里她的眼睛像老鹰一样闪着亮光。
就像盛昶侯府养的那只雕,那只海东青是天子赏给将军的,因为水土不服,不肯进食,饿的身上的毛都快掉光了,有次她不知深浅去逗它玩,那只雕突然直盯盯的瞪着她,三丫的眼神和那只雕的很像。
“卖身契在夫人手中,我又没有赎身,跑出去也是逃奴,又有什么用。”三丫觉得自己发疯了,同这个五六岁的幼童解释这些做什么,她能听得懂么?她闭上眼睛,又躺回草席上,还侧身面朝里面,留给娇娘一个背影。
“小姐,你好了么?”秋雁在门外问道。“这里又脏又乱,咱们还是快点出去吧。”
娇娘没搭理秋雁,对着三丫的背影说:“你愿意来我身边么?”
三丫转过身,上下打量了她一下,轻蔑的一笑,说:“你能把我要走么?”
娇娘抿嘴着嘴,笑着说:“你说话可要算话,等下我就将你要过来。”
娇娘见说服三丫,转身出了柴门,背后突然传出一声叹气声。“你若是不想害我,就让我在厨房呆着吧。”
娇娘心中一震,不动声色地回到东厢房。
原来这个三丫竟是个大智若愚的人物。
吕姨娘指使她装鸡汤送给于氏时,三丫应该就知道这鸡汤里不妥当了,可是又不能不去,只好在正房门口表演一场好戏,乘机将鸡汤打翻。
陆娇娘自己太过心急,跑去厨房打翻剩下的鸡汤,让三丫受到牵连,三丫却一点没提到吕姨娘。三丫没把吕姨娘供出来,是不想卷入内宅斗争中,她告发吕姨娘了,不管夫人整不整治吕姨娘,她必定没有好果子吃。
现在三丫又警告陆娇娘不要为她求情,也是不想金嬷嬷他们知道她和陆娇娘私下有交情,吕姨娘可是陆娇娘的生母,若还有什么暗下的关系,反而会惹金嬷嬷注意,还不如先下安全。
娇娘想通了三丫的想法,反而更不想放弃这样一个机灵聪明的下人了,反正也不急于一时,回上京时将她带上就好了。这样一想,也就不着急找金嬷嬷了。
金嬷嬷在于氏生子后忙的不可开交,即便这样,她还是抽空躲起来,同灶上的董嬷嬷偷偷咬耳朵。
“你查出来了么?”金嬷嬷问道。
董嬷嬷回道:“拿着汤渣去了三家药铺,都说里面没有放药材。”
金嬷嬷皱着眉头想一会,问道:“难道真的是巧合,可这也太过巧了吧,这么一锅鸡汤,竟然没能喝上一口,全都给洒了?”
董嬷嬷想了一下,说道:“要不,我们借口丢了件物品将院中搜一下,看看能不能搜出什么东西出来?”
金嬷嬷摇了摇头,摆手说道:“不妥,后罩房还好说,搜内院的话会打草惊蛇,还是等洗三礼办了再说吧。”
洗三礼一般都是近亲和通家之好才会前来,陆家在临安城也只有于府这一家亲戚了。
到了洗三这日,连老夫人带着于二小姐前来,好在前一天陆远山就从嵊州快马加鞭赶了回来。
连老夫人在正房同于氏唠着家常,“小儿起了名字么?”
于氏笑着说:“叫逸哥儿,陆知逸。他父亲刚起的。”
于二小姐惊叫道:“意哥儿?中意的意。”
于氏解释说:“不是,是安逸的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