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军造成突然袭击,造成较大的战果之外,一旦战斗打响,日军就可以在其防区,选择更有利于他们的作战方式。
比方说,固守。
这才是,王利最头疼的。
“司令员,部队已经抵达预定位置,就等2师炮兵阵地的攻击信号了。”胡修荃刚刚视察完部队,连续一天一夜都是在作战和行军,战士们有些疲惫。好在商定的总攻时间,还有6个小时,部队可以做一次短暂的休整。
“突击部队确定了吗?”
“老3团,曾总亲自点的将。”
王利无声的点点头,这个团的底子不错,作战顽强,可以委以重任。加日军仓皇布置防御阵地,根本就没有想过,从南面和西面,会遇到进攻,日军的工事修建的也比较简单,反而日军最重视的东线防御阵地,一直没有战事。
这也给日军守敌造成了一种假象,主攻方向似乎弄错了。
好在,3团的进攻也是从外围开始,战斗并不激烈,日军指挥官还没有从东线防御阵地,调兵增援的想法。
可守备日军一旦调整兵力部署,再过几个小时,他们就会现,原来榆树已经是四面被围。
实际,榆树的情况和舒兰不同。
舒兰县境内是半山区,加平原地区,多河流,虽然不是大河,但是河流密布,两军交战,兵力少的一方,有很多选择可以摆脱对手的纠缠,顺利突围。但是榆树不行,一是周围都是一望无垠的田野,一旦失去坚固工事的保护。兵力占绝对劣势的一方,就会被在野外,围困。
失去了工事的保护,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加榆树守军接到的命令,是固守县城,并防御铁道线周围的安全。日军指挥官也不敢违反军令。
况且,现在距离王利预定的总攻时间,还有足足六个小时。守城的日军指挥官大概会觉得不妥,但不妥在哪里,他还是看不透。等到大军一围,也就是背水一战的时候。
部队清理日军前沿火力点顺利,这样的小规模作战,关东军是不会投入作战飞机的,相反,固守在榆树的日军主力,也没有打算增援城外的日军守备部队。
日军守将已经做好了在天黑前,收缩防区,收拢兵力,做固守的姿态,一方面,请求哈尔滨的日军主力增援。
两天来,日军的这种固守姿态,让曾一阳嗅到了一丝的危险。先是舒兰,再是榆树。
就像是梅津美治郎布置了一个巨大的陷阱,让他跳。虽然他也给梅津美治郎准备好了一道大菜,但还是要将战役的主动权放在自己的手中,令,王利必须在两天内,全歼榆树日军守敌。
这个任务非常艰巨,但是王利没有理由拿不下榆树。
因为,放在他手的兵力,是日军的5倍,装备也是以苏式装备为主的主力部队,其他方面,都是他占据绝对优势,打不下榆树,他还有什么脸当这个司令员?
其实关东军也不可怕。
日军中,很多部队都是没有作战经验的部队。日军大本营让这些部队在满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老兵都抽调在中国战场,而满洲三面和苏联蒙古接壤,不得不防。
所以,关东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戍边,还有一个就是训练新军。
也就是说,在关东军中,大部分师团,都是没有过战场的部队。最多也就是围剿过抗联,不过,抗联的部队少,日军往往是拉网式搜索,作战中,也很少需要构建防御阵地的。这就使得,开战以来,关东军的大部分师团,行动迟缓,在战场,也时常错失机会。
结合自身情况,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决心先静观占据变化。等到事态明朗之后,利用满洲达的交通网络,布置进攻兵力。
长春的日军司令部内。
和以往的开战有些不同的是,司令部的参谋官们,并没有因为抗日军队要打到他们的腹地,而担心不已,出现慌乱的景象。反而非常自信,即便在蒙古战场,关东军失去了他们大部分的装甲部队。可经过半年多的补充,关东军还是组建起来了一支装甲车大队。
数量虽然少一点,可也是对苏联红军来说。
对于没有坦克的抗日部队,平原,绝对是抗日军队的坟墓。除非双方都出动行动快,攻击力强的骑兵,在外围短暂交锋,不然,只要曾一阳下令,部队越过松花江,和拉林河下游,进入松嫩平原,关东军指挥部的参谋们都信心百倍,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成对抗日军队的主力围歼。
和前两次不同,梅津美治郎经历过人生最艰苦的岁月,他变得更加的平静。
两天前,正是他在长春的司令部内,下达了滨海线吉林段沿途作战部队固守城镇的命令。前线的吉本贞一中将,还为此质问过他。从这一点来看,他的司令官的地位,已经被受到了部下的怀疑。但是他还是坚信,对手绝对不会冒险,因为攻打舒兰县城,对于曾一阳来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吉林不比三江,人口数量稠密,村庄林立。加1纵控制滨海线吉林南段之后,1纵很容易失去了机动作战的能力。
梅津美治郎自问,假如是他,他据对不会这么干。
种种猜测和怀疑,让他否认了曾一阳准备突破滨海线,进攻吉林的推断。否决了参谋部内的激烈套乱,并坚信,曾一阳的目标还是在松花江以北,而不是以南的区域。于是,他破例将在热河的骑兵部队,抽调了两个联队,进入吉林,就是为了能够增加部队的行动能力,抓住战机。
秦彦三郎推门进入司令官办公室的时候,梅津美治郎还饶有兴致的在摆弄咖啡炉,房间内弥漫着咖啡诱人的香味。
“大将阁下,您难道一点不担心吗?”
梅津美治郎认真的看着咖啡壶内不断冒出的气,神情坦然道:“担心的不应该是我,而是曾一阳。”
就这么一句话,梅津美治郎的强大自信有一次进入了他的身体,从月初落寞的回国向昭和请罪,飞机前,有些佝偻的背影还深深的刻在秦彦三郎的记忆中。
回到东北后,梅津美治郎也一直表现的不温不火的样子,反而像是一个失去了希望的老头子,显得有些笨拙。可是,舒兰的枪声一响,梅津美治郎又像是活过来了一样,整个人的精神一下子被提起来了。一个真正的军人,都是渴望热血的战争岁月,梅津美治郎的心中,战斗的源泉从来没有干涸,这才是秦彦三郎最敬佩的地方。
“咖啡?”
秦彦三郎摇了摇头,腼腆的笑了笑:“我不喜欢这种苦涩味道,这和他的香味非常不符合。相比而来,我更喜欢茶,香味清淡,茶汤略微的带着一点甘苦,而不是咖啡,什么都来的那么浓烈。”
“我倒是和你不同。我喜欢咖啡,但我不喜欢煮咖啡时候那种浓烈的香气,就像是一种非常诱人的诱惑。但是第一口喝去,咖啡就像是药汤一样难喝,有时候,真的想一把将杯子倒掉,然后换甜美的蜂蜜水。”梅津美治郎有意无意的说着:“因为咖啡能让我记住,诱惑和凄苦是伴生的,让我的这里时常能够保持清醒。”一边说,梅津美治郎还用手指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习惯,很多和一个人的性情有关,就像是好动豪爽的人。就会喜欢烈酒,因为,烈酒能够让他们的血液燃烧出火焰。
这些话,倒是和梅津美治郎的性格非常相符,这个人就是一个不拘言笑,时常保持着非常严谨的作风,但是没有人能够看出他心底的想法。
“我约了矶村武亮大佐,你一起来!”
“是大将阁下。”
秦彦三郎微微欠身,不久之后,司令官办公室的副官就将一杯茶递送到秦彦三郎的面前。
嘟嘟嘟,副官小声的敲门声,打断了房间内,两个人的谈话。从不时传来的笑声,可以知道,谈话的内容很轻松。但实际,房间内的两个人都知道,这种谈话虽然轻松,但背后隐藏的东西,让人非常难放下。
日俄战争时期,秦彦三郎刚刚进入军校,他和他的同学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踏战场,杀俄国人。但是刚刚进入军营的他不过是一个新兵,那里会这样的机会?他只能在学校的操场里,和同学一起,用刚刚敲开冰面,提起来的冰水,从头浇到尾,显示其英勇。其代价就是,第二天他高烧,连床都起不了。
反而,梅津美治郎却是在日俄战场,不过其遭遇比秦彦三郎好不了多少。
在乃木希典的第三军,从旅顺登6,作战就没有顺利过,俄国人在高地建立了工事坚固的机枪和重炮阵地。大量的日军,都被拦截在海滩,几次进攻都被打下来。
作为青年军官,梅津美治郎也带兵去了。
日军当时已经无计可施,只能用自杀式袭击,来敲开俄国人的防线。
肉蛋攻击的意思,就是在士兵的身绑炸药,然后在后方火力的掩护下,冲入俄国人的阵地,拉响身的炸药。梅津美治郎就赶了这个一个任务,在冲锋中,他身连中数枪,最后从高地一路滚下来,直接摔了个半死。
在很长时间内,他都无法忘怀那场战斗。
有时候他还纳闷,自己是不是应该感谢那个用步枪击中他的俄国士兵。因为,同时参与肉蛋攻击的日军中,仅有几个人活下来的人,遭遇还都和他一样。毕竟,在1个月的时间内,日军在旅顺口要塞战死了两万多人,进攻的七万日军打到最后,大部分都士气低落。而梅津美治郎也因伤势严重,回国治疗。在战场的时间,还没有在轮船的时间来的长。
对于两个人来说,任何一种都不是愉快的经历,不过他们当时都年轻,有着挥洒不完的热血。但现在想来,心底都有些唏嘘。正在谈话陷入僵局的时候,司令办公室副官敲响了房门,站在门口,询问道:“大将阁下,矶村武亮大佐已经来了。”
“让他马来见我。”
“是的,大将阁下。”
矶村武亮小臂夹着文件夹,信步走进司令官的办公室。将一份准备好的文件送到了梅津美治郎的手中,后者拿起眼镜,低头仔细的看了起来。小规模作战才两天,日军也在试探抗日军队的进攻兵力,舒兰的第4联队报告是2个旅,而在吉林的汇报是3个旅,榆树的情况也不明朗,已经被侦察获悉的,也就一两千人,看样子就是一个团的兵力。
请报,关东军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
因为,布置在老百姓中的很多特务,被政审给揪出来了。使得很多的关东军情报网络受到了一些破坏。这也是矶村武亮非常担心的,好在他的情报不是完全都从稽查队那里获悉。
关东军也拥有军方的信息来源,和宪兵部队的消息来源不同。
总算是拿到了一些重要的情报。递送给梅津美治郎的分析文件中,就有对前线抗日军队的进攻兵力的分析。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在3万兵力左右,而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是在半山区。
不过因为山区地形太复杂,反而没有防御严密的平原地区获取情报容易。
梅津美治郎仔细的看完最后一个字,点头赞赏道:“不愧为帝国精英,非常详细,理由也非常充分。秦彦君,你也看看,很有启。”
“是吗!”秦彦三郎拿过来,也低头看起来。
整个文件,都是以1纵进攻之前,满洲在南满的政治宣传开始的,重点通过获取的情报对在吉林境内动战役的可能性的评估。对于曾一阳来说,一旦主力进入吉林中部平原,那么其结果就是野司所有主力,和关东军主力部队的决战。
这绝对是不可能生的,而包括南满的一系列的反日行动,都归结为是烟雾,真正的意图,却是松嫩平原。
也就是龙江和滨江两省的防区,和吉林根本就没有关系。
秦彦三郎没有对分析报告直接作出评定,但是他从梅津美治郎的表情来看,司令官是赞同这种判断的。
“只要滨海铁路沿线的防御部队,能够让王利无功而返,那么最后,曾一阳势必会出现兵力短缺,暴露其全部主力,然后……嗯……”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梅津美治郎平和的面目下,眼神中露出凶恶的光芒。
—://。。
第二八一章山林枪声
更新时间:201221712:42:35本章字数:6899
1纵在舒兰的进攻,筹备了近半个月,但一开战,还是显得有些仓促。
这从舒兰县城最后还是在日军第4联队手中就能看出,这给梅津美治郎一个错觉,就是曾一阳在舒兰方向的进攻部队,是一场骗局。欺骗的对象,就是担任吉林防御司令官的吉本贞一中将。
反而,对第4联队的作战,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日军中,很多部队,都已经几十年没有打仗了。第2师团是日军中头等精锐,这话不假。但一直独立作战师团,能够挥其火力和战斗力的,往往是其配备的特种部队,包括炮兵,战车独立大队,重炮部队,而不是步兵。
第4联队是一个完整的独立步兵联队,其装备不过比一般的日军联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兵源,装备,都差不多。
除了第4联队的士兵,作战时候顽强之外,没有太多的不同。而且还是三十多年前,在日俄战场的战绩,已经算不得数。
关东军沟通南北的铁路大动脉,滨海线一直是重中之重。其吉林段,又是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段铁路防线。沿线的兵力部署,进攻不足,但防守有余。但就1纵这点兵力,想要进攻哈尔滨,确实是天方夜谭。
哈尔滨周围驻守了关东军两个师团,虽然不是常设师团,兵力在两万左右,加起来也有四万人。
还是地方部队,日军在这里投入兵力,几乎和东线防御苏联人的兵力一样多。
加城市攻坚战,需要投入大量的各种进攻火炮,在情报汇中,曾一阳的部队是不具备的。苏联人,提供的武器,大部分都是从蒙古战场缴获的日军武器,还有一些,苏联红军淘汰下来的装备。
真正从苏联兵工厂直接运送到三江的装备,所占曾一阳接受苏联装备的比重非常小。
种种情报结合下来,梅津美治郎决心以静制动。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滨海铁路沿线的日军固守,那么进攻的1纵的损失将会大大的增加。占据有利地形,和战役主动的防御部队,往往能够付出很小的伤亡,就获得比较大的战果。
而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司令部的参谋长,负责统筹的饭村穣中将,负责情报的秦彦三郎少将,都已经获得一致的认同。
在额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