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赞赏地看了她一眼,“你说得没错,玲姐儿看着是个好的,好好培养,说不定不比她的两个姐姐差,有时候联姻,通两家之好,得以助益,可不是需要女儿们吗?做人做事,都得把眼光放长远点儿,有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知道以后的造化。”
第三十九章 表姐妹()
表姐妹何筠玲也就眯了会儿就自己起来了,外面的丫头听到声响马上走了进来,“姑娘可要起来了?”
这是胡家的丫头,胡大太太拔下来的两个二等丫头之一。
眼前这位圆脸圆眼睛的丫头,看着挺讨喜的,而且也机灵,自己也不过是才坐了起来,她就知道自己醒了。
“这位姐姐叫什么名字?”何筠玲看着她问。
“奴婢叫荷香。”
“那麻烦你帮我打盆水来。”
“不麻烦,这是奴婢应该做的。”荷香转身走了出去。
尽管在古妈妈成天在自己耳边强调着主仆有别,何筠玲还是有些不习惯这样使唤下人。
何筠玲洗完脸,换了身衣服,胡婉兰她们来了。
“玲妹妹我们过来看你了。”未进门已响起了胡婉兰的声音。
何筠玲站了起来,走上前两步去迎接,看到她们一大行人,她赶紧让了进来。
古妈妈这会儿也进了来当值,吩咐着秋实去端茶。
何筠玲让姐妹们都坐下,大房两个女孩,二房一个女孩,三房两个女孩,四房五房分别一个嫡女,一共七个女孩,年龄参差不齐,五到十四五岁之间,一一坐下来后,何筠玲之前觉得挺宽敞的小客厅现在变得稍稍拥挤起来。
“你们的到来瞬间就蓬荜生辉啊。”何筠玲笑嘻嘻地道:“先喝口茶,过来得匆忙,没能带什么,姐妹们别见怪,改天你们有空,我亲自给你们做两道点心……”
“难道我们过来是讨点心的不成?”胡婉兰嗔怪地道,“这不是看到晚宴准备着了,我们姐妹过来叫上你一起过去的。”
“原来是这样。”何筠玲做恍然大悟道,“我这是进了福窝里吗?你们都对我这么好?我刚才还说,外祖母的家里真大,我可不会走回刚才外祖母的院子呢,还好你们来了。”
何筠玲这些天虽说没有大鱼大肉,但是在古妈妈的巧手下,她的伙食是营养均衡的,所以她的脸上也长了些肉出来,之前病着腊黄的小脸,现在恢复了又白又嫩又带着婴儿肥的状态,她笑起来的时候还隐隐地带着俩酒窝,可爱极了人看着就莫名喜欢。
在前世,何筠玲妈妈做过幼儿园阿姨做过幼师加之进修了儿童心理学,连带着她对小朋友心理颇有了解,所以她知道怎么让自己这个‘小朋友’看起来更让别人喜欢。
没办法,现在是寄人篱下。
何筠玲这话一出,大家就好奇了,胡婉珠首先就脸露不信,“玲妹妹你说我们家比你们家大?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何筠玲认真道:“是真的,我们家也人多,只不过京城那边的官员多,分到的地儿不多。”
这个就算自己没有逛完何府也是知道的,何府已经没落了下去,听说连着西边的一个花园早些年因为手头拮据也被旁边的西宁候俯买了去,那地儿可想而知也就变得更加的少了。
大家听完也俱都明白了,再看向何筠玲的时候,眼神也亲热了几分,原来这位官家表姐妹的家里还不如自己家大呢,看起来自己家也不是差他们家太远。
“听说啊那些大家闺秀都要学针线女红跟厨艺的,是吗?”四房的一位嫡女问道。
何筠玲这个也听古妈妈说过,所以也能向她点头,而自己的厨艺是在前世学的,家里面只有她跟妈妈两个人,妈妈有工作要美家,不能总是指望妈妈回来做饭,何筠玲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学会了自己做饭,她那会儿是主动请教邻居奶奶学的,那会儿给妈妈做了第一顿饭,妈妈欢喜得直掉眼泪,直说她长大了。
之后她会做的菜式越来越多,变着法儿地出现在自家餐桌上,妈妈还心疼她做得太多,何筠玲却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特别是点心,也是因为妈妈喜欢吃,而外面买的很多都是添了添加剂,她还专门去上一段时间的烘焙课,日积月累的,她觉得自己的手艺还不错。
那会儿她考上了演艺学校,同专业的死党就酸她,‘何筠玲要是有一天你在演艺界没有出头之日,你回去卖点心肯定能活下去。’
“天,那不是要自己动手做?那厨房的油烟可不好闻,我们又不是那些小家小户一样,没有丫头才自己动手。”胡婉珠脸上挂着不可置信,她最这些油腻腻的东西了,她们怎么受得了。
这个古妈妈帮何筠玲答了,“府里姑娘确实有学这个,不过也不是亲自动手,只是掌握着材料搭配和份量,指挥丫头们动手而已……就是这样,愿意去厨房里的姑娘也不多呢,不过,长辈们都喜欢这样贤惠孝顺的姑娘。”
“原来是这样……”大家也都点了头,胡婉兰更是若有所思起来。
之后说了两句话,就有丫头进来说是老太太让她们过去,大家也就纷纷起了身,一起往老太太那儿赶。
老太太早在屋子里翘首以待地等着她们,“我还说你们都去哪儿了?一个两个莫不是都睡过头了不成?原来是去玲姐儿那儿。”看得出来老太太很高兴,因为她们姐妹一道到来的情景,“就该这样,一家子姐妹儿就该亲亲热热的,在家里的日子可是转眼就过的,以后想要这样机会说不定都没有呢。”
“是,祖母!”女孩儿笑嘻嘻地凑到老太太的跟前来。
可被老太太拉到怀里的就只有何筠玲,“快过来给外祖母瞧瞧,玲姐儿有没有睡好了。”
“哎哟,祖母现在眼里就只有玲姐儿,都没有我们的位置了。”胡婉珠阙着嘴,半真半假地道。
老太太喜欢小辈们这样在她面前争宠,伸出一个手来,把胡婉珠拉到了怀里,“珠姐儿吃醋了,来来,祖母也疼一下。”
胡婉珠这才咧嘴笑了,瞅着缝隙还给何筠玲抛了个得意的眼神。
何筠玲愣了一下,就想笑,哎呀,还真是好久没有这样的童年感觉了,就像小时候在学校里,同学们向老师争宠一样
不过这样子腻在胡老太太怀里,众多孙女中,也只有胡婉珠敢这样做。
其他的不是年龄大了做不来这姿态,就是因为庶女的关系不敢上前。
第四十章 宠妾()
作为给何筠玲胡瑞洗尘的晚宴,到底没有吃得太顺畅。
开始的时候是高兴的,因为胡瑞这回上京求官挺顺利的,大家脸上都挂有与有荣焉的神色,马上就要挤进官宦的人家了,大家都举起了酒杯要敬胡瑞。
正在这时,有下人来报,大老爷的小妾要生了,本来生孩子这事儿大家知道之后让人去叫稳婆大夫就行了,坐在这吃饭的人也帮不上什么忙,还是可以照常吃的。
只是没一会儿又过来说啊这位小妾生产得并不太顺利,似有难产的迹像,这又是大老爷平常很是宠爱的一位。
当即大老爷就坐不住了,站起来要到这位宠妾的院子里看着。
在邻桌的大太太脸色就不好看了,只是又不敢出口不让他去,转头去看老太太,老太太也不同意,这可是她二儿子的接风宴呢,亲生兄弟还比不上一个小妾?
老太太把大老爷给叫住了,“老大,先坐下,已经让人去请稳婆大夫了,那边丫环婆子服侍着,周全着呢,你别担心,咱们先把饭吃了,再慢慢等消息。”
大老爷复坐了下来,嘴里不放心地吩咐着过来传话的人,“好好服侍着玉姨娘,别担待了,那边的人手够不够?稳婆到了没?大夫呢?叫了哪位大夫?请了几个?”
大太太脸色铁青,这些都是她的事情,大老爷这样子行事,分明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她打断了大老爷的话,“老爷你就放心吧,玉姨娘那边早有准备呢,稳婆那边也早打好了招呼,已经过来了,大夫一向都是我们叫开的常大夫,你是知道他的,他的医术一向都好。”
大老爷得到下人的回话后挥手让那下人赶紧回去看着,自个儿没有理会大太太,大老爷因为始终记挂着那宠妾的情况,饭桌上也心焉起来。
没一会儿,一个婆子又是过来报,玉姨娘喊着要见大老爷。
这下大太太没忍住‘啪’地一声把筷子拍在了桌子上,指着那个婆子就是骂,“哪里来没眼色劲儿的,这是吃着饭也是你能闯起来的?女人生产哪里能让男人进去看着的?你这分明是想让大老爷沾晦气是不是?来人啊,把这个人没有规矩的人给拖下去掌嘴!”
大太太这一顿疾言厉色把底下的婆子吓得一阵哆嗦,赶紧跪了下来磕头。
而其他仆从看到大老爷的神色没有人敢上前拉那婆子下去常嘴。
大老爷转过头来看了大太太一眼,脸上也是一片的难看,再看向那婆子的时候,就问道:“玉姨娘现在怎么样了?你详细地说一说,稳婆又是怎么说的?可还要紧?”
“老大!”老太太沉声喊了声大老爷,“你媳妇说得对,这是女人的事情,你要是不放心,我让马嬷嬷过去瞧瞧。”
马嬷嬷是老太太身边的第一脸面人,很得老太太器重,说话办事很是稳妥周全,陪在老太太身边服侍了大半辈子,是看着大老爷他们长大的,平常几位老爷见到了她也是颇尊敬,不敢受全礼。
“不敢劳烦娘身边的马嬷嬷白妈妈看着就是了,这女人生产啊,哪是那么容易的事,生上三天三夜也大有人在呢。”大太太忍着气接口道,她叫的是自己身边的白妈妈,平常也是帮着管她院子里的事情,有她过去,也是稳妥得很。
底下的婆子听闻哆嗦地更厉害了,微微地抬着头看着大老爷,脸上一片哀求之色。
大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玉姨娘没少跟他说过大太太眼里容不下她们这些妾室,平日里总是有的没的在拿妾室出气。
他转过头来跟老太太说:“那就麻烦马嬷嬷过去帮我看看了。”
大太太气得直哆嗦,他怎么能?他怎么能当着这么多人来打自己的脸?
马嬷嬷在老太太点头下跟着那婆子就走了。
而大老爷脸上还是不放心,还有些坐立难安的样子,别人跟他说话也一副没有听到的样子。
气氛悄然地尴尬起来。
三太太是个伶俐的,看着大太太快要失态之时,赶紧过去扶住了她,劝道:“大嫂让马嬷嬷过去看看也好,马嬷嬷也生养了好几个孩子了,大伯应该也是看在马嬷嬷比较有经验的情况下才让她过去的,我知道大嫂也是好心,谁不知道白妈妈是个能干的,有她在也能安排妥当,你们啊,都是玉姨娘好,都是一处方向想的,谁去都无所谓了。”
老太太赞赏地看了三太太一眼。
大太太由三太太做了台阶脸色也缓了缓,朝她点了点头,这事儿也算是稳住了。
何筠玲吃过饭,回到自己名叫清风院的时候,就听说玉姨娘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大老爷高兴坏了,晚宴一撤他就忙不迭地过去守着了,连二老爷他们准备叫上他商量着这次上京的事情都推到了明天。
秋实对这些感兴趣极了,只是她初来乍到,消息渠道还不畅通,只能抓着荷香两个胡府里的丫头一个劲儿的打听。
她倒是有本事的,还打听了大老爷重赏了玉姨娘,又送珠宝又送田庄的,大太太可是气坏了常大夫过去开药丸子吃呢。
古妈妈把秋实打发了出去,亲自给何筠玲拧了条手帕,给她擦脸,微皱着眉头跟她说道:“这府里是个乱的,这些事情咱们听听就算了,别凑得太近,也不要往心里去,这些事终究是、终究是上不得台面。”
何筠玲点点头,“我晓得古妈妈。”
古妈妈的眉头还是没有松开,这胡府真是一点规矩也没有,这大老爷宠妾灭妻都已经做得明面上了,在全家人面前一点儿也不顾及大太太的脸面,而大太太呢,一点儿正室的风度也没有,就算是心里恨,也不能表露出来,给自己失了风度啊。
她担心六姑娘在这家里呆得久了,也沾染上了这些不正确的思维,她虽然不是何府的家生子,没有受到特别的管教,但是她也知道,一个大家闺秀的养成,环境是个很的,要不然怎么会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呢。
第四十一章 心虚()
何筠玲也觉得这内宅里的妻妾角逐像看大戏一样,那些个古装剧诚然没有骗自己啊。
不过想想,似乎内宅里妇人也只剩这点乐趣了,被关在四面墙里,人口简单的还好,这人口一多,矛盾也就来了。
古妈妈还觉得秋实的嘴里没个把门,外面的那些好的、不好的都往何筠玲跟前说,没得污了六姑娘的耳朵,于是要敲打两句秋实,何筠玲就给阻止了。
“姑娘你这样子可把那个小蹄子给宠坏了她越发的不知天高地厚。”毕竟这里不是自己府里,要是在何府的话,不管怎么说还有二太太在旁边看着,可是在这里呢,万一给姑娘惹出了事儿来,连累的可是姑娘,古妈妈觉得可不能让秋实胡来。
“古妈妈我知道你是怕我听到一些不好的,会影响到我的性情,我想跟你说,不会的,我只有多知道外面的事情,才能从中得到警醒与成长,我也不至于做个睁眼瞎。”
秋实那边她也想过了,她口齿伶俐会来事儿,而自己身边也确实需要这样的人,就好像在庵里的时候,由她帮忙给自己探听消息,要不然她真的跟笼里的雀没有分别了。
“先让秋实跟府里的人熟识熟识,也不要特地去打听什么,装一装好奇心就行了,别人不说的话也不要去问,古妈妈我们虽说有些事情不关我们的事,但是知道些始末,说起话来也能稳妥些,别无意间说到人家的避讳处,那就不好了。”
古妈妈听完就欣慰了,觉得自家姑娘像个小大人一样。
自此在胡府里住了下来,何筠玲每天是要向胡老太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