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地站了起来,张开双手,嘴里面直喊着:“我玲姐儿快到外祖母这边来!”
一进来就受到如此热情的对待,何筠玲表示受宠若惊,这是跟何家完全不同的态度啊!
她稳稳地走上前,给这位老太太跪了下来,“玲姐儿给外祖母请安了,祝外祖母福寿安康,笑口常开!”
老太太一把拉住她胳膊,笑得合不拢嘴,“快起来快起来!真孝顺!”
何筠玲就顺势站了起来,被老太太搂着,被她一叠声地问:“过来都累坏了吧?在车上闷不闷?没有吃上热乎的饭?”
何筠玲都一一的回答了。
然后身旁就有人笑道:“哎呀,快看看祖母现在眼里面只有玲妹妹了,我们这是些人都看不到了,就连刚刚回来的二叔也退了一射之地。”
“瞧婉婷的嘴儿!连祖母也敢编排!”边上的一位姜黄色衣服妇女就嗔笑道。
胡老太太这才停止了对何筠玲的问道,转头向旁边的媳妇儿孙们道:“看看你们,你们什么时候我眼前杵着?我这外孙女还是她出生的那会儿见过一眼呢,想想现在都多少年了,我可得好好稀罕稀罕。”
“是是,老太太说的都是对的!”众人也顺着她的话道。
胡老太太被哄得眉开眼笑,一手从背后搂住何筠玲的肩膀,向她介绍着在场上面的人。
还好何筠玲没有面盲症,要不然对着屋里面二三十人,满眼蚊香眼不成。
“这是你的大舅母,平常家里面的事情有她管着,那你有什么缺的尽管找她就是!”
胡老太太指在她边上一位圆脸的中年妇女介绍道。
这位大舅母看着何筠玲喊过人之后,就拿过身旁丫头手上的见面礼,往何筠玲的怀里塞,她笑得一脸和善的样子,“这是大舅母给你的见面礼,你快拿着,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玲姐儿拿着玩。”
这是一对金手镯。
何筠玲看胡老太太一眼,老太太朝她点头,并笑道:“快拿着,你大舅母可有钱着呢,别跟她客气。”
何筠玲才拿了过来。
“玲姐儿果然就是大家闺秀,看看这些礼仪多好。”这是胡家的三太太,她惯会看老太太的眼色,知道老太太对何筠玲另眼相看,言语中也对何筠玲奉承起来。
第三十七章 胡家()
这位三太太的话,果然让胡老太太更加地高兴,眉宇间还隐隐地泛了些自得起来,老太太对于大女儿嫁到了官宦人家,异常地满意与自豪。
显然三太太也是摸着她的脉膊走。
当然三太太这话一出,大家也更加地注意起何筠玲的礼仪来。
何筠玲也算是临时抱佛脚,她到了这边之后,也努力地适应起来这里的生活来,特地让古妈妈把日常生活的一些技能给她普及,包括这礼仪方面的,她知道古代对女子的约束很深,在礼仪方面是特别的看重,也由以此来权衡一个女孩子的价值。
她的前世也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出身,她只是一个单亲的孩子,她生父家里因为她是个女儿,而母亲又不能再生,想要儿子的父亲一家对自己是人前一副嘴脸人后又是另外一副嘴脸,甚至还虐待自己,在一次她妈妈突然回家中,看到了三岁的她被奶奶按到水中的画面后,愤而上诉离婚。
她的父母亲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夫妻俩白手起家,奋斗了十几年后,拥有了自己的工厂,当上了老板,在当时父母亲的村镇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是个成功人士,正面的教材。
然而他们离婚后,家产一分为二,强势的母亲带走了公司里面大批的客户,她父亲那边没有了母亲的助力很快衰败了下去,而母亲带着她,从幼儿园阿姨到两家上市公司的老总,何筠玲也从普通的单亲孩子成了富二代,至于教育方面,她母亲对她很严格,但并没有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态,也只是希望她的性子坚韧独立,面对生活挫折与困难时不至于慌张无措。
何筠玲的仪态还是因为她从小学舞蹈的缘故,再而了演艺学校,加强了形体那方面的培训。来到这里之后,古妈妈跟她示范了一些日常生活中要用到的礼节,她都一一地练习了很多遍,毕竟古妈妈并不是个专业的礼仪妈妈,何筠玲也只能把这些规矩学个五成像,最少不出错而已,要是跟人家真正的大家闺秀一样行云流水那是没有的。
何三太太的话其中的成份也是拍老太太马屁为多,也或许有一点儿,何筠玲因为是练舞的缘故,腰背站姿挺直,姿态优雅,看起来也给她的举手投足加分不少就是了。
胡家是一个大家庭,胡老太太生了三男两女,再加之两个庶子,嫁出去的几个庶女也就不算在其内了,儿辈都已经媳妻生子了,加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了。
没有分家,都住在一起,老太爷还在呢,只不过是行动不便,中了风,多半在自己院子里呆着,所以这会儿的屋子里并没有看到老太爷。
何筠玲把屋里的人都认了个大概之后,也收了满满的见面礼,也暗暗记下了众人大概的特点,大舅母看似和善实至精明,二舅母看着是个爽朗的,三舅母就是个会看眼色也会说话的,老太太看起来也挺喜欢这个三儿媳,当然三个儿子中她最疼的也是这个小儿子,剩下的就是两个庶子媳妇了,也可能是身份地位的影响下,看起来就是中规中矩的,安安静静,看起来没有多少存在感。何筠玲想想也觉得理解,没有人会大度地让妾侍生的孩子视为已出。
再跟几人同辈见礼。
刚才敢拿胡老太太打趣的女孩儿就是大房的二姑娘胡婉兰,十二三岁的样子,她上头还有个姐姐已经出嫁了,胡婉兰长得跟她娘七八分像,看起来一脸的和气,说话讨喜,是老太太颇为疼爱的孙女儿。
她拉过何筠玲的手,“剩下的兄弟姐妹就由我来介绍吧,祖母先歇歇嘴。”
“兰姐儿做姐姐的,也是理应你来。”胡大太太笑看了女儿一眼,跟大家说道。
女儿像足了她,虽然容貌上比不得老三家的婉珠,但是为人处事,品性礼仪,针线女红,可把家里全部的女孩儿甩出几条街去,就是官家小姐的何筠玲,除了出身,看她也没什么能和自己闺女比的。
何筠玲并不知道大舅母的暗地里比较了番,她被胡婉兰拉着一一地见了胡家的平辈,再一次感叹胡家人丁兴旺,光孙子辈就有二十六人,还不算已经出嫁的几个。
还好大家第一次见面都挺友好热情的,倒是三房有个小表姐,叫胡婉珠的,也只是比何筠玲大两岁的样子,从何筠玲进来,她就一直地打量着她,从头到尾衣着首饰,再到言谈举止,最后就是她身旁丫环妈妈,等胡婉珠给她作介绍的时候,胡婉珠就说了,“听说京城里聚宝斋的点心很好吃,从那边过来的人也最喜欢拿来当礼品了,不知道玲妹妹有没有给我们带这点心啊?”
“胡说,哪有这样伸手讨吃的?”三太太轻轻呵斥了她一下,转头跟何筠玲笑道:“别听你珠表姐胡说,这孩子平常被我宠坏了。”
虽然胡三太太截了胡婉珠的话,但是大伙都把目光投向了何筠玲,更有几个小的,连带着那期待的目光。
何筠玲脸色微红,做出不好意思的神色,“在娘的庄子上住了两天才起的程,等明儿我去做了来给各位姐妹兄弟们尝尝。”
胡三太太一把拉过何筠玲在怀里揉着,“哎哟,看这实城的孩子,你珠表姐是开玩笑的,要说是做,也得让她来做,你还是妹妹呢。”
“可不是。”大家也纷纷地道。
站胡三太太身边的胡婉珠就轻轻地撇了撇嘴。
之后考虑到何筠玲跟胡瑞两人舟车劳顿的,先让他们各自去梳洗休息,到晚上再过来一起吃饭。
何筠玲带着古妈妈秋实走了出去,由何大太太带着到她住的地方。
是老太太旁边的一处偏院,虽说是偏院,但是挺大的,里面花草扶苏正房跨院耳房五脏俱全,布置还舒心精致。
胡大太太就跟何筠玲说:“这院子以前是你娘住过的院子,我那大姐儿也住过些日子,里面的东西都没怎么动,你尽管住下,有些什么不满意的,尽管让人找我。”
第三十八章 说起()
“院子里给你配了两个婆子,两个的二等丫头,要是人手不够,玲姐儿也尽管开口就是,在这里住着就当自己家就行,可别跟舅母客气啊。”
现在可是寄人篱下,何筠玲当然满嘴说好古妈妈客气地把胡大太太送出了院子。
“姑娘没想到你自己住一个院子!”这也是秋实有些不敢想象的,在何家,就算是大姑娘也没有一个人住一个院子呢。
古妈妈送完胡大太太进来刚好听到,就笑了,“胡家可是江州府的首富,这边也不像京城里那般人多地少。”
何筠玲赶了两天的路,确实累坏了,收拾了下,她让古妈妈跟秋实都去眯一会儿,晚上也有精神参加胡家家宴。
胡家二房的清晖院里。
胡二太太也正服侍着刚从老太爷那儿回来的胡瑞换洗衣服,换过一身家常服的胡瑞坐在了圈椅里跟夫人聊着天,也是有段时间没见了,家常话也说不完,更何况平常夫妻两人的感情颇好。
胡二太太给胡瑞端了杯茶,坐在了他旁边,问起他这次上京顺不顺利。
胡瑞眉头舒展,语气平缓,“还算顺利,要是快的话,咱们年后二三月就有答复了。”
胡二太太听闻,满心的欢喜,“那就好那就好。”丈夫这次上京是去求官的,家里面世代商户,马上就要改头换面了,她马上就是官太太了,怎么不让她激动?
“这回带过去的银子可还够用?”胡二太太这些也是知道的,二房里就她给胡瑞生了俩儿子,平常做事也伶俐得胡瑞的心,胡瑞也一向尊重夫人,家里面的一些庶务生意上的事情,平常也跟她谈及,有些时候,二太太还能给些不错的建议出来。
这次胡瑞上京是带了好几万两的银子去通官路的,能找到的人家当然是自己的姻亲何家了,何家能跟胡家这样的商户人家结亲,其中原因也很简单,也只不过是看中了胡家的钱罢了,而胡家呢,更是满心的欢喜,他们看中的是何家的权,做生意的也需要一把权利的保护伞。
胡氏嫁到何府的时候,胡家给出的陪嫁银子足足有十万两,之后的每个季度,胡家也识趣地给何家送五千的银子,当是那保护费,哦,那是当礼节的借口送的。
做姻亲十几年,两家的脾性也清楚,胡二太太不觉得何家是个仗义帮忙的人,别说是看在自家姻亲的份上了,就是平常做个礼节来往都是敷衍了事,带着钱上门求人,也是两家养成的默契。
在胡二太太的心目中,何家更是贪得无厌的小人,一边收着胡家的钱一边又看不起胡家的身份,那种假清高的嘴脸早在胡二太太的心头上烙下印记,因为这些年,胡家不知道给何家送去了多少钱,所以她才这么问,她潜意识里会觉得何家是狮子开大口的主。
胡瑞道:“放心吧,咱们两家都是互赢的事情,何家的大老爷心里清楚得很呢。”
“那就好。”胡二太太松了一口气。
胡瑞看着妻子的神色就问道:“可是家里面说什么了?”
说起这个,胡二太太就叹了一口气,“我看着大嫂那边有些不欢喜呢。”
胡家还没有分家,当然也没有分家产,家里的一切开销都是出于公,胡家大老爷前些捐了个六品儿小官,胡大太太也觉得自己成了官太太了,在胡家的妯娌可是独一份呢。
现在胡家二房要拿钱去通官路,她可是不怎么乐意了,自己家才是胡家的大房,是长子,家产那里自己家也理所当然地要分大半的,现在二房拿的钱不是小数目,这可是在自己的那一份里挥霍啊,这怎么能胡大太太高兴得起来。
胡二太太也是被她刺过两句,对这件事的不满。
“不用管她!”胡瑞安慰胡二太太,“头发长见识短的妇道人家能懂些什么,只要大哥明白就行了。”
胡大老爷应该明白的,家里面真正有个当官的,那对家里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要是连边这样的道理也不懂,那也不用管胡家的生意了。
胡二太太听到胡瑞的话,也只能那一股子不甘心压下了,继而问起何筠玲来,“玲姐儿又是怎么回事儿?你走的时候,可没有说过这件事。”丈夫是个,她是打心底里信服着他,在她心里面,丈夫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有所原因在,所以她才这样子问。
说起玲姐儿,胡瑞脸上就露了笑容,“那孩子啊,也算是机缘巧合了。”
“哦?这是怎么说?”胡二太太非常地感兴趣,何家她是去过的,就是胡氏生了龙凤胎的时候,胡家几乎举家都去了,那时候摆了三天的流水席,他们胡家出的大半钱。她问虽然是这样问,但是心底里是隐隐地猜出了点。
“我那妹妹不是个会想的。”胡瑞首先就叹了一口气,对于这个位妹妹,他也是无奈,她的眼界儿就在那儿,就算是当五品官夫人当了这么多年了,都没有长进多少,“妹妹觉得玲姐儿克着礼哥儿了,不让她靠得太近,之前还送她到一个尼姑庵里,由此自生自灭,我刚才过去知道了这么一个情况,就把玲姐儿带了过来。”
胡二太太惊呼,“这二妹妹这是怎么想的?这可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啊,就算是克着了礼哥儿也不应该把她扔一庵里……玲姐儿是个可怜的……”
胡瑞叮嘱她,“玲姐儿克礼哥儿的事你别往外说,三人成虎,名声对姑娘家很。”
胡二太太点头,“我晓得,这孩子看着是个乖巧的,模样儿长得又好,看着就是个可人疼的,在咱们家,我也当她是咱家们家的孩子。”
胡瑞赞赏地看了她一眼,“你说得没错,玲姐儿看着是个好的,好好培养,说不定不比她的两个姐姐差,有时候联姻,通两家之好,得以助益,可不是需要女儿们吗?做人做事,都得把眼光放长远点儿,有话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