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列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脑洞列车-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于多神思想的残存和苟登神教派的倾轧,牧守的不是牧师而是身着锁子甲的骑士。

    英雄已经逝世,在罗马的南面,奥特郎托海峡的西岸,一座叫布林迪西的港口城市里,又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本尼·塔修斯。

    作为一名伦巴第贵族的孩子,他从小享受着美酒,住着不漏风雨的房子。

    当跟着兄长学习武技时他无精打采,当跟着牧师修习圣经时他精神萎靡。只有拿起那些描述着神秘的书籍,他的双眼才如启明星般灿烂。

    旧神的力量虽未消散,但昔日的祭司也再不能得到神谕,只有少数魔法神的信徒还能使用些法术。

    本尼·塔修斯自从懂事起几乎就埋在书海里,书籍太少他就反复翻阅。

    托家境富裕的福,在这个多种族和信仰杂居的边境港口,本尼每隔一段时间便能淘到一本新书。

    对于儿子赊账购买书籍的事,塔修斯老爷起初并意,在他为没完没了的账单疯狂前,本尼已经用练习时的成果和誊抄的圣经,从教会和商人那换来了丰厚的报酬。

    看在金灿灿的金币的面子上,本尼在家里的自由越来越大,到十五六岁时甚至不需要去做骑士侍从。

    随着年岁的增长,本尼时而是个疯狂的药剂师,时而又像一名虔诚的牧师。曾经有过几个牧师和魔法师被塔修斯老爷请来,可惜结论都是本尼并不受神的眷顾。

    岁月流逝,当本尼的大哥成为一名真正的骑士后,没有力量的本尼被迫成为一名商人,为哥哥的富足生活奔走。

    城里的人虽然还是会把新书卖给他,但态度越来越差,大家都说本尼是个痴心妄想的书呆子。

    只有本尼自己知道,自己早在十二岁时就已经在朗读书籍时施展了魔法。虽然和牧师和魔法师们展现的不一样,可那确实是人力无法想象的奇迹。

    随着本尼铺子里稀奇古怪的东西越来越多,他引起了宗教中层的注意,渐渐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学者和工程师。

    终于随着一位枢机主教寄来书信,本尼带着他的几车书籍在兄弟及他们的侍从保护下,北上伟大的圣地罗马。

    在那里他将受雇于公教会,负责几项建筑工程。

    罗马的繁荣让本尼的兄弟迷失,浓郁的宗教气息却让他很难再收购到自己书籍。

    这座充满了奢华和名媛的城市里,仿佛只有书籍是单调的。

    保住自己多年来的珍藏,本尼将书妥善保管好后,很少拿出来翻阅。

    和尝试不再是本尼生活的全部,他开始真正深入的从罗马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

    在命运的牵引下,他同擅长医学的僧侣约翰成为好友。

    在本尼的书房里,本尼为约翰朗诵过多神教学者所著的书籍,约翰为本尼调制过救他性命的草药。。。。。。

    过了几年,除了自己的法术是通过书籍施展的这个秘密外,本尼对约翰几乎再无神秘可言。

    两个人的友谊曾经让本尼困扰,他为此也曾挥洒着金币流连于酒会。

    在约翰因此疏远他后,本尼的好奇心驱使他一探究竟。可惜今非昔比的约翰已经成了教皇的亲信,越来越严苛的宗教法也让本尼胆怯。

    没有神奇的魔法帮助,这对好朋友还是不可避免的疏远起来。

    又过了几年,本尼的发明在教会抗衡萨拉森人和加洛林王朝的几次冲突中大放异彩,约翰也一步步成主教。

    生活在教会的白色恐怖下,本尼想过离开罗马回到信仰自由的老家,可惜历经两任教皇都否决了他的请求。

    罗马和加洛林王朝的贵族小姐们,或是本尼丰厚的家产,或是他这英俊的身子,前仆后继。

    渐渐地,生怕家里图书馆曝光的本尼,甚至不再与酒宴上的名媛嬉乐,谎称要做一位终身不娶的修士。

    这个消息传回布林迪西后,垂死的老塔修斯将本尼失去父母的侄女和最聪颖的侄子送到罗马。

    该死的战争总会夺取人的生命,可怜的拉西亚就是这样失去了父亲。

    随着塔修斯家的继承纷争愈演愈烈,本尼只能无奈的收留了拉西亚,并为她庇护。

    孩子们在成长中总会发生不可预知的转变,保住自己的秘密,本尼将几个侄子先后送进了教会。

    他的兄弟姐妹虽然对此不满,可托家里人丁兴旺的福也只是再送来新的子侄。

    随着约翰成为枢机主教,本尼也渐渐放松了防备。虽然在信仰上有分歧,但他心里坚信约翰会像他帮她一样,无条件的为自己庇护。

    在塔修斯家失去耐心前,在拉西亚经不住诱惑偷偷加入名媛的行列前,教宗蒙主召唤了。

    本尼趁着教宗交接,枢机主教忙着拉选票的空隙,大胆的用魔法促成了还很年轻的约翰成为教皇。

    加洛林王朝的皇帝毫不意外的否决了枢机主教团的选举结果,罗马最强大的牧师阿纳斯塔修阻止了本尼。

    最终本尼牺牲了藏书换来了庞大的法力,击溃了路易二世的精选骑士团和阿纳斯塔修。

    本尼强大的魔法第一次让人们恐惧魔法书,以讹传讹后甚至从地方上掀起了一场查抄焚毁魔法书的风潮。

    约翰重获自由,可却并没有无所保留的本尼。

    她能让自己多年的主张,能让教改普及到查理曼三国,将教廷图书馆交给了阿纳斯塔修,与路易议和默许了焚书扩大化。

    望着自家空空如也的图书馆,本尼不是没想过一走了之。

    可没了魔法书,他甚至打不过自己刚刚成为骑士的侄子。

    在教宗的庇护下,失去力量和爱好的本尼,同样也失去了作为长辈的威严。

    他的侄子们开始无限度的索取,呵护备至的侄女拉西亚,也在被一位英俊的诺曼骑士骗了身子后,成了罗马城最炙手可热的交际花。

    本尼开始酗酒和宿醉,他不愿意清醒的面对残酷世界。

    约翰不是不知道本尼的苦闷,可看着一天天变好的教会,想着如自己家乡那样偏远的地方,那些渴望幸福的眼睛,她还是狠心默许了几位枢机主教和阿纳斯塔修有底线的联手迫害好友。

    终于有一天,教宗的侍卫长拖着已经一贫如洗的本尼觐见。虽然疑惑,可既然约翰要求了,本尼还是借着从教廷图书馆选出的魔法书,解了自己的酒毒,为约翰诊治病情。

    怀孕,这是一件在世界各个角落都常见的事,可如果发生在教皇身上,发生在理应守身一生的男人身上,难免显得惊世骇俗。

    直到此刻,本尼才直到自己多年来的价值观并没有扭曲,才知道约翰原来是约翰娜。

    不同于心思纯善的约翰,本尼知道这件事的严重,他在说出诊断结果前,透支生命暗算了偷听的阿纳斯塔修和两位枢机主教。

    保守了秘密后,本尼甚至没问孩子是谁的,便要求约翰娜打掉这个孩子。

    说服她,本尼搬出了自己被牺牲掉的理由,伟大而神圣的教改。

    可惜孩子正是侍卫长的,有他在一旁劝说,约翰娜最终拒绝了本尼的建议,并自信不需要本尼的帮助,单凭苟登赐予的她神术就可以保住秘密,保住孩子。

    没人注意被送走的本尼眼中深藏的怒火,他成了暂代的教廷图书馆馆长。

    有教廷珍藏的魔法书做参考,本尼开始着手编纂自己的魔法书。

    几个月后,妒火中烧的本尼放弃了多年的执着,真心归信了与公教分歧最大的苟登教派。

    约翰教宗在巡视罗马城时,本尼将侍卫长从主道约到一旁,在约翰的视野范围内,虐杀了侍卫长的身体,拘禁了他的灵魂。

    心神失手的约翰娜,遭受到本尼奉献自己的魔法书结合神术的攻击,在罗马公民和牧师差异的目光下当街产子。

    愤怒的信徒用石子和木棒砸死了,深受重伤比娇病少女还虚弱的约翰娜。

    在唯一的挚友死亡的刹那,本尼成了一位狂信徒。

    在苟登的指引下,他用神术献祭了查理曼三国真正的魔法书,断绝了魔法书的传承,庞大的魔力篡改了全世界人类的记忆,掩盖了自己的一生,虚构了一位原本不存在的本笃教宗。

埃尔·希德·拉格纳() 
公元866年,探索者拉格纳已经击败了光头查理,诺曼人的凶残随着战争为大陆上不同信仰和种族的人所知。

    维京雄狮伊瓦尔已经登陆约克郡,开始了复仇之旅。

    埃尔作为拉格纳最小的儿子,本来也跟着一支庞大的舰队航向英伦,可在穿越海峡向威尔士航行时,舰队遇到了诡异的风暴。

    当这支军队完好无损的在海边苏醒时,他们发现的船只已经高度损毁,原本的首领和少数部队消失。

    年轻的埃尔这是第一次出航,他甚至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外。

    仗着天生的神力和高贵的出身,埃尔顺利的成幸存的上千维京精锐的首领。

    带着没有食物和淡水的诺曼人,埃尔在天黑前找到了一个村庄。

    听队伍里的老人说,这个村庄看上去同法兰克与英伦的村庄差不多。

    呼喊着神的名字,普遍身着锁子甲、头戴铁盔、手持铁制兵器的诺曼人,进行了一次便准的屠杀。

    在教堂里,埃尔在尝试和被绑缚的牧师交流,诺曼海盗们陆续将村里的金银搬到教堂,门外飘进的香气也预示着晚上会有一场狂欢。

    夜幕降临,可怜的巴克斯人牧师因为语言不通,在百般哀求后被手斧分尸。

    温暖明亮的篝火旁,诺曼人正在享受他们的战利品,不论是酒水还是俘虏。

    陌生的语言让埃尔意识到这是一篇陌生的土地,能像父亲拉格纳一样发现新大陆让埃尔很兴奋。

    在用过早餐后,诺曼人的飞斧又杀死了来村庄为国王收税的士兵。

    由于只是个不大的村庄,所以来者只是几名骑兵。扒下他们身上的盔甲,捡拾他们的武器,埃尔和几位有威望的船长终于有了坐骑。

    用简易马车拉上战利品和食物,诺曼人离开村庄开始向税吏来的方向前进。

    骑马走在泥泞的小道上,埃尔也没忘记和怀中的少女学习语言。

    恐惧支配着幸存的俘虏,尽管诺曼人杀了她们的亲友,可机灵少女还是诺诺的教导着埃尔,以此证明自己有活下去的价值。

    果然虽然没能逃脱厄运,可靠着埃尔的庇护她的境况要比其他人好不少。

    有俘虏引路,诺曼人在露宿几天后,又见到了一个差不多的村庄。

    杀戮和悲嚎交相辉映,岁月没有教会这里更加年长的牧师诺曼语,他如同其他布道者一样被野蛮的诺曼人虐杀。

    有了多余精力的诺曼人,还在埃尔的主持下进行了一次祭祀。

    由于缺乏祭司,这场祭祀多少有些不伦不类。

    在诺曼人虔诚的与神沟通时,俘虏们终于有机会进行讨论。在一位被摩尔人杀光全家的单身汉建议下,幸存的俘虏达成共识,决定将这些恶魔引向哈里发们的领地。

    之后的日子里,埃尔贪婪的吸取着新的知识,他甚至已经能同少女以外的俘虏进行简单的交流。

    不过在洗劫了几个村庄后,他们遇到了说着不同语言的人。那些全身包裹着布匹,以木矛和弯刀做武器的人没能给埃尔带来麻烦。

    尽管更加高昂的士气让诺曼人有些惊讶,不过除了让兴趣缺缺的诺曼人兴奋外,简易的武器和瘦弱的身躯,根本无法给全员着甲的诺曼人,带来像样的伤害。

    当地的伊玛目与之前的牧师一样都想感化埃尔一行,可惜刚刚勉强学会巴克斯语的埃尔没兴趣再学一种语言。

    在这个村庄,埃尔从村民口中得知东行会走向高山,北上则是不适合下海的海岸。

    当埃尔和船长们在寺庙讨论未来时,一位船长的女儿,最强的盾女卡拉杀死了埃尔的女奴。

    当埃尔回到自己的房间,对着已经冷透的尸体和等在屋里的卡拉,一场争吵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当被声音吸引来的人想进去劝架时,声音的转变让大家带着笑容散了。

    再次开拔的计划因为婚礼被推后,一支哈里发的信差也因此将这个村子的情况告知了本地的哈里发。

    生怕全副武装的诺曼人劫掠城市的哈里发名字待查,命令自己的一个儿子带着金银去谈判。

    对未来迷茫的诺曼人很满意意外之财,在埃尔和王子的友好磋商下,诺曼人作为雇佣军到了哈里发所在地。

    上千人的部队不是小哈里发能养的起的,所以埃尔和他的族人几经转手,最终成了科瓦多尔那位倭马亚哈里发的雇佣兵。

    几年过去了,埃尔带来的诺曼人大多学会了本地语言,虽然天堂七十二处女的教义很吸引人,但诺曼人还是希望死后能瓦尔哈拉,在无尽的战斗中与瓦尔基里为伴。

    在不断帮助哈里发平叛的过程中,诺曼人大多与本地俘虏孕育了后代,队伍里的盾女们也陆续有了自己的家庭。

    由于埃尔和他的族人拒绝改信,最终哈里发还是背叛了盟约,对诺曼人发动了突袭。

    卡拉提前察觉了摩尔人的计划,以有心算无心之下,锁子甲又一次证明了布衣的脆弱。

    战后诺曼人获得了宝贵的战马,有了成建制的骑兵后,埃尔带着族人呼啸在倭马亚东部地区。

    在不断的战争中,埃尔在倭马亚人中获得了极高的声望,甚至终于有了一个广泛的外”希德“。

    不过诺曼人的数量毕竟有限,在孩子们成长起来前,族群的战斗力随着胜利消减。

    保全族人,埃尔决定发动受压迫的本地人,不过由于对其他宗教认知有限,他不知道他抓来的牧师不是公教而是希腊教会的阿马尔菲人。

    打着光复失地驱逐异教徒的名义,名义上归信耶稣的埃尔,很快组织起了一支上万人的军队。由于希腊教会和公教会还没有彻底分裂,这个乌龙没有被在伊玛目监视下生活多年的本地人发觉。

    有城里的基督徒做内应,有骁勇善战的诺曼重装战士做尖刀,埃尔很轻易的攻下了巴伦西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